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242-1999 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66.47 KB
- 文档页数:3
lyt 1225-1999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LYT 1225-1999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一、引言森林土壤的颗粒组成,即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对于土壤的性质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是研究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
LYT 1225-1999是中国国家林业标准中关于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测定的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二、材料和设备1. 样品采集工具:土壤铲、土样管等;2. 实验室设备:喷洗装置、筛分装置、烘干器、天平等;3. 配置液:去离子水。
三、样品采集和处理1.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在森林中选取代表性样点;2. 采样方法:使用土壤铲或土样管,在采样点处采集土壤样品,并避免表层杂质的混入;3.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进行初步去除杂质的处理。
四、颗粒分级1. 将土壤样品均匀地摊在干净的工作台上;2. 用筛分装置将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级,并将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离;3. 根据LYT 1225-1999标准中规定的粒径段,将颗粒分为不同粒径级别。
五、颗粒重量测定1. 将每个粒径级别的颗粒分别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2. 使用天平准确称量每个容器中的颗粒重量;3. 记录每个粒径级别的颗粒重量,并计算各级别颗粒的百分比。
六、数据处理1. 根据不同粒径级别的颗粒重量,计算出每个级别的颗粒百分比;2. 统计分析数据,计算平均颗粒直径、颗粒分布的均匀性指数等。
七、结果分析根据测定数据,分析森林土壤颗粒组成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可以对土壤的质地、通透性、保水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不同样地的颗粒组成比较,还可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差异和变化。
八、结论LYT 1225-1999标准提供了一套可靠的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测定方法,通过该标准的应用可以准确地测定森林土壤颗粒组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森林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一..适用范围:本标准LY/T1228-1999适用于森林土壤全氮含量二 .检测原理土壤中的全氮在硫酸铜、硫酸钾与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使转变为硫酸铵,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其含量。
三.试剂:3. 2.1 混合加速剂:硫酸钾(K2S04,化学纯)与硫酸铜(CuSO4.5H20,化学纯)与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0.25 mm筛孔。
3.2.2 浓硫酸(密度1.84 g/mL,化学纯)。
3.2.3 400 g/L氢氧化钠溶液:称400 g氢氧化钠(化学纯)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L。
3.2.4 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099 g(或0.5 g)溴甲酚绿及0.066 g(或0.1 g)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研细,溶解于100 mL乙醇中,其变色范围pH4.(红)~5.4(蓝),该指示剂贮存期不超过2个月。
3.2.5 20 g/L硼酸溶液:20 g硼酸(H3B03,分析纯),溶于1L水中。
使用前每100 mL硼酸溶液中加入2 mL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氢氧化钠或稀盐酸调节溶液至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5,即为硼酸一指示剂混合液。
3.2.6 硼砂标准溶液[c(1/2Na2B4O7)=0.020 0 mol/L):1.9068g硼砂(Na2B407.10H20分析纯)溶解于水,移人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度。
3.2.7 1mol/L盐酸溶液:量取84 mL浓盐酸,用水定容到1L。
2.2.8 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先配制0.1 mol/L盐酸溶液,标定后用煮沸并冷却的、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水准确稀释5倍,计算稀溶液浓度(mol/L);0.1 mol/L盐酸溶液用c(1/2Na2B4O7)=0.1000mol/L硼砂标准溶液标定。
吸取20 mL 0.1000 mol/L硼砂标准溶液于100 mL锥形瓶中,加1滴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滴定,溶液由蓝变紫红为终点,重复做三次,按式(1)计算盐酸的标准浓度: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O.100 0——硼砂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硼砂标准洛液的体积,mL;V2——滴定硼砂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o——滴定水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方法验证确认报告检测项目:渗滤率检测方法:《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环刀法》LY/T1218-1999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报告日期:1.目的确保实验员能够正确按照检测标准《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环刀法》LY/T1218-1999,对土壤中的渗滤率进行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2.方法内容2.1方法原理在饱和水分的土壤中,土壤渗滤率系数是根据达西定律确定,渗滤系数与土壤孔隙数量、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以及温度等有关。
