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陶氏化学新型反渗透膜元件简介(演讲及打印版)(2)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5
第2部分陶氏FILMTEC TM 产品特点和性能规范2-1陶氏FILMTEC ™膜片介绍陶氏FILMTEC TM 膜化学自从陶氏化学全资子公司FILMTEC 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发明聚酰胺类复合膜,复合膜就取代醋酸纤维素类分离膜成为了全世界反渗透和纳滤膜产业的支柱。
陶氏化学公司目前生产两类复合膜,第一类被称为FT30,其分离层化学组成是全芳香高交联度聚酰胺,用于所有FILMTEC TM品牌的反渗透和NF90纳滤膜:这种高度交联和全芳香结构,决定了其高度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强烈的化学清洗;高密度的亲水性酰胺基团则使其具有高产水量和高脱盐率的综合性能。
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第二类膜分离层是由混合芳胺和杂环脂肪胺构成,有时也称其为聚哌嗪类复合膜,用于其余各类纳滤膜,这类膜化学也是由陶氏化学公司J.E.Caddotte 所发明。
通过微量的添加剂、控制分离层聚合体中哌嗪的解离程度,可以调节其对一价或二价离子的截流能力,制造出对不同盐类或溶质有选择性截流的纳滤膜,以达到选择性分离的目的。
多年来,陶氏化学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包括低压、超低压和极低压反渗透膜,高污染水或废水回用抗污染膜,高产水量海水淡化膜,高选择性纳滤膜等,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处理需要。
陶氏化学公司对复合膜微观的深入研究和领先的精密自动化生产线,使膜片和元件生产过程及最终性能得到最严格地控制,保持着高性能膜设计与制造技术遥遥领先的全球地位。
陶氏FILMTEC TM 膜片复合结构陶氏膜片为复合结构,它由三层组成(参见右图)1.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 厚;2.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 厚;3.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 厚。
每一层均根据其功能要求分别优化设计与制造。
无纺布聚砜支撑层超薄分离层NH 2H N 2ClOCCOClCOCl+NHCOCOO -H+―HNNHCOCONHCOClOCCOClCOCl+HCl+CO ―超薄分离层聚砜支撑层无纺布4.复合膜的主要结构强度是由无纺布提供的,它具有坚硬、无松散纤维的光滑表面。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
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
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
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
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反渗透膜过滤精度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脱盐率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
);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透过速度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盐透过速度——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盐量,也叫透盐率、盐通量。
回收率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
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
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反渗透膜保存条件反渗透膜元件的保管条件(1)新膜(使用前)①膜元件必须一直保持在湿润状态。
陶氏化学最新版膜元件技术手册
随着水处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配件也在市场上逐渐问世。
水处理设备中膜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膜质量好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出水质量,也间接影响了用水及工业生产的质量。
很多人在选膜的时候都不注意陶氏膜型号问题,总是认为通量越大的膜越好,其实不是的,以陶氏反渗透膜为例,陶氏反渗透膜的膜元件为螺旋卷式结构,简称卷式结构。
它是由多叶膜袋组成,每一叶膜袋由两片膜正面相背的膜片、置于两片膜片间的产品水流道和放置在膜表面的湍流网格状进水流道组成,该膜袋三边用胶粘剂密封,第四边开口于有孔的产水收集管上。
与其它元件结构,如管式、板式和中空纤维式相比,具有水流分布均匀、耐污染程度高、更换费用低、管路简单、易清洗维护保养和设计自由度大等优点,成为目前主要膜元件结构形式。
根据陶氏RO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
进水TDS≤1000ppm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
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
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
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
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考虑选择大膜还是小膜):
