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哈尔滨中央大街东风街[舞台承接及经营方案]哈尔滨盛世华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项目说明城市是有生命的,街道即是构筑城市生命的脉络。
在哈尔滨,有一条全国闻名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它可谓这座城市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根脉之一。
中央大街浓缩城市兴衰,记录岁月遗痕,传承历史文脉,演绎时代风情,也烙印上人们商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斑斑印记。
走在中央大街上,呼吸到的不仅仅只是繁华喧闹的商业气息,更有一抹飘逸而出的醇厚浓郁的历史况味让人沉醉。
中央大街的历史,中央大街的建筑,一直引领与涵盖了哈尔滨历史与时代、文明与时尚的诸多因素,这是哈尔滨的一个窗口,一张城市名片。
因此,中央大街更需要有一个独特的,具备长久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使之与商业发展、城市建设相得益彰。
二、中央大街的文化特点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
它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
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
近日,在由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首次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活动中,中央大街成为哈尔滨市唯一被申报的街道。
漫步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
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三、项目分析地理位置:本方案涉及区域位于中央大街中段,与东风街交口处,紧邻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的中央商城,历年都会为商家所用,进行商业促销、宣传等活动,受众关注率较高。
风格及其定位:百年老街上的啤酒花园商业宣传现状:每年中央大街的促销、宣传活动受到季节限制较为明显。
例如一些婚纱摄影机构基本只在夏季进行阶段性的展示,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央大街的文化生活,但是活动内容单一,缺少长久生命力。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哈尔滨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该步行街建于1898年,是哈尔滨建城时期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步行街之一。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条迷人的中央大街步行街。
一、历史沿革中央大街步行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的哈尔滨是俄罗斯的军事要塞。
当地的居民和外国移民逐渐增多,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和商业发展的需求,中央大街作为主要商业街区得到了发展。
最初的中央大街以阿哈罗诺夫斯卡亚街为名,以俄式建筑为主,留存至今。
二、地理位置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中部,南起松花江大桥,北至哈尔滨火车站,全长约1450米。
步行街横贯哈尔滨市中心繁华区域,是哈尔滨的商业、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
三、建筑风格与景点1. 建筑风格中央大街保存了大量的欧式建筑,包括巴洛克、哥特式、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种建筑风格,展现了西方建筑的魅力。
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外立面色彩繁多,充满艺术感,演绎出哈尔滨独特的历史风貌。
2. 景点中央大街拥有诸多著名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有:(1)哈尔滨中央大街徒步区:中央大街上的步行区域宽敞明亮,两侧是各类商店、餐厅和咖啡馆,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场所。
(2)星海广场:位于中央大街北端,是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
广场上有众多雕塑和纪念碑,还有儿童游乐场和音乐喷泉,是游客聚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大厦街:位于中央大街南端,是哈尔滨最早的商业街之一。
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商铺,是体验传统哈尔滨商业文化的好地方。
四、购物与美食中央大街步行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拥有众多的百货公司、专卖店和商铺,满足了人们的各种购物需求。
无论是时尚潮流品牌、传统工艺品还是特色小吃,这里都能找到。
在中央大街漫步购物,品尝当地美食,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五、文化活动中央大街步行街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等大型文化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央大街整改情况报告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我对中央大街的整改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下是我对中央大街整改情况的报道。
中央大街作为本市的重要交通干道和商业中心,一直是市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中央大街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提升中央大街的形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相关部门决定对中央大街进行全面整改。
整改计划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道路状况的改善、商业环境的优化、交通秩序的整顿等。
针对道路方面,相关部门对中央大街进行了重新铺设,并增加了交通标线和标牌,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同时,对于行人通行的便利性也进行了优化,新建了人行道和人行天桥,以减少行人与车辆的冲突。
商业环境的整改主要集中在规范商店的门面、店招和广告等方面。
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许多商家的门面得到了改善,也减少了乱涂乱画和张贴未经许可的广告现象。
此外,相关部门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店铺进驻中央大街,提升了整条街道的商业氛围。
交通秩序的整顿主要针对中央大街的交叉路口进行了改造和优化。