通过土层的水量,与其横断面积、时间和水层厚度(水头)呈正比,与渗滤经过的距离(饱和土层厚度)呈反比。
2.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
2.3主要仪器、设备2.3.1环刀:体积100cm3或200cm32.3.2量筒:10ml,100ml2.3.3烧杯:100ml2.3.4漏斗2.3.5漏斗架2.3.6秒表2.3.7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2.4测试环境条件相对湿度<85%、温度10~35℃。
2.5检测步骤2.5.1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与水分-物理性质取样相同,带回室内浸入水中。
一般沙土浸4-6h,壤土浸8-12h,粘土浸24h,保持水面与环刀上口平齐,勿使水淹到环刀上口的土面。
2.5.2到预定时间将环刀取出,去掉盖子,上面套上一个空环杯,接口处先用胶布封好,再用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口处漏水,然后将结合点环刀放到漏斗上,漏斗下面承接有烧杯。
2.5.3往上面的空环刀中加水,水面比环刀口低1mm,即水层厚5cm。
2.5.4加水后,自漏斗下面第一滴水时开始计时,以后每隔1,2,3,5,10,15…..n min更换漏斗下面的烧杯,并分别量出渗水量Q1、Q2、Q3、Q5……Qn,每更换一次烧杯要将上面环刀水面加至原来高度,同时记录水温(℃)2.5.5试验一般持续时间约1h才开始稳定,如果1h仍不稳定,则需一直测到单位时间渗出水量相等为止。
注:此方法应重复4次,取算数平均值2.6.结果计算2.6.1渗出水总量ሺ =Q1+Q2+Q 3+…Qn ∗10S式中:Q 1,Q 2,Q 3...Q n ——每次渗出水量,ml (cm 3)S ——渗滤筒的横断面积,cm 210——由厘米换算成毫米所乘的倍数2.6.2渗滤速度(mm/min )=10∗Qn Tn ∗S式中:t n ——每次渗滤所间隔的时间,min 。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1. 项目概述本实验依据LY/T1243-1999中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本实验规定了采用乙酸铵交换法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酸性与中性森林土壤中用离子交换的测定。
2. 实验原理用1 mol /L 乙酸铵溶液(pH7.0)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NH 4+饱和土。
用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后,用水将土壤洗入凯氏瓶中,加固体氧化镁蒸馏。
蒸馏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NH 4+的量计算阳离子交换量。
3. 试剂3.1 1 mol /L 乙酸铵溶液(pH7.0):77. 09 g 乙酸铵(CH 3COONH 4,化学纯)用水溶解,稀释至近1L 。
如pH 不在7.0,则用1:1氨水或稀乙酸调节至pH7.0,然后稀释至1L 。
3.2 乙醇溶液(工业用,必须无NH 4+)。
3.3 液体石蜡(化学纯)。
3.4 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099 g 澳甲酚绿和0.066 g 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加少量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乙醇至100 mL 。
3.5 20 g/L 硼酸一指示剂溶液:20 g 硼酸(H 3B03,化学纯)溶于1L 水中。
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 mL ,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葡萄酒色),此时该溶液的pH 为4.5。
3.6 0. 05 mol /L 盐酸标准溶液:每升水中注入4.5mL 浓盐酸,充分混匀,用硼砂标定。
标定剂硼砂(Na 2B 407.10H 20,分析纯)必须保存于相对湿度60%~70%的空气中,以确保硼砂含10个水含水,通常可在于燥器的底部放置氯化钠和蔗糖的饱和溶液(并有二者的固体存在),密闭容器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即为60%—70%。
称取 2. 3825 g 硼砂溶于水中,定容至250 mL ,得0.05 mol /L 硼砂标准溶液[c(1/2Na 2B 4O 7)=0.05mol/L]。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报告方法名称: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密度计法执行标准: LY/T 1225-1999验证人员:审核人员:验证日期:声明事项1、本报告仅作为公司内检验分析方法专用报告格式。
2、报告无业务专用章,无骑缝章无效。
3、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方法原理、操作步骤、结论和注意事项等。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密度计法一、方法概述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吸管法和密度计法测定森林土壤颗粒组成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二、方法原理土样经化学及物理处理成悬液定容后,根据司笃克斯定律及土壤密度计浮泡在悬液中所处的平均有效深度,静置不同时间后,用土壤密度计直接读出每升悬液中所含各级颗粒的质量(g),计算它们的含量(g/kg) ,并定出土壤质地名称。
三、试剂3.1 0.5molL多聚偏磷酸钠溶液:51g多聚偏磷酸钠[(NaPO3),化学纯]或六偏磷酸钠[(NaPO3)6,化学纯],加水400mL,加热溶解,用水定容至1 L。
如没有市售多聚偏磷酸钠,可自己制备,方法如下:把磷酸二氢钠(NaH2PO4,化学纯)放于大坩埚中,于马福炉中650℃灼烧15min,使完全熔融。
冷却后形成玻璃状非晶形的偏磷酸钠。
3.2 0.25molL草酸钠溶液:33.5g草酸钠(Na2C2O4,化学纯) ,加水700 mL,加热使容解,冷却,用水定容至1L。
3.3 0.5mo1/L氢氧化钠溶液:20g氢氧化钠(化学纯),加水溶解并定容到1L。
四、仪器设备人员4.1土壤密度计(又称甲种密度计或鲍氏密度计,刻度为0~60 g/L)。
