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电机控制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1
自动雨刷工作原理
自动雨刷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蜗轮驱动和输出轴的操纵。
当电动机旋转时,电枢轴上的蜗轮驱动输出轴,并通过惰轮和惰轮轴驱动输出齿轮。
这个输出轴进一步操纵连接雨刷器连杆的输出臂。
当这些部分协同工作时,输出臂和连杆就被驱动,做前后方向的运动,从而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
雨刷器是安装在风窗上的重要附件,其作用是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
雨刷器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机械式、真空式、气压式、液压式和电动式等。
现代汽车一般采用电动刮水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专业汽车书籍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汽车雨刷工作原理
汽车雨刷工作的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雨刷臂进行来回摆动,让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从而清除雨水、雪或其他杂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往复运动:汽车雨刷通过电机控制和驱动雨刷臂来回做往复运动。
2. 刮条与挡风玻璃接触:雨刷臂上安装有橡胶刮条,当雨刷臂运动时,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保持紧密接触。
3. 清除雨水和杂物:橡胶刮条的接触和运动摩擦,使其能够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其他杂物。
4. 软硬度调节:橡胶刮条的软硬度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和路况,以确保有效地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汽和污垢。
5. 水分配:在清除雨水的同时,雨刷还可以通过形状和结构将水分散到不同的方向,避免水滴残留在挡风玻璃上,以提高驾驶者的视野清晰度。
6. 雨刮器速度可调:驾驶者可根据需求调节雨刮器的运动速度,以适应不同强度的降雨情况。
总结来说,汽车雨刷通过电机驱动雨刷臂,使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通过往复摆动的方式清除雨水、雪或其他杂物,以保持驾驶者的视野清晰。
9.1.1电动刮水器结构原理1)电动刮水器的作用刮水器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行车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积雪,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线。
2)电动刮水器基本结构汽车上采用的利水器,根据其动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
由于电动刮水器具有动力大,工作可靠,容易控制,且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所以,这里我们只介绍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刮水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功机驱动,通过联动机构,使挡风玻璃外表面的刮水片来回摆动,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灰尘。
电动刮水器的基本结构如图9.1所示。
其驱动部分是由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3、涡轮箱2与电动机合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底板1上,涡轮的旋转运动经曲柄4、6连杆5、7摆杆8、12等传动机构转换为柱复摆动,并通过摆臂9、10带动刮水片ll、13做往复摆动,其上的胶皮便清除掉风挡玻璃上阻碍视线的杂质。
近年来在有些车辆上采用了柔性齿条传动刮水器,其结构如图9.2所示,柔性齿条传动机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噪声低、便于刮水电动机布置等优点。
可以将电动机装在维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便于维护。
柔性齿条由套管、芯轴、钢丝三部分组成。
钢丝以一定的螺距绕在柔性的芯轴上,使芯轴表面形成“齿形”,与齿轮啮合带动刮水片做往复摆动刮水。
3)三刷永磁电动机刮水器电动机按其磁场结构来分,有并激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日前采用永磁式电动机较多,因它的磁极为永久磁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1)结构:三刷永磁电动机因带有3个电刷而得名。
