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1—14 黄山旅游区域主要经济指标(2018年)
- 格式:xlsx
- 大小:10.78 KB
- 文档页数:1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1.黄山风景区介绍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暑期实践活动总结标题: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未来规划建议撰写人:顾银杏参加团队:09级遥感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及08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摘要:针对黄山市现有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风土人情的维持、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等,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找出其开发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黄山市景点旅游资源开发整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未来规划建议一、引言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最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
在自然地域概念上,黄山以皖南山区为相对闭封的地域结构单元;在社会人文概念上,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这里形成了“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独特地域文化景观。
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形成了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黄山市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服务业)在黄山市的GDP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因此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因此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
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
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
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牯牛降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
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
而且这里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宏村、西递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引言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
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
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
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
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
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
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
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
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
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
引言概述:安徽省金寨县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是一座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
金寨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徽某地(金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并解读该地旅游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正文内容:1. 旅游资源概述1.1 自然景观:金寨县地处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奇石、峡谷、瀑布等。
其中著名的有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风景区等。
1.2 文化底蕴:金寨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传统节日等。
其中代表性的有三元石文化村、峰尖万佛寺等。
2. 旅游业发展现状2.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金寨县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逐渐增加。
2.2 旅游收入:随着旅游接待量的增加,金寨县旅游总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3 旅游设施建设:金寨县政府大力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酒店、道路、旅游服务中心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2.4 旅游产品创新:金寨县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登山徒步、农耕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等。
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3.1 交通条件:金寨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道路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约了游客的到访。
3.2 旅游服务水平:由于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新,金寨县的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游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3.3 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显现。
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保护好旅游资源。
4.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4.1 政策支持:金寨县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4.2 周边配套设施:金寨县周边有诸多旅游资源,如黄山、九华山等,这些资源的存在促进了金寨县旅游的发展。
4.3 品牌塑造:金寨县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如石城国家地质公园。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黄山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山市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黄山。
黄山以其奇险峻美的山峰、云海、温泉等被誉为“五绝”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使黄山成为国内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其次,黄山市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
黄山市历史悠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古村落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许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此外,黄山市的旅游设施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升。
如修建了大量的酒店、民宿、景区设施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黄山市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
黄山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黄山市将农业、生态观光等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村、观光园等农业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黄山市的旅游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黄山市旅游资源独特而有限,人流量大、节假日拥堵等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山市需要加大环保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未来,黄山市应继续发挥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山市旅游研究报告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由于其壮丽的山水景观、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对黄山市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推广黄山旅游的建议。
黄山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山水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乡村三个方面。
黄山市著名的山景有黄山、新安江和寿春山。
黄山作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新安江是全国闻名的大型漂流胜地,拥有清澈透明的江水和壮丽的峡谷景观。
寿春山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山脉,拥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和古迹。
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黄山市拥有四大古村落:宏村、西递、黟县和牌坊村。
这些古村落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信仰,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古代中国的乡村生活和文化传统。
此外,黄山市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纪念馆,如徽派建筑、古城墙和革命纪念馆等。
特色乡村是黄山市另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黄山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的农耕文化,各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风情。
例如,唐模是著名的桑叶画之乡,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制作桑叶画的技艺;庐阳村是中国的“石村”,拥有丰富的石雕艺术和文化;鲍店村以其特色的农田画被誉为“黄山画乡”。
根据对黄山市旅游资源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推广黄山旅游的建议。