一般情况∶产水进水<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0.25吨/小时反渗透设备,选择4040的膜为1根,0.5吨/小时的2根,1吨/小时反渗透4根,以此类推。
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8040膜元件大概为1吨/小时,4吨/小时的反渗透设备就选择4根8040膜元件。
上文所述就是介绍了如何根据用途选择浙江陶氏反渗透膜元件型号,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要求与原水水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膜。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标题:深度探讨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一、引言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是当今水处理技术领域备受瞩目的重要文献之一。
我们将在本文中深入剖析该手册的内容,从而全面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术。
二、产品介绍1. 反渗透膜元件我们将从反渗透膜元件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展开讨论。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水处理领域的核心产品,其高效的物质分离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在手册中,对反渗透膜元件的技术参数、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
2. 纳滤膜元件我们将重点讨论纳滤膜元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纳滤膜元件因其精细的过滤孔径和高效的截留能力而备受关注,其应用涵盖了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手册中详细介绍了纳滤膜元件的种类、性能参数和工艺流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三、技术手册分析在技术手册的详细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参数的解读、实际应用技术和维护保养指南。
技术参数是评价膜元件品质的重要指标,我们将详细解读其中的关键参数,并探讨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合适的膜元件产品。
实际应用技术是技术手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深入挖掘其中的实际案例和技术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膜元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要求。
维护保养指南是保证膜元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将重点关注手册中对于膜元件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建议,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维护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相信读者已经对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膜元件产品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我们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手册的学习和实践,为推动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我个人认为其内容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陶氏膜元件手册选用反渗透和纳滤设备时需要考虑些什么?1. RO和NF基础RO和NF是一种错流过滤技术,可以去除水中杂质,其分离能力达到去除离子的水平。
毫无疑问,它可以去除较大的各类物质。
但由胶体、水垢及微生物(细菌、病毒和藻类)引起的污染,是RO和NF 系统运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为避免发生这些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在系统设计阶段,对这一潜在的污染问题就应采取考虑充分的预防措施。
当你明白细菌怎样随时间繁殖,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生物污堵是RO和NF系统最应重点关注的因素,地表水、废水和海水等富含微生物活性的水源是极易污染膜系统的水源。
表1表明经过预处理后,即使只有一个细菌存活,在不长的时间内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膜系统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个标准的工业RO和NF装置如图1所示,膜元件串联排列在压力容器内,几个压力容器并联排列成一段、两段或更多段,构成特定的一个系列,第二段通常用来处理第一段的浓水,以提高回收率。
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水流通过串联在一起的膜元件时产品水和浓缩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全部进水被高压泵泵入膜元件内时,经过膜的过滤成为产水,余下的水对于该元件来讲成为它的浓水,该浓水继续进入后续元件内,成为后续元件的进水,由于水量减少,水流流速降低,而水中的杂质浓度却不断升高,这一状况在所有的压力容器内沿水流方向连续变化,直至流速减慢至刚好维持涡流状态流过膜表面。