新建的交通信号和行人过街设施有效地分流了车辆和行人,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交通警察的巡逻和执法,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中央大街的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道路状况得到了改善,商业环境更加规范,交通秩序明显提升。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整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商家仍然存在违规行为,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部分市民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还有待提高。
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中央大街整改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出行体验。
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商业街道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不佳、商业业态单一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商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步行街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目标1、打造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提升步行街的商业活力和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
3、营造舒适、安全、美观的步行环境,提高居民和游客的出行体验。
4、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二、场地分析(一)地理位置步行街选址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站,便于居民和游客的到达。
(二)周边环境周边有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居民区等,人流量较大,商业氛围浓厚。
(三)场地现状场地现状为一条老旧的商业街,街道狭窄,设施陈旧,交通混乱,步行体验不佳。
三、规划设计理念(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步行空间、便捷的服务设施和丰富的活动场所,让人们在步行中感受到关怀和尊重。
(二)商业活力通过合理的业态布局和商业策划,吸引各类商家入驻,提升步行街的商业活力和竞争力。
(三)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步行街的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中,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四)生态环保采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推广节能照明、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型的步行街区。
四、功能分区与业态布局(一)功能分区1、购物区集中布置各类品牌专卖店、特色小店,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
2、餐饮区设置各类餐厅、小吃摊,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3、娱乐区配备电影院、KTV、游戏厅等娱乐设施,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
4、文化区建设图书馆、艺术展览馆、文化广场等,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5、休闲区设置公园、绿地、休息座椅等,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二)业态布局1、主力店引入知名品牌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作为主力店,吸引人流,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央大街周边地区拆迁改造有关事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8.19•【字号】哈政发法字[2003]30号•【施行日期】2003.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央大街周边地区拆迁改造有关事宜的通告(哈政发法字[2003]30号)为改善中央大街周边地区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哈尔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中央大街周边地区拆迁改造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拆迁改造范围:(一)中央大街东侧范围:东起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办公楼,西至中央大街,南起花圃街,北至友谊路(具体范围以工程规划图为准);(二)中央大街西侧范围:东起中央大街,西至市晶体管厂厂房,南起上游街,北至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南侧办公楼(具体范围以工程规划图为准)。
二、拆迁改造范围内需要被拆迁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应当按照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拆迁公告确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
三、在拆迁改造范围内,对涉及拆迁的具有合法产权证照的房屋,应当按照《哈尔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及其附属物,应当在搬迁期限内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四、拆迁改造范围内需要拆除或者改造的广告、牌匾、围栏、围墙和地上、地下管线等设施,由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按照规划要求在搬迁期限内自行拆除或者改造,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五、拆迁改造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服从市人民政府的决定,顾全大局,积极搬迁;被拆迁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做好搬迁工作,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如期完成。
