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养殖学期末作业(2015年)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一,举例说明虾类繁殖的方式。
繁殖方式: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抱卵繁殖:如罗氏沼虾交配后精荚粘附于外交接器,产卵时排出精子,受精卵抱卵于母体腹肢上发育、孵化后脱离母体。
2,水中孵化,南美白对虾交配后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
二,对虾类养殖的方式有哪些,及优缺点。
1,依靠天然饵料的粗养。
是一种天然生态系的养殖形式,依靠天然生产力提供产品的一种生产模式。
通常是在河口或小海湾的潮间带上围堵而成的大型养殖池。
其面积多在数百亩或上千亩,在迎潮面建有进排水闸,塭内挖有沟。
种苗来源通过定时纳潮,收集虾苗和鱼苗等。
缺点;养殖过程一般不投饵,不除害、依靠池塘的自身生产力,提供鱼、虾产量。
单位产量低、建港成本高,易被池塘养殖取代。
优点;尽管天然生产力有限,再加上捕食性鱼类的消耗导致产量低,但是由于不需投入饵料或药物施肥,整体效益较好。
并且可以适当加入粗饲料,发展为人工生态养殖。
2.半精养。
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的池塘,以长方形为主,两端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池内设有中央沟或环沟(或无)。
靠潮汐涨落进排水或机械提水,池内水深1.5-2.0米。
以人工饵料为虾类饲料。
利用现代养殖技术人工充气、调温、调节水质的集约化养殖敌害生物少,便于管理,产量高。
现为主要养殖方式。
优点:利用潮差自动换水,节约能源且水质好。
缺点:易混入野杂鱼虾,增加饲料成本。
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的规模难以规模化。
3,精养。
高位池养殖。
通过对养虾用水消毒采取循环与半循环的用水方式,池底防渗,机械增氧,进行封闭式的养殖。
集约化程度高。
是当前,高产养虾的主要模式。
投入高,产量高。
缺点:对虾密度过大、环境压力大、虾类容易生病三,南美白对虾幼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生态特点?幼体发育是胚胎发育的延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对虾类具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粮虾幼体及仔虾。
1,无节幼体(nauplius) 幼体卵圆形、倒梨形,具三对附肢,为游泳器官。
虾蟹类增养殖学期末考试预测卷一.名词解释1.头胸甲:头胸部由 14 节构成,第一节称为顶节,各节分节不甚明显,背面及两侧包被一层甲壳,称为头胸甲。
2.额角:头胸甲中央向前突出,形成发达的额角,以保护两眼和头胸部其它附肢,额角形状在种间变化很大,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齿式:额角上缘和下缘具有小齿,齿的数目和有无是分类依据之一。
齿数一般用齿式表示。
如中国对虾齿式为 7~9/3~5.4.纳精囊:雌性对虾头胸部腹面 4~5 步足之间的腹甲上有一交接器——纳精囊,用以储存交配后的精荚。
分封闭式和开放式。
*5.柄刺:虾类第一触角基部外缘有一刺状突起,称为柄刺。
6.内侧附肢:第一触角内中部向前伸出一能自由转动的叶片状突起,称为内侧附肢。
*7.肢腮:原肢的内外两侧具有由原肢壁的褶皱所形成的附属物,外侧的称为外叶,内侧的称为内叶。
外叶表面角质膜很薄,同时又非常发达,往往分枝而具备广阔的表面积,以利于呼吸,这种外叶特称肢腮(不具鰓轴) 。
8. 侧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9. 关节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于胸部附肢底节与体壁间的关节膜上的鳃称为侧鳃。
10.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1.颚舟片:虾类第二小颚的外肢发达,叶片状,称为颚舟片。
虾类生活时,借此片鼓动,使鳃腔中的水川流不息,以辅助呼吸。
12.侧板线:蟹类眼眶下线下方,斜向头胸甲前侧缘的颗粒隆起线。
13.内骨骼:甲壳的某些部分突入体内形成,主要作用为肌肉的附着点。
*14.并列影像:各小眼感知的像点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多见于白天活动的种类。
*15.叠加影像:个小眼接受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像,多见于深海及夜行种类。
*16 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17.滤器:*18.肝胰脏:也称中肠腺,由中肠前端膨大延伸形成,多级分枝的管状结构,覆盖在胃周围,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吸收储存营养物质。
虾蟹增养殖技术练习题库判断题(√)1、增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2、耗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日本对虾潜底时由于沙粒影响会暂时停止呼吸。
(√)5、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腹部退化,第一、二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6、雌蟹成熟后腹部宽大,多为半圆形,卵圆形,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双肢型,刚毛多,用以抱挂卵群。
(×)7、新建育苗池酸性强,需浸泡1月以上(加工业碱液)。
(√)8、藻类培养过程要注意防雨和防强光照。
(×)9、SPF苗是指能抵抗病毒的苗种。
(×)10、SPR苗是指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苗种。
(×)11、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抗白斑病毒的对虾苗种。
(×)12、南美白对虾的促熟方式可采用移植精荚来进行。
(×)13、沼虾类的产卵方式都是产卵于水中。
(×)1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澳洲龙虾最大特征是体呈红色,鳌足巨大。
