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Leech词义的七种类型与英汉词义的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从利奇对语言的意义分类看好翻译的启示从利奇对语言的意义分类看好翻译的启示本文是由上传的:从利奇关于语言的意义分类看对翻译的启示。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的七种意义类型的分析,以英汉互译为例,分析七种意义类型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从而得出结论:利奇关于语言的分类对翻译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利奇;意义;翻译;启示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seven types of meaning proposed by Geoffrey Leech, combine with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reach a conclusion,that is, his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has the positive guiding function to translation practice.Key words:Leech,meaning,translation,enlightenment一、引言二、利奇关于语言意义的七种分类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1974年出版的著作《语义学》(Semantics)中,指出语言的七种意义。
分别是: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是利奇意义理论的核心,表示单词和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相似。
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指在交际中语言所传达出来的附加意思,往往带有感情色彩。
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指使用语言时所传达出的有关社会场合的信息。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从一些词或发音分析说话人所生活的地理或社会环境,也可根据语言的其他特征了解到讲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指说话人或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以及他对听话者和所谈事物的态度。
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涌现出来,其中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语义分类的必要性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往往只注重单词的拼写和发音,而很少重视单词的语义特点。
这导致了学生的单词掌握程度低,难以正确运用单词。
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提出了将词汇按照不同的语义分类,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提高学生的语义意识。
二、多角度认识单词通过对单词的七种语义的解释和举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单词。
特别是在英语词汇的深入学习中,逐渐引导学生从语义七分法的角度出发,观察单词的语义变化,更好地掌握单词的用法和意义。
这种全面多角度的认识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深入、宽泛的单词综合认知。
三、差异与辨析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提出了不同语义下单词的差异性,就特定上下文中一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帮助学生辨析单词的贴合度和运用到什么场景中。
更进一步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可以通过七大语义的辨析帮助了解到词汇在不同语义场景中的使用习惯、搭配和含义。
四、丰富的表达学生在初学阶段往往会遇到单词不够用的困境,本文提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单词的有限性,而语义分类却可以丰富单词的语义扩充。
通过七种语义分类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词汇积累和丰富的语言表达,也更容易理解特定场景下的单词应用,进一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论leech的语义七分法是英语词汇教学中一种理论成果,充分展示了语言与语义的精妙联系。
它的提出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语法规则,也要从更深层次关爱和设置语言和语义对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从Leech七种意义透析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改错部分改错部分一直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多数学生在复习中无从下手。
本文从Leech的七种语言意义入手,阐述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改错部分题型设置与Leech七种意义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复习对策。
标签:专业八级;改错;Leech;意义一、引言Leech从语义学角度提出的七种意义,阐述了不同的词汇具有的不同意义。
笔者在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改错部分的试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发现,这部分考题的命题设置与Leech的七种意义有着很大的联系。
二、Leech的七种意义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
因为词的意义比较固定,变化不大,所以词的概念意义通常用来做字典的词义解释。
内涵意义是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mother一词,它的概念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female parent”,但是它的内涵意义却会因为人们对待母亲的情感而被授以“爱”,“关心”,“包容”等内涵意义。
社会意义是所传达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意义。
例如:“家”这个词在英语里有domicile,residence,abode,home这几个词,因使用的人和使用的情境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社会意义。
情感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感情,以及他对听话者和所谈事物的态度。
语言中有些含有褒贬意义的同义词词语如statesman/politician(政治家、政客)resolute/obstinate(坚定的、顽固的)等都带有较强的情感意义。
人们对某些概念或事物总想避免直接提到,要提到它时,就用委婉语的说法来代替能够引起不好的联想的概念或事物。
搭配意义是通过联想词语的常用搭配而传达的意义。
概念意义相同的句子由于句中的词语先后排列不同,其所表达的主题意义也有所不同,这就是主题意义。
例如(a)Jack kissed Lily.(强调杰克吻了谁);(b)Lily was kissed by Jack.(强调丽丽被谁吻了)。
收稿日期:2010-12-20作者简介:陈达芬(1977-),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对词义的正确理解而导致词汇误用的现象,提出运用Leech 的词义七分法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以期使学生正确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义;七分法;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1)03-0067-04《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11年第3期总第105期Sum No.105论Leech 的语义七分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陈达芬(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350300)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语言学家们一般认为: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音义结合的多层次的语码系统(王寅,2001)。
由此可见,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词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 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
”长期以来,英语词汇教学一般都遵循“发音、拼写、词性、意义”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在解释词义时,从中学到大学的英语教材都有词汇表,每个单词后面配上一个或几个汉语意义或者只提供单词的定义,老师主要以翻译的形式或简单提供一两个例句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往往通过朗读、背诵、抄写、默写等机械强记的办法把英语单词和所提供的汉语意义“对号入座”。
因此,学生就算经过死记硬背记住了单词的音、形、义,也往往不能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的确切意义和文化内涵,以致常常出现误用现象,这确实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大问题。
二语义研究语言可分为两大方面:形式(包括语音、文字)和语义。
一、介绍: 语义学中,G. Leech区分了词语的七种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感情色彩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实际上,这几种意义之间也不是绝对孤立的,他们之间的意义彼此联系,不可分割。