六、中央大街周边地区拆迁改造工作,由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00三年八月十九日lar_16898310。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办法正文:----------------------------------------------------------------------------------------------------------------------------------------------------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1997年5月15日)第一条为加强对代表哈尔滨建筑特色的中央大街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和发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的要求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步行街区,是指东起尚志大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经纬街(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友谊路(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步行街,是指中央大街及向两侧街路延伸25米的路段(以设置的隔离设施为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大街步行街区(以下简称步行街区)的管理。
对步行街区居民庭院内的管理,仍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
第四条本办法由道里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道里区人民政府可以设置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市或者区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步行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步行区有关部门依法规定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步行街区管理机构实施委托权限内的执法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人民警察巡察部门在步行街区依据《哈尔滨市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履行巡察职责时,应当密切配合步行街区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第六条对中央大街及其两侧的保护建筑,依照《哈尔滨市保护建筑街坊街道和地区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护和管理。
保持中央大街原有的线型、空间尺度、街道两侧有特色的建筑、市政设施及地面铺装。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央大街发展哈尔滨是一座极具欧陆风情的北国名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中央大街则是哈尔滨的突出代表和显着标志。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年6月1日将其改造成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1998年,中央大街步行街获得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6年3月又被中央八部委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单位。
2006年4月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首届哈尔滨十大城市名片评选活动中,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
2008年评为“哈尔滨十佳名景”。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中,将中央大街街区列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传统风貌保护区。
在哈尔滨市1997年发布的《哈尔滨市保护建筑街坊街道和地区管理办法》中,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道。
1997年以来,哈尔滨几任市委,市政府基于中央大街脏、乱、差、黑的状况,为保持和完善中央大街的历史风貌,塑造城市新形象,使这条历史名街为哈市的经济、文化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决定将中央大街改造成为以商业、旅游、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全国一流的独具文化魅力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把中央大街历史街区建设成为哈尔滨市的游憩商业区。
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批准的《中央大街步行空间环境规划》《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1997年,通过一期工程,中央大街成功地改造成全国第一条步行街。
在一期工程中,对中央大街主街建筑立面进行了整饰,牌匾广告进行了统一治理,取消了架空线缆,增加了灯饰照明。
2002年以后又进行的二期,三期工程,对历史街区内的保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增加了休闲空间,拆除了与商业功能不符的建筑,同时对街区内的25条辅街也进行了整治,完成了红专街音乐文化街、大安街美食街、东风街理容化妆品街的改造,逐步形成了占地94."05公顷的历史风貌商业街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繁华的商业街区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繁华的商业街区黑龙江哈尔滨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而中央大街则是该市最具代表性的商业街区之一。
该街区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繁华的商业氛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这一繁华的商业街区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一、历史背景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条全长约1.45公里的步行街。
该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建,并成为沿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
街区以其独具特色的欧洲风情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是当年俄罗斯移民对东方文化的独特诠释。
二、建筑风格中央大街上的建筑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建筑风格为主,如意大利和法国巴洛克风格、德国哥特式风格等。
这些建筑物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美的内部装饰吸引了大量游客。
无论是古老的石头建筑,还是保留着浓郁历史氛围的木质建筑,都展示着过去岁月的痕迹。
这些建筑不仅是哈尔滨市的历史遗迹,也是对当年移民的一种纪念。
三、商业氛围作为哈尔滨市最著名的商业街区,中央大街拥有众多的商铺、餐馆、咖啡厅、艺术品店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而且这些商铺大多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小型的精品店还是大型的购物中心,都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中央大街每天都会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当地居民,形成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商业圈。
