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全面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工作,减少病媒生物的繁殖和传播,防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和科普,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完善的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加强对病媒生物分布、密度和传播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2.定期进行环境清理和卫生检查,消除病媒生物的滋生地和藏身处。
3.科学使用防病媒药剂进行灭蚊、灭蝇等工作,确保药剂使用量和方法合理、安全。
4.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5.推广病媒生物防控知识,强化公众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自我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6.严格落实上级疾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配合开展疾控工作。
三、动员组织
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病媒
生物防控工作。
2.各部门要加强协作,落实好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3.抽组专业防疫队伍,配备防护装备和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四、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2.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落实。
3.注重信息共享和社会化维护,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增强社会监督和参与力度。
以上为本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各级单位的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一、组织领导为提高职工健康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对除四害的'工作力度,我园成立了除四害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每月各开一次会议,讨论本单位除四害状况及方法,并制定除四害的工作制度。
二、灭鼠工作1、灭鼠工作坚持常常与突击相结合,防、灭相结合,药物与工具相结合,每月开展一次药物突击灭鼠活动,常年有灭鼠工具,有切实可行的防鼠措施。
2、准时清理室内外杂草,常常检查仓库、墙角、墙缝、鼠洞,准时堵塞,对鼠笼、鼠夹应准时投放和清理。
三、灭蝇、灭蚊、灭蟑螂工作1、彻底去除蚊、蝇、蟑螂孳生场所和卫生死角翻盆倒罐,去除积水,不乱倒乱丢垃圾。
2、定点、定人、定时对孳生场所进行药物喷洒消灭。
3、完善防蝇设施,垃圾箱有盖有门,密封存放垃圾,,厕所定人清扫,定时喷洒药水。
4、饮食、食品存放处必需开展常常性的灭蚊、蝇、蟑螂活动。
5、厨房要常常彻底清理蟑螂栖息场所,并搞好室内外卫生,清洗厨房每个角落,确保饮食卫生。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范文2稳固除四害工作成果,确保全园在卫生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掌握。
特制定年度除四害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目标:今年的除四害工作以灭除四害,预防疾病,爱护群众健康,确保我市建设的快速进展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为目标,组织动员师生对比除四害标准,实行综合性消除措施和突出杀灭措施进行大力消杀四害。
二、时间部暑:1、三月上旬调整除四害领导小组和除四害专业队伍,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使除四害工作事事有人做,到处有人管。
2、四月中旬进行动员和培训阶段,对各区域进行规划,落实专人,肯定到底,签订责任书,施药规定,施药场所,除杀后处理,数据收集,资料汇合等工作做细致部署,确保除四害工作善始善终。
3、五月下旬,环境集中整治,开展突击性清理活动,彻底去除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彻底去除四害孳生场所。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一、前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保障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健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蟑螂等,它们的存在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卫生隐患。
因此,制定并实施学校病媒生物防制方案,对维护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1. 保障学生健康。
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对学生健康构成威胁,如登革热、疟疾、流行性感冒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 维护学校环境卫生。
病媒生物的存在会影响学校的卫生环境,给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
3. 增强学校管理水平。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的措施。
1. 环境治理。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校园内的清洁和整洁,清理垃圾、消除积水、修补漏水等,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地。
2. 定期清洁。
对学校的卫生死角进行定期清洁,包括教室、食堂、厕所等,消除病媒生物滋生的条件。
3. 病媒生物监测。
建立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定期对学校内外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媒生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措施。
4. 防治措施。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设置粘虫板、安装防蚊窗等,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数量。
5. 教育宣传。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的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
学校应当加大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投入,确保防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人员配备。
学校应当配备专业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防制工作的落实。
五、结语。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形象。
