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温度和温标 (2)
- 格式:pptx
- 大小:206.39 KB
- 文档页数:27
温度及温标换算公式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K)等单位来表示。
不同的温标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下面将详细介绍温度及温标的换算公式。
1.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公式: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1.8+32℃=(℉-32)/1.8其中,“℃”表示摄氏度,“℉”表示华氏度。
2.摄氏度(℃)与开尔文度(K)的换算公式:温度的零度点和绝对零度点是摄氏度和开尔文度之间换算的关键点。
摄氏度的零度点是水的冰点,即0℃,而开尔文度的零度点是绝对零度,即0K。
摄氏度与开尔文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K=℃+273.15℃=K-273.15其中,“K”表示开尔文度。
3.华氏度(℉)与开尔文度(K)的换算公式:华氏度与开尔文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与摄氏度和开尔文度的换算公式类似,只需在摄氏度和开尔文度之间的换算公式后加上一个常数。
华氏度与开尔文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K=(℉+459.67)/1.8℉=K×1.8-459.67以上是常用的温度及温标之间的换算公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温度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及温标的换算公式在科学、工程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在国内旅行时,需要将摄氏度换算成华氏度,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在烹饪时,根据不同的烹调要求,需要将摄氏度转换成华氏度来控制烹调时间和温度;在科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将摄氏度转换成开尔文度以进行更精确的温度测量等。
总而言之,温度及温标的换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温度单位之间进行换算,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准确的温度数据。
通过掌握这些换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温度及温标的知识。
MV_RR_CNG_0283 温度计量名词术语规范1. 温度计量名词术语说明编号JJF1007-1987名称(中文)温度计量名词术语(英文)归口单位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凌善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处)李而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处)批准日期实施日期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附录数目无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温度计量名词术语摘要一一般术语1 热平衡 (Thermal equilibrium)当物休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物体各部分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时,物体呈热平衡;或两个以及多个物体之间,通过热量交换,彼此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时,物体间呈热平衡。
2 温度 (Temperature)温度是描述系统不同自由度之间能量分布状况的基本物理量。
温度是决定一系统是否与其他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性质,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分子运动论以微观的角度来观察,温度是与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相联系,它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注:温度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 测温学 (Thermometry)研究温度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 温标 (Temperature scale)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5 经验温标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scale)借助于某物质的物理参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构成的温标。
例:现行的国际实用温标,曾采用过的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等。
6 热力学温标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scale)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温标。
注:根据卡诺定理的推论可知,工作于两个恒定热源之间的一切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无关,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
这样定义的温标称为热力学温标或开尔文温标。
7 热力学温度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按热力学原理所确定的温度。
温度和温标
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热度,是衡量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来判断环境是否适宜生活或者工作,也可以根据温度来控制一些设备的工作情况。
而温度的测量则需要使用温度计,目前常见的温度计有家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温度值,这就需要用到温标。
温标是用来确定温度取值的量规,可以把温度值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和认识的数字表示。
常见的温标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等多种。
其中,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两种温标。
摄氏度是以水的冰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为基准来定义的温标,简称“度”。
而华氏度则是以水的冰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为基准来定义的温标。
两者在温度取值上存在一定区别,比如常见的体温计就是以摄氏度为单位显示体温。
除了摄氏度和华氏度之外,还有一种温标是开氏度。
开氏度是以绝对零度(理论上的温度最低点,所对应的温度为0度)为基准,将温度单位划分为相对大小相等的单位,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
总的来说,温度和温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理指标,通过正确的测量以及正确使用温标,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和设备,维护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温度计知识点优秀版第一讲温度引入(还没有写)知识点睛知识点一:温度与温标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标: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1)摄氏温标(t):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单位:摄氏度(℃)2)热力学温标(T):又称国际温标或绝对温标,以绝对零度为基点的温度标尺。
绝对零度℃,在此温度下分子停止运动(0℃=273.15K)。
它以-℃作为起点,单位为开尔文(K)。
即273.15K=0℃。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 )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比较项目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为起点规定方法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单位摄氏度(℃)开尔文(K)联系每刻度的大小是相等的T=(t+273.15)K知识点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1) 构造:内径细而均匀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和装有适量液体的玻璃泡2) 原理:物体的热胀冷缩乒乓球瘪了,让它变回原状,为什么用热水?用冷水行吗,为什么?知识点三:分类1) 用途分类2) 材料分类温度计名称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温度计的量程_-20_℃~_110℃__35_℃~_42__℃_-20_℃~_50℃ 分度值 ___1_℃ ℃ ___1_℃ 用途 测___液体温度___测__体温___测___气温____相同点原理都是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单位都是___摄氏度_____因空隙太小导致铁轨扭温度计种类测量温度范围煤油温度计约-30℃~ 150℃酒精温度计约-117℃~ 78℃水银温度计约-39℃~357℃知识点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实验用温度计使用方法想一想下面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⑴观察: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也就是认清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并且在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⑵放置: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换算公式:F=( C X9/5)+32C =(F-32) >5/9K= C +273.15式中:K ――开尔文温度(热力学温度),C ------ 摄氏温度F ――华氏温度所以:K=(F-32) >5/9+273.15 =5F/9+255.372222222222.…F=(K-273.15) >/5+32例如,人的体温大约为100F,那么310.9K华氏温度与兰金温标度的换算公式R = F + 459.67=(K-273.15) 9/5+32+459.67=9/5K;式中R--兰金温标度,F--华氏温度温度是热能的表示。