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时,应确保最后一段最末一支膜元件内的流速和浓度保持在最低极限之内,不致于在膜系统运行中发生因膜面流速过低,降低了元件错流自净的能力而产生杂质沉淀污染膜表面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RO和NF系统必须在设计范围内进行操作,任何变化如进水温度、进水化学特性或进水流速变化、水流分布不均匀和不平衡都将导致RO和NF系统操作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引发膜系统污染。
2. 进水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进水,诸如预期的水量、水质以及水源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时目前的原水流量可以满足要求,但请你确定在预估原水量当中还应包括将来的用水量增加的计划,并且目前所需要水量的变化也应在设计时予以考虑。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的特点和说明陶氏水处理事业部的解决方案–应该认真考虑的膜元件特性当设计一个反渗透系统并选择膜元件品牌时,除了产水量和脱盐率之外,其实有许多因素直接影响总的制水成本,需要极其慎重的加以考虑,下面将讨论在选择膜元件时对系统经济性有影响而必须考虑的因素。
反渗透有效膜面积,这是在设计系统时必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产水量与系统中膜元件的总有效膜面积成正比,由于反渗透系统是根据规定的通量(单位面积上的流量)作为设计基础,设计人员掌握元件的有效膜面积,才能设计出性能可靠的系统。
当系统选用的膜元件的有效面积越大,同样的产水量,所需膜元件数、膜壳数及其它配件的量就越少,同时也意味着节省了设备空间,节约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费。
陶氏水处理事业部的高精度全自动生产线,能制造全系列达到规定有效膜面积的非常一致的膜元件。
进水流道的宽度,直接影响运行成本。
进水流道越宽,系统对进水水质的要求和预处理设备不正常工况的要求相对来说越宽松。
较宽的进水流道,还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膜清洗,即使在高污染条件下,系统仍可维持较低的压降。
陶氏FILMTEC膜元件拥有膜工业界最宽的进水流道,365ft2膜元件为34密耳,400ft2膜元件为28密耳,这意味着FILMTECTM膜元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全自动膜元件卷制技术,才可制造出高度一致的、膜面积精确的元件。
全自动生产技术不需要牺牲进水流道厚度,就可制造出最高膜面积的元件。
此外,全自动生产技术在卷制时膜叶分布更均匀,这样进水流量分布也更均匀,全自动生产技术生产出的膜元件,其性能更一致更稳定,不再需要根据每支膜元件的测试数据,安装膜元件。
陶氏所有FILMTECTM膜元件均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生产技术生产,系统投运更快,具有更稳定更长的系统性能。
更宽的清洗pH值范围,是实现有效清洗的关键所在。
由于清洗液的pH值是去除膜元件内污染物的关键,膜元件本身所能承受的pH值范围越宽,则清洗效果就越好,而清洗越有效,清洗间隔时间就越长,每次清洗的耗时也就越少。
反渗透膜简介(借鉴材料)反渗透膜1、反渗透现象渗透是指⼀种溶剂(即⽔)通过⼀种半透膜进⼊⼀种溶液或是从⼀种稀溶液向⼀种⽐较浓的溶液的⾃然渗透。
但是在浓溶液⼀边加上适当的压⼒,即可使渗透停⽌,此时的压⼒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若在浓溶液⼀边加上⽐⾃然渗透压更⾼的压⼒,扭转⾃然渗透⽅向,把浓溶液中的溶剂(⽔)压到半透膜的另⼀边稀溶液中,这是和⾃然界正常渗透过程相反的,此时就称为反渗透。
渗透是在所有活细胞中存在的⼀种⾃然过程,⽔可以透过半透膜⽽悬浮固体、盐类、⼤分⼦物质被截留,这些半透膜的孔径⼤概在0.0005微⽶左右。
渗透过程-在纯⽔溶液和盐溶液两种环境之间,⽔分⼦有从纯⽔溶液向盐溶液渗透的倾向。
⽔流通过半透膜从纯⽔溶液向盐溶液渗透,该过程的作⽤⼒是两种环境的浓度差。
反渗透过程-膜渗透过程中,在盐溶液的⽅向施加压⼒可以使渗透过程反向进⾏。
外加压⼒的作⽤下,⽔透过半透膜与溶液中的离⼦分离,当渗透过程进⾏到⼀定程度时,渗透压与外加压⼒相等后反渗透过程结束。
在实际应⽤中,在反渗透压⼒显著上升前盐溶液需要不断更换。
为有效利⽤切向流理论,半透膜表⾯的溶液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商业膜组件设计有⼀个进⽔⼝和两个出⽔⼝,进⽔⼝作为给⽔⼊⼝,⽽出⽔出⼝分别作为处理后纯⽔和浓缩液的排出⼝。
渗透现象早在1748年已由Abbe Nollet⾸次得到证明,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利⽤反渗透或超滤作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有效分离⽅法,并使其成为⼀种实验室技术。
2、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分离的过程.反渗透的英⽂全名是“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在⾼于溶液渗透压的作⽤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将这些物质和⽔分离开来。
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常⼩(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物、有机物等(去除率⾼达97-98%)。
美国DOW RO反渗透膜我公司全面经销美国陶氏RO反渗透膜元件,型号齐全,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选购!陶氏化学公司1897年创建于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主要研制及生产系列化工产品、塑料及农化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净化、造纸、药品、交通、食品及食品包装、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等领域。
