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过电压定义与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153.78 KB
- 文档页数:1
过电压欠电压低电压过电压、欠电压和低电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它们对电力设备和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本文将分别对过电压、欠电压和低电压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过电压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现象。
过电压分为暂态过电压和持续过电压两种类型。
暂态过电压是一种短暂的电压波动,通常由突发故障、雷击、开关操作等原因引起。
暂态过电压的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数毫秒,但其峰值电压可能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于额定电压,对电力设备的绝缘和绝缘材料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持续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超过额定值并持续较长时间的现象。
持续过电压通常是由于系统负荷不平衡、电源故障、线路短路等原因引起的。
持续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绝缘和绝缘材料也会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导致设备过热、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
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设备绝缘的破坏。
过电压会使设备绝缘性能下降,甚至破坏绝缘,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
2. 对设备的热损耗。
过电压会增加设备的功率损耗,使设备过热,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过电压会导致电能质量下降,造成电压波动、闪烁、谐波等问题,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对用户的影响。
过电压可能导致用户设备损坏、停机甚至火灾等事故,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二、欠电压欠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低于额定值的现象。
欠电压通常由于电源故障、线路阻抗不足、电网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
欠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设备运行不正常。
欠电压会导致设备功率不足,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生产和供电质量。
2. 电力设备寿命缩短。
欠电压会增加设备的负荷,使设备过载工作,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 用户电器损坏。
欠电压会导致用户电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起电器损坏。
4. 经济损失。
欠电压会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等问题,给用户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低电压低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低于额定值但没有达到欠电压的现象。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电压超过额定值或设定范围的瞬时现象。
过电压可能由于线路故障、雷击、开关操作和电气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
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是必要的。
一、过电压的分类1. 外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是指来自电力系统外部的电压幅度超过了正常运行时的额定值。
外部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雷击,雷击可以通过设备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来减轻其影响。
2. 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内部某个节点的电压幅值超过了正常运行时的额定值,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
内部过电压包括故障过电压和运行过电压。
二、过电压的影响1. 设备损坏:过电压可能导致设备的击穿,损坏电气设备,特别是对绝缘性能较差的设备,如变压器、继电器和电能表等。
2. 系统不稳定:当过电压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电力系统可能变得不稳定,导致设备间的电能传递受到影响。
三、过电压分析的方法过电压分析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进行仿真和计算,以评估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1. 瞬态稳定分析:通过瞬态稳定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在过电压冲击下的稳定性。
该分析主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包括电压暂降、电流冲击和设备响应等。
2. 静态稳定分析:静态稳定分析主要评估电力系统在过电压下的静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分析可以评估过电压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电压和功率的影响。
3. 电磁暂态分析:电磁暂态分析是通过计算每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变化来评估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该分析主要关注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响应。
四、过电压防护措施为了减轻过电压的影响并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采取一定的过电压防护措施。
1. 接闪装置:接闪装置可接地试验系统,通过将过电压引到接闪装置上,从而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等外部过电压的影响。
2. 绝缘配合:合理选择和配合电力系统的绝缘设备和绝缘材料,提高系统的绝缘能力,防止内部过电压的产生和传播。
电力系统过电压一、电力系统过电压过电压是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可能危害绝缘的异常电压,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是电力系统中电路状态和电磁状态的突然变化所致。
两种类型过电压:1、雷电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2、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内部过电压能量来源于系统本身,幅值以系统最大工作相电压幅值Uph.m 的倍数k来表示。
k0值约为1.3-4.0,其大小与系统参数、断路器性能、中性点接地方式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1、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电力系统由于进行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突然短路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电力系统状态发生突变,使系统从一种电磁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电磁状态,在这种过渡中会出现电磁振荡,电磁能与静电能在电感性与电容性元件中以电路固有频率交替转换,以致在电气设备上出现过电压。
常见操作过电压的种类:(1)空载线路合闸与重合闸过电压(2)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3)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4)弧光接地过电压(1)空载线路合闸与重合闸过电压当断路器突然合上时,在回路中会发生角频率的高频振荡过渡过程,电容C(即线路)上的电压可能达到最大值:1)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如果合闸前电容C 上还有初始电压,合闸后振荡过程中的过电压有可能达到3E m(如采用线路自动重合闸时就可能有这种情况)。
2)重合闸过电压2、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空载线路属于电容性负载,由于切断过程中断路器触头间交流电弧的重燃而引起的电磁振荡,使线路出现过电压。