(×)15、龙虾多数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浅海,生殖时往深海洄游。
(√)16、中国龙虾的产卵盛期在6-8月,多采用抱卵孵化。
(×)17、龙虾因体型巨大且蜕壳间期较长所以不具备附肢再生能力。
(√)18、虾蛄雌雄异体,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
(×)19、虾蛄属于十足目中养殖规模较小的种类,主要通过捕捞获得。
(×)20、梭子蟹属于多次产卵类型,每次产卵后雌蟹都需要蜕皮后重新交配。
(√)21、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22、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出后,其形态与母体在形态上相似,不经历变态期。
(×)23、克氏原螯虾养殖时种苗选择以虾体淡红色,显透明为佳。
(×)24、对虾的生长速度快说明选用的饲料好。
(×)25、对虾的饲料如果闻着很腥说明饲料品质就好。
虾蟹类增养殖学《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10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氧债: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
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投饵率:全长:额剑前端至尾节末端的长度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开放式纳精囊: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封闭式纳精囊: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X-器官:在对虾眼柄中视神经节附近,有一细胞团,称为X器官。
二、问答题1.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答: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大多有发达的额角,又可依腹肢发达程度及游泳能力分为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前者主要包括对虾类、真虾类;后者主要为龙虾类、螫虾类。
(身体分节,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雌体第一腹肢内肢极小,雄体第一腹肢内肢变形形成雄性交接器,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五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蟹类头胸部发达、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折叠于头胸部之下,第一对步足极发达为大螯,一般无额角。
蟹类游泳能力较差,主要活动方式为爬行。
(蟹类腹肢不发达,雄性腹肢退化,仅存第一、二对腹肢,形成交接器。
螃蟹养殖相关的试卷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螃蟹生长适宜的水温范围一般是()A. 10 - 20℃B. 15 - 25℃C. 20 - 30℃D. 5 - 15℃.2. 螃蟹养殖池的底质以()为好。
A. 沙质土B. 黏质土C. 壤土D. 岩石。
3. 螃蟹属于()动物。
A. 两栖B. 爬行C. 节肢D. 软体。
4. 在螃蟹养殖过程中,幼蟹的放养密度一般为()只/亩。
A. 500 - 1000B. 1000 - 2000C. 2000 - 3000D. 3000 - 4000.5. 螃蟹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包括()A. 水生植物B. 小鱼小虾C. 泥土D. 贝类。
6. 螃蟹脱壳期间需要()A. 增加投喂量B. 减少投喂量C. 停止投喂D. 改变投喂食物种类。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1. 螃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A. 纤毛虫病B. 黑鳃病C. 水肿病D. 烂肢病。
2. 良好的螃蟹养殖池塘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 充足的水源B. 良好的进排水系统C. 合适的面积D. 一定的水深。
3. 螃蟹的生长阶段包括()A. 幼蟹期B. 蟹苗期C. 成蟹期D. 抱卵期。
4. 在螃蟹养殖中,水质调控的措施有()A. 换水B. 增氧C. 调节pH值D. 投放水质改良剂。
5. 影响螃蟹产量的因素有()A. 苗种质量B. 养殖环境C. 饲料质量D. 养殖管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螃蟹脱壳的过程及其在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2. 阐述螃蟹养殖池塘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 (oxygen debt, theory oxygen consumption,actual oxygen consumption)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技术试题库判断题部分汇总虾蟹增养殖技术练习题库判断题(√)1、增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2、耗氧层是指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3、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日本对虾潜底时由于沙粒影响会暂时停止呼吸。
(√)5、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腹部退化,第一、二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6、雌蟹成熟后腹部宽大,多为半圆形,卵圆形,第二至第五对腹肢双肢型,刚毛多,用以抱挂卵群。
(×)7、新建育苗池酸性强,需浸泡1月以上(加工业碱液)。
(√)8、藻类培养过程要注意防雨和防强光照。
(×)9、SPF苗是指能抵抗病毒的苗种。
(×)10、SPR苗是指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苗种。
(×)11、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抗白斑病毒的对虾苗种。
