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8
葫芦丝的基本常识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历史文化悠久,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葫芦丝的基本常识,希望有所帮助!葫芦丝的乐器详情葫芦箫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吹奏乐器,它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最喜欢、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葫芦箫的历史悠久,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不过,今天的葫芦箫在构造上仍然保持着古代同类乐器的特点。
葫芦箫的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葫芦,加上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
在葫芦的柄端,插有一根竹管作为吹口,葫芦作为共鸣箱;葫芦的底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竹管上都镶有一枚铜制或银制的簧片,中间的那根主管最粗,上面开有七个音孔,可以吹出旋律,两旁的副管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
葫芦箫和其它箫类乐器一样,音量比较小,但是,它的主管发出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
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称为“葫芦丝”。
由于民族和区域的差别,云南省其它少数民族的葫芦箫,在形制和演奏方法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常用于吹奏山歌,尤其擅长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曲调中一般长音比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够比较好地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后来,中国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改良,这些新型乐器既保持了传统葫芦箫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使葫芦箫这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走上了舞台,它随着中国音乐家的出访,也登上了世界艺术舞台。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葫芦丝乐器的知识点总结一、葫芦丝的起源和历史据史料记载,葫芦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期。
在古代农村中,人们发现了葫芦果实具有空心的特性,可以用来制作吹奏乐器。
因此,葫芦丝被制作出来并成为了农民们的日常乐器,用于伴奏农村的劳动和生活。
葫芦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的葫芦丝模型就是证明。
葫芦丝也是三皇五帝时期艺人们对大自然自然音乐的模仿,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的杰出成就。
同时,葫芦丝也被孔子所记载,被誉为道家音乐之一。
二、葫芦丝的制作工艺葫芦丝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料、挖空、修形、打孔、雕花、磨制和装饰等多道工序。
首先要选择葫芦材料,一般使用的是瓜瓠类的葫芦,然后将葫芦清洗干净并晾干。
然后用小刀挖出葫芦内部的果肉和种子,再利用砂纸或砂石对葫芦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接下来就是在葫芦上刻画各种图案、花纹,这些图案和花纹既可以美化葫芦丝的外观,也可以增加演奏时的手感。
最后,就是在葫芦上开孔,这是关键步骤,不同位置的孔会影响葫芦丝的音色和音域。
三、葫芦丝的特点和演奏技巧葫芦丝的特色在于其清悠动听的音色和独特的外形,可以演奏自然、柔和的音乐,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演奏时,主要是通过吹气、控制音高和发音方式来弹奏不同的音符。
在演奏时,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味道,同时还要通过手指的控制来调节音高和表现各种音乐技巧。
四、葫芦丝的流派和演奏曲目葫芦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曲目。
葫芦丝的演奏曲目主要分为南派和北派两种,每种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南派葫芦丝以江南地区为主要发源地,音色柔和、婉转、富有吟咏诗意,曲调优美,如“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等。
北派葫芦丝以山西、陕西等地为主要发源地,音色一般更加清亮爽朗。
北方葫芦丝曲目多样,包括小调、山歌、曲艺等,如“小放牛”、“七子之歌”等。
此外,葫芦丝还可以表演器乐、与歌咏搭配演奏,展现了其多样的表演形式。
介绍葫芦丝的课件(附件版)葫芦丝的课件介绍一、引言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吹管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起源于我国云南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葫芦丝音色优美、悠扬,演奏技巧丰富,既适合独奏,也适合合奏。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葫芦丝,我们特此制作了这份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学习葫芦丝。
二、葫芦丝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葫芦丝起源于云南省,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云南省的许多地方,如西双版纳、德宏等地,葫芦丝被广泛使用。
当地的少数民族将葫芦作为生活用品,制作成各种容器。
后来,人们发现将葫芦掏空并加上簧片,可以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于是葫芦丝逐渐发展成为一件独特的民族乐器。
2.发展葫芦丝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古代,葫芦丝主要用于民间祭祀、庆祝丰收等场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葫芦丝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表达情感、传递友谊的媒介。
如今,葫芦丝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三、葫芦丝的结构与制作1.结构葫芦丝由三部分组成:吹嘴、音管和共鸣腔。
吹嘴是葫芦丝的发声部分,通常由硬木或牛角制成。
音管是葫芦丝的音阶部分,由多个音孔组成。
