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 第五采气厂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精细管理模式第2章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分析2.1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概况分析2.1.1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组织构架第五采油厂是大庆油田公司所属的二级单位,实行厂、矿(大队)、小队、班组四级管理。
现设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计划规划部、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部、油田管理部、物资管理部、人事部、审计监察部、企管法规部、技术发展部、基建工程部、稳定协调中心、工会、团委等15个部室。
下设第一油矿、二矿、三矿、太北作业区、五矿、作业大队、地质大队、工技大队、规划所、信息中心等17个矿(大队)级单位。
82.1.2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生产布局第五采油厂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南部,大同区北部,北与第四采油厂相连,南与大同区大同镇接壤,东与安达市昌德镇交界,西与大同区兴隆泉乡毗邻。
全厂含杏南、太北、高台子3个石油开发区,总面积为316.4平方公里。
处于大庆油田油气资源的南段,含油面积331.11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储量33864.36万吨,可采储量16766.97 万吨。
实行厂、矿(大队)、小队、班组四级管理,采油矿及试验大队为生产单位,下辖采油队、维修队、测试队、技术队等小队级单位,主要负责抽油机井正常生产运转、各9 种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油气计量、集输输送、水井注水管理、油水井测试、形势分析及环境卫生等工作;地质大队、工程技术大队、规划设计研究所、信息中心为技术单位,主要负责油藏、采油工程、地面工程、信息等开发应用;作业大队、电力维修大队、生产准备、维修大队、保卫大队、物资供应站为保障服务单位,主要负责油水井作业维修、电力供应、设备维修、后勤保障、油田保卫、物资供应等工作。
全厂除生产系统外,主要分采油工程、地面工程、油藏工程、信息等四个系统。
采油工程系统主要由技术大队、作业大队、试验大队、采油矿从事采油工艺研究、试验、应用等相关生产人员等组成,主要从事工程规划、方案,油水井生产、作业施工的技术管理以及科研、试验、新技术推广等项工作;地面系统主要由规划、工程技术及采油矿地面人员组成,具有系统性强、配套性好、规模庞大的特点;油藏工程系统主要由厂总地质师负责,下设地质大队、采油矿、试验大队等七个技术业务单位。
坪桥乡、谭家营乡、王窑乡、槐树庄乡、子长县的李家岔乡、宝塔区的河庄坪乡和志丹县的候市乡、杏河乡、保安乡、靖边县的大路沟乡)。
榆林气田分布在陕西北部榆林市与横山县境内。
靖安油田位于陕西省靖边和志丹县境内,吴旗油田位于延安市吴起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吴起县洛源、五谷城和薛岔乡。
采油二厂开采范围涉及庆城、华池、环县、镇原、合水、宁县、正宁、西峰七县一区。
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樊家川、南梁、西峰等14个油田、66个开发区块1。
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文明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诞生在这里。
该厂位于延长县城西3.5公里处,其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延长石油厂。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历经百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形成集勘探、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生产单位。
全厂现有职工1428名,下设9个生产单位、7个后勤服务单位、19个职能部门。
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面积2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5亿吨。
截止200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4.43亿元。
现有生产井3600余口,各类生产设备3778台(套)。
至2006年,累计生产原油333.6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30万吨。
2.甘谷驿采油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以东1.5公里处,210国道横穿矿区。
油区横跨宝塔、延长、一县一区五个乡镇。
油田始探于1970年,1974年试采,1975年投入开发,属特低渗油田,主力油层为长6油层。
多年来,甘谷驿采油厂始终坚持科技兴油的发展思路,先后推广应用了冻胶压裂技术、浅油层丛式井钻井技术、反九点注水开发等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单井采收率。
1991年率先在全局突破10万吨大关;2004年,原油产量突破26万吨,年增产幅度达到5万吨。
采油厂2002年档案管理通过国家二级认定,2004年荣获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同时还涌现出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王景芳,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王海荣,感动陕西2005年度十大杰出人物李炳建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数字化气田精细气井管理探讨成育红;马媛;曹朋亮;李大昕;孙振;唐婧;雷国发;李媛;张浩【摘要】苏东气田位于苏里格气田东部,该地区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产的三低气田,气井在生产的过程中表现出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产水等特征,气井管理难度非常大。
随着气田的发展壮大,井数逐渐增多,如何科学管理确保气田高效开发,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精简组织机构、减少劳动强度”的目标,成为制约苏东气田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瓶颈。
针对苏东气田在气井管理方面面临的困难,经过几年来对气井生产动态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分类管理的精细气井管理思路,结合气田先进的数字化平台、站控系统,研究开发了一套精细气井管理数字化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智能监测、智能提示、智能分析、气井管理智能考核实现了气井管理智能化、精细化。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2(031)007【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精细气井管理;智能监测;智能提示;智能分析【作者】成育红;马媛;曹朋亮;李大昕;孙振;唐婧;雷国发;李媛;张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鸟审旗01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7随着气田生产规模逐步提升,井数逐渐增多,低产低效井比例增大,传统的管理办法效率低下,员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异常气井不能及时发现、气井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效果评价不能及时跟进等缺点,管理部门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寻找到一种适合数字化气田的管理方法,深入推进精细气井管理真正做到“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