由永久磁铁(磁极)、电枢(转子)、3个电刷、壳体及驱动端盖(与减速箱连为一体)等组成见图9.3和图9.4。
磁极一般为铁氧体材料制成的永久磁铁,数量为一对。
电刷C为高速电刷,亦称为第三电刷,它与电刷B的夹角为30度或60度。
搭铁电刷A可以直接搭铁,也可以经刮水器开关搭铁。
(2)变速原理:三刷永磁电动机是利用三个电刷在电路中改变正、负电刷之间串连的线圈数目而实现变速的。
雨刷电机原理
雨刷电机原理是指驱动汽车雨刷器来清洁车窗表面的装置。
雨刷电机原理的实现是基于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设计。
雨刷电机通常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该马达内部含有一个旋转电磁铁。
电磁铁与旋转的金属芯轴相连,通过电磁的作用力将其带动旋转。
金属芯轴上装有装置来连接雨刷器,使其随着芯轴的旋转而移动。
当驾驶员打开雨刷器开关时,电流被导入到雨刷电机中。
电流经过以铜线绕制成的线圈,产生了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电磁铁相互作用,导致电磁铁开始旋转。
旋转的电磁铁将扭力传递给金属芯轴,进而转动整个雨刷装置。
通过调整雨刷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雨刷器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例如,当雨刷器需从左到右扫过车窗时,电流会以适当的频率和方向通过电磁铁,从而使雨刷器以适当的速度和方法执行清洁工作。
同样,当需要反向扫过车窗时,电流的方向会相应改变。
雨刷电机原理的设计简单而可靠,有效地帮助驾驶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视线。
通过控制电流,雨刷电机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方向的运动,适应不同的雨刷需求。
在雨刷器电机的帮助下,驾驶员可以更加安全地驾驶车辆,保持良好的能见度。
雨刷开关原理
雨刷开关是一种用于操控雨刮器的设备,其原理基于电路的开闭。
雨刷开关通常由一个旋钮或按钮组成,可以通过旋转或按下来调节雨刮器的速度。
内部电路通常由多个开关和电阻组成。
当旋钮或按钮被操作时,电路内部的开关会打开或关闭,从而改变电流的流动路径。
这些开关可以用来控制雨刮器电机的速度和停止。
雨刷开关的旋钮通常有多个档位,代表了不同的雨刮器速度。
当旋钮被转到特定的位置时,相关的开关会打开或关闭,使得电流经过对应的电阻,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另外,雨刷开关还通常具有一个“关”或“停止”档位。
当旋钮或
按钮操作到此档位时,所有的开关都会打开,电路断开,雨刮器停止工作。
总之,雨刷开关通过控制电路内部的开关和电阻来达到操控雨刮器的目的。
通过调节旋钮或按下按钮,我们可以改变电流的流动路径,从而控制雨刮器的速度和停止。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转动驱动雨刮臂来实现雨刮器的摆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源供电:雨刮电机一般由车辆电池供电,通过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2. 电动机转动:当电流流过电动机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电动机的转矩。
3. 减速装置:电动机的转矩通过减速装置传递给雨刮臂,减速装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
4. 雨刮臂摆动:减速装置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雨刮臂的摆动,使雨刮器能够扫过前挡风玻璃。
5. 控制开关:车辆驾驶员通过操纵控制开关,可以选择雨刮器的工作模式,如不间断刮水、间断刮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车型和品牌的雨刮电机工作原理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但主要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雨刮电机复位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是车辆上常见的组件,用于驱动雨刮器刮除车窗上的水滴和杂物,以保持视野清晰。
在每次使用雨刮器后,雨刮电机需要进行复位操作,将雨刮器停留在初始位置。
下面将介绍雨刮电机复位的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复位由车辆电器控制系统控制,通常采用一个开关来操作。
当开关打开时,控制系统会发送信号给雨刮电机,指示其进行复位操作。
接下来,雨刮电机会启动并以一定的速度开始运动。
在复位过程中,雨刮电机会利用一个内置的编码器或者位置传感器来确定当前雨刮器位置。
编码器会将位置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以确保雨刮器在正确的位置上停留。
一旦控制系统接收到编码器的信息并确认雨刮器已经到达初始位置,它会发送停止信号给雨刮电机,使其停止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雨刮电机的复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力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例如雨刮器被冰雪覆盖或者被异物阻塞。