四、夜景魅力中央大街不仅在白天繁忙,夜晚同样展现了迷人的魅力。
当夜幕降临后,整条街区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营造出一种浪漫、热闹的氛围。
夜晚的中央大街更像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五、文化底蕴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市的象征性街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街区附近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重要的文化景点,如防洪纪念塔、圣索菲亚教堂等,这些地方不仅彰显着哈尔滨市的历史变迁,还展示了不同文化交融的特色。
六、旅游热点中央大街作为黑龙江哈尔滨市的旅游热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第一篇: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规划提出了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相邻25条辅街为骨架,建设中央大街风貌区的框架构想。
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将现状1450米的主街和部分相邻辅街,全部改为步行街,形成中央大街风貌区步行街区。
2、全面修缮中央大街主街两侧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整合改造临街其他建筑,建设独具特色的、具有“欧陆风情”的建筑艺术长廊。
3、注重增强沿街经营项目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调整和新设“中央大街历史博物馆”、“啤酒城”、“文化休闲吧”、“影吧”等项目,提高保护街道的历史文化品位。
4、拓展主街两侧已有休闲区,为游人再增设5处休闲场所。
5、将中央大街主街街路视野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全部灯饰化,精心塑造夜间景观,为市民和游人夜晚户外活动,提供赏心悦目的活动空间。
6、修缮和更新街道路面铺装,更新完善街道公共设施、雕塑、建筑小品等。
规划提出了为拓展中大街风貌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完善中央大街风貌区的配套功能,在整体功能和整体风貌上对中央大街提档升级,对东起尚志大街、西直通江街、南起经纬街、北至防洪纪念塔区域内94.66公顷范围内进行用地使用功能的调整。
拆除区域内的部分居住建筑,建设停车楼、停车场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商业、文化等公共建筑项目。
将相邻中央大街的25条辅街改造建设为各具特色的商业文化街。
为配合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的建设,重新调整道里中心区的道路交通格局,减少交通干扰,建设地下人行通道,实施空中工程线网埋地工程,提高市民和游人日常活动的安全度和视野舒适感。
规划还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分三步实施的工作方案,提出了保护建筑的修缮、街道绿化布置、灯饰亮化、新设街道公共设施和建筑小品的规划设计方案。
第二篇:中央大街导游词中央大街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哈尔滨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央大街步行街。
到哈尔滨,要逛中央大街步行街就像到北京一定要去王府井大街一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央大街步行街环境综合整治有关事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5.30•【字号】哈政发法字[2003]19号•【施行日期】2003.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央大街步行街环境综合整治有关事宜的通告(哈政发法字[2003]19号)为提高中央大街步行街环境质量,保持中央大街的传统风貌,促进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条例》、《哈尔滨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哈尔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中央大街步行街环境综合整治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综合整治范围:(一)北起友谊路、南至经纬街,中央大街道路红外线外延25米范围内的区域;(二)中央商城休闲区、红专街休闲区、西六道街休闲区、西七道街休闲区。
二、综合整治内容:(一)拆除综合整治范围内与环境不相协调的广告、牌匾,临街建筑墙体立面装修及装饰物、悬挂物等;(二)拆除综合整治范围内的宣传舞台及南北两侧灯桥;(三)拆除综合整治范围内影响防火、交通、保护建筑周边环境或者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临时设施;(四)综合整治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整治规划要求进行整修、清洗、粉刷或者油饰;(五)综合整治范围内临街建筑物楼体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哈尔滨市高层建筑和重点区域临街建筑楼体灯饰设施管理规定》和整治规划要求进行灯饰亮化建设。
三、综合整治范围内被列为拆除的广告、牌匾、临街建筑墙体立面装修等,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和整治规划自行拆除。
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四、拆除综合整治范围内有合法产权证照的房屋,按照《哈尔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综合整治范围内的公企单位、个体工商户应当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市人民政府的决定,保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如期完成。
历史空间的保护与环境更新——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孙成仁;付宏杰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1998(014)003
【摘要】近几年来,步行商业街逐步受到人们青睐,各地纷纷结合旧城开发与改造更新、环境整治与形象塑造、历史建筑保护与文化复兴、交通改善与商贸发展等活动大力开展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陆续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步行商业空间。
本期从中选登了哈尔滨、沈阳、中山、杭州等地实例作品,以供借鉴。
【总页数】7页(P30-36)
【作者】孙成仁;付宏杰
【作者单位】哈尔滨建筑大学讲师;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城市更新——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 [J], 宋丽伟;赵喆
2.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J], 王云庆;于嘉
