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工作任务42:车轮轮胎换位及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7.87 MB
- 文档页数:10
(由于车轮和轮毂/轴之间所用材料不同或者安装太紧,车轮可能难以拆下。
可以通过用橡胶锤轻轻地敲打轮胎侧面来拆下车辆。
)
(3)清除车轮上的所有锈蚀或异物。
(4)清除轮毂安装面上的所有锈蚀或异物。
(注意:安装车轮之前,去除车轮支座面、制动鼓或制动盘支座面上的锈蚀。
安装车轮时若安装面金属之间接触不紧密,则会造成车轮螺母松动。
这将导致车辆行驶时车轮脱落,造成车辆失控,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
(5)清洁车轮双头螺栓和车轮螺母上的螺纹。
(注意:千万不要润滑车轮螺母、双头螺栓和支座面,或者向其抹油。
车轮螺母、双头螺栓和安装面必须清洁干燥。
紧固润滑过的零件会损害车轮双头螺栓。
这将导致车辆行驶时车轮脱落,造成车辆失控,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
(6)用轴承油脂轻轻涂抹在轮辋的内侧上。
3.轮胎换位与安装
(1)按照图示顺序进行四轮换位。
(2)按五角星方向均匀地交替紧固车轮螺母。
(注意:均匀地交替紧固车轮螺母目的是防止跳动量过大。
)
(3)降下车辆至位置1。
(4)按五角星方向顺序将车轮螺母紧固至140牛米。
(5)降下车辆至完全落地。
(6)将前后轮胎气压调整到胎压标签上推荐的充气压力。
(轮胎标牌位于驾驶员车门上。
)
4.车辆恢复及5S
(1)抹布手套回收处理。
(2)收车身垫块并归位。
(3)扭力扳手归零、工具清洁归位。
(4)地面、车辆清洁。
车轮换位的要求车轮换位是指将车辆的轮胎进行位置调换,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在日常驾驶中,由于车辆的前后轮胎承受的负荷不同,前轮胎主要负责转向和制动,而后轮胎主要负责推动和承受车辆的重量。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轮胎磨损程度会有差异,通过进行轮胎换位可以均匀磨损轮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车轮换位的效果,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首先,前后轮胎之间可以进行位置调换,即将前轮胎换到后轴,后轮胎换到前轴。
这样可以使前后轮胎的磨损程度保持一致,提高整车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其次,左右轮胎之间也可以进行位置调换,即将左轮胎换到右边,右轮胎换到左边。
这样可以使左右轮胎的磨损程度保持一致,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在具体操作车轮换位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车辆停稳并处于平坦的地面上,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轮胎拆装,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然后,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轮胎磨损程度,选择合适的轮胎位置调换方式。
例如,如果前轮胎磨损较严重,可以将其换到后轴,以保证制动性能和转向灵活性。
最后,进行换位后,需要做好轮胎的重新调整和平衡,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和稳定。
车轮换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通过均匀磨损轮胎,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轮胎的次数和费用。
其次,轮胎的均匀磨损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减少因轮胎磨损不均而导致的操控不稳和制动不良等问题。
此外,轮胎的换位还可以平衡车辆的重心,提高悬挂系统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然而,车轮换位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轮胎的换位应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轮胎的磨损程度来决定,不宜盲目进行。
其次,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轮胎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规格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轮胎的换位也应遵循一定的周期,一般建议在每10000公里左右进行一次换位,以保证最佳的使用效果。
车轮换位是一项重要的保养措施,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车轮换位的要求车轮换位是指将车辆的轮胎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更换位置,以达到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和保持车辆平衡的目的。
在车轮换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
车轮换位的频率应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轮胎磨损程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行驶8000-10000公里,轮胎磨损量达到2-3毫米时,就需要进行轮胎换位。
这样可以保证轮胎的均匀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车轮换位的方式有两种:前后轮交换和左右轮交换。
前后轮交换是指将前轮和后轮进行位置互换,而左右轮交换则是将左侧轮胎与右侧轮胎进行位置互换。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车辆的驱动方式。