在这些情况下,控制系统可能会通过监测电流或者转矩来检测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停止电机运动或者调整电机运行参数,以确保复位过程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雨刮电机复位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发送信号给电机,电机启动并利用编码器或传感器来确定位置,控制系统接收位置信息并确认复位完成。
在复位过程中,控制系统
会监测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就可以确保雨刮器在每次使用后都能回到初始位置,为车辆驾驶提供清晰的视野。
雨刮器机械原理
汽车的雨刮器,是用来清除风挡玻璃上雨水和雪的机械装置。
它是一种刮水器,一般安装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由橡胶制品制成。
雨刮器工作时,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减速器,减速器旋转带动雨刮臂上下运动,实现雨刮臂左右摆动,从而将风挡玻璃上的雨水和雪刮干净。
雨刮臂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平衡,雨刮臂与玻璃之间就会产生相对位移,即存在一定的相对运动轨迹。
如果没有控制好这个位移,就会出现一些振动噪声。
当雨刮臂与玻璃间的相对位移较大时,还会产生比较大的惯性力。
这种情况下雨刮片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消耗了大量的电能,这就是雨刮臂产生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
汽车雨刮器在工作时,电机带动减速器旋转时,通过雨刮臂上下运动来改变雨刮器与玻璃之间的相对位移距离,从而使风挡玻璃上雨水和雪在较大范围内发生运动。
如果雨水和雪运动轨迹不规则,或者出现在风挡玻璃上面积过大时,就会影响正常视线。
—— 1 —1 —。
雨刮器知识点雨刮器是汽车上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在下雨天或雨雪天气中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花或其他杂物,以保障驾驶者的视野清晰,提高行车安全性。
下面将从雨刮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雨刮器的原理雨刮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雨刮器臂进行摆动,从而使雨刮器橡胶刮片与挡风玻璃产生摩擦,将挡风玻璃上的水滴、雨水等清除。
电动机通过控制开关,可以调节雨刮器的摆动频率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
二、雨刮器的结构雨刮器主要由雨刮器臂、连接杆、橡胶刮片等部件组成。
雨刮器臂是雨刮器的主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连接杆将雨刮器臂与电动机连接起来,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雨刮器臂进行前后摆动。
橡胶刮片是雨刮器的工作部件,通常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能够有效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三、雨刮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保持雨刮器清洁:长时间使用后,雨刮器橡胶刮片可能会积聚灰尘、油污等,影响清洁效果。
因此,定期清洗雨刮器橡胶刮片是必要的。
可以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橡胶刮片,去除表面的污垢。
2.定期更换橡胶刮片:橡胶刮片是雨刮器的易损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或老化现象。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隔6个月至1年更换一次橡胶刮片,以保证雨刮器的正常工作。
3.注意雨刮器的工作状态:在使用雨刮器时,应注意观察雨刮器的工作状态。
如果橡胶刮片出现跳跃、漏水、异响等异常现象,可能是橡胶刮片老化或连接杆松动等原因,应及时检查和处理。
4.谨慎使用雨刮器:在干燥的天气或挡风玻璃上没有杂物时,不要随意使用雨刮器,以免损坏橡胶刮片或电动机。
总结:雨刮器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它能够及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雨水等杂物,保障驾驶者的视野清晰。
了解雨刮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雨刮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雨刮器,提高行车安全性。
雨刮电机调速原理
雨刮电机调速原理主要涉及到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调速器的控制方法。
