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章节题库(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68.29 KB
- 文档页数:4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题库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C )。
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B.培养优良学风C.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D.培养自信心2.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 C )。
A.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B.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D.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3.现代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B )。
A.人才的文化素质B.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C.人才的身心素质D.人才的专业素质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学习上要发扬( A )的优良学风。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5.人的素质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体,( A )是这个有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素质。
A.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B.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C.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D.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6.《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提升自身修养时,时要注重( D )。
A.学习科学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C.加强道德自律D.多思考深理解7.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 B )。
A.要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B.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C.要虚心求教D.要细心体察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A )的优良学风。
A.求实B.一丝不苟C.勤奋D.敢为人先9.“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不是告别学习”指的是( A )。
A.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B.应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C.应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D.应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二、多项选择题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BD )。
A.学习要求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C.家庭要求的变化D.社会活动的变化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二)-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9,分数:29.00)1.人生观是由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组成,而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其理由是______∙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的生命长短∙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分数:1.00)A. √B.C. √D. √解析:[解析] 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人生目的一经确定,就居于人生观的核心,对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为ACD。
2.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______∙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境遇∙ D.人生态度(分数:1.00)A. √B. √C.D. √解析:[解析] 人生观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答案为ABD。
3.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在______∙ A.饮食渴饮∙ B.性欲生殖∙ C.生产劳动∙ D.同周同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分数:1.00)A.B.C. √D. √解析:[解析]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体现在生产劳动上,即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答案为CD。
4.下列关于人生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C.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体现出来∙ D.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分数:1.00)A. √B. √C. √D.解析:[解析]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制约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5年修订)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32) (3)一、单项选择题(20题) (3)二、多项选择题(12题) (5)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答案) (8)一、单项选择题(20题) (8)二、多项选择题(12题) (8)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90) (9)一、单项选择题(50题) (9)二、多项选择题(40题) (14)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答案) (20)一、单项选择题(50题) (20)二、多项选择题(40题) (20)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00) (21)一、单项选择题(59题) (21)二、多项选择题(41题) (27)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答案) (32)一、单项选择题(59题) (32)二、多项选择题(41题) (32)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80) (33)一、单项选择题(40题) (33)二、多项选择题(40题) (38)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答案) (44)一、单项选择题(40题) (44)二、多项选择题(40题) (44)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90) (45)一、单项选择题(50题) (45)二、多项选择题(40题) (51)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答案) (57)一、单项选择题(50题) (57)二、多项选择题(40题) (57)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90) (58)一、单项选择题(50题) (58)二、多项选择题(40题) (61)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答案) (66)一、单项选择题(50题) (66)二、多项选择题(40题) (66)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90) (67)一、单项选择题(50题) (67)二、多项选择题(40题) (73)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答案) (79)一、单项选择题(50题) (79)二、多项选择题(40题) (79)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90) (80)一、单项选择题(50题) (80)二、多项选择题(40题) (86)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答案) (92)一、单项选择题(50题) (92)二、多项选择题(40题) (92)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90) (93)一、单项选择题(50题) (93)二、多项选择题(40题) (98)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答案) (104)一、单项选择题(50题) (104)二、多项选择题(40题) (104)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32)一、单项选择题(20题)1、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是()A 学习B 恋爱C 兼职工作D 加入社团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的学习生活既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树立()的理念A自主学习的理念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合作学习的理念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要树立(),努力学习和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规范标准答案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绪论1、⼤学新⽣如何尽快适应⼤学⽣活?P1-2(1)认识⼤学⽣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独⽴⽣活能⼒。
(确⽴独⽴⽣活意识,虚⼼求教、细⼼体察,⼤胆实践、不断积累⽣活经验)3.树⽴新的学习观念。
(⾃主、全⾯、创新学习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2、⼤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P3理念:⾃主学习全⾯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学习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P8联系:都是调节⼈与⼈之间相互关系的⼀种社会规范;都是社会主义⽣产关系的⼀种反映,体现了⽆产阶级和⼴⼤⼈民的共同意志;在许多⽅⾯都是想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标。
区别: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种⾏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存在与⼈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们的⾔⾏表现出来.调节领域: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阔,包括⼈们的⾏为、思想法律之调整⼈们有关法律的⾏为.调节⽅式:法律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量,靠⼈们⾃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学⽣为什么要⾃觉学习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P11⑴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为什么: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是引领⼤学⽣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学⽣加强⾃⾝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向。
5、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内涵的理解。
P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善恶判断能⼒和⾏为选择能⼒,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们在⽇常⽣活中的⾏动⽬的和⽅向。