公司业务涉及1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4.6万人,2003年总销售额达330亿美元,产品类型多达3,500余种。
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清楚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知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因此陶氏化学多年来一直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
2001年,在全球最具权威的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定中,陶氏荣获全球化工界“2001年可持续发展领导者”称号,2002年又在全球最大的2,500家全球化工企业中脱颖而获选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
陶氏化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史1897年,陶氏化学(Dow Chemical,以下简称陶氏)公司在美国成立,逐步发展为一家以科学和技术见长,具有领导地位的大型跨国企业。
20世纪30年代,陶氏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多年后设立了代表处。
1998年,陶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在薪酬调整、员工发展计划等各方面共享陶氏全球统一的平台。
2004年,陶氏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地区总部,在大中华区,业务办事处发展至5个,生产基地发展至11个,员工近1人。
2004年12月,陶氏与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一起就有关煤制烯烃项目的可行性进究,有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2005年8月,陶氏宣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首个陶氏中心,占地面积超过65,000平方米。
新的陶氏中心括一个先进的研发中心和一个全球信息技术中心。
2006年,陶氏全球销售额达460亿美元,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14位,客户遍布175个国家。
陶氏在大中区的销售额达23亿美元,大中华地区已成为陶氏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反渗透膜介绍、原理、结构及反渗透膜的特征反渗透膜介绍、原理、结构及反渗透膜的特征反渗透膜是什么?反渗透膜是一种仿照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必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它选用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等高分子资料制成,外表微孔的直径通常在0.5~10 nm 之间,其透过性巨细与膜自身的化学构造有关。
反渗透膜有非对称膜和均相膜两种构造,当时工业范畴所运用的膜资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类。
反渗透膜简介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
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
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
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
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反渗透膜原理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
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
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反渗透时,溶剂的渗透速率即液流能量为:=(Δ-Δ) 式中为水力渗透系数,它随温度升高稍有增大;Δ为膜两侧的静压差;Δ为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
稀溶液的渗透压为:= 式中为溶质分子电离生成的离子数;为溶质的摩尔浓度;为摩尔气体常数;为绝对温度。
反渗透通常使用非对称膜和复合膜。
反渗透所用的设备,主要是中空纤维式或卷式的膜分离设备。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
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
由于反渗透过程简单,能耗低,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见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开始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
陶氏反渗透技术原理及特点
2019.12.27
各类水过滤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工业纯水系统最常用的就是反渗透工艺设计而成,统称反渗透设备。
反渗透原理顾名思议根据其逆渗透机理运行工作,将水中微小的分子及离子过滤在膜外,使最终产水达到用户需求的标准。
然而在整套水处理系统中不仅仅只有反渗透设备,在前期进入反渗透设备之前对水的水质都是有要求的,而并非市政自来水直接经过陶氏反渗透膜,如果未达到要求的水直接经高压流经反渗透膜时间久了将会造成膜堵塞。
那么在整套纯水系统中前期处理的设备有哪些呢?