4.2沉降筒(1L平口量筒)。
4.3洗筛(0.25mm筛孔)。
4.4土壤筛(孔径分别为2.0,1.0,0.5mm)。
五、检测步骤5.1称样称取通过2mm筛孔的均匀风干土样50 g(粘土或壤土50g,砂土100g)于500mL锥形瓶中。
5.2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测定把已知质量的铝盒盛土样称量后,放入烘箱内于105℃烘6h后称量,算出土壤水分换算系数(K2).5.3分散土样: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石灰性土样50 g,加0.5molL多聚偏磷酸钠60mL;中性土样50g,加0.25molL草酸钠50mL;酸性土样50g,加0.5molL氢氧化钠50mL。
土壤检测方法行业(林业、农业)标准大全(共104种)1 LY/T 1210-1999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LY/T 1212-1999森林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3 LY/T 1213-1999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4 LY/T 1214-1999森林土壤土水势的测定5 LY/T 1215-1999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6 LY/T 1216-1999森林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7 LY/T 1217-1999森林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的测定8 LY/T 1218-1999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9 LY/T 1219-1999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10 LY/T 1220-1999森林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11 LY/T 1221-1999森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12 LY/T 1222-1999森林土壤溶液中氧含量的测定13 LY/T 1223-1999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14 LY/T 1224-1999森林土壤土粒密度的测定15 LY/T 1225-1999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16 LY/T 1226-1999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17 LY/T 1227-1999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18 LY/T 1228-1999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19 LY/T 1229-1999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20 LY/T 1230-1999森林土壤硝态氮的测定21 LY/T 1231-1999森林土壤铵态氮的测定22 LY/T 1232-1999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23 LY/T 1233-1999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24 LY/T 1234-1999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25 LY/T 1235-1999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26 LY/T 1236-1999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27 LY/T 1237-1999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28 LY/T 1238-1999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29 LY/T 1239-199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30 LY/T 1240-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31 LY/T 1241-1999森林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32 LY/T 1242-1999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33 LY/T 1243-1999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34 LY/T 1244-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35 LY/T 1245-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36 LY/T 1246-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37 LY/T 1247-1999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38 LY/T 1248-1999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39 LY/T 1249-1999土壤碱化度的计算40 LY/T 1250-1999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41 LY/T 1251-1999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42 LY/T 1252-1999森林土壤粘粒43 LY/T 1253-1999森林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铁、铝、钛、锰、钙、镁、磷)烧失量的测定44 LY/T 1254-1999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45 LY/T 1255-1999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46 LY/T 1256-1999森林土壤强酸消化元素的测定47 LY/T 1257-1999森林土壤浸提性铁、铝、锰、硅、碳的测定48 LY/T 1258-1999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49 