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头(40T)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设计2017.8.1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7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猪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养猪废水的处理成为当前养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
养猪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猪舍冲洗水、饮水器、粪池冲洗水和生产废弃物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以及微量元素等。
这些污水若直接排放或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为了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和水资源,本方案提出了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
二、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1. 分离处理首先,对养猪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将猪舍冲洗水、饮水器冲洗水和粪便污水进行分离收集,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进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液体部分进入沼液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沼液池处理沼液池采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处理,通过生物膜的附着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沼液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处理过程中,利用好氧和厌氧水平交替作用,促进沼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最终达到沼液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污水处理。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通过大量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降解分解,使得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减少,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清澈透明,符合排放标准。
4. 污泥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产生更多沼气资源,同时通过干化技术,将污泥进行干化后,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三、工程实施效果分析经过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同时可以实现养猪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养分转化为沼气和肥料资源,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和沼气收集利用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地方环境气候有重大影响。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养猪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不足,养猪场废水处理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废水处理目标1. 实现养猪场废水的高效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2. 最大程度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3.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废水处理方案1. 预处理:对养猪场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可以通过格栅过滤、沉淀池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2.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常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建议采用活性污泥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曝气池:将废水引入曝气池中,通过曝气装置提供充足的氧气,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2) 沉淀池: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引入沉淀池,通过静置使污泥和水分离,形成污泥层和清水层。
(3) 污泥处理:对沉淀池中的污泥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浓缩、脱水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
3. 深度处理:对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水中残留的氮、磷等污染物浓度。
可以采用化学沉淀、吸附、高级氧化等技术进行深度处理。
4. 余热回收:养猪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可以利用余热进行能量回收。
可以采用余热回收器、换热器等设备,将废热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用于养猪场的供暖或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水体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以通过进一步净化,达到可再利用的水质标准,用于养猪场的冲洗、灌溉等用途,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废水处理效果评估为确保废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废水处理效果评估。
养猪场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养猪场产生的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非常的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是由格栅处理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悬浮颗粒物及垃圾。
由于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砂类物质,所以有必要设置沉砂池来去除这些东西。
设置调节池使得出水符合下一部的反应条件。
由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还应该设立一个水解池降低其浓度。
之后采用UASB工艺处理水中的大量有机物,最后达到排放标准。
以下是工艺的大体流程:主要构造物的设计尺寸:1.格栅的设计参数:①格栅槽总宽度B :n b n S B ⋅+-=)1(vh b Q n ⋅⋅=αsin max式中B —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 ;本设计取s =50mm = 0.05m ; b—栅条净间隙,m ;取b =10mm ;n —格栅间隙数;maxQ —最大设计流量,s m /3;α—格栅安装倾角;本设计取α= 60,一般取45-75度;—过栅流速;一般取0.1-1.0s m /,本式取v = 0.1s m /;αsin —经验修正系数;h—栅前水深,取h = 0.1m ;已知水流的设计流量是s m h m d m Q /106.4/7.1/403433-⨯===。
带入以上数据可得:vh b Q n ⋅⋅=αsin max=51.01.010160sin 106.424=⨯⨯⨯⨯⨯--,代入数据得 n b n S B ⋅+-=)1(=m 21.0501.0404.0=⨯+⨯。
由于本设计流量较小,计算出来的格栅的宽度也较小。