一般常见的是多介质过滤器、离子交换、各式精密过滤设备等等,这些预处理设备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旋浮物。
工业纯水系统反渗透设备可分为一级和二级等级别之分,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级别的工艺来使产出水水质达到标准。
当然其价格也是由反渗透设备的配制来决定的。
陶氏反渗透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纯物理脱盐工艺,根据其膜元件过滤原理及结构脱盐机理等条件的限制。
在整套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源作为RO进水时,为了控制RO微生物污染,预处理系统常添加氧化性杀菌剂(如次氯酸钠)控制微生物的滋生。
之后添加还原剂对进入RO的水中多余的氧化
剂(余氯)进行还原,以消除氧化性的水对反渗透膜元件的氧化。
以上由莱特莱德小编整理。
反渗透纯水机RO膜的材料组成部件及结构原理介绍说明反渗透纯水机RO膜的材料组成部件及结构原理介绍说明-反渗透膜,RO膜,反渗透膜原理,RO膜原理。
一、材料组成:1(醋酸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CA)膜是由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的铸膜液及二者混合物浇铸而成。
随着乙酰基含量的增加,盐截留率与化学稳定性增加而水通量下降。
Loeb-Sourirajan 不对称结构是使用一“医用刮刀”(“doctor blade”)把CA、乙醇或乙醚溶液浇铸在一多孔基片(如帆布)上,表面经空气干燥产生一薄皮层而形成。
在较大孔层之上的致密表皮是由约0.2μm厚的薄层组成,膜的总厚度约100μm.该技术也可用于管状的和中空纤维状膜的浇铸。
反渗透膜,RO膜,反渗透膜原理,RO膜原理。
CA膜的化学稳定性差,在运转期间会发生水解, 其水解速度与温度及pH条件有关。
醋酸纤维素膜可在温度0,30?及pH值4.0,6.5下连续操作。
这些膜也会被生物侵蚀, 但由于它们具有可连续暴露在低含氯量环境下的能力,故可以消除生物侵蚀。
膜稳定性差的结果导致膜截留率随操作时间增长而下降。
然而, 这些材料的普及是由于它们具备广泛的来源和低廉的价格。
反渗透膜,RO膜,反渗透膜原理,RO膜原理。
2(芳香聚酰胺:不对称芳香聚酰胺(Aramid)膜(Richter和Hoehn 1971)以中空纤维形式为所首创。
这些纤维是由溶液纺丝而成。
由控制纺丝液溶剂的蒸发在纤维外表面形成约0.1,1.0μm的致密表皮层。
余下的纤维结构是约26μm厚的一层多孔支撑结构。
盐的截流作用发生在致密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截留性能,当中空纤维膜用于苦咸水脱盐时,对膜采用聚乙烯基甲基醚(PT-A)进行后处理,用于海水脱盐则用PT-A与鞣酸(PT-A)作后处理。
与纤维素膜相比,芳香聚酰胺膜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它们能在温度0,30? pH4,11件连续操作,且不会被生物侵蚀。
然而芳香聚酰胺膜若连续暴露在含氯环境中,则易受氯侵蚀,因此,对他们处理的进料液进行脱氯是重要的。
陶氏海水淡化反渗透膜RO膜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渗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其孔径大约在5--10A,它以广泛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通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已货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木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卷式聚酰胺复合膜,其水通量和脱除滤会受压力,温度,回收率,进水含盐量和PH值等的影响。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使纯水制备从传统的阳离子交换器脱摊,阴离子交换器,复合离子交换器,混合近年来开始在国外推广应用的EDI(电去离子)技术,则是纯水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无需再生化学品,而能生产出高达18M的纯水机,用于半导体,集成电器等行业。
二、产品规范1. 设计多元件系统时请参考 FilmTec 设计指南。
1 英寸= 25.4 毫米2. BW30-4040 元件配公称内径 4.0 寸的压力容器。
运行极限值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最高运行温度……………………………………………… 45 o C最高运行压力…………………………………… 600psi (41bar)最高进水流量………………… 2.5 英寸元件 6gpm (1.4m 3 /hr)4.0 英寸元件 14gpm (3.2m 3 /hr)最大压降………………………………………… 13psi (0.9bar)连续运行 pH 范围 a ………………………………………… 2 - 11短时清洗 pH 范围 (30 分钟 ) b ……………………………… 1 - 12[1]最大给水 SDI ……………………………………………… SDI 5游离氯含量 c …………………………………………… < 0.1ppma 当 pH>10 时,连续运行的最高温度为 35oC(95oF) ; c 在某些条件下,进水含有游离氯和其它氧化剂会引起严重的膜性能破坏,由于氧化破坏不属于产品质保条款范围, FilmT ec 推荐在膜前的预处理中除去残余游离氯三、应用范围:陶氏膜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陶氏ro膜技术手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介绍陶氏公司的RO膜技术手册,全面解释RO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RO(反渗透)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过滤膜,通过压力差使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透过膜壁到低浓度一侧,从而实现溶液纯化和浓缩等工艺目标。
陶氏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RO膜供应商之一,其RO膜技术手册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指导,对于了解该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文章主题并提出研究目标。
接着,在正文部分详细解释RO膜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关键参数等内容。
第三章节将深入探讨RO膜技术在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并介绍相关行业案例以加强说明。