共鸣腔是葫芦丝的共鸣部分,通常由葫芦制成。
2.制作葫芦丝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作吹嘴、制作音管、制作共鸣腔、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制作吹嘴时,要选用硬木或牛角等材质,经过精细加工,使其光滑、美观。
制作音管时,要选用合适的竹子,经过掏空、打磨等工序,形成音孔。
制作共鸣腔时,要选用成熟的葫芦,经过掏空、晾晒等工序,形成共鸣腔。
将吹嘴、音管和共鸣腔组装在一起,进行调试,使葫芦丝发音准确、音色优美。
四、葫芦丝的演奏技巧1.呼吸呼吸是葫芦丝演奏的基础。
演奏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气息平稳、均匀。
一般来说,葫芦丝演奏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腹部的起伏来控制气息的进出。
2.指法指法是葫芦丝演奏的关键。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指法,如单音、双音、滑音、颤音等。
---------------------------------------------------------------最新资料推荐------------------------------------------------------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 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大家可能都曾经见过葫芦丝或者听过葫芦丝的演奏。
那么它是一种什么乐器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同学们一定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去进行了解和研究吧!认识葫芦丝请同学们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有关葫芦丝的知识。
葫芦丝巴乌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不同种类的葫芦丝,观察一下它们都有什基本活动观察、比较看看葫芦丝与巴乌的区别吧!么不同的特点。
下面让我们赶快进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大家知道葫芦丝是怎样产生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探索、发现同学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乐器?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让我们来交流总结一下吧!拓展活动个问题。
下面图画中的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搜集葫芦丝乐曲我们大家平时通过媒体多了解一下关于葫芦丝的知识,统计一下我们都是听过什么葫芦丝曲子,然后把它记下来吧!观察、判断探索、发现创新活动同学们知道葫芦丝的名字的由来吗?葫芦丝的起源葫芦丝主要流行1 / 18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彩芦丝又称葫芦箫,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
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 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 厘米。
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 3 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
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 7 个(正 6 背 1)音孔,可吹出由g~g’ 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
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 a 音,最细的发e’资源支持音。
吹奏葫芦箫时,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箫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 孔,左手按其余 3 孔,气流同时输入 3 个管口而发音。
---------------------------------------------------------------最新资料推荐------------------------------------------------------ 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葫芦丝名家介绍李春华出生于云南,自幼酷爱民族音乐。
幼年时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
就读于昆明师范学校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电教板发明者王绍禄先生学习音乐理论及葫芦丝、巴乌演奏,后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2019 年 3 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
同年 9月录制了独奏专集《节日的德昂山》,2019 年 4 月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个人教学专程《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
哏德全 1958年 5月生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
从小酷爱音乐,10岁就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
这 20多年来他一直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很高的造诣。
目前他除了致力于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外,还着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艺术飘洋过海,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3 / 182 葫芦丝的结构 2 葫芦丝的结构葫芦丝,一个响亮的名字,不觉让人想起它那优美的旋律,触人心扉的曲调,同学们你想知道它的具体构造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认识葫芦丝通过阅读报刊、资料,或到网上查询,了解与葫芦丝结构有关的知识和图片,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基本活动搜集葫芦丝结构的图片葫芦丝结构的有关知识大部分构成。
下面,向大家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
多渠道了解葫芦丝拓展活动建议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和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我国葫芦丝方面的知识,并讲给周围的人们听,争取做一名葫芦丝科普小专家。