学校应当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制措施,确保学校环境卫生和师生健康的安全。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病媒生物的威胁日益突出。
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和跳蚤,可能传播各类疾病,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学校病媒生物防制方案至关重要。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在学校范围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3. 方案内容3.1 病媒生物监测- 学校将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包括蚊子、苍蝇和跳蚤等。
监测结果将被记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3.2 环境整治- 学校将定期组织环境整治活动,清理校园周围的垃圾和积水,并及时修复排水设施。
同时,校园内的草坪和花坛将进行合理管理,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
3.3 教育宣传- 学校将通过课堂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宣传内容包括病媒生物的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3.4 防护设施- 学校将安装防护设施,如纱窗、蚊帐等,以阻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区域。
特别是在宿舍区和食堂等易受病媒生物侵扰的场所,防护设施将被优先考虑。
3.5 病媒生物控制- 学校将采取相应的生物控制措施,如合理使用昆虫捕捉器和灭鼠器等,以降低病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风险。
所有使用的控制措施均需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责任分工为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将指定相关人员负责不同的方案内容,包括病媒生物监测、环境整治、教育宣传、防护设施安装和病媒生物控制等。
5. 预案调整和评估学校将定期评估方案实施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学校将密切关注病媒生物防制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以保持方案的有效性。
以上为学校病媒生物防制方案的基本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以保护学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XXXX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XXXXXX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并接受监察部门的考核验收,根据《XXX病媒生物防制任务清单(区工科局)》,结合油站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属地管理、专群结合、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方针,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传播和引发的疾病,提升油站卫生管理水平,提高顾客环境体验及员工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按照XXXX工科局制定的《病媒生物防制任务清单》要求,结合病媒生物消长规律,坚持“生物防制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以环境治理为主;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群众运动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开展灭鼠、蚊、蝇、蟑螂活动,有效降低“四害”密度。
三、具体任务(一)抓好灭鼠工作。
1.开展春、秋季灭鼠活动。
每年按照要求开展春、秋两次统一药物灭鼠及日常灭鼠活动,实行“统一药物、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三统一制度。
做好鼠情监测,凡监测有鼠迹的场所,均作为投放重点。
2.完善防鼠设施。
在院坝绿化带、墙根等隐蔽位置建设灭鼠毒饵站,下水道口设置稳固的金属防鼠网,网眼小于1cm,防鼠网前30cm要加设栏栅阻挡垃圾堵塞网眼,栏栅条间距小于1cm,且无缺损;沟渠平面设置横箅子,箅子缝小于1cm;所有地漏加盖,落水管加盖。
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没有堵死的管线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6cm;天花板无缺漏;墙面和地面有破损、缝隙、孔洞等要立即修复(可用白水泥或玻璃胶堵洞抹缝)。
关闭良好,所有门缝小于0.6cm;粮食、食品仓库及配电房等如为木质门,向外侧下方由地面起要镶嵌30cm高的金属片;如因地面不平而使门缝超过0.6cm时,应加设5cm高水泥或金属门坎,门坎与门之间的缝隙小于0.6cm;食品、粮食仓库的门应同时用光滑金属板安装60cm高的挡鼠板。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疾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病媒生物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定位1. 明确目标: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2. 提高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免受病媒生物侵害。
三、工作内容1. 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系统,监测病媒生物分布情况、数量及传播状况,要求全面、精确、及时,以为后续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防制效果。
重点研究防制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掘并应用新型防制手段,在有效防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培养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制能力。
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4. 卫生防疫设施建设与改善加大对卫生防疫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病媒生物滋生和传播的环境,规范卫生设施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行。
5.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实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四、工作措施1. 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加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
3. 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提高防制技术水平。
