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土壤检测指标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及其检测方法总结土壤粒径大小:→容重、总空隙度、持水性(量)、通气性土壤容重:→土壤通气量、持水性(有7种与土壤容重存在明显负相关,有5种与土壤水的累积入渗速率呈正相关)土壤密度:土壤水热程度:土壤孔隙度:总孔隙度:大孔隙度:通气孔隙0.1mm+小孔隙度:持水孔隙0.001~0.1mm土壤酶活性指标:(受到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保护,所以稳定)酶数量(enzymaenumber,EAN)指标:EAN = 0.2 (DH + CA/10 + AP/40 + PR/2 + AM/20式中:DH 为脱氢酶活性(TPF g/(10 kg•27 h,CA 为过氧化氢酶活性 (O2 %/3 min,AP 为碱性磷酸酶活性(PNP mg/(10 kg•5 h,PR 为蛋白酶活性(氨基氮g/(10kg•16 h,AM 为淀粉酶活性 (淀粉分解%/(l0g•16 h土壤脲酶(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密切相关,许景伟,王卫东,李成.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 ,22(1 :51,但在菜园土壤上,於忠祥等发现脲酶活性仅与水解氮显著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於忠祥,汪维云.合肥郊区菜园土壤酶活性研究[J ].土壤通报,1996 ,27(4 :179 – 181)多酚氧化酶(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和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愈大,土壤养分含量愈低,孙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1997 ,33(6 :488 - 496)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全氮、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关键酶,孙翠玲,郭玉文,佟超然等.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1997 ,33(6 :488 - 496)转化酶(反映土壤呼吸强度,酶促作用产物—葡萄糖是植物、微生物的营养源。
土的实测指标
1. 酸碱度: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土壤的酸碱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酸性土壤的PH值低于7,碱性土壤的PH值高于7。
2. 有机质含量:通过测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来评估土壤的肥力。
可以使用高温燃烧法或碱解法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3. 水分含量: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可以评估土壤的湿度。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干湿法、重量法和电阻法。
4. 风化程度:通过观察土壤颗粒的形状和结构来评估土壤的风化程度。
风化程度越高,土壤中的颗粒越小且更加松散。
5.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比例来判断土壤的质地。
通常可以分为粘土、壤土、砂土和淤泥等类型。
6. 养分含量:测量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应情况。
7. 土壤密度:通过测量土壤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土壤的密度。
土壤密度越大,通常表示土壤的结构更加紧密。
8. 孔隙度:测量土壤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比例来评估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孔隙度越大,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越好。
9. 重金属含量: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如铅、镉、汞等,可以评估土壤的环境污染程度。
10. 土壤饱和度:通过测量土壤中的水分饱和度来评估土壤的排水情况。
饱和度较高的土壤可能存在排水不良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土的实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可以对土壤的性质和品质进行初步判断。
土壤检测的常见营养和重金属常见的土壤检测指标包括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有效磷。
水解性氮的测定可以使用碱解-扩散法,通过L氢氧化钠处理土壤,在碱性条件下将易水解态氮转化为氨态氮,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全氮的测定则可以采用半微量凯氏法,通过硫酸铜、硫酸钾和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土壤中的全氮,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最后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其含量。
全磷的测定可以使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通过硫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再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有效磷的测定则可以采用盐酸-硫酸浸提法或碳酸氢钠浸提法,通过浸提出土壤中的磷酸铁、铝盐,再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出浸提液中的磷含量。
5.有效磷的测定方法为NY/T 149-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该方法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值20 mg/kg P时,相对差<5 %。
该方法使用L碳酸氢钠浸提土壤有效磷。
碳酸氢钠可以抑制溶液中Ca2+离子的活度,使某些活性较大的磷酸钙盐被浸提出来;同时液可以使活性磷酸铁、铝盐水解二被浸出。
浸出液中的磷不致次生沉淀;可用钼锑抗比色法定量。
测定值与作物对磷肥的反应相关性高。
6.全钾的测定方法为LY/T 1234-1999《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该方法采用酸溶-火焰光度法,测定值>20g/kg,绝对偏差>kg;测定值20g/kg~10g/kg,绝对偏差kg~kg;测定值<10g/kg,绝对偏差<kg。
该方法以氢氟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钾,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钾。
7.缓效钾的测定方法为LY/T1235-1999《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该方法采用1mol/L硝酸煮沸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值>200mg/kg,绝对偏差>10mg/kg;测定值200mg/kg~500mg/kg,绝对偏差10mg/kg~25mg/kg;测定值<50mg/kg,绝对偏差<kg。
土壤45项检测项目土壤常见的45项检测项目如下:1. pH值:表征土壤酸碱性。
2.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的肥力水平。