本文通过举例并分析一些诸如表示颜色, 动物的中英文词之间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间的异同, 试图说明对词语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了解, 有助于我们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 历史以及社会背景, 从另一方面来讲, 对一种语言的文化, 历史及社会背景的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某种语言内涵意义的认识。
二、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比较(一)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一般认为词语的概念意义即词语的词典意义或字面意义,它是词语意义的核心,概念意义一般比较稳定。
内涵意义一般指通过所指而传达出来的意义,内涵意义一般超出了概念意义。
随着社会的演变,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我们谈论内涵意义时,实际上我们谈论的是当我们使用某种表达方式时传达出来的对真实世界的经历。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两个英文例句:例1:A: The girl is chasing a butterfly. B: Everybody said she was a social butterfly.例2:A: The green orange tastes sour. B: My brother is still green at the job. 以上两例中,句A中斜体字“butterfly”和“green”传达的是词语的概念意义,“Butterfly”是一种昆虫而“green”是一种描叙绿草或大多数植物和树叶的颜色词。
然而,在句B中,斜体字“butterfly”和“green”传达的是词语的内涵意义。
“A social butterfly”指的是那些不负责任,只对享乐感兴趣的的交际花,而当我们说某人在工作方面很“green”时,意思则是说某人不成熟,没有经验,是一个新手。
Leech的词义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一、引言翻译的前提是理解原文,而理解的关键在于语义辨析,因此教会学生确定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对翻译教学至关重要。
二、Leech对词语的意义分类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N Leech)从语言交际角度出发,把意义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一)概念意义Leech认为概念意义也就是词本义。
概念意义是言语交际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核心意义,不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发生直接的联系。
如woman——“女人”、“成年女子”。
(二)内涵意义Leech认为“内涵意义”通常表示人们对词或片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所持的态度。
如上例中woman的概念意义为“女人”,“成年女子”,但一提到这个词,人们还可以联想到许多其他特征,如爱交际,易受直觉影响,爱哭等。
(三)风格意义Leech认为风格意义也可称作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指一种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如正式的、非正式的),词语在交际中会表达出不同的“风格意义”。
如adobe和home是近义词,都可以指“家”这一概念,但是前者用在文学作品中以传递美感,而后者则为日常生活用语。
(四)感情意义Leech认为“感情意义”是表达说话人感情和态度的一种附加意义,如英语中的感叹词“aha”,“my God”,“oh”,“dear”等就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
(五)反映意义Leech认为这是一种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
如西方人对“dragon”的联想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六)搭配意义Leech认为由于某些词常常与某些词搭配,所形成的联想就称为搭配意义。
如英语中的pretty一般与girl,woman,flower等词搭配,所以如果与“男性”搭配,就会给人一种以“带有某种女性特点”的附加意义。
英汉词汇联想意义对比研究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含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
词汇的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另外,理解词汇联想意义对英语学习及教学颇有益处。
关键词:联想意义社会文化英语教学一、导论根据邓炎昌和刘润清(1989)的定义,词汇联想意义与明确表达词汇的基础含义的概念意义不同,它是指词汇隐含的或附加的意义。
leech(1983,引自刘润清和文旭(2006))把意义广义上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被称作联想意义。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外语教学不但要教学生词汇的拼写、发音及用法,还应该教他们词汇的联系意义,以使学生在全面理解词义基础上掌握其交际用法,最终达到提高其语言使用能力的目的。
词汇的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人们对于词汇的概念意义不难理解,因为它们在字典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由交际双方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联想意义,往往较难理解。
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本身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却因文化和个体差异而呈现多样性,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在特定的语境中对特定的词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认识到词汇所承载的全部信息量,并可能给交际带来困难和麻烦,造成交际障碍。
基于此,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即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相反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只存在一种语言中来对比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使人们能更好地认识到词汇联想意义所附加的文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汉联想意义对比分析2.1 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会具有相同的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也会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
在英汉语中,这种现象不难发现。
比如:“玫瑰”在英汉语中都象征爱情;“白鸽”象征和平;“狐狸”用来比喻狡猾的人;“蜜蜂”比喻勤奋的人。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095-409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50浅析汉英词汇语义关系王仙淋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国际传媒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23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5日摘要 汉语与英语的词汇系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形态特征、词汇构成和语义等方面。
本研究通过分析汉英词汇的语义关系,旨在帮助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
文章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汉语和英语词汇的特点,接着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英词汇的语义关系。
经过对比分析,本文将汉英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归纳为三类:语义完全对应、语义部分对应和语义完全不对应(词汇空缺)。
本文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同时有助于推动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词汇,语义,汉英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exiconXianlin Wang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Art, 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Aug. 3rd , 2023; accepted: Sep. 11th , 2023; published: Sep. 25th , 2023AbstractThe vocabulary syste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aspects such a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vocabulary composition, and semantics. This study aims to help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Chinese vocabulary by analyzing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The王仙淋article first provid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followed by an exploration of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categorizes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to three types: complete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partial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and no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lexical gaps). This study offer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KeywordsLexicon, Semantics, Chinese and English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尤其在初学阶段,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教材生词的翻译。
