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16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20O0.02i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
20-0.047,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
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14.图样标注中①20「21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①d实际轴线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①0.02mm。
这表明只要①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互换性的基本条件?A. 尺寸一致性B. 几何形状一致性C. 功能一致性D. 材料一致性2. 在互换性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用于表示零件加工误差?A. 基本尺寸B. 上偏差C. 下偏差D. 公差3. 在技术测量中,以下哪个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A. 测量工具误差B. 测量方法误差C. 测量环境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4. 以下哪个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A. 尺寸测量B. 重量测量C. 温度测量D. 压力测量5. 在互换性设计中,以下哪个表示配合的最小间隙?A. 基本尺寸B. 上偏差C. 下偏差D. 公差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互换性设计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2. 公称尺寸是指零件的加工尺寸。
()3. 在技术测量中,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4. 测量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5. 在互换性设计中,配合间隙越大,零件磨损越严重。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互换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零件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在互换性设计中,公差带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3. 测量误差包括______误差、______误差和______误差。
4. 在技术测量中,测量方法误差主要包括______误差、______误差和______误差。
5. 互换性设计中的配合分为______配合、______配合和______配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互换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2. 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3. 简述互换性设计中的配合种类及其特点。
4. 简述技术测量中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二、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B5. C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填空题1. 尺寸一致性、几何形状一致性、功能一致性2. 基本尺寸、上偏差、下偏差3.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4. 方法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5. 过盈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四、简答题1. 互换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保证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几何形状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测量技术基础》练习题(100分)1、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出现没有确定性的规律,即误差的绝对值和误差方向不确定,则这种类型的误差为()。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2、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误差方向保持不变或按一确定性的规律变化,则这种类型的误差为()。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3、随机误差决定了测量结果的()。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精密度B.正确度C.准确度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4、系统误差决定了测量结果的()。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精密度B.正确度C.准确度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5、测量就是将被测量和一个作为被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6、量块也称为块规,它是一种平面平行的长度端面量具。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7、量块多块组合使用时,为了不使粘合误差过大,通常不应超过4块。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8、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实际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B9、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B10、依据制造量块时规定的中心长度极限偏差和长度变动量允许值的大小,将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K、0、1、2、3五级。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11、依据检定量块时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误差和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将量块检定精度分为1、2、3、4、5五等。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12、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的精度更高。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互换性功能互换性2.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3.误差检测4.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5.R5 R10 R20 R40 先疏后密R80 参数分级很细或基本系列中的优先数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二、选择题1.ABCD 2.A B 3.B三、判断题1.×2.×3.√4.√四、问答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意义如何?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设计方面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按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件和部件,可以简少绘图、计算等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2)制造方面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和高效的专用设备,有利于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使用和维修方面从使用和维修方面看,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或损坏后可以及时更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可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因此,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循的原则。
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答:完全互换是指在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选择、调整或修配,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例如,常见的螺栓、螺母等标准件的互换性就属于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例如,拖拉机、汽车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装配时的分组法装配、减速机轴承盖装配时的垫片厚度调整法装配等都属于不完全互换。
3.按级别分,标准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级别分,我国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练习一、判断题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P1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值)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一、填空题1. 基轴制 过渡配合2. 高一级 同级 3.过盈4. 局部负荷 循环负荷 摆动负荷5. φ80.023 φ79.9776.精密级 中等级 粗糙级7. 工作量规 验收量规 校对量规8.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 9. 测量对象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10. 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 评分标准:每空1分, 共25分。