② 过栅水头损失:02h k h ⋅=ανξsin 220⋅⋅=gh式中2h — 过栅水头损失,m ;0h — 计算水头损失,m;ξ— 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g— 重力加速度,取9.812/s m ;k— 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 =3; 本设计的栅条断面采用锐边矩形,取42.2=β。
养猪场1000m3/d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要求 (2)§1.3 设计范围 (2)§1.4 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规范 (2)§1.5 设计原则 (3)§1.6 污水的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3)第二章方案选择与工艺流程 (5)§2.1 水质特征 (5)§2.2 工艺选择论证 (6)§2.3 工艺流程 (11)§2.4 处理效果预测 (15)第三章废水处理方案设计 (17)§3.1 总图设计 (17)§3.2 单体设计 (17)§3.3设施设备一览表 (24)第四章经济技术指标 (26)§4.1 能源消耗费 (26)§4.2药剂费 (26)§4.3 设备日常维护费 (26)§4.4 人工费 (27)§4.5 运行费 (27)第五章技术服务和技术保证 (28)§5.1 技术服务 (28)§5.2 技术保证 (28)附录 (30)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规模化养猪基于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技术,猪舍多采用缝隙地板,用水冲洗清理粪尿,每天要向外排放大量的粪尿污水。
对这些粪尿污水若不积极开发利用,将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也必将带来企业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处理猪场废水(包括尿、部分粪和猪舍冲洗水)以及生活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广西。
受业主委托,本单位对该工程进行方案设计。
§1.2 项目要求该污水处理项目涉及猪场废水(尿、部分粪和猪舍冲洗水)以及生活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
根据项目污水的最终排放去向,以及当地环保局和业主对污水处理排放要求,本建设项目应处理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方可排入附近水体。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养猪场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养猪场污水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养猪场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如何处理养猪场的污水问题,是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养猪场污水的来源养猪场污水是指猪舍、猪圈、粪污、洗澡和饮水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这些污水主要包括猪粪、猪尿、饮用水和洗浴水等。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若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包括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二、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 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浓度。
采用一些节水和减排的措施,如加装流量计和排污浓度探测器等设备,控制产生量和排放浓度,从而减少养猪场对水环境的压力。
2. 处理工艺方面,建议采用“生物法处理+物理化学法反应”的复合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过程分为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初级处理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通过对污水进行沉淀、放气和流动沉淀,除去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
中级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池,增强污水处理效果,通过添加生物接种剂和悬浮载体材料等,在曝气生物池中实现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脱磷等目的。
高级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反应,主要采用微电解和氧化沉淀等技术,消除残余污染物和有机物质,使出水品质达到环保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重复利用。
3. 处理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加处理设备和设施,如加大化粪池和曝气生物池的容量、加强调节水质的能力等,同时增加在线监测设备,维护每个处理环节和降解效率的良好状态。
三、结论养猪场的污水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运营手段,才能很好地保护和维护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最终实现“减量、治理、利用、安全排放”的目标,也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000头养猪场废水处理(40t/d)方案设计编制单位:江西彦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8月1日一、概述自然概况(略)养猪场现养殖存栏仔猪规模为1000头;采用水冲洗粪便方式清洗猪舍;由于养猪场猪舍设施简陋,粪便排放沟渠完全开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粪便恶臭气味,养猪场粪便臭气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养猪场粪便废水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二、废水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第3.1.1 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
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3.1.2 标准适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规定。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污水的总排放量为夏季 35t/d;冬季25t/d;春秋季30t/d;2、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确定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计算及现场考察实际情况,确定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为40t/d。
3、污水的水质情况: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和业主提供的资料,废水主要来源于猪粪尿、地面冲洗废水,含有粪便、尿、饲料等。
通过查阅文献及我公司对相关同类废水的多项工程经验,废水水质基本如下(水冲猪粪便法清理粪渣情况下):CODcr:8000~10000 mg/LBOD5:3000~5000 mg/LNH3-N:1000~1500 mg/LSS:5000~7000 mg/L粪大肠菌体>2.4×108个废水排放量: 20 m3/d根据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功能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废水经治理后要求出水水质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准要求,废水中污染物及其浓度和排放要求CODCr 8000mg/L左右BOD5 3250mg/L 左右SS 2000mg/L 左右PH 6~9参照同类废水原水指标,确定本项目养猪场废水指标如下表一废水进水水质及出水执行标准要求4、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原则和范围A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污染防治》(1996年)3、环保局提供的参考水质及处理要求4、《新余市农业局、新余市环保局文件》余农字[2017]23号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B 、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污水处理工程执行的国家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1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BG50052-200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C 、设计范围1、污水预处理单元厌氧反应设施设计,站内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和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大型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养猪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不过,养猪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养猪场产生的大量污水。