LY/T 1259-1999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50 LY/T 1260-1999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51 LY/T 1261-1999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52 LY/T 1262-1999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53 LY/T 1263-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54 LY/T 1264-1999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55 LY/T 1265-1999森林土壤有效硫的测定56 LY/T 1266-1999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57 LY/T 1275-1999森林土壤水化学分析土壤中全硒的测定59 NY/T 1119-2006土壤监测规程62 NY/T 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73 NY/T 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74 NY/T 1121.3-2006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75 NY/T 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76 NY/T 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77 NY/T 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78 NY/T 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79 NY/T 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80 NY/T 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60 NY/T 1121.10-2006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61 NY/T 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63 NY/T 1121.12-2006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64 NY/T 1121.13-2006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65 NY/T 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66 NY/T 1121.15-2006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67 NY/T 1121.16-200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68 NY/T 1121.17-2006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69 NY/T 1121.18-2006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70 NY/T 1121.19-2008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71 NY/T 1121.20-2008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72 NY/T 1121.21-2008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81 NY/T 1153.3-2006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第3部分:农药土壤处理防治白蚁82 NY/T 1155.3-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3部分:活性测定试验土壤喷雾法83 NY/T 1155.5-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5部分:水田除草剂土壤活性测定试验浇灌法84 NY/T 1155.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85 NY/T 1377-2007土壤中PH值的测定86 NY/T 1378-2007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87 NY/T 148-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88 NY/T 149-1990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89 NY/T 1613-2008土壤质量重金属测定王水回流消解原子吸收法90 NY/T 1615-2008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及盐基总量的测定91 NY/T 1616-2008土壤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92 NY/T 295-19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93 NY/T 296-1995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94 NY/T 30-1986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95 NY/T 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96 NY/T 5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97 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98 NY/T 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99 NY/T 86-1988土壤碳酸盐测定法100 NY/T 87-1988土壤全钾测定法101 NY/T 88-1988土壤全磷测定法102 NY/T 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103 NY/T 890-2004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104 NY/T 89-198815N土壤、植物标准样品。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检测指导书方法依据:LYT 1243-1999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乙酸铵交换法和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适用于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HJ 889-20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方法一:乙酸铵交换法——适用于酸性与中性森林土壤中阳离子交换的测定实验步骤:称量→ 离心→ 蒸馏→ 滴定1.称量称取通过2 mm筛孔的风干样2.0 g,质地较轻的土壤称5.0 g,放入100 mL离心管中,沿离心管壁加入少量1 mol/L乙酸铵溶液,用橡皮头玻璃棒搅拌土样,使其成为均匀的泥浆状态。