绪论1、为什么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一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二者的关系如何?答:是体现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国的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其基本内容是: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样的旗,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居统治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走什么样的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体系精髓,解决应具备什么精神状态和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5、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6、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担负的历史使命?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在历史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为什么说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是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想既信仰的两个侧面,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所以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P12-35理想: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具有4个特点:①现实性②科学性③崇高性④健全性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将理想信念大体划分为四个类型:生活领域、职业领域、道德领域、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①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②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P36-58什么是爱国主义?答: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互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华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大学生应履行的爱国义务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P59-8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首先,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选项B错误)。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形成并追求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现象(选项C错误)。
其次,理想作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设想,与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有根本的区别(选项D正确)。
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选项A错误),它本身包含着现实的要素,尤其是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并由此铸就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马克思主义理论C、社会主义荣辱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人们在社会中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就是()A、社会角色B、社会责任C、历史使命D、历史命运3.被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合金”的是()A、信念B、理想C、欲望D、品质4.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保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形象地说明()A、理想就是现实B、理想的实现需要付诸行动C、现实不能成为理想D、理想可以自发实现6.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民族精神D、中国精神7.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就是()A、人的本质B、人生观C、人生D、社会生活8.人的本质是()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D、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A、神的启示B、人类的自我意识C、劳动D、社会关系10.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是()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1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A、核心B、原则C、基本要求D、重点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中的()A、诚实守信B、求真务实C、敬业乐群D、躬行慎独13.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C、团结友善D、尊老爱幼14.法治的生命线()A、公正B、公信C、平等D、尊重15.法制思维的核心()A、依法治国B、依法办事能力C、权利义务观念D、立法、执法、司法16.下列不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目标的是()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有力的执法司法体系17.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宏大革命,在实践中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就成为新时期宽阔青年的历史使命。
【考点】绪论绪论2.【答案】C【解析】(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了举什么旗的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杰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了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的问题。
【考点】绪论绪论3.【答案】B【解析】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公正、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应然状态的是民主。
【考点】绪论绪论4.【答案】D【解析】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包括人的条件反射、新陈代谢、食欲和性欲等。
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意识、思维、语言等。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科学熟识人的本质5.【答案】A【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用世界观去观看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人生观。
世界观准备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进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必需和自我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制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不制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一)(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______• A.人有阶级性• B.人有理性• C.人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D.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解析]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案为D。
2.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______• A.人生目的• B.人的本质• C.人生道路• D.人生态度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答案为B。
3.人生观的核心是______•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
答案为A。
4.人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 D.物质属性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为B。
5.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______ • A.人生观• B.世界观• C.价值观• D.自然观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
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2011年4月真题]
A.人生目的
B.人的本质
C.人生道路
D.人生态度
【答案】B
【解析】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就使得每一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2.人生观的核心是()。
[2013年10月、4月、2012年10月真题]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答案】A
【解析】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
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3.人的本质属性是()。
[2012年10月真题]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
D.物质属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成果,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4.明确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人生观中的()。
[2014年4月、10月真题]
A.人生境界
B.人生价值
C.人生目的
D.人生态度
【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5.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涌现过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对于当代大
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2015年4月、2012年4月真题]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答案】D
【解析】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指引着人生的航向,由于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人生目的。
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涌现出来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
6.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2011年4月、2010年10月真题]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答案】D
【解析】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从而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具有重要影响。
7.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
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对于顺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2014年10月真题]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
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C.骄傲自满,停滞懈怠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答案】B
【解析】对待人生顺境的正确态度:①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②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③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并终身勤勉,才能在顺境中不断奋进和成长。
8.人的生活实践对于自身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称为()。
[2012年10月、4月真题]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实践
【答案】C
【解析】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在生活实践
中,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二是人生的社会价值。
9.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下列关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年4月真题]
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无关
C.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答案】C
【解析】A项,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B项,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D项,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10.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2011年4月、2010年10月真题] A.自我价值
B.群体价值
C.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
【答案】A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11.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是()。
[2015年4月真题]
A.人生的社会价值
B.人生的职业价值
C.人生的理想价值
D.人生的生活价值
【答案】A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①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②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③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2.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我们自身的完美”为主要指针,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这是()。
[2014年10月真题]
A.人生的现实境遇
B.人生的存在状态
C.人生的自我价值
D.人生的社会价值
【答案】C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