养猪场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氨氮等,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的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养猪场污水成为了养猪场管理者和环境保护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养猪场污水处理问题,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方案将从养猪场污水的特点出发,提出相应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期实现养猪场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养猪场污水的特点1. 大量产生:养猪场日常饮水、清洗猪舍和粪便排放都会产生大量污水。
2. 含有有机物质和氨氮: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氨氮,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 难以处理:由于养猪场污水中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具有难度处理的特点。
综合来看,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需要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下面将提出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的内容。
三、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养猪场污水的初级处理是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和部分杂质的工艺。
常用的方法是物理沉淀或过滤。
利用沉淀池等设备,将污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含有机物的污水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有机物得到去除的工艺。
本方案将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填料法进行生化处理,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3. 深度处理: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处理后,为了更加彻底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还需要采取一些深度处理的措施。
比如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以降低氨氮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上述几个工艺的组合运用,养猪场污水能够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设备。
四、养猪场污水处理设备1. 沉淀池:用于初级处理,通过物理沉淀将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预处理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大颗粒物。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一、引言猪场是养猪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但其废水排放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为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种猪场污水处理方案,以确保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问题描述猪场废水主要包含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辟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案,以降低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三、处理方案1. 预处理猪场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格栅、沉淀池等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在猪场污水处理中,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或者厌氧消化法进行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引入氧气,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适合于处理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
厌氧消化法:将猪场废水置于密闭的消化池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同时可以利用产生的甲烷气体作为能源。
3. 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沉淀下来,从而降低其浓度。
可以采用化学沉淀或者物理沉淀的方法。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质去除,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吸附: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降低其浓度。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瓷颗粒等。
四、处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处理方案的效果,可以对处理先后的废水进行监测和分析。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评估处理方案的效果,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五、成本分析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行维护费用等。
养猪场的废水处理方案1.1养猪污水的来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和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
养猪场污水主要是猪的排泄物(猪尿及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的混合物。
据有关部门测算:1头猪日排泄粪尿按6kg计,年产粪尿达2.5t。
一个千头猪场日排泄粪尿达6t,年排量达2500t。
如果用水冲式清粪,1头猪日排污量约为30kg,年排污水达1万多t。
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及氨氮含量均较高,其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介于600~7000mg/L,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可达13000~17000mg/L。
1.2养猪污水的特点?养猪场污水排水量大、污染负荷高,有机物浓度高,固液混杂。
而养猪行业的利润水平又低,因而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的装置和相配套的发酵工艺,尽可能使污水处理后得到资源化利用,既消除污染,又化害为利,促进经济发展。
