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762.22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在中华大地近几年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中,称得上是一支生力军和领头羊,具有投资少,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为我国政府系统精兵简政,实现三转变、两提高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作为一名参建多年的老兵,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和前景之美好,同时更关心他的发展。
在此,从开拓者和应用者的视角,谈谈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不妥之处请指正。
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用五句话,四十个字来概括,即纵横成网、架构合理;电子政府、雏形已具;育有队伍、拥有数据;业内认同、应用有序;先行一步、优势无比。
——纵横成网、架构合理。
政务信息化的应用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设之初,我们都在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结合省、市、区情,按照国办提出的规划和年度技术指导书,紧紧贴近需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单机到网络,递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个三网一库的科学架构。
三网一库是依据业务流、使用权限、安全保密等要求划定的,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府的基本框架,其内涵是一内网,又称办公业务网。
它是指政府机关内部涵盖所属单位处、室等在内的办公自动化网络。
τχС谖锢砩嫌胪馔?因特网隔离。
在该网上可以运用数字加密、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公文无纸化传输等项应用。
二专网,又称办公业务资源网。
它是指以内网为基础,把政府各部门及上下级政府之间以方式相互联接,为领导决策和政府工作提供内部信息资源的办公自动化网络。
办公业务资源网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它也要求物理上与外网因特网隔离。
在该网上可以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文库,及时以内部网站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浅谈新形势下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地方政府是政府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其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需求,也是时代变迁下的产物。
本文主要分析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设原则。
标签:新形势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近些年来,人们已经全面的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经济社会秩序的顺利进行需要依赖政府的管理与监督。
为此,在新形势下,政府必须要应用先进技术,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政务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工作进行服务。
地方政府是政府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其对于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环境以及政治法律的响应力在区域健康发展中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的建设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需求,也是时代变迁下的产物,从某一层面而言,电子政务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下面就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的现状1.1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1.1.1 体系越来越完善。
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了从分散到集成、从单机到联网、从办公自动化到政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就现阶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也基本实现了互联与互通,建立好了数据中心,完成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安全与信息业务应用的几个体系,建立好了集办公管理、公众服务、业务管理、政务协作于一体的应用平台,可以说,我国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1.2 内容越来越丰富。
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于社会热点问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敏锐度与关注度,提供的内容也更加的人性化与实用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也体现出良好的互动效果。
截止到2012年底,有超过95%的省级政府网站以及74%的地级市政府网站都成立了实时咨询栏目,并围绕各类社会热点问题为民众进行解答与帮助,政府网站已然成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0年第08期1270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提升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效率和沟通效率。
对信息社会而言,政府部门是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是信息社会的关键参与对象。
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政府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政府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准确传播以及及时沟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 信息社会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政府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对于当前的社会生活而言,电子政务、政府信息等成为国民获取政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于政府管理而言,政府信息化程度体现了政府管理水平,而且也成为衡量政府部门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因此,政府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当前许多政府都已经开展了电子政务建设,而且政府信息化技术与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从1999年开始,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联合其他部门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由于我国的政府信息化水平不均衡,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因此更需要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一个高效、连接、精干的体系[1]。
2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表明,政府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办公,提升政务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首先,政府信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韩 仪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四川 遂宁 629000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开展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前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先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办法和策略,从而提升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政府信息化;智能化;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TP399息化意味着政府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当前社会离不开网络,信息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政府信息化,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解决个人出行、求学、创业等问题。
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务公开和服务效率,提升政府形象。
本文将探究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全国已有多家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平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政务云”和“政务服务大厅”。
政务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政务信息化平台,能够提供各种便捷的在线服务。
政务服务大厅则是提供便民服务的综合性政务平台,能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缴费、在线查询等功能。
2、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情况在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已开始提供电子政务服务。
通过政务云和政务服务大厅等平台,市民和企业可以在线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成本。
同时,政府部门还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断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的需求。
二、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安全问题政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安全问题。
政府部门所处理的行政事务和敏感信息非常多,如果信息被黑客攻击或泄露,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采用专业的加密技术和安全策略,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2、信息共享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
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不够顺畅,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制定相应的技术和规范标准,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和渠道,实现政务信息的无缝对接。
3、IT专业人才不足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大量的IT专业人才,但目前市场上IT人才短缺,政府部门的IT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导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缓慢。
政府应该加强与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的IT人才,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发展。
三、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1、加强信息安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来实现政府信息的安全保障。
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樊娟玲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4期摘要: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由起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信息化建设正不断推进政府管理科学水平的提升。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发展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政府部门; 信息化建设 ;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推动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
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对信息化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有力提升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是指按照“政务先行,资源共享”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重塑政府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应用为主线,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随着我国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和大力投入,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发展。
一、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的电子化工程(“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三个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建设全国行政机关办公决策系统,政府信息化建设从此起步。
1993年起,国务院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三金工程”(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政府部门网络建设逐步启动,这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雏形。
自1999年发起“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迅速迈入网络社会。
2001年,国家做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明确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网络建设获得长足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都已建成覆盖全系统的专网。
政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各部门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浅析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特点1. 引言1.1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意义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是指政府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府内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透明化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
1.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政府服务水平。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政府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满足民众多样化的需求。
3.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增强政府透明度。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让民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1.2 政府政务信息化的定义和作用政府政务信息化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政务管理进行改造和提升的过程。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效率:政府政务信息化可以实现政务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大大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文件传递,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向公民和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
3. 促进透明度:政府政务信息化可以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让公民和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增强了政府的问责和信任度。
4.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政务信息化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整合和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政府政务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政府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浅析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特点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是指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管理、服务和决策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政府管理效率、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决策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提升政府管理效率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政务管理的自动化和精细化,大大提高了政府内部业务管理的效率。
政府各部门之间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信息传递的滞后,加快了政府行政效率。
2.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构建便民服务平台,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政务服务,方便了民众的办事需求。
通过网上办事、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手段,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3.增强政府决策科学性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政府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社会民生状况、市场需求和政策效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了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4.建设数字化政府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政府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政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政府能够实现数字化的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和决策机制,推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转型升级。
二、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全面性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涉及政府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构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化对接平台。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全面考虑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化覆盖。
2.服务性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方便人民群众的就医、就学、就业、创业和生活,实现政府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
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构建便民、高效、贴近生活的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
1、技术落后: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技术落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政府部门的技术平台和软件设备比较落后,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影响了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2、资金不足: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政
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缓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能及时得到反馈。
3、管理混乱: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混乱,政府部门之间缺
乏有效的沟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影响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解决对策:
1、加大技术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技术投入,及时引进先进
的技术,更新换代设备,提高政府部门的技术水平,保证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2、增加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及时得到效果反馈。
3、改善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建立
有效的沟通机制,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保证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