若为前驱车辆,应采用前后轮交换的方式;若为后驱车辆,应采用左右轮交换的方式;而对于四驱车辆,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换位方式。
车轮换位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车辆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并使用千斤顶将车辆抬起。
在换位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车辆和人员的伤害。
同时,还要确保轮胎的气压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车轮换位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过定期换位,可以使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其次,换位还可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提高行车安全。
此外,换位还可以调整车辆的平衡性,使行驶更加平稳,减少对悬挂系统的损耗。
然而,车轮换位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换位过程中需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轮胎胎纹的深度,若轮胎已经磨损到规定的极限,就需要及时更换新轮胎。
其次,换位时要保持车辆的重心平衡,避免因换位不当而导致车辆不稳。
最后,换位后需要重新调整轮胎的气压,确保符合车辆制造商的建议值。
车轮换位是车辆养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换位方式和频率,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性,保持车辆平衡。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合理安排换位的时间和方式,为我们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提供保障。
车轮平衡与定位调整车轮平衡和定位调整是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车轮平衡和定位调整的定义、目的及其对车辆性能和乘坐舒适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车轮平衡的定义与目的车轮平衡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车轮质量分布均匀,减少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的震动和抖动。
这主要通过调整轮辐上的配重块来实现。
车轮平衡的目的是减小车轮和悬挂系统的振动,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延长轮胎和悬挂系统的使用寿命。
车轮平衡的调整方法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
静态平衡是将轮胎放置在静止的平衡机上,通过配重块的调整,使轮胎质量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平衡。
动态平衡则是在实际行驶状态下对车轮进行平衡调整,以确保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车轮平衡对车辆性能和乘坐舒适的影响1. 行驶稳定性:车轮平衡不良会导致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产生震动和抖动,降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特别是当车辆行驶速度较高时,车轮的不平衡会放大振动,影响驾驶员的控制和操纵感受,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舒适性:车轮平衡不良会使乘坐者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和颠簸,降低乘坐舒适性。
持续的震动和颠簸不仅会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感,还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长期乘坐会增加疲劳和不适感。
3. 轮胎磨损:车轮平衡不良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当车轮不平衡时,轮胎在接触地面时会受到额外的侧向力和摩擦,导致轮胎磨损加剧,甚至出现胎侧磨损等问题。
三、车轮定位调整的定义与目的车轮定位调整是指调整车轮的转向性能,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转向准确性。
主要包括前轮的定位调整和后轮的定位调整两部分。
车轮定位调整的目的是确保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和操控性,防止轮胎磨损不均、转向失控等问题的发生。
车轮定位调整的方法主要有前束、后束、前悬挂器倾角、后悬挂器倾角等调整。
通过调整车轮定位参数,可以确保前轮的转向准确性,保证车辆在转弯、刹车等操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教程(第2版)》实习报告工单第一单元:汽车维护作业准备工作作业任务1:学生着装、课程组织及安全事项作业任务2:作业场地基本要求作业任务3:常用工具及设备使用作业任务4:举升机安全操作作业任务5:汽车定期维护作业项目流程第二单元:汽车定期维护作业流程作业任务6:车辆防护、发动机舱检查作业任务7:车辆灯光检查作业任务8:蓄电池静态电压、传动带、冷却系统软管检查作业任务9:安全带、换挡杆及挡位指示灯检查作业任务10:座椅、车门检查作业任务11:油箱盖、后车灯、行李舱检查作业任务12:备用轮胎检查作业任务13:空调制冷剂纯度、空调通风、冷却风扇检查作业任务14: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泄漏检查作业任务15:发动机机油排放、滤清器更换作业任务16: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检查作业任务17:排气管路检查作业任务18:驱动轴护套、转向连接机构检查作业任务19:前、后悬架检查作业任务20:机油加注、滤清器更换(保养)作业任务21:制动器性能检查作业任务22:洗涤器、刮水器和后窗除霜检查作业任务23:喇叭、方向盘检查作业任务24:轮毂、制动器及泄漏检查作业任务27:车辆维护作业“恢复、清洁、整理”第三单元: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中的其他重要操作项目作业任务28:车辆道路检查训练作业任务29:新车走合保养作业任务30:发动机正时检查及正时带(链)更换作业任务31:冷却液更换及冷却系重要部件检查作业任务32:燃油滤清器更换与供油压力检测作业任务33:供油系统及节气门体清洗作业任务34:汽油机点火系统检测作业任务35:蓄电池使用状况检查作业任务36:冷却液、空调、自动传动桥液位检查作业任务37:发动机密封性检测作业任务38:离合器检查与调整作业任务39:变速器油液检查与更换作业任务40: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检测作业任务41:制动液更换作业任务45:车轮轮胎换位及平衡。
轮胎动平衡技术与轮胎换位规范轮胎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承载重量、传递动力和提供操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路面不平、行驶过程中的震动等因素,轮胎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导致车辆产生颤动、震动及不稳定的行驶状况。
轮胎动平衡技术和轮胎换位规范是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行驶舒适性的重要手段。
轮胎动平衡技术是通过在车轮上加装平衡块,消除轮胎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保证轮胎平衡运动。
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由于自重分布和不规则磨损等原因,会造成轮胎在运动过程中的重量不平衡,造成车辆的颤动、摇摆等问题。
动平衡技术通过在轮胎上精确安装平衡块,能够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平衡力。
动平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还能减少胎面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轮胎动平衡的方法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
静态平衡是指在轮胎静止状态下,通过调整平衡块的位置来达到平衡的目的。
而动态平衡则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转子或平衡机的辅助,检测并调整不平衡力,以实现轮胎的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技术更加准确和全面,可以对车轮不平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了轮胎动平衡技术,轮胎换位规范也是保障车辆性能和安全行驶的重要环节。
轮胎位置的合理换位可以调整轮胎的磨损情况,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
常见的轮胎换位规范有前后轮交换和对角线交换两种方式。
前后轮交换是指将前轮与后轮进行换位,对于前驱车辆可以均匀磨损轮胎,提高操控性和制动性能;而后驱车辆则可以减轻后轮的负荷,延长后轮的使用寿命。
对角线交换则是将车辆对角线上的轮胎进行换位,使轮胎磨损更均匀,同时可以检测和调整悬挂系统的问题。
然而,在进行轮胎换位时需要注意规范操作。
要确保换位前轮胎及车轮是正常磨损且状态良好的。
应遵守汽车制造商的换位规范,根据车辆类型和轮胎磨损情况来进行换位。
在换位过程中,要注意轮胎胎面的方向,确保轮胎胎纹的放置方向一致。
同时,要注意调整轮胎的气压,保证每个轮胎气压均匀一致,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轮胎寿命。
汽车维护保持车辆的轮胎平衡在汽车维护中,轮胎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轮胎平衡指的是保持车轮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平衡状态,以减少振动、提高行驶稳定性并延长轮胎寿命。
本文将讨论轮胎平衡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轮胎平衡的维护。
一、轮胎平衡的重要性1. 提高行驶安全性轮胎平衡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当轮胎失去平衡,车辆会产生明显的抖动,甚至造成方向不稳、车身晃动等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还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因此,保持轮胎平衡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2. 提高行驶舒适性车轮的不平衡会导致振动传导到车身,使驾驶者感受到明显的颠簸和不适。
而合理的轮胎平衡可以减少这种振动,提升乘坐舒适性,让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感受到更平稳的驾驶体验。
3. 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轮胎的不平衡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
当轮胎磨损不均衡时,其接地面积减少,轮胎面的胎纹深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而通过轮胎平衡,可以使轮胎均匀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节约更换轮胎的费用。