在雨刮电机中,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调速的目的。
首先,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调速原理很重要。
雨刮电机常用的是直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使得电枢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带动电机转动。
调速器是控制电机转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调速器有电子调速器和机械调速器两种。
电子调速器通过控制输入电流大小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调速器通常采用脉宽调制(PWM)的方式控制
电流,通过调整脉冲宽度和周期,可以控制电流的平均值,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机械调速器则是通过改变电机的机械结构来实现调速。
常见的机械调速器有齿轮传动调速和变频调速等。
在齿轮传动调速中,通过改变齿轮传动比例,可以改变电机的输出转速。
而变频调速则是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
无论是电子调速器还是机械调速器,实现调速的核心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的电流或机械结构,从而改变电机转速。
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雨刮器的刮水速度,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车舒适度。
综上所述,雨刮电机调速原理涉及到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调速器的控制方法。
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或改变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对雨刮电机的转速调节,以满足不同需求。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汽车雨刮系统是一种用于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雨水或其他污物的装置。
它由雨刮器、雨刮臂和马达组成,通过驱动雨刮臂在挡风玻璃上来回滑动,以清除雨水并保持驾驶员的视线清晰。
在下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汽车雨刮系统的核心是驱动雨刮臂运动的马达。
这个马达通常由直流电机构成,它与汽车的电源系统连接。
当马达工作时,它会转动马达轴,进而带动雨刮臂在挡风玻璃上做线性来回运动。
为了提供一定的弯曲性,雨刮臂一般由轻质但坚固的金属或塑料制成,其中一个端部与马达轴相连,另一个端部则附着雨刮器。
雨刮器是雨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直接接触挡风玻璃、拖动水滴的作用。
一般而言,雨刮器由橡胶制成,橡胶软硬适中以确保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雨刮器通常具有横向肋条设计,以增加接触面积和拖动效果。
通过雨刮臂的往复运动,雨刮器能够将玻璃表面的水滴或污垢顺利刮除。
当驾驶员需要使用雨刮器时,他会打开车辆上的雨刮器开关。
在现代汽车中,雨刮器开关通常具有几个可选的档位,以调整雨刮速度。
当开关被打开时,电流将通过开关进入雨刮马达。
马达开始旋转,同时传递给雨刮臂和雨刮器。
雨刮臂的线性运动产生了滑动效果,使雨刮器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刮玻璃表面。
在雨刮过程中,雨刮器能够有效地将水滴、雨水和污垢从挡风玻璃上清除。
橡胶雨刮器的弹性能够确保其与玻璃表面保持临界角度,有效地拖拽水滴。
此外,雨刮器的肋条设计和合适的雨刮速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当雨刮器开关关闭时,电流停止流动,马达停止旋转。
雨刮臂也会停止运动,雨刮器停留在当前位置。
在一些现代汽车中,雨刮系统具有雨敏感功能。
这种功能能够根据雨滴的浓度和频率来自动调整雨刮速度,以提供最佳的清洁效果。
总的来说,汽车雨刮系统是通过驱动雨刮臂和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做往复滑动来清除雨水和污物。
驱动雨刮臂运动的马达是雨刮系统的核心部件,并与开关和电源系统相连。
雨刮器则通过与马达相连的雨刮臂来实现清洁功能。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一、引言:雨刮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设备,它确保了驾驶员在雨天行车时的视线清晰。
雨刮系统由雨刮器和雨刮开关控制器组成,通过控制雨刮器的运动实现清洁挡风玻璃的功能。
本文将对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二、雨刮器的工作原理:1.电动雨刮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动雨刮器通常由电动机、雨刮臂、雨刮片和连接系统组成。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雨刮臂运动,进而驱动雨刮片刮擦挡风玻璃,清除雨水。
