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语文小学知识点总结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 汉字知识汉字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习认读常用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学习书写汉字,并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字原理。
通过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学生们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词语知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学生们需要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一些常用词语的读音和拼写,并积累各种词语。
通过词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规律,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学生们需要学习词语的分类和搭配规律,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学习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
通过语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写出规范、通顺的文章。
4. 修辞知识修辞是一种表达手法,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学生们需要学习各种修辞手法,了解修辞的作用和特点,掌握修辞的运用技巧。
通过修辞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5. 阅读知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学生们需要学习各种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阅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素养,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个人修养。
6. 写作知识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学生们需要学习各种写作技巧,了解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写出优秀的文章。
以上就是苏教版语文小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能有所帮助。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苏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语文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汉字知识-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 常见汉字的部首和结构。
- 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二、词语知识- 常用词语的释义和用法。
- 成语的来源、意义及用法。
- 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三、句子知识- 句子成分的识别,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句型结构的掌握,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 常见句式变换,如被动句、倒装句等。
四、阅读能力- 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 掌握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层次。
- 学会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五、写作能力- 学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基本文体。
- 掌握文章的开头、发展、结尾的写作技巧。
- 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六、文学常识-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如《诗经》、《楚辞》等。
- 认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 学习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七、古诗词鉴赏-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形式,如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
-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学会鉴赏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八、文化素养-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节日、习俗等。
- 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文化常识。
-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九、综合运用能力- 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 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
- 培养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十、学习策略和方法-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 掌握有效的记忆和复习方法。
- 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文学常识1. 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等。
2.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3•《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4•《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 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5.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6•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7•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8•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
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生、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
9•《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是:“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10.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11.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也包含了许多有趣且实用的文学常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文学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歌方面的文学常识。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文学体裁。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能读到许多经典的古诗。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游子在深夜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再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常常描绘出优美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除了古诗,现代诗歌在教材中也有所涉及。
像冰心的《繁星》《春水》,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歌颂了母爱、童真和大自然。
接着,我们来看看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匆匆》就是一篇经典之作。
文中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和珍惜之情。
还有老舍的《草原》,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小说也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小学阶段,虽然接触到的小说不多,但也有一些经典的片段。
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古典小说《水浒传》,通过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和正直善良。
在童话和寓言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像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用悲伤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让我们对小女孩的遭遇充满同情。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等故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此外,还有一些文学名著的节选。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白骨精的狡猾阴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教小学语文知识点语文学习是大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生活中的见识,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苏教小学语文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苏教小学语文学问点【篇一】《剪枝的学问》1、相关背景剪枝:为保证果树正常开花、结果或为了保持树形,对花木的枝条定期进行修剪。
工人叔叔每年都要给果树修剪树枝,有的树一年要修剪两次。
这是因为果树一年要长很多枝条,假如不去修剪,枝条就会越长越长,越长越密,最终连阳光也透不进去,没有阳光,果实怎么能长好呢?剪枝工作一般在秋冬或冬春之交时进行。
2、主要内容《剪枝的学问》记叙“我”在桃园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对话,深入浅出地告知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使“我”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学问的哲理,获得了必需留心四周事物,留意向生活学习的启发。
3、句式比方:1、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拟人: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3、分段及段意本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有名的“种桃能手”。
第二段(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特殊诧异,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缘由。
第三段(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第四段(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篇二】《恐龙》1、相关背景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约两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
与传奇中的“龙”无关。
恐龙种类繁多,一般头小体大,大的长达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小的长不到一米。
生活于陆地或沼泽附近。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中生代末期全部灭亡。
2、主要内容《恐龙》是一篇学问性的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宠爱之情。
3、分段及段意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月、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文学常识积累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 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苏教版小学语文知识大全苏教版小学语文知识大全NO1苏教版课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大全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出自《说勤奋》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可桢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自《祁黄羊》12、人心齐,泰山移。
--谚语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谚语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谚语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俗语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古训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巴金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
--王冕26、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三字经》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梅花墨梅咏柳竹石王安石王冕贺知章郑燮墙角数枝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碧玉妆成一树高,咬定青山不放松,凌寒独自开。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万条垂下绿丝绦,立根原在破岩中。
遥知不是雪,不要人夸颜色好,不知细叶谁裁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为有暗香来。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任尔东西南北风。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望洞庭独坐敬亭山忆江南刘禹锡李白白居易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遥望洞庭山水翠,相看两不厌,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鹿柴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乌衣巷王维李白李白刘禹锡空山不见人,日照香炉生紫烟,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但闻人语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景入深林,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复照青苔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泊船瓜洲春晓滁州西涧王安石孟浩然韦应物京口瓜洲一水间,春眠不觉晓,独怜幽草涧边生,钟山只隔数重山。
处处闻啼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风又绿江南岸,夜来风雨声,春潮带雨晚来急,明月何时照我还?花落知多少。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晓景江南春江畔独步寻花杜甫苏轼杜牧杜甫好雨知时节,竹外桃花三两枝,千里莺啼绿映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当春乃发生。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朵万朵压枝低。
随风潜入夜,蒌蒿满地芦芽短,南朝四百八十寺,留连戏蝶时时舞,润物细无声。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多少楼台烟雨中。
自在娇莺恰恰啼。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清明宿新市徐公店游园不值杜甫杜牧杨万里叶绍翁迟日江山丽,清明时节雨纷纷,篱落疏疏一径深,应怜屐齿印苍苔,春风花草香。
路上行人欲断魂。
树头花落未成阴。
小扣柴扉久不开。
泥融飞燕子,借问酒家何处有?儿童急走追黄蝶,春色满园关不住,沙暖睡鸳鸯。
苏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1. 字词句篇章的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是由字组成的,而句则是由词组成的,篇章则是由句组成的。
学习语文要从字词句篇章的关系入手,逐步深入理解和运用。
2. 词的分类和构成词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基本单位。
词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等。
词的构成主要有偏正结构、合成结构和活用结构等。
3. 句子成分和句式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不同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语法功能。
句子的结构和语序形成了不同的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4. 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是用来标示语句的停顿、语气和意义的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引号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更加准确、表达更加清晰。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1. 默读和朗读的技巧默读是指在心中阅读文章,要注意控制阅读速度,理解文章的意思。
朗读是指将文章用声音朗出来,要注意发音准确、停顿得当,并加以适当的语调和语气。
2.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时要注重整体理解,了解文章主题、大意和结构,掌握关键词和信息。
同时要学会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排比、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阅读材料的鉴赏和评价阅读材料后要进行鉴赏和评价,包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事件发展的评价、作者观点的评价等。
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1.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记叙文是以叙述事情发生过程为主的文体,要注意写作中的时空顺序、事件选材、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等。
记叙文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设问等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是以解释、展示事物原理、特征、作用等为主的文体,要注意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方式来阐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使用事例、定义、对比等手法可以进一步支撑说明的观点。
苏教版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四、诗句与人: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诸葛亮⑤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⑦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⑧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⑩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范仲淹1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15、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16、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17、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8、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9、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五、一句话评书: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语)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英·李约瑟)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六、人的称谓:(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七、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八、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
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九、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