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脊柱手术台的研制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月第20卷第5期△通讯作者:程芳令(1982.01-),男,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脊柱临床,邮箱*****************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胸腰椎 多发脊柱骨折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程芳令△.吴仓陆.张海存.李展振(舟山定海广华医院脊柱科,浙江 舟山 316000)【摘要】目的:分析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收治78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按照治疗方法差别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
对照组采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脊柱生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椎弓根置钉精准率。
结论: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较长,但透视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相比对照组较短,辐射剂量、术中出血量也均相比对照组较少(P <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相比对照组较高,脊柱侧弯角度相比对照组较低(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 >0.05);观察组椎弓根置钉精准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 <0.05)。
结果: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经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微创精准手术;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5-0025-03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可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畸形等症状,合并脊髓和神经损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者可致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
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早期若治疗及时,一般预后相对较好,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且合并其他并发症,则预后相对较差。
机器人在骨科手术的应用在骨科手术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正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机器人手术系统不仅提供了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也带来了更少的手术创伤和更快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患者和医生的影响。
一、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基本原理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融合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医学知识,实现对手术工具的高度精确控制。
它由机械臂、摄像系统和手术控制台组成。
医生可以通过手术控制台操纵机械臂完成手术操作,同时摄像系统提供清晰的视野。
二、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优势1. 高精确度:机器人手术系统具备微小运动控制的能力,可以实现高精确度的手术操作。
这对于一些复杂的骨科手术来说非常重要,如关节置换术或脊柱手术。
2. 辅助导航: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通过预先制定的手术路径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减少误差和风险。
这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优势。
3. 减少手术创伤:由于机器人手术系统的高精确度和稳定性,手术创伤可以最小化。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机器人手术可以通过更小的切口或经皮穿刺完成,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
4. 快速康复:机器人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康复时间。
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机器人在不同骨科手术中的应用1. 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通过三维图像和导航技术,准确地定位和安置关节假体,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人工关节的寿命。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人工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
2. 脊柱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导航和植入技术,帮助医生实现脊柱植入物的准确定位和稳定性。
这对于复杂的椎间盘切除术或脊柱畸形矫正术来说尤为重要。
3. 骨折修复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通过精确的操作和导航帮助医生恢复骨折的形态和功能。
它可以提供三维图像和立体感知,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骨折的情况和操作的效果。
四、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挑战和展望尽管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褚晓东【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系统在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脊柱外科中更加突出.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及操作系统等组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它是微创化、智能化、替代化、自动化的体现,具有精度高、准确度好、不易疲劳等优点.该文对国内外各种类型脊柱外科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优缺点、远程遥控技术应用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8【总页数】3页(P1448-1450)【关键词】机器人;脊柱手术;螺钉置入术【作者】褚晓东【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乌鲁木齐 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机器人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机器人之所以在外科中受到青睐,是因为它具有不易疲劳、精确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
为了解决脊柱外科手术中存在椎体形态和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手术难度高和危险性大等问题,Sautot等[1]最先将机器人辅助系统运用于脊柱外科。
如今,机器人系统已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椎体成形术、椎体融合术、脊柱组织活检术、肿瘤切除术等中开展应用。
有文献报道,临床手术中根据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失误率为28.1%~39.9%[2-6]。
在脊柱结核、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柱翻修手术等解剖标志已破坏者,失误率更高。
机器人系统引导下的脊柱手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误置率大大降低。
1 脊柱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应用1.1 国外脊柱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应用1.1.1 SpineAssist/Renaissance机器人引导系统以色列Mazor技术公司的SpineAssist引导系统是在Technion开发的MARS(miniAture robot for surgical procedures)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CE认证并运用于临床的脊柱机器人引导系统。
外科手术机器人发展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阐述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技术原理,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外科手术机器人,是指用于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的机器人系统。
最早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源于美国军方,用于远程操作进行血管介入手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机器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
外科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领域,包括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等。