雨刮开关控制器将信号传递给电动机,以实现雨刮器的启动和停止。
2.电动雨刮器的工作过程:当驾驶员触发雨刮开关时,雨刮开关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从而激活电动机。
电动机启动后,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雨刮臂以特定的速度运动,同时雨刮片与挡风玻璃表面接触并刮擦。
刮擦过程中,雨刮片将雨水从玻璃上清除,确保驾驶员的视线清晰。
当驾驶员关闭雨刮开关时,电动机停止工作,雨刮器停止运动。
三、雨刮开关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雨刮开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雨刮开关通常由操作杆和控制电路组成。
通过旋转或按压操作杆,驾驶员可以开启或关闭雨刮系统,并调整雨刮器的速度。
控制电路接收来自雨刮开关的信号,并相应地激活或停止电动雨刮器。
2.雨刮开关的功能:雨刮开关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开启和关闭雨刮器:通过旋转或按压操作杆,驾驶员可以开启或关闭雨刮器,以根据需要来清除雨水。
-调节雨刮器的速度:雨刮开关通常配备多个档位,驾驶员可以通过调节操作杆的位置来改变雨刮器的运动速度,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四、雨刮系统的控制原理:1.雨刮器的自动启停功能:现代汽车雨刮系统通常具备自动启停功能,能够根据雨量的大小自动启动或停止雨刮器。
这一功能是通过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的雨量感应器实现的。
雨量感应器能够感知到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当雨水滴落到一定程度时,感应器将发出信号给雨刮开关控制器,从而启动雨刮器。
当雨量减小或停止时,感应器会再次发出信号,使雨刮器停止工作。
2.雨刮器的间歇运行功能:有些雨刮系统还具备间歇运行功能,即雨刮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工作。
雨刮电机5根线工作原理
雨刮电机5根线工作原理:
一根线是间歇档,有间歇继电器控制。
一根是慢速线连接开关,一根是高速线连接开关,一根是搭铁线连接开关,一根是归位线连接到负极。
只有归位线搭铁,其他线都有开关控制。
汽车保养的介绍:
汽车保养是指定期对汽车相关部分进行检查、清洁、补给、润滑、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的预防性工作,又称汽车维护。
汽车保养的范围:
现代的汽车保养主要包含了对发动机系统(引擎)、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的保养范围。
汽车保养的目的:
汽车保养的目的是保持车容整洁,技术状况正常,消除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减缓劣化过程,延长使用周期。
雨刮器工作原理
雨刮器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在雨天时清除
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保证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那么,雨刮器是如何工
作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机械式雨刮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式雨刮器是最早出现的雨刮器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
当
驾驶员需要使用雨刮器时,他会通过车内的控制杆或按钮来启动雨刮
器电机。
电机会带动雨刮器臂上的齿轮旋转,齿轮再带动雨刮器刀片
来回摆动,从而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二、电动式雨刮器的工作原理
电动式雨刮器是目前汽车上最常见的雨刮器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比机
械式雨刮器更加复杂。
当驾驶员需要使用雨刮器时,他会通过车内的
控制杆或按钮来启动雨刮器电机。
电机会带动雨刮器臂上的齿轮旋转,齿轮再带动雨刮器刀片来回摆动,从而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不同
的是,电动式雨刮器还配备了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它可以根据雨量大
小和驾驶员的需求来自动调节雨刮器的速度和频率。
三、无骨雨刮器的工作原理
无骨雨刮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雨刮器,它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
机械式和电动式雨刮器有很大的不同。
无骨雨刮器不需要雨刮器臂和
齿轮,它的刀片直接安装在挡风玻璃上,通过电机带动刀片来回摆动,从而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无骨雨刮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噪音小、清洁效果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雨刮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式、电动式和无骨式三种