再加乙酸铵溶液至总体积约60 mL,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用乙酸铵溶液洗净橡皮头玻璃棒,溶液收入离心管。
2.离心1)用1 mol/L乙酸铵溶液(pH 7. 0)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NH4+饱和土用乙酸铵溶液使离心管质量平衡,离心3~5 min,转速3000~4 000 r/min,如此用1 mol/L乙酸铵溶液处理3~5次,直到最后浸出液中无钙离子反应为止。
检查钙离子的方法: 取最后一次乙酸铵浸出液5 mL放在试管中,加pH10缓冲液1 mL,加少许K-B指示剂。
如溶液呈蓝色,表示无钙离子;如呈紫红色,表示有钙离子,还要用乙酸铵继续浸提。
注:如不测定交换性盐基,离心后的清液即弃去,如需要测定交换性盐基时,每次离心后的清液收集在250 mL容量瓶中,最后用1 mol/L乙酸铁溶液定容,用于测定交换性盐基。
2)用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往载土的离心管中加入少量工业用乙醇,用橡皮头玻璃棒搅拌土样,使其成为泥浆状态,再加乙醇约60 mL,用橡皮头玻璃棒充分搅匀,以便洗去土粒表面多余的乙酸铵,切不可有小土团存在。
用乙醇溶液使离心管质量平衡,并对称放入离心机中,离心3~5 min,转速3 000~4 000 r/min,弃去乙醇溶液。
盐基饱和度试题
一.判断题
1.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对于碳酸钙较少的石灰性土壤用氯化锭-乙酸钱交换法(J)
2.阳离子交换量测定中用乙醵清洗时,用甲基红•漠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检查有无钱离子。
(√)
3.阳离子交换量测定中用橡皮头玻璃棒搅拌土样,使其成为均匀的泥浆状态。
(J)
4.阳离子交换量测定中蒸储过程后不用检查蒸储是否完全(X)
5.阳离子交换量测定中蒸僧以硼酸-甲基红澳甲酚绿为吸收液。
(J)
二.填空题
1.酸性与中性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的测定:用ImOIzL乙酸镂溶液(PH7.0)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NH4+饱和土,用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钱后,用水将土壤洗入凯氏瓶中,加固体氧化镁蒸储.蒸储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温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NE+的量计算阳离子交换量。
2.碳酸钙较少的石灰性森林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土壤样品先用lmol∕L氯化铉溶液加热处理,分解除去土壤中的碳酸钙,然后用lmol∕L乙酸铉交换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
3.检查蒸僧是否完全方法:取下缓冲管,在冷凝管下端取几滴溜出液于白瓷比色板的凹孔中,立即往储出液内加1滴甲基红-澳甲酚绿混合指示剂,若呈量红色,则表示氨已蒸完,若呈蓝色,须继续蒸储。
1 方法依据NY/T295-19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 LY/T1243-1999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 仪器和设备土壤筛,高速离心机,电子分析天平 3 分析步骤详见NY/T295-1995与 LY/T1243-1999分析步骤 4 验证结果 4.1 方法检出限按HJ 168-2010规定检出限公式,并结合NY/T295-1995和LY/T 1243-1999 中的计算公式,得出 )(+=⨯⨯=cmol/kg 10.0100010m 10cV k MDL λ, 其中1=k ;1=λ;滴定管的最小液滴体积为=0V 0.05mL ;L c mol/025.0=;g m 21=。
4.2 精密度4.2.1酸性中性土壤试样精密度实验取3个浓度水平样品,按照NY/T 295-1995乙酸铵交换法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阳离子交换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1。
表1 精密度测试数据4.2.2石灰性森林土壤试样精密度实验取3个浓度水平样品,按照LY/T1243-1999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及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2。
表2 精密度测试数据4.3 准确度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最大相对误差,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数据5.1检出限实验测得检出限为0.10cmol/kg(+)。
5.2精密度样品1平行最大相对相差为3%,标准中要求平行测定结果相对相差≤10%;样品2平行最大相对相差为2%,标准中要求平行测定结果相对相差≤5%;样品3平行最大相对相差为2%,标准中要求平行测定结果相对相差≤3%;样品4平行最大绝对偏差为0.14 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 cmol/kg(+)时,绝对偏差<0.5 cmol/kg(+);样品5平行最大绝对偏差为0.3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10~30 cmol/kg(+)时,绝对偏差0.5 ~1.5cmol/kg(+);样品6平行最大绝对偏差为0.25 cmol/kg(+),标准中要求测定值>30 cmol/kg(+)时,绝对偏差>1.5 cmol/kg(+);5.3准确度分别对两个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