在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呆了4年,对长庆油田情况非常了解。
以下是我对长庆油田的真实感受一、长庆油田的欺骗性长庆油田在招生时是充满欺骗性的,很多到学校招生的人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学生(不是人事部门),他们为了自己的业绩(招到优秀人才),故意将长庆油田吹得天花乱缀,说长庆油田西安、银川基地,建设如何如何等等,其实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多少能留在基地,基本上都是在基层的作业区。
二、长庆油田的苦1、工作条件:长庆油田的基层作业区的条件差的让人无法想象,周围大都是光秀秀的黄土高原或沙漠地带,缺水,缺基本的生活设施。
我刚去那年的冬天,有2个月没有洗澡,因为作业区使用的是太阳能,冬天一冷,就洗不成。
长庆油田的基层作业区都远离城市(严肃的说,陕西、甘肃那边的城市也不能叫城市,一个地级市比不上南方一个乡镇的繁荣),从作业区出来买件东西通常很困难,我所在的井区离一个只有两三个商店的小乡大概有30分钟的路程,乡很小,只能买点卫生纸,以及80年代淘汰的在中国大多数地方目前很难找到的商品,没有象样的饭馆,即使能找到一个饭碗,也基本上都是面馆,很难吃到大米。
2、休息:在长庆油田的各单位工作都很累,很难有休息,我刚参加工作的前4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双休日包括十一长假都在工作。
在长庆油田的基层,普通的男性员工一个月能休息3天是很不错的,有的时候半年都休息不了。
女员工通常倒小班,能好一些。
3、离婚率:长庆油田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离婚率高,我们作业区在2000年左右搬来两对员工,门对门的住着,结果到2003年的时候,两户人间的男女主人翁全部换了位,南边的男和北边的女住在了一起,北边的男的和南边的女的在一起过上了日子。
长庆油田的男员工很多在男女生活上不太检点(当然,很多科级干部这方面也不太好,甚至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喜欢逛K厅(俗称窑子),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他们没处发泄,只能自寻其乐。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太忙,男员工通常一年能和自己的老婆孩子在一起呆的时间很短,正常的只有40-50天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长庆油田的高离婚率。
长庆油田概况工作区域在中国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登记地域范围7个盆地,占中油股份公司总登记面积的14%,位居中国石油第二位。
1.储层特征长庆油区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是侏罗系延安组。
储层为碎屑岩,属河流-湖沼相沉积,厚度250~360m,岩性变化大。
砂岩体多呈条带状分布,渗透率一般在50mD(毫达西)左右,属于低渗透油层,需采用压裂加注水的开采工艺。
另外,三迭系延长统油层在陕甘宁盆地分布广泛,须压裂后方可出油。
主力油层特点:分布稳定,原生孔隙发育,油层厚度10~20m,平均孔隙度11~14%,平均渗透率1×10-3μm2属中低产、低丰度的低渗性岩性油藏2.地层特征陕甘宁盆地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克拉通沉积盆地。
盆地内进一步划分为西缘冲断推覆构造带、天环向斜、中央古隆起、陕北斜坡、渭北绕褶区、晋西绕褶区、伊盟绕褶区等七个一级构造单元。
志丹组,芬芳河组,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延长组(-),纸坊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石千峰组,石河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背锅山组,平凉组,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冶里组等。
3.油气藏类型长庆油田属典型的致密性油气藏,油藏多以岩性为主的复合圈闭4.录井技术主要采用气测,综合,地质,地化录井,使用技术包括: 岩心录井岩屑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工程录井,钻时录井5.钻井液录井生产事故及问题主要问题有卡钻,泥包钻头,设备故障6.解决方法卡钻解决方法:正倒滑眼,循环钻井液泥包钻头:调节钻井液参数,加快转速钻进,更换成牙轮钻头设备故障:及时抢修设备,如果有备用设备,先使用备用设备顶替工作7.油气层综合解释油气层综合解释就是利用岩屑、岩心、综合录井气测、地球化学、定量荧光、测井、地震、构造等资料对油气层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常用方法图版法、经验公式法、神经网络法、专家系统法、灰色判别法等。
安塞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横跨志丹县、吴起县、安塞县、子长县和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县的坪桥乡、谭家营乡、王窑乡、槐树庄乡、子长县的李家岔乡、宝塔区的河庄坪乡和志丹县的候市乡、杏河乡、保安乡、靖边县的大路沟乡)。
榆林气田分布在陕西北部榆林市与横山县境内。
靖安油田位于陕西省靖边和志丹县境内,吴旗油田位于延安市吴起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吴起县洛源、五谷城和薛岔乡。
采油二厂开采范围涉及庆城、华池、环县、镇原、合水、宁县、正宁、西峰七县一区。
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樊家川、南梁、西峰等14个油田、66个开发区块1。
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文明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诞生在这里。
该厂位于延长县城西公里处,其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延长石油厂。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历经百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形成集勘探、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生产单位。
全厂现有职工1428名,下设9个生产单位、7个后勤服务单位、19个职能部门。
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面积2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亿吨。
截止200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亿元。
现有生产井3600余口,各类生产设备3778台(套)。
至2006年,累计生产原油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30万吨。
2.甘谷驿采油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以东公里处,210国道横穿矿区。
