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气候
- 格式:ppt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100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青藏地区专项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回答1~2题。
1. 图示区域A. 地处亚热带,河流不结冰B. 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 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D. 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强2. 图示南部地区种植业条件优于北部地区,主要体现在A. 地热充足,一年两熟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 海拔较低,积温较高D. 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答案】1. D 2. C【解析】1. 图示区域纬度较低,但海拔在3000米以上,海拔高导致气温低,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河流结冰,A错;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的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量较大,B错;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即光照强,但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白天气温较高,夜晚保温作用差,气温低,C错D对。
2. 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丰富,但不能直接用于农作物种植,且南北两侧地热资源差异小,该地海拔高热量短缺,不能一年两熟,A错;读图,北部海拔高于南部,北部光照条件较南部好,B错;南部海拔较低,则气温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积温较高,C对;南北两侧都有雅鲁藏布江作为农业灌溉水源,水源条件相当,D错。
西藏矿产丰富、生态环境独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
下表是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表。
据此回答3~4题。
3. 据材料分析,影响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 水资源B. 水环境C. 土地资源D. 经济结构4. 适宜在西藏发展的产业有①采矿业②旅游业③木材加工④电器机械制造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3. C 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保持现有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由此可知土地资源是限制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C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C。
气候类型一、单项选择题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
读表回答1~2题。
1.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的变化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解析:1.C 2.D第1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大日温差都比较大,说明大陆性较强。
故选C。
第2题,西安与太原的地理位置相近,太阳高度、纬度高低、离海远近都差不多,故两地日温差≥15 ℃日数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故选D。
读大不列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题。
3.对该岛降水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B.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C.降水受西风带影响所致D.地形对降水起决定性影响解析:选C读图可知,大不列颠岛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季节分配均匀;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所致,降水西部多东部少;地形对降水不起决定性影响。
(2019·盐城中学模拟)如图为2018年5月31日12时部分地区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4~5题。
4.杭州与拉萨的气温可能相差()A.18 ℃B.20 ℃C.22 ℃D.24 ℃5.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D.地形起伏解析:4.B 5.D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杭州的平均气温约为27 ℃,拉萨约为6~9 ℃之间,两地气温差18~21 ℃之间,所以可能相差20 ℃。
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两地纬度相当,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
(2019·镇江一模)下图为某条东西走向山脉局部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6.关于M坡与N坡叙述正确的是()A.M坡为阳坡、夏季背风坡B.M坡为阴坡、冬季背风坡C.N坡为阴坡、冬季迎风坡D.N坡为阳坡、夏季迎风坡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同海拔地区,无论是1月均温还是7月均温,N坡均高于M坡,说明N坡为阳坡;该山脉7月均温高于1月,为夏季,夏季(7月)N坡降水量高于M 坡,为迎风坡。
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
姓名,年级:时间:[课程目标]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2.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3.中国的地形 4.中国的气候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6。
中国的自然资源 7.中国的产业活动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考点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对应学生用书p1901.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__东部__、太平洋__西__岸,海陆兼备.(2)纬度位置:地处__北__半球,4°N~53°N之间,大部分位于__北温__带,小部分在__热__带。
(3)经度位置:地处__东__半球,73°E~135°E之间,分属5个时区.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三__位。
②四至点:③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__俄罗斯__、蒙古,西与__哈萨克斯坦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__印度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__越南__、老挝和缅甸。
(2)海域广袤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濒临__渤海__、__黄海__、__东海__和南海。
渤海和__琼州海峡__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__台湾岛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
④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⑤隔海相望有6个国家,东面是__日本__和韩国;东南有__菲律宾__、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3.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__省__(自治区、直辖市)、__县__(自治县、县级市)、__镇__(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__23__个省、__5__个自治区、__4__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对应学生用书p1901.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第29节我国的气候考点梳理1.气温(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爱、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寒气候区,1月份0℃等温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一长城一线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3)温度带的分布及对农作物的影响3.我国的干湿地区(1)概况: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我国东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
(2)划分和分布如下图4.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A.原因:我国地域辽阔,跨纬度、经度广,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B.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动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2)季风气候显著A形成原因: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5.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我国主要气候分布图6.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7.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西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低。
(2)我国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小。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高。
8.我国东部雨带与夏季风进退关系密切时间雨带位置4-5东南沿海一带6月中旬-7月中旬长江一淮河流域(梅雨)7-8月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伏旱)9月南撤到东南沿海一带10月退出我国大陆受此影响,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夯基础】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可以确定①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②为温度带分布图,③为干湿地区图。
2.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答案 C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叫非季风区,我国南方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降水变率增大90%的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D.季风环流答案 D解析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进退异常是影响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
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
读2016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C.海陆位置D.洋流答案 B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表现为南晚北早,这种差异主要是南方纬度较低,冷空气到达较晚,而北方纬度较高(中纬度),冷空气到达较早,即纬度位置的差异造成的,B项正确。
第27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2)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多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剧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三、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①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微点1“荒漠化”并非等同于“荒漠”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微点2荒漠化并不一定是沙漠化狭义的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而广义的荒漠化包含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形式。
微点3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微点4自然与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并不等同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
即人类活动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微点5荒漠化的治理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解读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知识清单 锋面示意图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________的 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锋面:当冷暖两个________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 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________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________相交的线,叫做锋线 锋:一般把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锋 气团、锋面、锋 线、锋的概念 过境前:________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 过境中:阴天、下雨、刮风、________等风气过境后:______气团控制,气温______、气压______、湿度______,天气晴朗 天气 变化 气团主动向________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前:________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 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________,多________降水过境后:______气团控制,气温______、气压______、湿度加大,天气晴朗 天气 变化________气团主动向________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 冷暖气团________,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天气变化:形成________的阴雨天气 准静止锋锋与天气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合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辐合________气流运动 中心气压: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天气 低压系统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关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辐合________气流运动 中心气压: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天气高压系统台风:________ 飓风:________、________源地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________,中心附近风力可达________级或以上 台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灾害性天气形成:由________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________,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灾害:主要由________、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寒潮 气压系统与天气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图中各部位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