4. 利用科技手段完善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
5. 制定宣传教育方案,多渠道传播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预期成果1. 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减少感染人数和疾病爆发。
2.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新技术广泛应用。
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但也存在潜在的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为了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成长,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病媒生物的危害与防制1. 蚊虫蚊虫是常见的病媒生物,能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
为了防止蚊虫的滋生,幼儿园应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清理水源和排水系统,加强对室外活动场所的巡查。
2. 老鼠老鼠是携带多种疾病的病媒生物,如鼠疫、狂犬病等。
幼儿园应加强对储存食物的管理,保持食品的密封性,及时清理食物残渣。
此外,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封堵老鼠可能进入的缝隙。
3. 蟑螂蟑螂是常见的害虫,能传播多种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
幼儿园应保持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消毒。
三、病媒生物防制的关键措施1. 教育幼儿和教职工关于病媒生物防制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蚊虫、老鼠、蟑螂的危害,并学习正确的预防方法。
2. 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幼儿园的清洁与卫生。
定期清理垃圾、消毒餐具、保持水源的卫生等,有效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与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幼儿园的建筑和设施,及时修复漏水漏洞、堵塞缝隙,防止病媒生物侵入。
4. 加强室外环境的管理,清除积水、修剪草坪、清理落叶等,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
5.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推行常态化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四、总结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教育宣传和定期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幼儿园要始终把儿童的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保护幼儿园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成长。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请示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情况,为了有效防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特向您请示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它们是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媒生物防制的实施方案。
1. 加强环境治理。
通过清理、消毒和改善环境,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地和传播源。
加强对生活垃圾、下水道、废弃物堆放点等地的清理和管理,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
2. 宣传教育。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病媒生物的传播途径。
3. 病媒生物监测。
建立健全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对可能滋生和传播病媒生物的地区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风险,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4. 科学防治。
制定科学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对病媒生物进行防治。
同时,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防治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5. 综合治理。
加强卫生、环保、农业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病媒生物防制的综合治理体系。
通过各部门的合力,加强对病媒生物的综合防制和管理,确保防制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有效推进。
三、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的推进。
为了有效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2.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资金和人力保障。
3.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结语。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
我们将按照上述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病媒生物是指能够携带和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蜱虫等。
它们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制定和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工作目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目标是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减少其传播疾病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病媒生物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及时发现和响应疫情;2. 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地,降低其密度;3. 加强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阻断传播链;4. 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5.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二、工作内容(一)病媒生物监测和风险评估1. 