办一张葫芦丝手抄报同学们,根据你在课内、课外调查了解研究葫芦丝的基础上,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创新活动还等什么,快动手吧!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
主管: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
现今流行的被称之为传统葫芦丝的主管是从旧式主管改良过来,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发九个全孔音及八个半孔音(或---------------------------------------------------------------最新资料推荐------------------------------------------------------ 组合孔音),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
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
一般的葫芦丝只有一个高音附管,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以使音乐更具活力,附管音孔,按住时附管不发音,打开时附管发音。
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
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1、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入手,同时配合调查、访问,在观察葫芦丝结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了解葫芦丝资源支持知识链接方法指导的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各部分的特点和相应的作用。
2、通过读书,看报和网上查询多种渠道,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葫芦丝结构的有关知识。
3、学生学习方法活动适于小组合作,两个人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在探究的时候,要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碰撞和吸纳的效果。
4、教师在学生活动前一定要讲明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这样5 / 18才能保证吹奏的正确。
5、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主体因此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前,自主性的发挥,让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主人、社会的小主人,成为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学生的自主性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体现的。
在活动中模仿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探究,在讨论和争论中探究,收集材料,在交流中探究,使自己的认识获得提高,都是学生自主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可以使学生自主萌动的课题,从自身生活的大千世界里,获取可以进行研究的内容,讲究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释放出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
真精彩! 3 葫芦丝的制作3 葫芦丝的制作我们都认识葫芦丝,知道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构成,让我们也来尝试制作一支精致的葫芦丝吧!制作葫芦丝 1、准备材料:粗细不同的紫竹、彩笔、大小不同的葫芦、黑色有机玻璃、万能---------------------------------------------------------------最新资料推荐------------------------------------------------------ 胶或 502胶、磷铜、黄铜或铍青铜。
2、准备工具:打孔器、酒精灯、电锯、铁剪、特制刀具、黄蜡、钢锉。
原来葫芦丝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基本活动准备材料和工具制作葫芦丝大家知道制作葫芦丝的材料有哪些吗? 1、选材:选择外形,中空的竹管做主管或附音管。
选择成熟外形美观的亚葫芦作共鸣器。
2、打磨:用沙纸打磨,去掉外皮和霉斑。
3、打孔:在葫芦口打一个小孔,插吹嘴,葫芦底部打三个孔,安装主管和附音管。
在竹管正面打六个按音孔,背面打一个按音孔,一个出音孔,一个穿绳孔正面上方打一个长孔安装簧片。
4、组装。
5、密封。
试吹与改进葫芦丝制作成功,不能算大功告成,还要通过试吹进行总结和改进。
通过吹奏,发现葫芦丝制作中的问题。
拓展活动葫芦丝试吹改进制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7 / 18析,找出原因;对葫芦丝及其制作进行改进,使它更加完善。
做名葫芦丝科普小专家建议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和网上查询,收集我国葫芦丝发展方面的知识,并讲给周围的人们听,争取做一名葫芦丝科普小专家。
我搜集了有关葫芦丝的这些知识:创新活动 1 、 1 、选料:根据制作的调门决定竹子的粗细。
一般都用紫竹。
竹子的内外径一定要匀称,外表不能有伤痕。
要根据调门确定竹的长短,然后截开。
2、烤竹子:烘烤竹子用煤球炉为最佳。
火势要旺,烤过的竹子一定要笔直。
3、划线打眼:根据样板,在竹子上用鲜明的线条划出每个音的孔位。
4、打孔:不同的调门,所用的钻头的粗细也不相同,普通的台钻即可。
5、选葫芦:首先要对葫芦进行挑选。
葫芦的大小要与调门以及竹子的粗细成比例。
6、选取有机玻璃:根据葫芦的大小,配以事先制作好的黑色有机玻璃,有机玻璃厚---------------------------------------------------------------最新资料推荐------------------------------------------------------2mm,长 16-18cm, 宽 2. 5cm。
资源支持 7、烤有机玻璃:用酒精灯将其烤软,火势要缓。
8、粘有机玻璃:用万能胶或 502胶将其固定在葫芦低部的正中央。
9、打孔:在粘贴好有机玻璃的葫芦低部均匀地打出与竹子相配的三个孔。
10、攒葫芦:葫芦丝分一根主管和两根副管。
先把主管按照葫芦上孔的大小插入中间的孔,如果竹子粗了,就用半圆锉锉葫芦上的孔,直到严丝合缝;两边的副管也分别插入与主管相邻的两个孔。
11 、攒好的葫芦。
12、簧片的制作与安装簧片:葫芦丝属于簧片乐器,制作簧片的材料一般为磷铜、黄铜或铍青铜,五金商店有售。
按簧片的大小,用铁剪剪出长 2. 8cm ,宽 1cm的长方形,用特制的刀具在簧片的中央开出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叫簧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