3. 全氮含量:反映土壤的氮素含量。
4. 主要养分含量:包括全磷、全钾等。
5. 碱解氮含量:反映土壤中的有效氮素含量。
6. 阴离子交换量:反映土壤中的可交换性养分。
7. 铵态氮含量:反映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
8. 硝态氮含量:反映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9. 硼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硼含量。
10. 铜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铜含量。
11. 铅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铅含量。
12. 锌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锌含量。
13. 镉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镉含量。
14. 镍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镍含量。
15. 全磷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磷含量。
16. 钙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钙含量。
17. 镁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镁含量。
18. 钾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钾含量。
19. 铁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铁含量。
20. 锰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锰含量。
21. 硅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硅含量。
22. 钠含量:反映土壤中的钠含量。
23. 氢氧化铝含量:反映土壤中的氢氧化铝含量。
24. 硫酸盐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硫酸盐含量。
25. 交换性钾含量:反映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含量。
26. 交换性钠含量:反映土壤中的交换性钠含量。
27. 土壤水分含量:反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28. 有机质矿化速率:反映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
29. 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反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
30. <OrgC>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31. 有效钠化指数:反映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32. 电导率:反映土壤中的电导性。
33. 硝酸盐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
34. 硅酸盐含量:反映土壤中的硅酸盐含量。
35. 含水率:反映土壤中的含水量。
36. 铁化指数:反映土壤中的铁化程度。
37. 样本颜色:反映土壤样本的颜色。
38. 干重:反映土壤样本的干重。
39. 罗达曲线指标:反映土壤的团聚体分布情况。
土壤检测八大指标1 土壤检测八大指标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精神家园”。
土壤污染是一种隐患,而想要慎重地改善土壤,首先要知道土壤质量状况,因此土壤检测尤为重要。
土壤检测包括理化性质检测、养分检测以及土壤污染物检测,从而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污染程度,有助于评价土壤使用及其改良效果。
土壤检测具有八大指标,分别为土壤酸碱度、有效碱性氮、有机质、全氮、有效营养磷、速效钾、有机碳和CEC值。
2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指的是土壤中的酸度和碱度,采集的粉末土壤投入稀硝酸进行滴定,可得到土壤的pH值,通常pH大于7即为碱土,当pH 小于7时说明环境为酸性土壤。
3 有效碱性氮有效碱性氮检测是测量土壤中,植物可能以碱性氮形式摄取的有效氮的检测,检测方法有:碱硫酸法和盐酸法和洗涤法等,单位为mg/ kg。
4 有效磷营养有效磷营养指的是土壤中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被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的正常发育生长的磷元素的有效量。
检测采用溶出试验,单位为mg/kg。
5 有机质有机质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降解有机物及土壤本身物理结构形成的有机物。
通过上沸法检测有机质含量,单位为g/kg.6 全氮全氮指土壤中氮含量的总数,全氮通常包括有效氮、胺基甲酸盐氮、氨氮和硝酸盐氮等多种氮形态,采用Kjeldahl法、浓硫酸捕集法和碳-硫水解法均可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单位为g/kg。
7 有效钾有效钾可以表示土壤中钾离子的有效含量,此项检测主要是采用植物受识别溶出法检测,单位为mg/kg。
8 有机碳有机碳可以指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有机物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是有机碳,采用醇酸法测定,单位也为g/kg。
9 CEC值CEC是指结合能容量,可以表示土壤中的离子交换能力,不仅与土壤性质、矿质质量有关,还与有机素含量直接相关,离子交换量通常测定为cmol/kg。
通过以上九项检测,从而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准确分析土壤状况,从而为土壤改良、减排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检测十三项土壤检测十三项包括:1、pH:土壤酸碱度,pH越大土壤越碱性,小于7.0为酸性,7.0为中性,大于7.0为碱性;2、有机质含量:有机质除碳铁外,含有有机物质,负责某些元素的在花;3、钾:土壤中钾含量越高,植物生长发育就越良好;4、钙:钙主要通过根系吸收,能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5、镁:镁不仅可以促进植物叶片生长,加快植物抗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控制酸碱度;6、磷:磷主要用于植物繁殖,可以增加植物的花色,增加它们的生长力;7、氮:氮是植物开花和叶片生长有关,叶片中含氮量越高,植物的生长就会越好;8、水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水分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也可以减少土壤的松散程度;9、碳:这个指标可以表征土壤中有机质的组成,同时也是一些有机物质的来源;10、铁:铁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元素,它的含量越高,植物的生长就越好;11、氯:氯是一种腐蚀性物质,如果土壤中氯含量过高,会危害植物的生长;12、锌:锌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13、铜:铜也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其含量过高会危害植物的生长。