油区横跨宝塔、延长、一县一区五个乡镇。
油田始探于1970年,1974年试采,1975年投入开发,属特低渗油田,主力油层为长6油层。
多年来,甘谷驿采油厂始终坚持科技兴油的发展思路,先后推广应用了冻胶压裂技术、浅油层丛式井钻井技术、反九点注水开发等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单井采收率。
1991年率先在全局突破10万吨大关;2004年,原油产量突破26万吨,年增产幅度达到5万吨。
采油厂2002年档案管理通过国家二级认定,2004年荣获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同时还涌现出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王景芳,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王海荣,感动陕西2005年度十大杰出人物李炳建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1951 天然气长输管道巡护管理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天然气运输基本采用管道输送方式实现运输任务,为了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稳定性,加强运输管理期间的巡护,能够在及时发现管道安全隐患问题的同时,减少国家、社会以及相关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天然气长输管道巡护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间,天然气管道本身具有距离长、范围广以及沿途地貌环境比较复杂等特点,巡护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即使是定期进行巡护与管理,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一旦遭遇自然意外灾害,防护治理不及时也会引发众多安全隐患;其次,巡护管理需要突破的困境与问题较多。
很多时候,人工巡线期间可能会遭遇各种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影响巡护管理效果,一旦人工巡护期间未发现管道安全隐患,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特性的天然气就极有可能引发燃气泄漏、森林火灾等危险事故;最后,随着近年来无人机等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天然气管道巡护工作方式发生了众多变革,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效提升了天然气管道巡护管理的有效性,无人机技术不仅在数据信息获取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优势,简单、轻便、易操作等优势也使得无人机技术在一些人工巡线比较不方便的地理环境中大放异彩。
另外,传统人工巡护管理也存在较多管理不足,无人机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巡护管理工作效率,也能够在实现管道巡检、灾后评价以及泄漏点现场定位等管理目标的同时,缓解巡护管理人员以及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1]。
2 天然气长输管道巡护期间遇到的困难2.1 巡护环境恶劣,管理难度大一般来说,管道沿线的地貌基本以平原、丘陵为主,其中山区等地质结构在巡护管理期间的难度较高,不仅需要巡护队伍翻山越岭,也需要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以及地质结构特性做好相应的维护准备工作,沉重的机械设备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往往需要经受众多波折。
尤其是一些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在降雨气候阶段,山体组织结构松散、水分含量较高,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直接导致长输管道巡护管理的经费与时间成本不断提升,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巡护期间的管理效果[2]。
第五采气厂简介
第五采气厂组建于2009年3月10日,其前身为“苏里格东部气田开发项目部”,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2010年3月12日,根据《关于苏里格东部气田开发项目部更名及完善内设机构的通知》(长油字〔2010〕46号)要求,更名为“第五采气厂”,并于4月16日正式在西安挂牌成立。
第五采气厂辖区地跨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两省,负责苏里格气田东区和苏**井区的日常管理和矿权维护工作,所辖区域矿权面积**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亿立方米,探明面积**平方公里,累计建成产能**亿立方米/年,管理气井**余口,建成集气站30座,污水回注站1座。
目前,全厂设机关科室12个,机关附属单位5个,基层单位5个,员工总量598人。
建厂以来,采气五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油田公司各项工作部署,优质高效推进产能建设,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气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成为长庆油田历史上建产、上产速度最快的单位。
2010年天然气产量17.98亿方,2011年天然气产量21.41亿方,2012年天然气产量29.12亿方,2013年天然气产量35.41亿方,2014年天然气产量35.52亿方,刷新了苏东气田历史产量新记录,创造了连续两年稳产的历史跨越,走上了低成本、高效益、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发展过程中,第五采气厂以创新为驱动、依法合规为原则,构建了“232”管理体系(2—两个转变、两个下移,3—三全管理法,2
—二维标准作业程序),实现了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强化源头风险防控,积极推行QHSE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连续六年保持了安全平稳供气。
深化气田开发管理,建立了气井“三位一体”智能精细管理平台,形成了以井位优选、储层改造为主的5大系列15项开发技术,创立了智能排水采气、水平井管理等16项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气田科学高效开发。
在全体干部员工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努力下,第五采气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西部大庆’劳动竞赛铁人先锋号”等国家及省部级先进个人,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站在油田公司“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五采气厂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总结、完善、优化、提升”的工作方针,按照公司新常态下转型发展“2345”的基本路径,以持续稳产、提质增效为核心,更加注重“抓上产、保安全、转方式、重民生”,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团结动员广大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油田公司5000万吨持续稳产和西部大庆提质增效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