二、判断题1. .2..3..4..5..6..7..8..9..10.√ 评分标准:每小题1.5分, 共15分。
三、解:0+-d f D max min f d D T T T 493019m ES X ei 191130m X T 194930mes T ei 191130m EI ES T 30300m=-=-=μ=+=+=μ-=-=-μ=+=+=μ=-=-=μm a x=X评分标准: 每问个1.5分, 公差带图2.5分, 共10分。
四、解: (1)10124.997100.00316=====∑ii x x mmmmσ(2)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lim 30.00949=±=±mm δσ(3)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0.00110==x mm σσ(4)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lim 30.003=±=±x mm δσ 评分标准: 每步各2分, 共8分。
五、解: (1) 1222=++d d L l1211122∂∂∂===∂∂∂L L Ld d l(2)lim lim lim 12222222lim 12222222110.0150.00510.03220.031⋅⋅⋅⋅⎛⎫⎛⎫∂∂∂⎛⎫=±++ ⎪ ⎪ ⎪∂∂∂⎝⎭⎝⎭⎝⎭⎛⎫⎛⎫=±⨯+⨯+⨯ ⎪ ⎪⎝⎭⎝⎭=±d d lLL L L d d l mmδδδδ评分标准: 第一步2分, 第二步, 公式列写正确3分, 结果正确1分, 共6分。
公差配合与测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拟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上偏差在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以上表示偏差为()。
A、负B、正C、不确定正确答案:B2、对于形位公差,基准要素的体现通常采用()法。
A、摸拟B、目标C、分析D、直接正确答案:A3、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
A、0.2mmB、0.05mmC、φ0.1mmD、0.1mm正确答案:B4、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其配合精度就( )。
A、越低B、无关C、越高D、越差正确答案:C5、同一公差等级的两个尺寸、其公差数值( )。
A、不能相等B、不一定相等C、相等D、不相等正确答案:B6、国家标准公差的等级共有()个A、20B、19C、18D、21正确答案:A7、配合精度高,表明()。
A、轴、孔公差值之和小B、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C、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D、X或Y值小正确答案:A8、形位公差的公差带通常有()要素。
A、四个B、三个C、五个D、两个正确答案:A9、倾斜度公差属于()A、定位公差B、定向公差C、不确定D、形状公差正确答案:B10、基本偏差代号为n、p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孔可以构成()。
A、过盈配合B、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C、间隙配合D、过渡配合正确答案:B11、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实际偏差的B、基本偏差的C、基本尺寸的正确答案:B12、误差值()则测量精度越高。
A、越小B、对称C、一定D、越大正确答案:A13、()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A、粗大B、变值C、绝对D、相对正确答案:A14、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标注B、公差等级C、公差值D、配合正确答案:C15、同轴度公差属于()A、定向公差B、不确定C、形状公差D、定位公差正确答案:D16、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互换性的定义是指()。
A. 零件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性质B. 产品之间可以互相连接的性质C. 零件与产品之间可以互相匹配的性质D. 零件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且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性质2. 测量技术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测量的准确性B. 测量的可重复性C. 测量的随意性D. 测量的及时性3.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方法的选择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者的主观意愿4. 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
A. 仪器误差和方法误差B.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5. 在互换性原则中,()是指零件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装到机器上并完成其所要求的功能的性质。
A. 位置互换性B. 功能互换性C. 尺寸互换性D. 完全互换性二、填空题1. 测量技术中,__________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体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2.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择__________小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3. 零件的__________是指在装配、维修和更换过程中,零件能够满足预定要求的能力。
4.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和使用__________设备来减小。
5. 互换性原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__________成本。
三、判断题1. 互换性仅指零件的尺寸可以互相替换。
()2. 测量技术的基本原则包括测量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及时性。
()3.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消除。
()4. 功能互换性是指零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互相替换使用。
()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人为因素。
()四、简答题1. 简述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 描述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小方法。
3. 说明测量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1. 论述互换性原则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2.图样标注φ30 +0.033 0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5.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1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18.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19.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2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21.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2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3.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24.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25.圆锥配合时,可沿轴向进行相互位置的调整,因而比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好。
()26.圆锥直径和锥度的制造误差都会引起圆锥配合基面距的变化。
习题0-1 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优越性有哪些?0-2 互换性的分类有哪些?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0-3 误差、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0-4 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0-5 为何要采用优先数系?R5、R10、R20、R40系列各代表什么?第一章极限与配合及检测习题1-1 什么是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和实际尺寸?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1-2 什么是尺寸公差、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1-3 什么是标准公差?什么是基本偏差?1-4 什么是配合制?在哪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1-5 配合有哪几种?简述各种配合的特点。
1-8 使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表,查出下列公差带的上、下偏差。
1)φ32d9 2)φ80p6 3)φ120v7 4)φ70h115)φ28k7 6)φ280m6 7)φ40C11 8)φ40M89)φ25Z6 10)φ30JS6 11)φ35P7 12)φ60J61-9 说明下列配合符号所表示的配合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别(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并查表计算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1) φ25H7/g6 2)φ40K7/h6 3)φ15JS8/g7 4)φ50S8/h81-10 设有一基本尺寸为φ60mm的配合,经计算确定其间隙应为(25~110)μm ;若已决定采用基孔制,试确定此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代号,并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1-11设有一基本尺寸为φ110mm的配合,经计算确定,为保证连接可靠,其过盈不得小于55μm;为保证装配后不发生塑性变形,其过盈不得大于112μm。