利用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具有精准度高、操作稳定、对医生疲劳程度低等优点,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外科手术机器人通常由机械臂系统、视觉系统、控制系统和医生操作系统等组成。
机械臂系统可以模拟医生的手术操作,视觉系统可以进行手术部位的实时三维成像,控制系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精确控制,医生操作系统则提供给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界面。
在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中,通常采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以确定手术部位和最佳穿刺路径;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手术部位进行实时监测,以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术中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机器人将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外科手术机器人可能会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如高精度传感器、更加智能化的手术操作界面、更加灵活的机械臂等。
同时,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应用于复杂的心血管手术、微创脊柱手术等领域。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也将不断提高,使得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手术环境和不同病症的需求。
同时,通过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结合,未来的外科手术机器人还可能为医生提供更加逼真的手术模拟训练,以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和经验。
国内外手术床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手术床的发展历程一、手术床的起源与初期发展1. 古代手术床的起源古代手术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当时医生们使用简单的木质框架来支撑患者进行手术。
这些手术床基本上只具备固定患者身体位置的功能,缺乏调节高低和角度的能力。
2. 手术床在中世纪的发展在中世纪,医学和外科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也促进了手术床的进步。
手术床开始采用更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增加了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装置。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如操作空间狭小、固定方式不够稳固等问题。
二、现代手术床的出现与发展1. 20世纪初期现代手术床的诞生随着医学科技和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术床提出了更高要求。
1917年,美国医生哈里·米勒(Harry Miller)设计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电动手术床,该床具备了多个可调节功能,如高度、角度、倾斜等。
这一创新为手术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手术床的电动化与智能化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手术床逐渐实现了电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电动机械装置,手术床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高度和角度调节,提供更舒适和安全的手术环境。
同时,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使得手术床可以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提供更高效的工作流程。
3. 多功能手术床的出现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术操作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对手术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代多功能手术床不仅具备高低和角度调节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进行特殊调整。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需要保持患者头部稳定且可调节角度,在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保持患者体位平稳等。
三、国内外手术床发展比较1. 国外手术床的发展在手术床的发展上,国外医疗设备制造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计,使手术床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安全可靠。
同时,国外医疗机构对手术床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这促使了手术床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2. 国内手术床的发展相比之下,国内手术床的发展相对滞后。
在技术水平、品质和功能上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技术参数包二:超声骨动力系统技术参数一、设备名称:超声骨动力系统二、数量:1套三、基本配置及主要技术要求:用途:要求适用于脊柱外科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匹配相应刀头1、液晶屏显示,触摸屏操作,支持中英文切换,在主界面可调节输出功率,脉冲和流量参数。
2、功能:利用超声完成骨性组织的切割和破碎功能。
3、输出超声最大电功率:≤95W,超声具有传导性,要求能量输出越小对脊髓灰质白质影响越小。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超声输出功率越小,越可以减小保护脊髓硬膜内神经细胞不受损伤,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脊髓白质和灰质的损伤。
)4、超声工作频率:≥35KHz,超声工作频率越高,其切骨效率越高。
不产生噪音,保证医生专注手术及听力健康。
5、基于电致伸缩技术,利用超声的纵向振动切割,无旋转。
6、超声工作最大振幅:≤125μm,振幅越低,对脊髓硬膜、神经保护性更好。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7、具有连续工作和脉冲工作两种方式,并可由操作者根据使用要求变换工作方式。
8、具有自动冲洗系统,在手术中能够持续冲洗,降低刀头温度,润滑切割表面,冲洗流量可调节。
9、手柄和刀头分离式设计,可在术中迅速更换刀头。
切骨和磨骨使用同一手柄完成,术中更换刀头时无需更换手柄。
10、刀头采用钛合金材料,坚固耐磨,满足手术要求;钝性刀头设计,无旋转。
11、支持超过10种以上拥有国家注册证的超声骨刀刀头,多种刀头适应不同的疑难复杂手术操作。
12、所有附件常用消毒方式高温高压方式灭菌。
13、采用脚踏式控制方式,控制超声输出;并具有控制冲洗功能的独立脚踏按键。
14、设备防电击类型和防电击程度为I类BF型,具有故障的自检功能。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电器安全等级越高,越可以保证手术使用中的安全,防止手术中意外漏电。
)15、设备要求具有自动记录手术时间功能,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16、工作条件:电压和频率:220V±22V,50Hz±1Hz;输入功率:280VA(+10%)17、设备质保三年以上。
脊柱矫形器的制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脊柱矫形器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柱侧弯、脊柱骨折等疾病的医疗器械。
它通过对脊柱施加外力,来矫正脊柱的畸形,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
多功能脊柱手术台的研制及应用
脊柱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是后侧入路,电动手术床手术时需根据麻醉需要进行体位转换,同时为了减少术中出血,清楚地显露病灶亦需及时变换姿势和体位,而一般手术台不能满足脊柱后路手术的特殊要求。
我们根据脊柱后路手术特点,设计制造了多功能脊柱手术台,1998~2001年经临床应用5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材料:选用优质不绣钢、胶木板等材料。
结构:由手术台基座、手术平台、可变弓形脊柱手术托架、附设支架四部分组成。
见图1。
功能:①手术台基座呈长方形框架结构,可同时支撑手术平台及可变弓形脊柱手术托架,通过调节其基座手柄1,可控制平台升降及倾斜。
②手术平台为中间开窗的立体台面,调节平台前之液压手柄,可变弓形脊柱手术托架便能从开窗处升出台面。
③可变弓形脊柱手术托架由脊柱托架和头部托架组成。
脊柱托架可通过调节基座手柄2改变其弧度,也可与手术平台融为一体;头部托架安装于手术台头部,长度可伸缩,高度亦可随意调整。
④附设支架由下肢支撑牵引架和臀部托架组成,可在需要时与手术台尾部的基座连接。
使用方法:麻醉开始前调整手术平台呈水平状态,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病人仰卧或侧卧;麻醉完成后,病人转为俯卧位,调整手术台的高度,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要求调好脊柱托架与头部托架位置。
手术中根据骨折与脱位的复位要求随时调整可变弓形脊柱托架。
优点:①满足脊柱手术的要求。
多功能手术台的可变弓形脊柱托架可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节体位,既能满足脊柱后侧入路手术,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
②满足脊柱手术以外的多种手术需要。
下肢支撑牵引架可直托下肢,用于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如将臀部托架升起联用,可进行髋部及下肢石膏固定。
③提供舒适体位。
该床能根据脊柱手术需要摆放体位并保持脊柱功能,还可避免腹部和腹主动脉受压,从而减少术中出血。
④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手术时只需1名护士操作便可完成手术要求的各种体位转换,简便、省力。
⑤设计合理,制造精巧,可变性强,且易于清洁消毒,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