建立健全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确定监测点位和频次;2. 收集和分析病媒生物监测数据,评估风险水平;3. 提高监测技术和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4. 提供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报告,为制定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二)病媒生物滋生地控制1. 确定重点滋生地,如废水池、杂草丛等,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2. 加强环境整治工作,清除积水、修复漏水等;3.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环境;4. 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三)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防控1.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控知识的认知;2. 推广个人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物、携带防蚊液等;3. 加强病媒生物灭蚊灭虫工作,如室内喷雾、室外灭蚊等;4. 采取集体防控措施,如室外环境喷雾、社区卫生清理日等;5. 对传染病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1.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2. 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海报、宣传单页等,传播相关知识;3.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和宣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控能力;4. 利用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一、监测病媒生物种群1.建立监测站点:选取重要的媒介生物滞留点,设置监测器具收集媒介生物的样本。
2.定期监测:定期对监测点进行调查,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包括种群密度、种类等情况。
3.数据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报告病媒生物的状况和趋势。
二、环境治理1.隔离传染源:对于传染病的疫源地,实施封锁措施,减少传染源和病媒生物的接触。
2.清除源头:消灭病媒生物的滋生场所,包括清除污水、垃圾堆积物、淤泥等。
清除积水点,如清理堆积的雨水,倒掉花盆、桶等储水容器中的积水。
3.消毒杀虫:采用环境杀虫剂进行室内外的消毒和杀虫工作,如扑灭蚊虫的药剂、消灭跳蚤的药粉等。
三、个人防护1.防护措施:个人可采取穿着长袖长裤,穿防蚊虫服,并涂抹防蚊虫液体或喷洒驱虫剂进行防护。
戴防蚊虫帽,佩戴防蚊虫的手环等。
2.抗蚊虫设施:室内外安装防蚊虫网,避免蚊虫进入室内。
可使用防蚊虫灯、防蚊虫香薰剂等设施。
四、社区宣传1.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2.教育培训:组织相关培训班,培训社区工作人员,提高居民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病例报告:要求社区医疗机构及时上报相关疾病病例,加强病例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五、政府协调1.多部门合作: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等要形成合力,共同开展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2.组织指导:卫生部门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控方案。
3.奖惩措施:对于疫情爆发地区,要加大部门协作力度,采取奖励和惩罚措施,促使各方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此外,每个地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可能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2013年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反复性、动态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环境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和其它方法为辅的原则,加强讲卫生、除害防病的宣传教育,坚持经常性工作与突击行动相结合,坚持除害用药规范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落实密度监测制度,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程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灭鼠工作 城镇灭鼠工作,必须坚持“环境治理,防灭并重,综合防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消除鼠类生存的条件,有效杀灭,防范入侵。 (一)整治环境 减少鼠类栖息、生存条件。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断绝鼠粮,管理好粮食、食品、水源、禽畜饲料等;堵塞鼠洞,地面硬底化,减少鼠类的生存环境;建筑物应设有效的防鼠设施,防止鼠类的入侵。 (二)药物灭鼠 1、灭鼠药物:必须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如敌鼠钠盐、溴敌隆、大隆、杀鼠迷等。 2、灭鼠药选购:必须到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供货单位购买。 3、投药方法:投药前必须对投药员进行技术培训,每个投药员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负责一定数量的居民住户、单位、外环境等。药饵的投放要做到“到位”和“三饱和”。 到位”指毒饵要投放在有效位置上,让鼠容易遇到毒饵。如投放在鼠洞、鼠道、出入口等,同时投放位置要尽量选择干净、干爽、隐蔽的地方。 “三饱和”:一是“空间”的饱和。投药时要全面投放,覆盖面要广,不遗漏任何地点,减少没有投放灭鼠药的“盲区”。二是“时间”的饱和。连续投药,直到投放的毒饵不再消耗为止。三是“药量”饱和。具体操作方法:室内每15平方米投放1~2堆,室外每5~10米投放1堆,每堆15~25克;第一天采用试探性投放,投放量稍少些,第二、第三天再检查,发现已被取食的就补充毒饵,吃多少补多少,吃光者加倍补充,一直投放到毒饵不再消耗为止,一般要投药7天左右。对一些环境复杂适合有鼠栖息、活动的场所,应保留一定残留毒饵,并经常检查补充毒饵,以巩固灭鼠效果。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毒水、粘胶、捕鼠笼、捕鼠夹等多种方法灭鼠。 4、清除鼠迹:鼠迹包括鼠粪、鼠洞、鼠咬痕、鼠道、足印和尾迹,新、旧鼠迹都计为阳性。清理鼠迹工作量大,时效性强,考核结果较为客观,也有利于促进环境治理。清鼠迹要力求做到全方位、立体式。 (三)防鼠 1、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应有防鼠设施,包括厨房、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配餐间,粮食、食品仓库,糕点、米面、肉类加工场所,中西药库(房),配电房等。上述场所的门、窗、下水道及墙上的孔洞必须有防鼠设施。 2、合格的防鼠设施。 (1)下水道口:设置稳固的金属防鼠栏栅,栏栅条间距小于1厘米,栏栅与下水道口边缝小于1厘米。 (2)门:关闭良好,门缝小于0.6厘米。粮食、食品仓库及配电房的木质门,向外侧下方由地面起要镶嵌30厘米高的金属片。如因地面不平而使门缝超过0.6厘米时,应加设5厘米高水泥或金属门坎,门坎与门之间的缝隙小于0.6厘米。大型食品、粮食仓库的门应同时用光滑金属板安装60厘米高的防鼠闸板。 (3)窗口完好能密闭。 (4)墙上的通风口,应安装金属防鼠网,网眼直径小于1.3厘米。通上下水(即自来水管、排水管)、煤气、电线、空调等墙上孔洞的四周应封闭。 (四)查漏补缺 投药灭鼠15天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对灭鼠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二、灭蚊工作 蚊虫防制,要严格按照《曲阜市蚊虫防制工作指导》的要求,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消除蚊虫孳生条件,有效控制蚊虫孳生,适当辅以杀灭成蚊措施。一)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环境治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 1、整治污水沟、污水塘、废水塘、洼地积水。对城镇及周边的污水沟、污水塘、废水塘以及洼地积水,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能力,采取填平、覆盖密封、清疏、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2、改造和疏通排水系统。对可能造成积水孳生蚊虫的下水道进行改造,例如明渠和半明暗的下水道改为密闭式下水道,密封下水道沙井盖,在下水道进水口安装防蚊装置如防蚊闸或存水弯管,防止蚊虫进入下水道产卵繁殖或从下水道飞出。 3、密封各种地下沟(井)。把所有供电、通讯、电视、自来水、煤气等地下管道沟(井),改为密闭式,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蚊虫孳生。 4、改造建筑物反梁防止积水,清除天台、阳台各种积水。 5、翻盆倒罐,清除小积水。通过宣传教育和经常检查,广泛发动单位和住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种植花卉盆景的存水,定期每周换水,提倡改用湿沙种植万年青、富贵竹,或将花瓶口密封;废旧汽车轮胎、陶瓷卫生洁具及可积水的容器不露天堆放,防止积水生蚊。 (二)加强孳生地管理,控制蚊幼虫。 1、建立孳生地管理制度。根据蚊虫在适宜条件下约每7~8天完成发育周期的特点,应建立层级负责制的蚊孳生地检查处理制度,对一切可能有蚊虫孳生的固定场所,要建立档案,定期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2、控制蚊幼虫孳生。对暂时未能彻底处理的各类型积水,可采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用加盖密封、定期5~7天换水一次,或放养鱼类、杀虫剂控制等方法控制蚊幼虫孳生。 3、化学杀虫剂灭幼虫。可用于杀灭蚊幼虫的杀虫剂很多,例如倍硫磷、双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杀螟松、敌百虫、巴沙等灭蚊幼虫效果都很好。化学杀虫剂灭蚊幼虫的施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蛹期前使用杀虫剂,按有效剂量浓度喷洒在孳生地水体,夏秋季每周检查处理一次;二是制成“缓释剂”,例如采用残效期长的“倍硫磷”浸泡软木塞再加光油封盖,制成“倍硫磷缓释剂”,吊放在水流缓慢的下水道沉沙井、进水口的存水弯管和各种固定积水,能维持1~2个月杀灭蚊幼虫的作用。 4、生物制剂控制蚊幼虫。化学杀虫剂对鱼类有毒,可使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等控制蚊幼虫,对鱼类无毒,灭蚊幼虫效果好。 (三)消灭成蚊。消灭成蚊必须在搞好环境治理,消除和有效控制幼虫孳生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消灭成蚊必须根据不同蚊种的栖息、活动习性,有的放矢进行滞留喷洒或空间喷洒。 (四)查漏补缺。应对照国家灭蚊标准在蚊繁殖高峰期进行反复检查,对灭蚊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三、灭蝇工作 灭蝇工作,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消除蝇类孳生条件,有效控制蝇类孳生,适当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辅以杀灭成蝇措施。 (一)环境治理 1、管好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城镇蝇类的主要孳生物,必须加强管理,实行垃圾袋装化上门收集、中转,取消露天垃圾桶、垃圾池,市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机团单位要设封闭式垃圾屋存放垃圾,垃圾清运要密闭化,日产日清,不残留;垃圾要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堆沤发酵处理要达到规定要求。 2、管好粪便。普及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厕所,取消旱厕、露天粪池粪缸及其他孳生蝇类的厕所;城区及周边1000米范围内禁止设经营性的禽畜饲养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禽畜饲养场地面要硬底化,要建有密封式粪池,禽畜粪便集中沤制,防止蝇类孳生。 3、加强屠宰行业废弃物管理。牲畜和家禽屠宰场的废弃物,要建有封闭式污物处理池集中处理,屠宰店要设有盖废弃物容器装载废弃物,及时清运,不积存、不随处遗弃。 4、加强集贸市场和食品经营单位废弃物管理。集贸市场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集体食堂的垃圾、废弃物,要设有盖容器装载,日产日清、不残留、不随处抛弃。 5、大力提倡卫生施肥。城区及周边农村,不准使用未经发酵处理的垃圾、粪便、厨余、骨头、羽毛、动物尸体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种植瓜、果、菜和花卉。 6、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蝇类孳生。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城镇道路要硬底化,落实清扫保洁工作,曲创卫指挥部字〔2013〕 号 页脚内容9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蝇类孳生。 7、加强建筑工地、外来人口聚居点的环境卫生管理。 (二)孳生场所管理 1、建立蝇类孳生地管理制度。对一些可能孳生苍蝇的场所,建立孳生地档案卡,定期每7天检查一次,发现蝇幼虫或蝇蛹,立即清理或施药毒杀。 2、灭蝇幼虫。已孳生蝇幼虫,可用水浸或使用杀虫剂毒杀。各种杀虫剂灭蝇幼虫的使用浓度和用量,例如敌百虫0.1~0.2%水溶液,敌敌畏0.05%乳剂,倍硫磷0.1%乳剂,杀螟松0.3%乳剂,马拉硫磷0.2%乳剂,诺毕速灭松100~200倍稀释液等,每平方米喷洒500~1000毫升,对杀灭蝇幼虫效果都很好。 (三)消灭成蝇 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化学杀虫剂,可采取滞溜喷洒、空间喷洒、毒饵、毒蝇绳等方法灭成蝇;也可用物理方法,如使用灭蝇灯、电蝇拍和人工拍打等。在厨房、餐厅、市场等场所应常备蝇拍,做到见蝇即打。 (四)完善防蝇设施 加工、销售、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如熟食操作间,冷荤间,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车间,以及出售熟食、糕点的橱柜必须设置防蝇设施。防蝇设施的要求包括采用玻璃房、柜,设置纱门、纱窗、纱罩,安装风道、风幕等。 (五)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