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趋势共4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44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目前,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是医学和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疾病的不断进步,癌症治疗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到新兴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癌症治疗正在向更加个体化、精准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医学中,癌症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中,个体化治疗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基因检测和分子靶向治疗,希望通过给患者精准的治疗,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其中靶向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根本上杜绝癌症的发展和转移。
另外,免疫治疗也是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目前,已经有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治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治疗效果和治疗的持续时间都比较有限,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基因治疗也是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希望可以通过改变或修复患者的基因来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尽管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病例和病情数据,科学家们希望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预测和优化,来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5年非西班牙裔的白种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而其他种族的女性患者也增加了20%~50%。
目前,甲状腺癌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的诊断1.1 病理诊断1.1.1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创伤小、快捷、准确的优点。
有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达到了96.7%,结合免疫化学细胞计数,可以使敏感性达到100%。
1.1.2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冷冻切片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随着高档冷冻制片机的使用,其制作出来的冷冻切片质量高、染色好,能够辨认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部分可观察到砂粒体、钙化灶或磷化灶。
1.1.3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甲状腺病变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
乳头状癌一般有乳头状结构,可见毛玻璃核;滤泡癌可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髓样癌可见条索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见玻璃样变性或淀粉样变性,癌组织挤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
1.2 影像学检查1.2.1 超声方少兵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表现为实行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阻力增加,提示肿块内血流丰富。
乌丽亚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高速、阻力高、宽频带,部分逆向频谱。
1.2.2 CT 冯浩等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达到92.5%。
国外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边缘强化,而良性病变多不均匀强化。
罗德红等研究认为,当肿块中显示颗粒状的钙化点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1.2.3 核素显像核医学对患者安全、无创伤,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肿瘤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肿瘤是一个时下备受瞩目的疾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肿瘤治疗的现状也在不断变化,而且未来还会呈现出更多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目前肿瘤治疗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到近年来的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等多元化方案,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和体验都有很大的提升。
1. 手术、放疗、化疗对于早期肿瘤,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达到根治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
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和痛苦,比如手术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放疗、化疗会破坏正常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等。
2.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活身体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癌细胞。
目前免疫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主流之一。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极小。
通过筛选患者基因表达谱,对癌细胞的生长因子靶向干扰或破坏。
靶向治疗对癌细胞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且与化疗相比,其副作用和患者体验都要好很多。
二、发展趋势1. 个体化治疗目前大多数肿瘤治疗方案大多是按照疾病种类和临床症状诊断出来的。
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人体基因功能的深刻认识,个体化治疗逐渐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为每个患者设计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案。
因此,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更加精准和显著,可以避免因病人身体状况、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
2. 运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大量患者数据的基础上对癌症研究和治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例如,对于检测出来的癌症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患者的治愈概率。
中国的外科发展趋势
中国的外科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准化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外科手术的精确度和个体化治疗正逐渐成为外科发展的主要趋势。
个体化治疗包括术前个体化评估、手术操作精准化以及术后个体化康复方案。
2. 远程手术: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手术正逐渐成为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远程手术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将手术专家远程指导手术,提高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是近年来的热点领域,它利用机器人系统的高精度和灵活性,帮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机器人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减少手术风险。
4. 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强调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者的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如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术中操作等。
5. 微创外科技术:微创外科技术是外科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借助器械和设备的进步,实现对人体创伤的最小化。
微创外科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微创外科技术也对外科医师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中国的外科发展趋势是趋向个体化、精准化、远程化、机器人辅助和微创化。
这些趋势为外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甲状腺、乳腺外科医学的现状与发展摘要:近年来,甲状腺、乳腺疾病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态势,给我国社会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应对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样,给疾病治疗中困难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巨大希望,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积极的保障。
通过具体分析甲状腺、乳腺的一些常见外科疾病,探讨当前用于治疗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医疗手段,对进一步推动甲状腺、乳腺外科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乳腺;外科医学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medicineWei Fengju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Department of Hechi City People's Hospital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and breast diseas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trouble to the daily life of Chinese social residents. Fortunately,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perse means to deal with thyroid and breastsurgical diseases, which brings great hope to solving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disease treatment and provides a positive guarantee for people's health. Throug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some common surgical diseases of thyroid and mammary gland, exploring the current medical mean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and mammary gland disea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yroid gland and breast surgical medicine.Key words: thyroid; breast; surgical medicine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享受时代进步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外科治疗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作者:赵文河党淑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36-0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以后,甲状腺癌是近20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
目前,已是占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98%[1]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因此其治疗的重点还是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75%以上。
然而临床诊断十分困难,误诊率高达77%。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但目前对手术切除的范围仍存在争议。
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外,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和残余癌也是目前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
诊断几点有助于诊断:(1)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甲状腺癌家族史及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家族史。
(2)男性或儿童期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
既往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双发或多发结节恶性可能性小,但本组研究中术前B超检查表明:甲状腺癌中甲状腺双发或多发结节占43. 5%,故甲状腺结节单个与否并非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要点,即多个结节并不降低恶性发生的危险性,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2]。
(3)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60岁。
(4)结节有疼痛,肿块生长迅速,直径大于4 cm合并囊性变,质硬,与周围组织固定,产生压迫侵入症状如发音困难,吞咽困难以及咳血,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3], B超发现小结节伴有钙化,特别是≤2mm的微小钙化(沙砾样钙化)高度提示恶性可能,其准确率可达76%[4],微小钙化灶也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本组甲状腺癌病例中钙化和沙砾样钙化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 6%和16. 6%,沙砾样钙化占钙化的36. 5%(81/222)。
(6)甲状腺核素扫描结节为冷结节。
热结节可排除恶性病变,但临床上90%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扫描都是冷结节,故特异性差[5]。
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进展甲狀腺癌属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日趋年轻化。