土壤检测十三项是来诊断土壤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土壤的健康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确的土壤检测是施肥和施药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化农业种植和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就需要综合考虑到土壤检测十三项中不同指标的参数变化。
首先便是pH,这是诊断土壤是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的重要根据,不同Zhao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pH值的测定就非常重要。
其次是有机质含量,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肥力就越好,而有机质含量不足的土壤容易干燥和过固,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影响。
再次是养分微量元素,只有当这些元素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
最后是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只有当土壤水分在合理的范围内,植物才能吸收养分,保持土壤的适宜的松散程度。
以上就是土壤检测十三项的简要介绍,不管何种作物种植,都必须先在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施肥和施药,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健康地生长,促进良好的农业生产。
土壤监测标准及指标一、引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土壤质量对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土壤监测是评估土壤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监测和分析土壤样品,可以及时发现土壤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土壤监测的标准及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壤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土壤监测标准土壤监测的标准是指在土壤监测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土壤监测的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 采样方法土壤采样是土壤监测的第一步,采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土壤采样方法包括固定点采样法、网格采样法和随机采样法等。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采样点的选择、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土壤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等,以避免样品污染和数据失真。
2. 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的分析是土壤监测的核心环节,分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指标要求而定。
常用的土壤分析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pH 值、电导率、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分析方法应具有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并且要能够满足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的监测需求。
3. 监测频次土壤监测的频次是指监测的时间间隔和监测频率,频次的确定应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而定。
一般而言,农田土壤的监测频次可以按照季节变化进行,而工业区和污染源周围土壤的监测频次则应更为频繁。
监测频次的合理确定可以有效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4. 数据处理土壤监测数据的处理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数据处理应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及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遵循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三、土壤监测指标土壤监测指标是评价土壤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根据监测目的和研究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1.水解性氮(碱解氮)LY/T 1229-1999《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碱解-扩散法。
如果测定值>200mg/kg,允许绝对偏差<10mg/kg;测定值200mg/kg~50mg/kg,允许绝对偏差10mg/kg~2.5mg/kg;测定值<50mg/kg,允许绝对偏差<2.5mg/kg。
用1.8mol/L氢氧化钠处理土壤,土壤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由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2.全氮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
半微量凯氏法。
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土壤含氮量>0.1%时,不得>0.005%,含氮0.1-0.06%时,不得>0.004%,含氮<0.06%时,不得>0.003%。
土壤中的全氮在硫酸铜、硫酸钾与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高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其含量。
3.全磷LY/T 1232-1999《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酸溶-钼锑抗比色法。
测定值>2g/kg,绝对偏差>1016g/kg;测定值2g/kg~1g/kg,绝对偏差0.06~0.03g/kg;测定值<1,绝对偏差<0.03。
以硫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4.有效磷LY/T 1233-1999《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4.1盐酸-硫酸浸提法。
测定值>25mg/kg,绝对偏差>2.5mg/kg;测定值25mg/kg~10mg/kg,绝对偏差2.5mg/kg~1.0mg/kg;测定值<10mg/kg~2.5mg/kg,绝对偏差1.0mg/kg~0.5mg/kg,测定值<2.5mg/kg,绝对偏差<0.5mg/kg。
盐酸和硫酸溶液浸提法: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浸提溶解出土壤中的磷酸铁、铝盐,再用钼锑抗比色法可以测定出浸提液中的磷。
土壤基本45项“土壤基本45项”指的是农业领域中对土壤进行检测和评价时所关注的45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用于评估土壤的肥力、健康状况以及适宜种植不同作物的能力。
以下是土壤基本45项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及其解释:1. pH 值:表示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2.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重要影响。