类型。
不同类型的雨刮器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
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保证驾驶者的行车安全。
自动雨刮器原理
自动雨刮器是现代汽车上常见的一种装置,它能够在雨天自动感应到雨水并启
动雨刮器进行清洗。
那么,自动雨刮器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感应原理、控制原理和执行原理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自动雨刮器的感应原理。
自动雨刮器通常采用光电传感器
或红外线传感器来感应雨滴的存在。
当雨滴落在传感器上时,传感器将会产生信号并传输给控制系统。
通过这种方式,自动雨刮器能够及时感应到雨水的存在,从而启动雨刮器进行清洗。
其次,控制原理是自动雨刮器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控制系统通常由微处
理器和控制模块组成,当传感器感应到雨滴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并进行处理,然后发送指令给雨刮器电机,启动雨刮器进行工作。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雨量大小和车速等参数来调整雨刮器的工作频率和幅度,以确保清洗效果的最佳化。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自动雨刮器的执行原理。
雨刮器的执行部分主要由电机和
雨刮器臂组成。
当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电机时,电机会带动雨刮器臂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实现对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进行清洗。
同时,雨刮器橡胶片的设计也能够确保雨刮效果的良好,使得驾驶员在雨天能够获得清晰的视野。
综上所述,自动雨刮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应原理、控制原理和执行原理。
通过传感器感应雨滴、控制系统的处理和雨刮器的执行,自动雨刮器能够在雨天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提高行车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自动雨刮器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汽车的雨刷电机调速原理
汽车的雨刷电机调速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调速。
一般来说,汽车雨刷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其调速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信号输入:驾驶员通过操纵雨刷开关或拨片选择所需的刷速模式。
2. 控制单元: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接收到驾驶员输入的信号后,根据预设的刷速模式进行处理。
3. PWM调制:控制单元使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将直流电源的平均电压调整为等效于所需转速的波形信号。
4. 电机驱动:PWM调制后的信号经过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的运转。
5. 反馈控制:电机驱动器会监测电机的转速,并通过反馈信号返回给控制单元。
6. 调整输出: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控制输入电压或电流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以上步骤反复循环,控制单元不断调节电机的输入信号以实现所需的刷速。
雨刮电机制动原理
雨刮电机的制动原理主要基于电动机的控制。
当电流流入雨刮电机的输入电路时,电机开始旋转。
电机通过蜗轮驱动输出轴,并通过惰轮和惰轮轴驱动输出齿轮。
输出轴进一步操纵连接雨刷器连杆的输出臂,使输出臂和连杆做前后方向的运动。
此外,雨刮电机由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组成。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雨刮器能够有效地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为了使雨刮器正常工作,橡胶的雨刮条需要保持充足的湿润度。
只有当雨刮条保持充足的湿润度时,才能保持足够的韧性,从而与车窗玻璃紧密接触,实现良好的清洁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关于雨刮电机制动原理的信息,建议咨询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或查阅汽车维修相关书籍。