3.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的近代发展研究 [J], 朱莹;何孟霖;武帅航
4.未开发历史保护街区更新提升设计环境行为研究——以哈尔滨花园街为例 [J], 张译心;杜立柱;黄佳喻
5.哈尔滨中央大街商业步行街闲暇环境的开发与完善 [J], 王昕;吕彬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尔滨中央大街漫步攻略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北方城市,拥有着无数令人心醉神迷的景点。
而中央大街,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不仅承载着哈尔滨的历史与文化,更是购物、美食和休闲的绝佳去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中央大街的漫步之旅,探寻其中的精彩。
当您踏上中央大街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独具特色的方石路面。
这些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平整,每一块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沿着街道前行,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有欧式的巴洛克、折衷主义建筑,也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杰作。
这些建筑色彩斑斓,造型精美,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的古老街头。
中央大街的购物选择丰富多样。
从国际知名品牌到本土特色小店,应有尽有。
如果您喜欢时尚潮流,可以逛逛那些现代化的商场,里面汇聚了各种最新的时尚单品。
而对于那些钟情于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纪念品的朋友来说,街边的小店绝对不容错过。
在这些小店里,您可以找到精美的俄罗斯套娃、手工制作的木雕以及具有东北特色的皮草制品。
而且,在购物的过程中,您还可以和热情的店主们讨价还价,感受一番别样的乐趣。
说到中央大街的美食,那可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首先要推荐的当属哈尔滨红肠。
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香肠,口感鲜美,肉质紧实。
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饪,都别有一番风味。
马迭尔冰棍也是必尝的美食之一。
在寒冷的冬天,咬上一口冰凉香甜的冰棍,那种独特的体验让人难以忘怀。
此外,还有各种东北特色的菜肴,比如锅包肉、地三鲜、铁锅炖等。
如果您想品尝正宗的俄式美食,中央大街上的俄式餐厅也能满足您的需求。
红菜汤、罐焖牛肉、鱼子酱等美食一定会让您大饱口福。
在漫步的过程中,您还可以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
比如,中央大街上的教育书店,这座建筑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外观华丽而庄重。
内部的装饰也十分精美,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还有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它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而建,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站在塔下,您可以欣赏到松花江的美丽景色,感受这座城市的雄伟与壮阔。
哈尔滨中央大街调研报告一、中央大街的历史,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富特色的场景之一,是每个到哈尔滨游玩的人必到的地方之一。
中央大街北起送黄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场1450延长米,宽21.34米。
其中车型方石路为10.8米宽。
中央大街历史悠久,百年老街自建开始便极为有名。
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1900年6月,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破土动工,因为有数千名中国筑路劳工在这一带落脚,称之为“中国大街”。
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
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政权,于1928年7月将“中国大街”改称“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沿袭至今。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
自此,改革开放后,中央大街重新变为繁华的商业街,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繁华,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明的商业街。
1996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规划
规划提出了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相邻25条辅街为骨架,建设中央大街风貌区的框架构想。
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将现状1450米的主街和部分相邻辅街,全部改为步行街,形成中央大街风貌区步行街区。
2、全面修缮中央大街主街两侧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整合改造临街其他建筑,建设独具特色的、具有“欧陆风情”的建筑艺术长廊。
3、注重增强沿街经营项目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调整和新设“中央大街历史博物馆”、“啤酒城”、“文化休闲吧”、“影吧”等项目,提高保护街道的历史文化品位。
4、拓展主街两侧已有休闲区,为游人再增设5处休闲场所。
5、将中央大街主街街路视野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全部灯饰化,精心塑造夜间景观,为市民和游人夜晚户外活动,提供赏心悦目的活动空间。
6、修缮和更新街道路面铺装,更新完善街道公共设施、雕塑、建筑小品等。
规划提出了为拓展中大街风貌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完善中央大街风貌区的配套功能,在整体功能和整体风貌上对中央大街提档升级,对东起尚志大街、西直通江街、南起经纬街、北至防洪纪念塔区域内94.66公顷范围内进行用地使用功能的调整。
拆除区域内的部分居住建筑,建设停车楼、停车场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商业、文化等公共建筑项目。
将相邻中央大街的25条辅街改造建设为各具特色的商业文化街。
为配合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的建设,重新调整道里中心区的道路交通格局,减少交通干扰,建设地下人行通道,实施空中工程线网埋地工程,提高市民和游人日常活动的安全度和视野舒适感。
规划还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分三步实施的工作方案,提出了保护建筑的修缮、街道绿化布置、灯饰亮化、新设街道公共设施和建筑小品的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