第四章节将针对RO膜技术存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对RO膜技术的前景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RO膜技术的全面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深入了解RO膜的原理和应用,并为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提供有关RO膜技术手册的参考材料。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RO膜技术在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中的价值,并了解到RO膜技术在当前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本篇文章可以成为广大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决策者们了解RO膜技术及其应用潜力的重要参考资料。
2. 正文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陶氏公司的RO(反渗透)膜技术。
RO膜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和化学过程将溶液中的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的高效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和饮料工业以及其他各种工业领域。
首先,让我们了解RO膜技术的基本原理。
RO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具有非常小的孔隙,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并且能够阻止溶质或溶剂中的大部分杂质通过。
当压力施加到含有被除去物质的溶液一侧时,纯净水会透过RO膜而通过,而污染物则被留在另一侧。
这样,RO膜有效地将溶液中的杂质分离开来,产生纯净水。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1. 引言陶氏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化工企业,其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备受行业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陶氏公司在这两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技术创新,为读者全面介绍陶氏公司在反渗透和纳滤膜领域的产品和技术。
2. 反渗透膜技术反渗透膜作为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陶氏公司凭借其对膜材料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反渗透膜产品,广受市场好评。
其中,陶氏公司的反渗透膜产品不仅在脱盐领域取得了成功,还在提高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3. 纳滤膜元件技术纳滤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陶氏公司的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其纳滤膜元件产品的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和技术参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型和使用指导。
4. 全面评估陶氏公司的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涵盖了膜材料、工艺技术、产品特性、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内容深度和广度兼具。
针对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陶氏公司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从事水处理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对陶氏公司的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产品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可靠,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陶氏公司在方便用户选型和使用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6. 总结通过对陶氏公司的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的全面介绍,我们对其在膜分离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信在未来,陶氏公司将继续在反渗透和纳滤膜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全球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7. 结语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的内容丰富、深入,对于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能够对陶氏公司在反渗透和纳滤膜领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有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
陶氏化学全新FILM TEC^(TM)家用膜帮助实现无罐应用Grace
【期刊名称】《上海化工》
【年(卷),期】2014(39)7
【摘要】陶氏化学公司旗下的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业务部(DW&PS)宣布陶氏FILMTECTM家用反渗透膜(RO)产品家族再添一名新成员——500GPD大流量家用饮用水元件。
这项新型反渗透膜技术在2014上海国际水展上展示。
【总页数】1页(P37-37)
【关键词】反渗透膜技术;陶氏化学公司;家用;应用;饮用水;大流量;水处理
【作者】Grace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6.1
【相关文献】
1.陶氏化学全新家用膜帮助净水机实现“无桶”应用 [J], 暖暖
2.陶氏推出全新概念BIOBAN TM系列家用洗涤防霉产品 [J],
3.陶氏化学隆重表彰家用及个人护理配方大师“陶氏杯”家用及个人护理配方大师锦标赛圆满结束 [J],
4.陶氏化学向包装市场推出全新高性能树脂:INNATE^(TM)精密包装树脂 [J], 王崇民
5.陶氏化学与美利肯联手研发新型AGILITY^(TM) NX^(TM)透明聚丙烯新产品具有可持续、低成本、高效益以及外观出众等优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