?1.3养猪污水对环境的危害?目前,我国的养猪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养猪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而养猪业集约化比率增高,排泄物中含有的氮、磷及剩余饲料将导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排泄量显着增加。
如果不加以重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养猪废水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如果氮和磷被排入水体,则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体。
以硝酸盐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氮倘若被人饮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而土壤中的养分过剩,则会使打破土地的生态平衡。
排泄物中残留的抗生素等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也引起了人类健康学家和畜牧业工作者的重视。
规模化养猪场每天排放的污水量大、集中,并且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残留的兽药以及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果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外界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因为我国畜禽养殖企业长期以来只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保意识薄弱,对粪便污水处理方法落后,致使大量的粪便随冲洗水直接排放,甚至有的将粪便直接排入外界水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大江大河的水质。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在养猪场的运营过程中,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养猪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氨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的核心。
根据养猪场的规模和废水特性,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在养猪场的废水处理中,常采用以下工艺组合:1.1 预处理预处理是将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用于去除较大的杂质,沉砂池用于去除较重的沉淀物,沉淀池则用于去除悬浮物。
1.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悬浮生物膜将有机物质降解,厌氧消化法则是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沼气。
1.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无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和沉淀。
混凝是利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会萃成较大的团簇,沉淀则是通过重力作用将团簇沉降至底部。
2.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2.1 废水采集系统废水采集系统是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的基础。
在设计废水采集系统时,需要考虑养猪场的布局、养殖密度和废水的产生量。
合理的废水采集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废水集中到处理设施中,减少废水的外泄和污染。
2.2 预处理设施预处理设施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
在设计预处理设施时,需要考虑废水的流量、水质和处理效果。
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是常见的预处理设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
2.3 生物处理设施生物处理设施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生物处理设施时,需要考虑废水的有机负荷、温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养猪污水处理方案1. 前言随着养猪行业的发展,养猪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养猪场污水中富含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域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养猪污水处理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的目标、处理方法、技术设备等方面,详细探讨养猪污水处理方案,为养猪场提供参考。
2. 污水处理的目标养猪污水处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去除有机物:养猪污水中的有机物是主要污染物之一,需要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有机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减少氮、磷的含量:养猪污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需要对养猪污水中的氮、磷等进行有效去除。
•提高水质:处理后的养猪污水应达到国家环境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3. 污水处理方法根据养猪污水的特点,结合养猪场的规模和经济实际,可以选择以下污水处理方法:3.1 一级处理:物理处理一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养猪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格栅:通过设置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拦截并去除。
•沉淀池:利用沉降原理,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完成污水的初步处理。
3.2 二级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主要针对养猪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通过悬浮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养猪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曝气法:利用氨氧化细菌对养猪污水中的氨氮进行氧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3.3 三级处理:高级处理三级处理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去除营养物质、杂质等步骤,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植物沼气池:通过植物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利用,同时产生沼气用于能源回收。
•纳滤膜:利用纳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同时可以去除微生物、胶体和溶解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4. 技术设备为了实施污水处理方案,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
猪场废水处理方案一、前言。
咱猪场的废水要是不管啊,那就跟个“小恶魔”似的,到处捣乱。
又臭又脏不说,还可能污染环境呢。
所以啊,咱得好好收拾它,让它从“捣蛋鬼”变成“乖宝宝”。
二、废水的特点。
咱猪场废水啊,就像个大杂烩。
里面有猪的粪便、尿液,还有冲洗猪圈的水。
这味道嘛,那可真是够“独特”的,又浓又刺鼻。
而且啊,这里面的脏东西特别多,营养物质含量也高,要是直接排出去,周围的土地和水都得“叫苦连天”。
三、处理目标。
咱们的目标呢,就是把这废水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让它没有臭味,里面那些有害物质都得拜拜,最好还能让处理后的水可以再利用,比如说用来灌溉农田啥的,这就相当于把废水从“垃圾”变成“宝藏”啦。