考虑最严重的情况下:(1)工频电流在t1时刻熄灭,此时线路仍保持残余电压Uc=+Em;(2)在t2-t3时间段,高频电弧第一次重燃后熄灭,此时,线路电压经过振荡后达到-3Em;(3)在t4-t5时间段,高频电弧第二次重燃并熄灭,此时,线路电压经过振荡后达到了5Em;(4)如此推演,直至电弧不再重燃、电流最终切断为止。
高压断路器加装并联电阻的作用空载线路合闸时,辅助断口D2先接通,长线经合闸电阻Rb接入电源,振荡得到阻尼。
过电压和欠电压的定义过电压和欠电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它们对电器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定义、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几个方面介绍过电压和欠电压的相关知识。
一、过电压的定义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现象。
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分为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两种情况。
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源或负载的突然断开或接入造成的,如电动机的突然停机或开机;外部过电压则是由于雷电、电网突然短路或开路等原因引起的。
二、过电压的原因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原因:雷电是引起过电压最常见的外部原因之一,雷电击中电力线路或设备会产生瞬态过电压。
此外,电网的短路或开路也会导致过电压的产生。
2. 内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电动机突然停机或开机、电力电子设备故障、电网突然负荷变化等。
三、过电压的影响过电压会对电器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 对设备的损害:过电压会使电器设备的绝缘层受到破坏,导致设备的故障和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事故。
2. 对电网的影响:过电压会使电网的电压失控,导致电网的不稳定运行,甚至造成电力系统的崩溃。
3. 对生活用电的影响:过电压会对家庭和工业用电带来不便,如使电灯熄灭、电器损坏等。
四、过电压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过电压对电力系统和电器设备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1. 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针对不同的电器设备和电力系统,选择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配置,如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流器等。
这些装置能及时检测到过电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加强绝缘措施:对于容易受到过电压影响的设备,要加强其绝缘措施,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减少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害。
3. 控制电网负荷:合理控制电网负荷,避免电网突然负荷变化引起的过电压。
4. 接地保护:加强电力设备的接地保护,减少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
5. 防雷措施:在电力设备和建筑物上加装避雷装置,减少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对过电压的认识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现象。
过电压的发生可能会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过电压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过电压的分类过电压主要分为两大类: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也称为雷电过电压,是由于雷击引起的过电压现象。
而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内部的操作、故障或异常情况引起的过电压现象。
二、过电压的危害过电压可能会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造成以下危害:1.绝缘击穿:过高的电压会使得电力设备的绝缘材料击穿,导致设备损坏或短路。
2.设备损坏:过电压会使电力设备承受超过其额定值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导致设备损坏。
3.系统稳定性受影响:过电压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使得系统出现振荡、失步等问题。
4.引发火灾:过高的电压可能导致电火花、电弧等产生,引发火灾事故。
三、过电压的预防和处理为了预防和处理过电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避雷设施:在建筑物、设施等处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避雷设施,以防止雷击引起的过电压。
2.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限制过电压的幅值和持续时间。
3.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
4.合理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电力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5.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运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对于过电压的认识和处理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合理规划设计、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过电压问题,从而减少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损失和风险。
什么叫做过电压?分哪几种?过电压overvoltage 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过电压的出现通常是负荷投切的结果,例如:切断某一大容量负荷或向电容器组增能(无功补偿过剩导致的过电压)。
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
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
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过电压分外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两大类。
外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大气过电压。
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
分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
雷电过电压的持续时间约为几十微秒,具有脉冲的特性,故常称为雷电冲击波。
直击雷过电压是雷闪直接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过电压。
雷闪击中带电的导体,如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称为直接雷击。
雷闪击中正常情况下处于接地状态的导体,如输电线路铁塔,使其电位升高以后又对带电的导体放电称为反击。
直击雷过电压幅值可达上百万伏,会破坏电工设施绝缘,引起短路接地故障。
感应雷过电压是雷闪击中电工设备附近地面,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击的电工设备(包括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上感应出的过电压。
因此,架空输电线路需架设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等进行防护。
通常用线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表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内过电压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过电压。
有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又称工频电压升高。
常见的有:①空载长线电容效应(费兰梯效应)。
在工频电源作用下,由于远距离空载线路电容效应的积累,使沿线电压分布不等,末端电压最高。
过电压名词解释过电压名词解释:一、过电压的定义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超过了设备的额定电压或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压。
这种电压的升高可能是由于系统内部的故障、操作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等原因引起的。