当前临床治疗中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取得一定成效。
本文则对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根据组织学,可将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流行病学表明[1]: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中年。
甲状腺癌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且恶化程度较高,有着较高的死亡率。
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期。
下面首先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然后重点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1、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内分泌科恶性肿瘤。
临床众多学者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放射线、性激素、碘元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家族遗传均是其诱发因素。
国外一学者[2]通过X线照射小鼠的甲状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进而发生癌变。
也有学者[3]提出性激素是此病发生的诱因,通过临床研究发现10岁后女性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对比成人早,可能与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等相关。
人体每天必须的微量元素——碘,当人体严重缺乏碘元素时,则可以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使甲状腺素水平得以增高,进而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增加了甲状腺癌发病率[4]。
2、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2.1传统手术众多学者一致分为患侧甲状腺腺叶与峡部切除术联合甲状腺癌切除的主要范围。
通过采用该手术,能够能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容易二次手术;且较少的并发症、较低的复发率。
由于我国大多数甲状腺癌在初步诊断中,存在多发病灶,采用该手术方式,容易治疗不彻底,且患者存在潜在的病灶,进而引发复发,但其复发率远远低于全甲状腺切除术。
李丙锋[5]学者选取11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对比分析,分为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与观察组(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通过比较各项手术治疗,得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4.56%);王志勇[6]学者通过选取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得到全部患者均治愈;李胜祥[7]通过传统手术方式与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对比分析,得到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操作简单且易行,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乳腺外科发展现状与展望作者:刘国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甲状腺和乳腺外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治疗技术都在日趋成熟。
本文就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的现有治疗方法进行简单介绍与展望。
【关键词】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手术;肿瘤;癌症甲状腺和乳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腺,当今世界,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已经成为女性的常见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癌与乳腺癌更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1]。
因此,研究和探索甲状腺、乳腺外科,从医学领域来讲对人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甲状腺外科1. 1 常见甲状腺疾病1. 1. 1 单纯性甲状腺肿也称地方性甲状腺肿,根据形态不同又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由以下三种病因引发: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缺乏、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系统障碍等。
1. 1. 2 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功能腺瘤、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三种形式,其他许多甲状腺疾病像Graves病等都极有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 1. 3 甲状腺炎症甲状腺炎症主要分为急性化脓性、亚急性非化脓性、慢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甲状腺炎等,多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1. 1. 4 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主要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起癌变。
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髓样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滤泡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通常难以区分;髓样癌起因于C细胞与其分泌的降钙素,在甲状腺癌中约占有5%~10%的比例,并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1. 2 现有甲状腺外科治疗方法甲状腺作为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外科治疗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虽然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甲状腺外科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但目前国内外仍旧没有统一的甲状腺外科治疗标准,只能遵循医学上的主流诊治手段进行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的疗效。
方法参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危险性评估,不同患者的手术采用不同的切除范围。
结果 12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97.7%。
结论甲状腺癌的规范手术决定了患者的预后,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同时加强术后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 r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006-02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我国为甲状腺病的高发地区,据统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1.5/10万[1]。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2],具有生长缓慢的生物学特性,该病的预后良好。
目前,随着我国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甲状腺癌的发病患者较前明显增加,手术治疗为目前唯一有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
该研究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128例进行分析,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分化型甲状腺癌128例,其中乳头状癌105例,男性37例,女性68例;滤泡状癌23例,男8例,女15例。
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6.8岁。
临床分期:ⅰ期56例,ⅱ期38例,ⅲ期24例,ⅳ期10例。
全部病例都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
所有的病例均跟踪随访。
1.2 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参照[3-4]:对已经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
男性5 cm,男性>41岁,女性>51岁,以及包膜广泛浸润型滤泡状癌患者,均采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并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1.3 术后治疗所有病理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常规内分泌治疗,32例口服甲状腺素片患者,80~120 mg/d,另96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患者,100~175 g/d,维持促甲状腺激素<0.1 mu/l。
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经常会出现的肿瘤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一般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且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呼吸困难。
由于甲状腺肿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疾病和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建议及时采取有效医治方案。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对甲状腺肿瘤病人行腹腔镜外科手术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且安全有效。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1、引言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很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调查,2019年甲状腺癌总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7位,居女性群体疾病第4位,较2017年调查数据有显着增加趋势。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较多的一种类型,对于该病临床上应该坚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则,但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需要使用CT,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其他仪器来诊断病人,这样才能准确检测甲状腺肿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联系等等,为了能给病人制订出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概述甲状腺肿瘤(Thyroid Tumor,TT)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9位,在中国癌症人群中发病率居第7位。
中国肿瘤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范围内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其中TC为20.1万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WAIR)为10.44/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中国女性人群中TT发病率在15-19岁时快速上升并在45-54岁达到高峰。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其中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占比最大和增长最快,女性甲状腺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病年龄存在年轻化趋势。
2018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新发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为567233人,约占新发癌症的3.1%。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治疗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癌症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癌症治疗的现状1.传统治疗方式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式,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疗利用射线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化疗则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但是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和副作用也较大。
2.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趋势。
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这种治疗方式对晚期癌症患者有重要意义,可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让机体自身与癌细胞进行抗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免疫治疗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癌症治疗的未来1.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未来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是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
随着对癌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医学界将针对更多的癌症类型开发具有特异性的靶向治疗药物,这将进一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
2.免疫治疗的个性化未来免疫治疗将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的免疫治疗方案,实现治疗的精准化和定制化。
3.癌症免疫监测技术的创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免疫监测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创新。
新型的免疫监测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患者免疫系统的状况,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4.新型治疗方法的涌现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涌现,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点,可能改变癌症治疗的面貌。
三、癌症治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靶向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