首先,应该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国内外游客介绍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其次,需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设更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提供更好的接待和导游服务。
另外,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和推出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黄山旅游。
总之,黄山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对于推广黄山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加强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和保护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旅游行业报告一、概述。
安徽是中国东部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下游,素有“江淮明珠”之称。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邻江西,北靠河南,总面积13.97万平方公里。
安徽省是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旅游资源。
1. 自然景观。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风景而闻名于世。
此外,安徽还有九华山、天柱山、龙川风景区等著名的山水景观。
2. 历史文化遗迹。
安徽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宏村、西递等古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安徽还有敦煌石窟、庐山、九华山等历史文化名胜。
3. 民俗风情。
安徽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
例如,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安徽省的特色文化,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 旅游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2019年,安徽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
安徽省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传统的山水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产品仍然是主打产品,同时,农家乐、民宿、体验式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3. 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
安徽省积极开展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1. 旅游业转型升级。
未来,安徽省旅游业将加大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旅游业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2.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徽省旅游业将加大对数字化发展的投入,推动旅游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渊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32021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研究—基于市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贾婷婷1张宾2(1.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合肥230088;2.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230088)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探索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因素对其经济协调发展、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意义明显。
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搭建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框架,并利用2015—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受到制度、产业、劳动力、资本、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政策扶持力度、产业结构、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投入、区位优势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5个因素;各因素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发展速度差异均存在正向作用。
其中,政策扶持力度和产业结构是作用力度最大、显著性最高的两个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力度及显著性稍弱。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安徽省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21)03-0048-07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普遍性的经济现象,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区域经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跨越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重考验。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但现阶段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突出,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
2015年,安徽省各地级市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5个,省会合肥市的GDP总量最高,达到5660亿元,池州市的GDP总量最低,只有530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0.7倍。
我国自驾游(跨市)市场季节性测度及其地域差异作者:***来源:《旅游学刊》2021年第08期[摘要]在借鉴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模式与强度两方面构建季节性测度框架,运用单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线性规划等方法,探讨我国自驾游(跨市)市场季节性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省份季节性曲线形态具有较高相似性,与其他分类存在明显差异性,且异同点主要体现在峰值的强度、时间范围及波动情况;模式与强度是表征季节性的关键要素,二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着季节性水平。
总体上,我国自驾游市场具有“淡季过淡、旺季较旺”“淡季不淡、旺季较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淡季过淡、旺季不旺”4种发展形态,不同的淡旺季分化特征表现为各异的季节性强度与市场开发方向;从地域分布来看,各类型省份具有相对较强的地理集中性,在空間上呈现“小集中、弱分散”的宏观特征。
对比Gini系数和Theil指数,相对季节性指数测度结果表明,自驾游季节性强度取决于消除季节性所需转移的季节性因子量及其月度分布情况。
季节性波动的月度顺序结构,是度量季节性水平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自驾游(跨市)市场;季节性;单指标面板数据聚类方法;线性规划模型;相对季节性指数[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8-0140-15Doi: 10.19765/ki.1002-5006.2021.08.016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游客群体日益多元化、体验式需求的不断激增,自驾车旅游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出游方式。
国家层面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发自驾车、房车相关旅游产品,提升自驾游服务水平。
据《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8—2019)》,2 018年底我国自驾车游客已达35亿人次,人均出游时间3.60天[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自驾游以小聚集、大空间、闭环消费、体验自由等特征,迅速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方式。
黄山旅游财务分析报告LT引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所呈现出的活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有望进一步成为各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
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未来几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对黄山旅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不仅能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巨额粗起到参谋作用,而且会为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公司简介公司前身系安徽省黄山旅游开发公司,1985年10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发起人净资产折为国家股113000万股,经1996年10月首次发行外资股,于1997年5月6日上市,先后发行8000万B股和4000万A股,被誉为“中国第一支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
股票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黄山旅游经营范围:黄山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运输,饮食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组织举办与旅游相关的贸易活动,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租赁。
一、基本的财务分析资金及其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表现,通过对资金运行状况及结果的分析评价,能够从整体上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水平。
黄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黄山市统计局(2011年2月10日)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多项指标增幅创新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300亿元,达309.3亿元,同比增长13.1%,创98年以来新高。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40.6:46.1调整为12.7:44.1:43.2。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0846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3000美元,达到3100美元。