过电压的存在对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绝缘造成威胁,可能引发设备损坏、绝缘击穿等事故。
二、过电压的分类1.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的操作(如断路器的合闸、分闸操作)而产生的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但电压幅值较高。
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和波形受到系统参数、设备特性和操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雷电过电压:雷电过电压是由雷电活动引起的过电压。
当雷电击中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时,会产生极高的电压和电流。
雷电过电压具有幅值极高、波前时间极短的特点,对电力系统的绝缘和设备构成严重威胁。
三、过电压的危害1.设备损坏:过电压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绝缘击穿、电弧重燃等,进而引发设备损坏、火灾等事故。
2.系统瘫痪:严重的过电压可能导致大面积的设备损坏,使电力系统瘫痪,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3.人身安全:过电压可能引发电弧、电击等,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四、过电压的防护措施1.设备绝缘加强:提高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采用更高耐压等级的绝缘材料,以减少设备在过电压作用下的损坏风险。
2.避雷措施:在电力系统中设置避雷针、避雷器等设备,引导雷电电流入地,保护设备和系统免受雷电过电压的侵害。
3.操作策略优化:优化电力系统的操作策略,如合闸、分闸时序等,以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和持续时间。
4.过电压保护装置:装设过电压保护装置,如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等,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这些装置会迅速动作,将过电压导入大地或旁路,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五、总结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了解过电压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损坏、保护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过电压的概念与分类
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电压超过了正常的工作范围。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过电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操作过电压:这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压升高。
例如,开关操作、电力系统振荡、雷电等都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
2. 暂态过电压:这是由于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产生的电压升高。
例如,电力系统的开断、短路等都可能产生暂态过电压。
3. 操作冲击过电压:这是由于电力系统的开断或短路产生的电压升高。
这种过电压的幅值高,上升速度快,可能对设备和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4. 雷电过电压:这是由于雷击产生的电压升高。
这种过电压的幅值非常高,可能超过设备的工作电压数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5. 工频过电压:这是由于电力系统的振荡或非正常操作产生的电压升高。
这种过电压的幅值相对较低,但持续时间长,可能对设备和系统造成慢性损害。
过电压的防治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运行和维护以及有效的保护装置来实现。
过电压和欠电压的定义过电压和欠电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它们都会对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本文将分别对过电压和欠电压进行定义和分析。
一、过电压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现象。
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分为瞬时过电压和持续过电压两种。
1. 瞬时过电压瞬时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的现象。
瞬时过电压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1)雷击:雷电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能量,当雷电落地或接近电力线路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
(2)开关操作:电力系统中的开关操作会引起电流的突变,从而产生瞬时过电压。
(3)电力设备故障:电力设备故障如短路、断路等也会导致瞬时过电压。
瞬时过电压对电器设备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瞬时过电压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被击穿,从而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电气设备的过电压损坏:瞬时过电压会使设备的电压超过额定值,从而导致设备元器件的过电压损坏。
2. 持续过电压持续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长时间内超过额定值的现象。
持续过电压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1)电力系统的负载变化:当电力系统的负载突然变化时,会导致电压的持续过电压现象。
(2)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电力系统进行电压调整时,可能会导致电压的持续过电压现象。
持续过电压对电器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寿命降低:持续过电压会使设备的工作电压超过额定值,从而缩短设备的寿命。
(2)设备功率降低:持续过电压会导致设备的工作电压不稳定,从而使设备的功率降低。
二、欠电压欠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低于额定值的现象。
欠电压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1. 电力系统负载过大:当电力系统的负载超过系统承载能力时,会导致欠电压现象。
2.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电力系统进行电压调整时,可能会导致电压的欠电压现象。
欠电压对电器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工作不稳定:欠电压会导致设备的工作电压不足,从而使设备的工作不稳定。
电力系统过电压定义与分类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定义: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在电网工频最高运行相电压的作用下,
但由于各种原因电网中一部分地方可能会产生高于最高运行相电压的电压,并且该电压对设
备的绝缘结构有危害,称这种电压为过电压。
U而言的;
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是相对于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m
或最高相间电压峰值
m
的任何波形电压为相对地或相间过电压。
m
运行经验与研究表明,电力系统过电压是造成电网绝缘损坏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选择
电气设备绝缘的决定因素。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
过电压分为两大类:外部过电压与内部过电压。
雷电是电网外部发生的一种大气现象,由雷电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
又称为雷电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雷电直接击于导线或设备上引起的过电压称为直击雷过电压;雷电击于导线或设备
旁边,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过电压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就幅值而言感应雷过电压比直击雷过电压小,
通常对35kV以下线路有危险。
内部过电压:由于电网内部故障或开关操作时发生振荡引起的过电压,分为稳态性质的暂时过电
压与暂态性质的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幅值通常比较高,可达最高运行相电压的三倍以上,持
续时间比雷电过电压长得多,约几毫秒到几十毫秒。
开始
完成于成都2015-10-27
Email:sgan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