在不同情况下温度有不同的含义。
热力学中温度就是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的动能的度量。
能量越大,粒子运动的越快, 仪器中读到的数据就越高。
光谱温度是根据物体释放的最大的电磁能的波长定义的。
波长越短,最大电磁能的频率越高,光谱温度也越高。
这就是天文学家用来测量远距离物体热度(如太阳光圈或星球之间的气体和尘埃)的温度模式。
现在有三种温度的尺度被广泛使用:开尔文(K),摄氏度(C)和华氏温度(F温度是热能的表示。
在不同情况下温度有不同的含义。
热力学中温度就是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的动能的度量。
能量越大,粒子运动的越快,仪器中读到的数据就越高。
光谱温度是根据物体释放的最大的电磁能的波长定义的。
波长越短,最大电磁能的频率越高,光谱温度也越高。
这就是天文学家用来测量远距离物体热度(如太阳光圈或星球之间的气体和尘埃)的温度模式。
现在有三种温度的尺度被广泛使用:开尔文(K),摄氏度(C)和华氏温度(F)。
第四种尺度兰金温度尺度很少被使用。
开尔文是国际单位系统中采用的温度单位。
1开尔文等于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0K温度就是绝对零度。
在摄氏度尺度中,纯水的冰点值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氏度。
摄氏度的增长与开氏温度的增长范围相同。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氏0 C或273.15K,沸点为100 C或375.15K。
4温度和温标1.平衡态和状态参量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1)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反映了系统的特征、性质。
(2)平衡态系统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下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
(3)非平衡态系统宏观性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下就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谈重点平衡态①系统各部分的参量并不相同,而且可能正在变化,然而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的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即达到平衡态。
②把不同压强、不同温度的气体混合在同一个容器中,如果容器和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各点的温度、压强就会变得一样,即达到平衡态。
【例1】表示系统存在状态的各物理量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就说系统处于平衡态,对吗?解析:描述系统存在的任何一状态参量发生变化,系统都处于非平衡态,温度是描述系统存在的其中一个物理量,温度发生变化,说明系统不处于平衡态,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描述系统状态的热学参量有多个,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系统就不处于平衡态。
答案:见解析释疑点热学、力学中的平衡描述系统状态的热学参量有多个,其中一个发生变化,系统就不再处于平衡态。
热学平衡与力学中的受力平衡是不同的概念,力学中的受力平衡研究对象是物体,特点是合力为零;热学中的平衡是系统的一种状态。
2.热平衡与温度(1)热平衡两个系统相互接触,它们间没有隔热材料,或通过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触,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时,此时的状态叫做热平衡状态,我们说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3)对温度的理解①温度的宏观解释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情况下,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
温度和热平衡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两个系统,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发生了热量的传递。
7.4 温度和温标一.教材分析温度这个物理量建立在热平衡的基础上,而温标是用来描述温度的方法。
本节内容在了解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参量的基础上引出热平衡,从而带出温度与温标的概念。
为后面一节内能的学习打下基础,也间接的呼应了本章主题:分子动理论。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有关摄氏度温标与摄氏度温度的知识,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时间隔得太长,学生可能大部分都忘了,所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应该跟学生稍微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温度与生活密切先关,所以学生对于本节的新知识是有一定的兴趣的,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个兴趣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
2.掌握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4*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②温度和温标的定义2.教学难点①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②温度和温标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白板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当r>r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o表现为引力,当r<r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o(二)引入新课教师:提问:生病了去医院一般医生都会让病人做什么?学生回答:量体温教师归纳:量体温就是测量人体的温度,在初中我们已学过了测量温度时常用的一种单位,叫做------"摄氏度"。
标准状态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事100℃,今天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
温度和温标[A组素养达标]1.(多选)下列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是()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D.刚开空调一会儿教室中的气体解析: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 ℃环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态,故A、B正确;突然被压缩的气体体积变化,故其不是平衡态,C错误;刚开空调一会儿教室中的气体温度、压强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态,D错误.答案:AB2.(多选)关于状态参量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是几何参量B.压强是力学参量C.温度是热学参量D.压强是热学参量解析:热学中,为了描述系统所处的状态,所用到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确定系统空间范围用到的体积,是一个几何参量;确定系统之间的力的作用,用到的压强,是一个力学参量;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的温度,是一个热学参量,A、B、C正确.答案:ABC3.(多选)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
15 ℃,叫绝对零度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所以它的压强不会为零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温标的性质.热力学温标在科学计算中特别体现在热力学方程中,使方程更简单,更科学,故A对;由热力学温标的常识知B对;气体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已液化,但有体积,故其压强不为零,C错,D对.答案:ABD4.(多选)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 ℃,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数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 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1 ℃是相同的,故A、C对,B错;摄氏温度为10 ℃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283 K,D错.答案:AC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解析: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到热平衡,故A、D正确;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错误;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等,所以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故C正确.答案:ACD6.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 ℃,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寒暑表D.体温计解析:水银的凝固点是-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