四、处理流程。
1. 固液分离。
首先呢,咱们得把废水里那些大块的固体,像猪粪啊,从水里分离出来。
这就好比从粥里把米粒捞出来一样。
可以用个格栅,就像个大筛子似的,把那些大的脏东西拦住。
然后再用个固液分离机,把猪粪和液体彻底分开。
这猪粪可别浪费了,收集起来可以做肥料呢。
2. 调节池。
经过固液分离后的废水,就流到调节池里。
这个调节池就像是个“大宿舍”,让废水在里面先休息休息,把水质和水量都调节均匀。
因为猪场的废水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质量也不太稳定,在这个调节池里就可以让它变得规规矩矩的。
3. 厌氧处理。
从调节池出来的废水,就该进入厌氧处理阶段啦。
这就像是把废水关进一个密封的“小黑屋”,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让那些微生物“小工人”把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掉。
这个过程会产生沼气,沼气可有用了,可以用来烧火做饭或者发电呢。
这就相当于废水在给我们“送福利”。
4. 好氧处理。
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还不够干净。
这时候就轮到好氧处理上场了。
在这个阶段,有充足的氧气,那些喜欢氧气的微生物就会继续分解废水中剩下的有机物。
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把剩下的脏东西都吃光光。
这个过程可以在曝气池里进行,通过往水里打气,让微生物们“活力满满”。
1000头养猪场废水处理(40t/d)方案设计编制单位:江西彦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8月1日一、概述自然概况(略)养猪场现养殖存栏仔猪规模为1000头;采用水冲洗粪便方式清洗猪舍;由于养猪场猪舍设施简陋,粪便排放沟渠完全开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粪便恶臭气味,养猪场粪便臭气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养猪场粪便废水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二、废水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第3.1.1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
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3.1.2标准适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规定。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污水的总排放量为夏季35t/d;冬季25t/d;春秋季30t/d;2、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确定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计算及现场考察实际情况,确定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为40t/d。
3、污水的水质情况: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和业主提供的资料,废水主要来源于猪粪尿、地面冲洗废水,含有粪便、尿、饲料等。
通过查阅文献及我公司对相关同类废水的多项工程经验,废水水质基本如下(水冲猪粪便法清理粪渣情况下):CODcr:8000~10000mg/LBOD5:3000~5000mg/LNH3-N:1000~1500mg/LSS:5000~7000mg/L粪大肠菌体>×108个废水排放量:20 m3/d根据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功能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废水经治理后要求出水水质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准要求,废水中污染物及其浓度和排放要求CODCr8000mg/L左右BOD53250mg/L左右SS2000mg/L左右PH6~9参照同类废水原水指标,确定本项目养猪场废水指标如下表一废水进水水质及出水执行标准要求(一)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原则和范围A、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污染防治》(1996年)3、环保局提供的参考水质及处理要求4、《新余市农业局、新余市环保局文件》余农字[2017]23号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B、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污水处理工程执行的国家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BG50052-200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C、设计范围1、污水预处理单元厌氧反应设施设计,站内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和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1000头养猪场废水处理(40t/d)方案设计编制单位:江西彦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8月1日一、概述自然概况(略)养猪场现养殖存栏仔猪规模为1000头;采用水冲洗粪便方式清洗猪舍;由于养猪场猪舍设施简陋,粪便排放沟渠完全开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粪便恶臭气味,养猪场粪便臭气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养猪场粪便废水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二、废水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第3.1.1 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
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3.1.2 标准适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规定。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污水的总排放量为夏季 35t/d;冬季25t/d;春秋季30t/d;2、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确定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计算及现场考察实际情况,确定10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为40t/d。
3、污水的水质情况: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和业主提供的资料,废水主要来源于猪粪尿、地面冲洗废水,含有粪便、尿、饲料等。
通过查阅文献及我公司对相关同类废水的多项工程经验,废水水质基本如下(水冲猪粪便法清理粪渣情况下):CODcr:8000~10000 mg/LBOD5:3000~5000 mg/LNH3-N:1000~1500 mg/LSS:5000~7000 mg/L粪大肠菌体>2.4×108个废水排放量: 20 m3/d根据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功能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废水经治理后要求出水水质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准要求,废水中污染物及其浓度和排放要求CODCr 8000mg/L左右BOD5 3250mg/L 左右SS 2000mg/L 左右PH 6~9参照同类废水原水指标,确定本项目养猪场废水指标如下表一废水进水水质及出水执行标准要求名称废水污染物浓度CODcr BOD5NH3-N 总磷SS 蛔虫卵大肠菌群数(个/L)废水水质8000~10000 3000~5000 1000~1500 5000~7000 >2.4×108排放标准400 150 80 8 200 2 100004、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控制项目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化学需氧量 (mg/l)悬浮物(mg/l)氨氮(mg/l)总磷 (以P计)(mg/l)粪大肠菌群数 (个/l)蛔虫卵(个/l)标准值150 400 200 80 8.0 10000 