雨刮电机控制原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电动刮水器结构原理
1)电动刮水器的作用
刮水器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行车时,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积雪,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线。
2)电动刮水器基本结构
汽车上采用的利水器,根据其动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
由于电动刮水器具有动力大,工作可靠,容易控制,且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所以,这里我们只介绍电动刮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刮水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功机驱动,通过联动机构,使挡风玻璃外表面的刮水片来回摆动,以扫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或灰尘。
电动刮水器的基本结构如图9.1所示。
其驱动部分是由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3、涡轮箱2与电动机合装在一起并固定在底板1上,涡轮的旋转运动经曲柄4、6连杆5、7摆杆8、12等传动机
构转换为柱复摆动,并通过摆臂9、10带动刮水片ll、13做往复摆动,其上的胶皮便清除掉风挡玻璃上阻碍视线的杂质。
近年来在有些车辆上采用了柔性齿条传动刮水器,其结构如图9.2所示,柔性齿条传动机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噪声低、便于刮水电动机布置等优点。
可以将电动机装在维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便于维护。
柔性齿条由套管、芯轴、钢丝三部分组成。
钢丝以一定的螺距绕在柔性的芯轴上,使芯轴表面形成“齿形”,与齿轮啮合带动刮水片做往复摆动刮水。
3)三刷永磁电动机
刮水器电动机按其磁场结构来分,有并激磁式和永磁式两种。
日前采用永磁式电动机较多,因它的磁极为永久磁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1)结构:三刷永磁电动机因带有3个电刷而得名。
由永久磁铁(磁极)、电枢(转子)、3个电刷、壳体及驱动端盖(与减速箱连为一体)等组成见图9.3和图9.4。
磁极一般为铁氧体材料制成的永久磁铁,数量为一对。
电刷C为高速电刷,亦称为第三电刷,它与电刷B的夹角为30度或60度。
搭铁电刷A可以直接搭铁,也可以经刮水器开关搭铁。
(2)变速原理:三刷永磁电动机是利用三个电刷在电路中改变正、负电刷之间串连的线圈数目而实现变速的。
电动机在运转过程,电枢绕组将产生反电动
势,相当于并激直流电动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枢电流相反。
当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转时,外加电源电压应等于电枢绕组的电压降与反电动势之和。
当刮水器开关的L挡闭合时,电刷B与A通电。
两电刷之间的8个电枢绕组构成两条并联支路,两个支路中各绕组的反电动势相加,两支路的反电动势值相等。
当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机进入稳定运转状态,此时电动机转速较低,刮水片每分钟刮动约50次。
当刮水开关的H 挡闭合时,电刷C与两电刷之间的8个绕组形成不对称的两个并联支路,一路是5个绕组(6、7、8、1、2绕组)串联,另一路是3个绕组(3、4、5绕组)串联。
而第一个支路中绕组1与绕组2的反电动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所以实际上每支路仅有3个绕组相串联,反电动势减小。
由于电源电压基本恒定不变,绕组反电动势与电机内部电压降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只有提高反电动势,才能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而反电动势与电动机的转速成正比,所以电动机转速必将上升,刮水片做高速运动,每分钟约70次。
这样,三刷电机就会以两种不同的转速来工作。
4)自动停位机构的工作原理
自动停位机构的作用是:当驾驶员关闭刮水器开关,刮水器停止工作时,刮水片应能回到其行程的末端,而不是在中间位置。
为此刮水器中安装了复依开关,图9.5为复位开关工作原理图,复位开关由刮水电动机的变速器控制,使开关只在刮水片到达其行程末端时才断外。
当驾驶员在刮水片处于中间位置断开控制开关时,由于复位开关仍闭合,故仍能连续给电动机电流,直到刮水片到达下限位置时凸轮才能将复位开关顶开,使电动机停止。
但是由于运动部件的惯件作用,一旦凸轮转过了触点,电机还是会继续运转,刮水片往往还是不能准确的停止在确定的位置。
为此,在自动停位机构中又增加了电磁制动,以解决这个问题。
图9.6所示为刮水器自动复位装置的原理图,在减速涡轮的端面上,镶嵌着接触片2、3,它们随涡轮一起转动,接触片2与电机的外壳连接搭铁,触点臂5、7上铆接着触点4、6,由于触点臂的弹性作用,使触点4、6始终保持与接触片有很好的接触。
当电源开关11接通,并把刮水器开关拉到“I”挡时,其工作电路如下: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B3电刷——电枢绕组——B1电刷——接线柱②——接线柱③——搭铁——蓄电池负极,形成回路,此时刮水电动机低速运转。
