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概论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818.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一、技术与经济的概念〔一〕技术及其与科学的关系1.技术的涵义技术开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把技术看作制作的技术。
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那么体系〞。
这些定义的要点是:〔1〕技术是“有目的的〞。
〔2〕技术实现是通过广泛“社会协作〞完成的。
〔3〕技术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即“工具〞或硬件,“规那么〞或软件。
〔4〕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技术的简单维度界定,已经被更复杂、涵盖各种不同要素的理解所代替,今天技术更多地被定义为硬件、软件、组件〔organization-ware〕、才件〔human-ware〕以及其他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此,我们认为: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开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它包括实验技术、生产技术、效劳技术、管理技术,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体系。
硬技术即物质形态的技术,或称物化的科学技术,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根底与核心是劳开工具。
劳开工具标志着人类统治自然界的程度。
它作为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使人的体力与智力神奇般地放大了,使生产效率几倍、几十倍、成千上万倍地增长。
软技术指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规程、制造技术、图纸资料、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等。
没有先进的软技术,物质技术便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软硬技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地配合开展,才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经济开展。
2.技术与科学的关系·2·新编技术经济学技术与科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技术既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手段,又是改造自然的产物,在本质上反映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与科学不属于同一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
智能建造概论教材
以下是《智能建造概论》的一些教材内容:
1. 智能建造概述:介绍智能建造的定义、发展背景和应用领域,以及智能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和优势。
2. 智能建造技术:详细介绍智能建造所涉及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以及它们在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3. 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深入探讨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以及它们在项目管理、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4. 智能建造工具和软件:介绍智能建造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软件,包括BIM(建筑信息模型)、CAD、虚拟现实软件和数
据管理软件等。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软件来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
5. 智能建造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智能建造案例,探讨智能建造的具体应用,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等。
同时,也讨论这些案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6. 智能建造的未来趋势:展望智能建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如自动化施工、智能材料和机器人技术等。
同时,也讨论智能建造对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教材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智能建造的概念、技术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智能建造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智能建造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智能建造是一门探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来提高建筑行业效率和质量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介绍智能建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智能建造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熟悉智能建造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3. 了解智能建造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智能建造的概念和定义;
2. 智能建造的技术和工具:BIM、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3. 智能建造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的应用;
4. 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介绍智能建造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
2. 实例分析:分析智能建造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智能建造领域的热点问题;
4.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小组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表现(出勤、参与度等):30%;
2. 课堂作业和小组项目:40%;
3. 期末考试:30%。
六、教材
主教材:《智能建造概论》
参考书目:1.《智能建筑技术应用》;2.《智能建筑设计导论》。
七、教学评价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智能建造的认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参
与度、课堂表现和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考核学生的知
识水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学生能够对智能建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发展做
好准备。
《智能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120318课程名称:智能建筑概论课程英文名称:课程所属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课程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类型:选修课学分: 2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2)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之一。
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智能建筑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建筑消防、安全防范等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和配置要点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智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概述1.教学内容与要求:(1)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趋势(2)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2。
教学重难点: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二)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1.教学内容与要求:(1)计算机网络基础;(2)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3)现代通讯技术基本知识2.教学重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三)通讯自动化系统(CA)1.教学内容与要求:(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2)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3)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4)视频会议系统;(5)光缆通信;(6)卫星通信系统。
2.教学重难点: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四)楼宇自动化系统(BA)1.教学内容:(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2)建筑设备及其控制包括: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监控;照明系统监控;电梯控制;给排水控制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2.教学重难点:建筑设备控制和管理、BA的体系结构。
(五)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1.教学内容:(1)火灾探测器;(2)火灾报警控制器;(3)消防联动控制;(4)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单位工程设计简介。
智能建造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言1.1 引言1.2 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智能建造概述2.1 智能建造的定义2.2 智能建造的分类2.3 智能建造的发展概念第三章: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3.1 智能建造技术的基础3.1.1 人工智能技术3.1.2 物联网技术3.1.3 大数据技术3.1.4 虚拟现实技术3.1.5 3D 打印技术3.1.6 其他相关技术3.2 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领域3.2.1 建筑设计3.2.2 施工管理3.2.3 设备维护与管理3.2.4 项目实施与监控3.2.5 其他领域第四章:智能建造的优势和挑战4.1 智能建造的优势4.1.1 提高生产效率4.1.2 降低成本4.1.3 提升质量与安全4.2 智能建造面临的挑战4.2.1 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4.2.2 安全与隐私问题4.2.3 人力资源与培训需求第五章:智能建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5.1 教学内容5.1.1 智能建造基础知识5.1.2 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5.1.3 智能建造项目管理5.1.4 智能建造的法律与伦理5.2 教学方法5.2.1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5.2.2 实践操作与实验5.2.3 项目实训与实地考察5.2.4 学生团队合作与讨论第六章:教学评估与考核方案6.1 教学评估6.1.1 学习成果评估6.1.2 学生参与度评估6.1.3 教学效果评估6.2 考核方案6.2.1 课堂测试6.2.2 实验报告与作业6.2.3 项目实训成果6.2.4 学期综合考核第七章:智能建造教学资源7.1 教材与参考书籍7.2 数据库与实验设备7.3 在线资料与开放课程第八章:教学团队与师资培养8.1 教学团队组成8.2 师资评估与培养8.3 师资培训与交流第九章:致力于智能建造教学的未来展望9.1 智能建造教学的持续发展趋势9.2 智能建造教学的创新与实践9.3 智能建造教学的社会影响与责任结论: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介绍智能建造的基本概念与重要应用领域。
《智能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智能建筑概论课程英文名称:课程所属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课程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类型:选修课学分: 2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2)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之一。
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智能建筑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建筑消防、安全防范等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和配置要点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智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概述1.教学内容与要求:(1)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趋势(2)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2。
教学重难点: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二)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1.教学内容与要求:(1)计算机网络基础;(2)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3)现代通讯技术基本知识2.教学重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三)通讯自动化系统(CA)1.教学内容与要求:(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2)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3)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4)视频会议系统;(5)光缆通信;(6)卫星通信系统。
2.教学重难点: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四)楼宇自动化系统(BA)1.教学内容:(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2)建筑设备及其控制包括: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监控;照明系统监控;电梯控制;给排水控制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2.教学重难点:建筑设备控制和管理、BA的体系结构。
(五)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1.教学内容:(1)火灾探测器;(2)火灾报警控制器;(3)消防联动控制;(4)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单位工程设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