若已决定采用基轴制,试确定此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代号,并画出其尺寸公差带1-12 被检验工件为φ80h9(0)○E,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
074.0练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10.图样标注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11.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12.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13.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14.配合H7/g6比H7/s6要紧。
()15.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二、选择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2.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度。
E.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3.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__。
A.φ30H7/f6和φ30H8/p7 B.φ30P8/h7和φ30H8/p7C.φ30M8/h7和φ30H8/m7 D.φ30H8/m7和φ30H7/f6E.φ30H7/f6 和30F7/h6。
4.下列配合代号标注正确的有__。
A.φ60H7/r6 B.φ60H8/k7 C.φ60h7/D8 D.φ60H9/f9 E.φ60H8/f75.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有__。
A.H8/u8 B.H6/g5 C.G6/h7 D.H5/a5 E.H5/u56.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__。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孔轴公差之和E.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7.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__。
A.φ30H7/g6 B.φ30H8/g7 C.φ30H7/u6 D.φ100H7/g6E.φ100H8/g78.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有__。
A.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
B.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l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十0.01mm,下偏差是—0.02mm。
C.j~f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D.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E.H7/h6与H9/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
9.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孔、轴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时,间隙为零的孔、轴尺寸可以有好几个。
B.φ20g8比φ20h7的精度高。
C.比的精度高。
D.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上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E.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必定小。
10.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es,且为负值或零。
B.对于轴,从j~z孔基本偏差均为下偏差,且为正值。
C.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均无关。
D.与基准轴配合的孔,A~H为间隙配合,P~ZC为过盈配合。
三、填空题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不完全互换是指__。
3.完全互换是指__。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6.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7.孔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 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
14.国家标准对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__。
某一正方形轴,边长为25mm,今若按IT14确定其公差,则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15.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习题2-1简述形位公差在机器制造中的作用。
2-2什么是零件的几何要素?零件的几何要素是如何分类的?2-3什么是形位误差和形状公差?2-4什么是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2-5为什么将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公差定义为形状或位置公差类?2-6为什么要提出形位未注公差?采用形位未注公差后有何好处?2-7什么叫体外作用尺寸?什么叫体内作用尺寸?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8什么叫最大实体状态?什么叫最小实体状态?2-9什么叫最大实体尺寸?什么叫最小实体尺寸?它们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有什么关系?2-10什么是独立原则?独立原则应用于哪些场合?2-11什么是包容要求?为什么说包容要求多用于配合性质要求较严的场合?2-12什么是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哪些场合?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优点是什么?2-13国家标准规定了哪几种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检测形位误差时是否必须遵守这些原则?2-14什么叫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时是否一定要符合最小条件?2-15试简要叙述形位误差检测的步骤。
2-16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64上。
(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1mm。
(2)圆锥面a对孔轴线b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3)基准孔轴线b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4)孔表面c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5)端面d对基准孔轴线b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0.01mm。
(6)端面e对端面d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图2-642-17改正图2-65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652-18 按表的内容,说明图2-662-19 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67上。
(1)mm 0.050.03-φ5+的圆柱度误差不大于0.02mm ,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5mm 。
(2)B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01mm ,B面对mm 0.050.03-φ5+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mm ,B面对C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3mm 。
(3)平面F对mm 0.050.03-φ5+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04mm 。
(4)φ18d11外圆柱面的轴线对mm 0.050.03-φ5+内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2mm 。
(5)φ12b11外圆柱面轴线对mm 0.050.03-φ5+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mm 。
(6)90°30″密封锥面G对mm 0.050.03-φ5+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mm 。
(7)锥面G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2mm 。
图2-67练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2.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3.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4.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5.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6. 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8.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9. 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0. 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