当驾驶员将刮水器开关推到“0”档,欲关闭刮水器时,若刮水片不在停止位置,涡轮端面电路的连接如图9.6(b)所示,触点6与接触片2保持接触,其工作电路为:蓄电池正极——开关11——熔断丝10——电刷B3——电枢绕组
——电刷B1——接线柱②——接线柱①——接触臂7——触点6——接触片2——搭铁——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这样电机会继续运转,直至刮水片到达停止位置,涡轮的端面电路连接如图9.6(a)所示,回路中断。
但是由于惯性,电机还会继续运转,此时电机的Bl与B3之间会产生电动势,由于触点4、6同时与接触片7接触,这个感生电动势也构成了回路。
其电路为:电机的电刷B3——触点臂5——触点4——触点6——接触臂7——接线柱①——接线柱②——电刷B1——电动机电枢,在电动机内部的电枢上有反向的电流通过.其产生的力矩与运转的惯性力矩方向相反,会阻止电动机的运转。
这个制动回路.使电动机快速的停止,刮水片便能够准确的停在风挡玻璃下端指定的位置上。
5)间歇式刮水器
汽车在小雨或者雾天行驶时,刮水器即使以低速挡运转,由于水量很少,会与灰少形成泥水,也不易将车窗刮干净,而且还会在风挡玻璃上形成—些污迹,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严重时有可能刮伤玻璃。
所以,现代很多汽车的刮水器电路中都采用了电子间歇控制系统,在遇到达样的天气时,使用间歇挡,刮水片会间隔2—12s运动一次。
汽午的间歇式刮水器控制电路有多种形式,按间歇时间能否调节分为可调节型和不可调行型两种。
(1)不可调间歇控制电路。
刮水器间歇机构一般利用电机的自动复位触点.并利用阻容(R、C)充放电的半导体电路或者集成电路构成。
图9.7所示为互补式间歇振荡电路图,其巾K1为常闭触点,K2为常开触点,其受继电器J技制;自动停位开关3有两个工作位置,随刮水器电动机的转动而自动改变,当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时,开关3的上位接通,否则开关3的下位接通。
当刮水器开关1置于断开位置“0”挡,间歇开关5置于接通位置时,刮水器间歇运动的电路被接通。
电源先向C 充电,当C两端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T1被导通,T2也随之导通,继电器J通电,常闭触点K1打开,常开触点K2闭合,刮水器电机运转。
此时的电路为:蓄电池正极——B3——B1——刮水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K2——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刮水电机转动到使自动停位开关3的下位接触时,电容器C便通过二极管D迅速放电,使三极管T1基极电位降低,从而T1、T2转为截止状态,通过继电器J的电流随之中断,常闭触点K1闭合,但由于此时自动停住开关3的下位接触,故刮水电机仍可继续转动,直到刮水片摆回原位,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接通为止,电机才因电枢短路而停止。
接着电源又通过自动停位开关3的上位触点向C充电,重复上述过程使刮水器橡皮刷间歇动作。
其停歇时间长短取决于R1 C电路的充电时间。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这种电路保证了每个停歇周期内,刮水片贝摆动一次。
图9.8所尔是NE555集成电路织成的振荡电路。
在刮水器运转之前,刮水片处于停止位置,并使自动停位开关的触点S2,处于闭合状态。
当驾驶员操作刮水器开关在“0”挡,间歇开关3闭合时,集成电路NE555的3脚输出高电位,使继电器4通电,常开触点K1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1接地构成回路,刮水器低速运转。
经过一定时间后,刮水片离开停止位置,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1闭合,同时集成电路NE555根据内部预先的设定,使3脚输出低电位,继电器4断电,常开触点K1断开,常闭触点K2闭合。
此时,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经刮水开关2、触点K2、触点S1接地,刮水电机继续低速运转,直到自动停位开关5的触点S2闭合,刮水电动机的电极B1、B3经过常闭触点K2和触点S2,连接在一起,构成自动回路,使电机迅速停止运转,刮水片就停在了原始位置,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刮水器工作的间歇时间是由集成电路内部设定的,它决定了下一次运转的时间间隔,仍然由集成电路的3脚发出高电位信号激发下一个工作循环。
(2)可调式间歇按制电路。
刮水器控制电路,能使汽车的刮水器按雨量大小自动开闭,并自动调节间歇时间,称为可调式间歇控制电路。
图9.9所示是刮水器自动开闭与调速控制电路。
电路中S1、S2和S3组成在风窗玻璃上的流量检测电极,下雨时,雨水落在检测电极之间,使它们之间的阻值明显减少,水流量越大,其阻值越小。
S1与S3之间的距离较近(约2.5cm),雨量较小时,雨水首先将S1与S3连接,使T1导通,继电器J1吸合,P点接通,刮水器慢速刮水。
雨量较大时,S1与S2之间的电阻也会减小,使T2也导通,于是J2闭合,A点断开,B点接通,刮水电机快速运转;雨停时,检测电阻之间的阻值均增大,T1、T2截止,继电器J1、J2断电,刮水器自动停止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