3. 氮、磷、钾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4. 钙、镁、钠、钾离子交换量:反映土壤中这些离子的含量和在土壤颗粒间交换的能力。
5. 铁、锰、锌、铜含量:表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它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6. 风化次数:表示土壤中岩石和矿物颗粒经历的风化过程次数,反映土壤发育程度和肥力。
7. 粘粒、壤粒和砂粒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粘粒、壤粒和砂粒的含量,影响土壤结构和水分透透性。
8. 水分持有能力:表示土壤保持和供应植物所需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9. 不饱和水持力:指土壤中持有水的能力,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
10. 水分利用效率:表示植物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11. 可溶性盐含量:反映土壤中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含量,过高的盐含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 阴离子交换量:表示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阴离子交换的能力。
13. 阳离子交换量:指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阳离子交换的能力。
14. 容重:表示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和通气性。
15. 碱解氮、速效磷:分别表示土壤中碱解态氮和速效态磷的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16. 基元含量:指土壤中不同基本元素的含量,如碳、氧、氢等。
17. 可交换铝含量:表示土壤中可交换状态下的铝含量,高含量的可交换铝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8. 有机氮、碳氮比:表示土壤中有机态氮的含量和有机碳与氮的比值,反映土壤氮素的供应和微生物活动。
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和指标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土壤健康评估是评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工具,它提供了评估土壤健康状况和制定恢复措施的依据。
本文将讨论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和指标,以期更好地理解土壤健康状况,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土壤健康评估的标准和指标根据土壤功能和目标制定。
下面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土壤健康评估指标:1. 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以及水力指标。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水分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含量是评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并能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
养分含量主要反映土壤中养分的供应状况,充足的养分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积极影响。
2. 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土壤固结等过程。
评估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测定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来实现。
充足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有助于保持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健康状况。
3.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颗粒聚集形成的状况,它对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评估土壤结构可以通过土壤团聚体的形状和稳定性来判断。
健康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的保持,提高土壤健康状况。
4. 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生物多样性是指土壤中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和相对丰度。
评估土壤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蠕虫、昆虫等的数量和种类来实现。
丰富的土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促进养分循环、土壤结构形成和土壤健康。
以上几个指标只是土壤健康评估中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环境和农作物需求,还可以添加其他指标进行评估。
土壤健康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提供指导,有助于采取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和肥料管理策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壤检测指标有哪些
小编希望土壤检测指标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按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土壤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类、农药类及pH共11个项目。
那么具体的土壤检测指标有哪些呢?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将土壤监测项目分为三类: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
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铁、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分、总砷、有效硼、氟化物、氯化物、矿物油及全盐量等。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pH值LY/T1239-199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2.有效铁LY/T1262-1999《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交换性锰LY/T12632-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有效铁、锰、铜、锌SSC-17.10《ICP-AES法同时测定有效态铁、锰、铜、锌的含量》(非标准方法)。
DTPA-CaCl2-TEA浸提-ICP-AES法。
5.全钾LY/T1234-1999《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酸溶-火焰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