黄山市生产总值(亿元、%)60.0100.0140.0180.0220.0260.0300.034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812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2010年,全市35项民生工程涉及扶贫解困、就业促进、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建设、文化体育等领域,累计拨付资金13.2亿元;完成投资11.3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30万人。
物价水平温和通涨。
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0%,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4.2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9.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2.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2.0-1.00.01.02.03.04.05.06.07.02010年各类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黄山的调查报告黄山的调查报告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自古以来,黄山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山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黄山的自然景观黄山以其独特的山峰景观而闻名于世。
调查显示,黄山的主峰有72座,其中最著名的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各异,给人以巍峨壮丽之感。
此外,黄山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云谷寺、慈光阁和迎客松等。
云谷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慈光阁是一座古老的道教建筑,是黄山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迎客松则是黄山的象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
二、黄山的旅游发展黄山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根据调查数据,每年有数百万的游客前往黄山观光。
黄山的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调查发现,黄山的游客数量过多,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游客拥挤现象严重,给游览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此外,一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涂鸦等,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黄山的文化传承黄山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传承。
调查显示,黄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里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山水画展览、传统音乐演出和书法比赛等。
此外,黄山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如黄山毛笔和徽派建筑等。
这些手工艺品是黄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四、黄山的发展前景根据调查结果,黄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黄山的旅游管理。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优化游览路线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
其次,应加强黄山的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黄山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2018 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82.9 万人,比上年增加23.7 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65%,比上年提高 1.59 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6323.6 万人,增加68.8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9%,提高 1.2 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12.41 ‰,比上年下降 1.66 个千分点;死亡率 5.96 ‰,上升 0.06 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6.45 ‰,下降 1.72 个千分点。
2018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及构成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6323.6其中:城镇3458.4 54.69乡村2865.2 45.31 其中: 0-15 岁1259.0 19.9116-59 岁3904.9 61.7560 周岁及以上1159.7 18.34其中: 65 周岁及以上820.2 12.972013-2018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经济总量突破 3 万亿元。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 GDP)[2] 30006.8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 亿元,增长 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 亿元,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 亿元,增长8.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 调整为8.8: 46.1: 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 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 个百分点缩小到 7.1 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3] 68484 元 /人,比上年增加 6654 元 /人。
人均GDP47712 元(折合 7210 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 元。
2018 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 8.02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 8.5第三产业13526.72 8.6 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工业11663.94 9.2建筑业2201.22 4.4 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 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 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 22.6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2013—2018 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年末全省从业人员 4385.3 万人,比上年增加 7.4 万人。
黄山市城市各方面调研报告黄山市城市各方面调研报告黄山市城市各方面调研报告摘要: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世界一流,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
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景区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
搜集信息: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
一方面,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我们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
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所以,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1、乡村旅游背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增长23.61%。
那么,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
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对第三次浪潮中现在科技与农耕文化奇妙重叠的.时代特征论述:“这种神奇的一致性,将使今天许多第一次浪潮的国家,可以不搞全盘照搬,不完全牺牲他们的文化或者不首先通过第二次浪潮发展的阶段,就带有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特点。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第一次农耕文明和第二次浪潮文明的席卷后,已进入第三次浪潮席卷期。
1—14 黄山旅游区域主要经济指
标(2018年)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2358212221268572215年末总人口(万人)46.3947.3226.839.3418.70年末城镇从业人员数(万人)7.55 1.81 1.240.610.90生产总值(万元)31841521687127902901321524683440第一产业1692531669861298533702665907第二产业951971732554336137116647228653第三产业2062928787587436911167851388880农业总产值(可比价)(万元)30828727612123237066643101541农业增加值(万元)1724591700481348603848967355工业增加值(万元)66932962088326103786848178553公路通车里程(公里)1851182614896231313邮电业务总量(现行价) (万元)6478325346138456485113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8810.5922.809.4115.00 #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18.8032.07-0.0120.73-12.77房地产投资额(万元)108174217402012010665193705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2125903780740435541140353291869年末职工人数(在岗)(万人)11.04 1.68 1.090.490.81职工工资总额(在岗)(万元)510117137055837813859665829财政收入(不含基金)(万元)7160821760061211755006575206财政支出(不含基金)(万元)958763358834226910128253183387住户存款(万元)3047942195160810703015001408131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39115266151991546215202接待旅游人数(万人)3393.571000.47597.561196.09298.90 #国际游客158.3032.6322.0948.980.79国内游客3235.27967.84575.471147.11298.11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5467410388678512198118
注:1. 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不一致,原
因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剔除农业增加值中的农林牧
渔服务业增加值。
2. GDP含研发的核减数、区县同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