2.0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原则和范围A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污染防治》(1996年)3、环保局提供的参考水质及处理要求4、《新余市农业局、新余市环保局文件》余农字[2017]23号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B 、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污水处理工程执行的国家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1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BG50052-200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C 、设计范围1、污水预处理单元厌氧反应设施设计,站内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和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2、建筑物的设计和构筑物的设计3、污水处理系统及设备设计和选型4、电器及仪表设计5、设备安装设计6、废水处理系统工艺管网设计(二)方案设计的原则本工艺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工艺技术保证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2、技术先进可靠,工程投资经济合理;3、平面布置合理,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4、工艺采用高程布置,做到动力最少。
5、工艺中的各处理单元设计选型合理,操作管理方便,设备维修方便,从而达到运行费用最低。
(三)工艺流程的确定由于养猪废水的污染物 COD 浓度较高,根据我们以往的类似废水处理的工程经验及养猪场排水特点,采用厌氧反应器强化厌氧生化处理,然后再进行“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达标排放,而且可以产生能源沼气,所以,我们决定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
(四)工艺流程图(工艺高程图见附图)(五)工艺流程说明养猪废水经过水冲除粪池进入粪便水收集池,去除大部分泥沙及固体污染物后,靠重力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然后经泵提升进入UASB 反应器。
高效厌氧反应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然后进入A 2/O 生物膜接触氧化反应池,进行生化好氧处理;A 2/O 生物膜接触氧化反应池排水时的上清液经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平流进入消毒池,处理后污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A 2/O 生物膜接触氧化反应池内不断新陈代谢,附在载体上的膜经新陈代原水谢后慢慢脱落,并不断的有新的菌膜附挂,脱落变成污泥的生物膜重力排入污泥池,然后经干化场消化处理后制成生态肥用于农田。
收集池的底层污泥重力进入污泥池进行后处理。
A、厌氧反应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因而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如下图所示:4% H224% 28%76%复杂机物高级有机酸CH4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
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外,在水中部分电离,形成NH4HCO3 ,具有缓冲消化液PH值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 等转化成甲烷。
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值、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则首先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抑制,其结果会导致低级脂肪酸的积存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甚至会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
B、影响厌氧处理效果的因素水解产酸细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可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它包括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尤以兼性细菌居多。
与产甲烷菌相比,不产甲烷菌对PH值、温度、厌氧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其增殖速度快。
而产甲烷菌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严格厌氧的细菌,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不产甲烷菌更严格,而且其繁殖的世代期更长。
因此,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步骤。
1、温度条件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应温度区域不一致,而且最适温度范围较小。
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可分为常温厌氧消化(10—30℃)、中温厌氧消化(35—38℃)和高温厌氧消化(50—55℃)三种类型。
2、PH值每种微生物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活动,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产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8.0之间。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适PH值为7.0—7.2 ,PH6.6—7.4较为适宜。
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围内。
3、氧化还原电位(无氧环境)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这是因为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化氢酶。
C、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反应原理A2/O(A/A/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法。
其构造是在A/O工艺的厌氧区之后、好氧区之前增设一个缺氧区,好氧区具有硝化功能,并使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使之脱氮。
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达到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目的。
其流程见下工艺图。
在系统上,该工艺是最简单的除磷脱氮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使得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泥水分离,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设搅拌机。
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脱氮除磷效果好。
目前,该法在国内外广泛使用,运行良好。
原水出水附图A2/O工艺流程图(六)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说明1、主要构筑物①.养殖粪便收集池功能:利用自制滤网进行过滤去除大部分大颗粒猪粪滓,以减轻后处理负荷,同时也减少对泵的损害。
结构规格:规格:长 3.9m,宽 3.0m,深 2.1m。
结构:砖混结构。
水里停留时间( HRT):4h②.水解酸化池(带搅拌器)功能:该工艺不具有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环境条件严格要求,及降解速度较慢的甲烷发酵阶段,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
其原理是通过水解菌、产酸菌释放的酶促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发生生物催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断链和水溶,微生物则利用水溶性底物完成胞内生化反应,同时排出各种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