语言学家Leech的语义七分法-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文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已经被广泛运用,其中,口语表达又是交流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如外交活动、大型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等。
不过直到今天,大学生们还是做不到英语口头表达的熟练和地道。
我们的口语教学哪里出问题了,口语学习过程中哪里不对了?笔者认为,口语学习不单单只是像李阳疯狂英语所崇尚的大声说,大声喊,还有国内许多名师认为的多说多练习。
一、语义学定义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学科。
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
二、Leech 的语义七分法其中语言学家Leech 将语义分成了七种,分别为概念意义、伴随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以及主题意义。
(一)概念意义概念义是语言系统里最核心的意义,语言的其他意义都必须以此为参照。
在词汇输入时,对其概念意义片面的、局限的理解,才造成如此大的误差和错误。
那么也就注定很难讲出地道的、正确的英文。
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查阅英英词典,彻底了解词语的语义,输入正确的英文信息,才能在运用时候,表达出正确的概念和语义,才能够进行顺畅的、良好的交流,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标。
(二)伴随意义伴随意义或者内涵意义,又叫伴随意义: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是通过该词的所指表达出的交际价值,即建立在概念意义之上的一种附加的、非标准性的意义,如:附着在词汇男人之上的伴随义是豪爽、健壮、义气,附着在女人之上的伴随义是温柔、体贴、。
也比如说owl 对西方人来说它伴随的意义是聪明与智慧,对我们来说却并非如此,它代表着、、神秘。
人文教育 / HUMANITIES EDUCATION基于leech七种意义对英语词汇教学法的弊端浅析沈丽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词汇是支撑语言的基础构成部分,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学习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词汇记忆十分困难。
其潜在原因是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揭示、词汇结构的分解以及词汇习得方式等因素考虑不足。
当今,词汇教学过于机械简单化,缺乏对构词法知识、词的文化背景、词的搭配等方面的教学。
从广义上来说,利奇将“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类型。
其分类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本文将归类当今较为主流的几中词汇教学方法,并结合利奇七种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出其弊端,并提出新模式,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及语言学习者带来词汇记忆的新启示。
关键词:意义;词汇;教学方法;弊端 英语是一门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的语言。
其中词汇,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英语的使用及掌握程度。
词汇可谓语言之基石,倘若学习者无法积累必要的词汇,那么将无法建立起交流沟通之桥梁。
不夸张的说,如果词汇语库的构建没有达到所需标准,必然造成对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制约。
因此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今英语词汇教学法琳琅满目,是否每一种都有其实质性作用及意义还有待考究。
利奇的七种意义在词汇教学法中有着实质性的解读,下面我将针对利奇七种意义对英语词汇教学法的不得当之处进行研究。
一利奇七种意义Leech将常见“意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主题意义,社会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
概念意义指词或词组所具有的以客观外界为基础,在人们意识中概括而成的一种心智上的意义。
(王寅,2001)。
内涵意义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论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一种交际价值。
内涵意义可包含所指事物的“公认特性”。
(杰弗里·利奇,1987)。
浅析Leech词义的七种类型与英汉词义的对比
作者:李雄伟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借用Leech对词义的分类,从七个方面对词义作了注解,进而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总结了两种语言间的四组词义关系,探讨了词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力求准确地传达出原语的概念意义,并尽量保持联想意义的最大近似值,避免信息流失。
一、引言
词是语言中有意义、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是翻译的最小单位。
将对英汉语言在词义层面进行详细对比,系统地揭示两种语言在词义层面的异同,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这对提升英汉互译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二、词义归类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意义、主题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
(一)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是词的本义,最基本的核心部分。
词的概念意义一旦固定下来,这种意义就比较明确,在词典中对词的定义注释就是词的概念意义,比如,“父亲”的概念意义就是“成年的、生育了的男性”,“鸽子”的概念意义就是“一种善飞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
(二)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一个词语在概念意义之外的交际价值,是对概念意义或者基于概念意义的拓展。
如,上例中“父亲”给人的内涵意义就是“爱、安全感、责任感”等,“鸽子“内涵意义则是和平或爱好和平的象征。
(三)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是指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由于使用场合不同,词语在使用中会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比如,domicile、adobe、home、和residence是近义词,都可以指“家”这个意义,但是
domicile一般用在政治或法律文件中,adobe则往往用在文学作品中以传递美感,home为日常常用词,而residence比较正式的场合。
(四)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主要是指词义褒贬及说话人态度和情感,一般可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义。
比如,Negro是“黑人”的意思,但含有贬义,尤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所以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否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侮辱,用“Black”或者“African American”,黑人不会觉得被冒犯。
(五)反映意义
反映意义是指一种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也就是说一听到或一读到某些词立马联想到别的事物。
比如,中国人对“鱼”怀有美好的想象,预示着富足,年年有余,过年过节,大小宴席上都要有鱼。
而西方人对英文里“鱼”却没有这样的联想,仅仅是一种食材。
(六)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是指一些词语和另外一些词语搭配使用所形成的意义,也是一种附加意义。
Leech 任务搭配意义是词与词搭配习惯或词在固定的组合中所具有的意思,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所产生的意义。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搭配意义。
比如,handsome 与man 搭配取“ 英俊、帅气”之义,而与woman 搭配就是“大气、健美”的意思。
(七)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就是指通过调整组织信息的不同方式,例如:
A. There is a grazing bull on the hill.
B. On the hill, there is a grazing bull.
句子A突出强调“一头吃草的牛”,句子B则强调了“在小山上”,可见调整词序就可以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这个附加意义就是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附着的单位是句子,它是指组织信息的方式语序、强调手段等所传递的意义,不属于单个词所能传达的意义。
三、词义关系
Leech提出,七种意义中的五种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因为都是词在词层面而不是句法层面的附加意义,可以用“联想意义”这一名称来概括。
以下,以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两大意义类型为基础分析汉英词义关系。
(一)完全对应
英汉语言有一些词在词义上是完全对应的,这样的词在任何上下文中的词义都相同,不论是概念意义还是联想意义。
比如:“因特网”(internet)、“洗发精”(shampoo)、“阿司匹林”(aspirin)、等等。
(二)部分对应
部分对应是指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词只有概念意义或联想意义的部分对应,主要表现为: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1.包含
特定语义构成环境和一般语义构成环境的共同影响,使得在一种语言中分布很细很多样的词义在另一语言中可能处于包含的关系,比如英语中亲属称谓大概模糊,与汉语的对应词是包含关系,比如,uncle既可以指“伯伯”,也可以指“叔叔”、“舅舅”等。
2.交叉
词义交叉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词的词义有对应交叉的部分,也有不对应不契合的部分。
这种词义关系比较复杂,其实质就是一词多义。
以英汉语言中的词“脸”和“face”为例,“脸蛋”、“瓜子脸”、“a wary look on her face”、“face cream”在这些词或短语中,他们的概念意义是对应的。
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有某些对应的联想意义,比如“笑脸”、“好脸色”、“a sad face”、“with his face puzzled”中,都指“脸部表情”;在“let’s face it”、“face a crisis”、这些短语中,“face”的这个词义“直面,面临”,“脸”却不具有。
从以上例子可见,英汉双语中“脸”和“face”,在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层面都有对应的部分,也有不对应的部分,他们的关系交叉类型。
(三)词义冲突
所谓词义冲突时指词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是隐含的联想意义却不同,甚至相反。
比如“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这两个词在一般英汉词典里是词义对应的关系。
前者主张个人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兴趣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雷锋名言“对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中的“个人主义”是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是贬义的。
所以,这两词是词义互相冲突,在翻译雷锋这句名言时,翻译成“egoism”或“me-first mentality”更契合。
(四)词义空缺
英语中某些词语的词义在汉语中找不到确切的对应,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空缺。
比如,汉语中有“老师”和“教师”二词,表示职业有对应词“teacher”。
但是“老师”还可以作为对教师的一种礼貌的口头称谓,而且这个称呼指称的对象近年来越来越广,不是老师的人,但是通常年龄较大,资历较高,有威望,说话人出于对他的尊敬称呼他为“老师”,称主持人孟非为“孟非老师”。
作为称谓的“老师”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词的,这就是词义空缺的现象。
四、结语:
词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力求准确地传达出原语的概念意义,并尽量保持联想意义的最大近似值,避免信息流失。
通常情况下民族特有事物的名词,采用音译的方法比较好。
当概念意义与联想意义在两种语言中都相同时,翻译时径直采用直译即可,但注意的是,直译并非字字对应,要灵活变通。
因此,本文通过借用Leech对词义的分类,从七个方面对词义作了注解,进而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总结了两种语言间的四组词义关系。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