二、轮胎平衡的维护方法1. 定期进行动平衡动平衡是一种常见的轮胎平衡方法,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将轮胎装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平衡校正。
这个过程中,机器会检测轮胎不平衡的具体位置,并通过在轮胎上加上配重块来实现平衡。
车主可以选择在每次更换轮胎后或每行驶5000公里以上进行一次动平衡,以确保轮胎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2. 定期检查轮胎压力轮胎的气压不平衡也会影响轮胎的平衡性。
因此,车主应该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并根据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添加或释放空气,使轮胎保持适当的气压。
3. 检查轮胎磨损情况轮胎的磨损情况也会影响轮胎的平衡性能。
车主应该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特别是胎面的磨损深度是否均匀。
如果轮胎磨损不均匀,则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4. 避免撞击和过度载重避免撞击和过度载重也是保持轮胎平衡的重要措施。
撞击可以导致轮胎内部损伤,从而使轮胎失去平衡。
过度载重则对轮胎施加过大的压力,更容易引起不平衡。
《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教程》第2版第一单元:汽车维护作业准备工作作业任务1:学生着装、课堂组织及安全事项【判断题】1.、上课按标准站、坐太累,同学们知道就行了,到工作岗位后,会自然保持良好形象的。
(×)2、汽车维修操作时,维修技师为了掌握时间,可佩戴手表作业。
(×)3、为方便行走,维修技师可穿着运动鞋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4、长发女生,操作场地内必须将头发盘好,完全用工作帽压住。
(√)5、操作钻床时,一定不能佩戴手套作业。
(√)6、在车下检查排气装置时,若车辆停运时间超过5分钟,可不戴手套操作。
(×)7、蓄电池充电设备可与砂轮机安装在相近的工位。
(×)8、必须在指定区域内报废汽油或机油。
(×)作业任务2:作业场地基本要求【判断题】1.、维护与保养场地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以便车辆作业时提升。
(√)2、废弃的冷却液不是油液,不具备可燃性,可以直接倒入污水排放系统。
(×)3、发生火灾时,首先组织简单的灭火,但组织学生及时撤离是非常必要的。
(√)4、为防止电击,不要用湿手接触电气设备。
(√)5、在开关、配电设施附近,不要存放、使用易燃物,严防因电气设施工作产生电火花,引发火灾。
(√)作业任务3:常用工具设备使用【判断题】1、公制扳手型号是指所拆卸螺母或螺栓头部六面体对边的距离。
(√)2、梅花扳手和套筒扳手在拆装过程中优先选用。
(√)3、棘轮扳手一般不做为安装螺母时最终紧固用工具,最终紧固要选用滑杆来完成。
(√)4、百分表长指针转动一圈,短指针移动2mm的指示行程。
(×)5、操作风炮时,一定不能佩戴手套。
(√)【选择题】1、用数字式扭力扳手可以拆卸螺栓或螺母? BA)完全可以;B)不能使用;C)没有明确规定;2、千分尺的精度等级为 A 。
A)0.01mm;B)0.02mm;B)0.05mm;3、百分表的精度等级为 A 。
A)0.01mm;B)0.02mm;B)0.05mm;4、用多功能液体检测仪对电解液密度检测时,对是否需要进行检测仪校准的说法为A 。
车轮换位方法范文车轮换位是指将车辆的四个轮胎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更换位置,目的是使四个轮胎磨损均匀,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行驶安全性。
下面详细介绍车轮换位的方法以及其重要性。
一、车轮换位的方法1.前后轮轮胎对调:将前轮的轮胎移至后轮位置,后轮的轮胎移至前轮位置。
这种换位方法适用于前驱车,因为在前驱车中,发动机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前轮上,所以前轮磨损会更快。
将前后轮轮胎对调后,可以使磨损均匀,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2.左右轮轮胎对调:将左侧的轮胎移至右侧轮位,右侧的轮胎移至左侧轮位。
这种换位方法适用于所有车型,因为左右轮的磨损也会不一样。
左右轮轮胎对调可以使轮胎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3.交叉对调:将前轮的轮胎交叉移至后轮的对侧轮位,后轮的轮胎交叉移至前轮的对侧轮位。
这种换位方法适用于四驱车,因为四驱车四个轮胎的负荷更加均匀,所以交叉对调可以使轮胎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二、车轮换位的重要性1.延长轮胎使用寿命:通过定期进行车轮换位,可以使四个轮胎的磨损均匀,减少其中一个轮胎的局部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轮胎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以安全行驶为前提,合理的轮胎使用寿命不仅能减少车主的经济负担,还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2.提高行驶安全性:通过车轮换位,可以使四个轮胎的磨损均匀,保持各轮胎的性能相近。
轮胎的磨损会影响车辆的抓地力、操控性以及刹车距离等,如果一些轮胎磨损过快,就会导致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下降,易发生打滑或偏离,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而通过车轮换位,可以使四个轮胎的磨损趋于均匀,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3.平衡车辆负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的存在,会使车辆的前后负荷不同。
前轮的负荷会相对较大,所以前轮的磨损会更快。
通过进行车轮换位,可以将前后轮的负荷均衡分配,减少其中一个轮胎的负荷过重,同时也能减小前轮的磨损,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