(×)12、南美白对虾的促熟方式可采用移植精荚来进行。
(×)13、沼虾类的产卵方式都是产卵于水中。
(×)1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澳洲龙虾最大特征是体呈红色,鳌足巨大。
(×)15、龙虾多数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浅海,生殖时往深海洄游。
(√)16、中国龙虾的产卵盛期在6-8月,多采用抱卵孵化。
(×)17、龙虾因体型巨大且蜕壳间期较长所以不具备附肢再生能力。
(√)18、虾蛄雌雄异体,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节腹面出现白色“王”字形胶质腺。
(×)19、虾蛄属于十足目中养殖规模较小的种类,主要通过捕捞获得。
(×)20、梭子蟹属于多次产卵类型,每次产卵后雌蟹都需要蜕皮后重新交配。
(√)21、水温升至39℃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22、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出后,其形态与母体在形态上相似,不经历变态期。
(×)23、克氏原螯虾养殖时种苗选择以虾体淡红色,显透明为佳。
(×)24、对虾的生长速度快说明选用的饲料好。
虾蟹类增养殖预测试卷(新补充)(3)-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虾蟹类增养殖学期末考试预测卷一.名词解释1.头胸甲:头胸部由14节构成,第一节称为顶节,各节分节不甚明显,背面及两侧包被一层甲壳,称为头胸甲。
2.额角:头胸甲中央向前突出,形成发达的额角,以保护两眼和头胸部其它附肢,额角形状在种间变化很大,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齿式:额角上缘和下缘具有小齿,齿的数目和有无是分类依据之一。
齿数一般用齿式表示。
如中国对虾齿式为7~9/3~5.4.纳精囊:雌性对虾头胸部腹面4~5步足之间的腹甲上有一交接器——纳精囊,用以储存交配后的精荚。
分封闭式和开放式。
*5.柄刺:虾类第一触角基部外缘有一刺状突起,称为柄刺。
6.内侧附肢:第一触角内中部向前伸出一能自由转动的叶片状突起,称为内侧附肢。
*7.肢腮:原肢的内外两侧具有由原肢壁的褶皱所形成的附属物,外侧的称为外叶,内侧的称为内叶。
外叶表面角质膜很薄,同时又非常发达,往往分枝而具备广阔的表面积,以利于呼吸,这种外叶特称肢腮(不具鰓轴)。
8.侧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9.关节鳃:根据腮的着生位置,把着生于胸部附肢底节与体壁间的关节膜上的鳃称为侧鳃。
10.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1.颚舟片:虾类第二小颚的外肢发达,叶片状,称为颚舟片。
虾类生活时,借此片鼓动,使鳃腔中的水川流不息,以辅助呼吸。
12.侧板线:蟹类眼眶下线下方,斜向头胸甲前侧缘的颗粒隆起线。
13.内骨骼:甲壳的某些部分突入体内形成,主要作用为肌肉的附着点。
*14.并列影像:各小眼感知的像点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多见于白天活动的种类。
*15.叠加影像:个小眼接受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像,多见于深海及夜行种类。
*16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2015年大冶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水产养殖》专业考试试卷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有20分)。
1、我国法的具体形式有宪法,法律和(A )A、法规B、行政法规C、规章D、国际条约2、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出席人数应达到成员总数的(B )以上A、 1/3 B 、2/3 C、1/4 D、3/43、中华鳖的辅助呼吸器官为(D)A、皮肤B、肛腺C、肠管D、鳃样组织4、一只成年的牛蛙在陆地上的呼吸活动(A),靠皮肤来进行。
A、1/3B、2/3C、1/4D、3/45、“苗讯”指的是(A)A、大眼幼体上游B、大眼幼体上游C、蚤状幼体上游D、蚤状幼体下游6. 小片插植过程中,手术开壳距离一般为(B)A、0.5B、1C、1.5D、27、河蟹人工繁殖中,雌雄比例搭配一般为(C)A、1:2B、2:1 C3:1 D、4:18、下列鱼类中不属于鳅科的是(B)A、泥鳅B、刺鳅C、长薄鳅D、沙鳅9、鳜鱼的鳞片为(B)A、栉鳞B、园鳞C、刺状鳞D、椭鳞10、我国软骨鱼类从哪个海域分布种类最多(A)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有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鱼类越冬期的补氧方法主要有(ABCD)A、注水补氧B循环水补氧C、充气补氧D生物增氧2、以下俗称中,称呼鱼种的有(BCD)A、乌仔B、夏花C、秋片D、冬片3、促使鲤亲鱼集中产卵的措施有(ABC)A、催产B、晒鱼C、并池D、拉网4、成鱼饲养过程中施肥具体应做到(ABCD)A、基肥足B、春肥补C、夏肥控D、秋肥勤5、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鱼的体质B、水质C、水温D、溶氧量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有4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华鳖尾较短,扁锥型,且雌短雄长(√)2、中华鳖的背甲与腹甲靠甲桥相连(×)3、陆龟的食性为草食性(√)4、乌龟口腔中各种腺体只起润泽食物的作用而不消化作用(√)5、牛蛙的味觉器官是周身皮肤(×)6、河蟹的肢体再生现象只限于个体生长阶段(√)7、龟鳖类恒温养殖的最佳温度一般控制在32℃(×)8、河蟹蟹苗从海水直接进入淡水中,半小时就可以死亡(√)9、罗氏沼虾又称印度尼西亚大米虾,是一种长臂淡水虾(×)10、庭院养鳖的主要方式是培育稚鳖(√)11、治疗龟的水蛭病有效办法是全池泼洒20ppm生石灰(√)12、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来说,水体中的氧气越多越好(×)13、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14、对虾养殖池发生原生动物疾病后,可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进行治疗(×)15、班节对虾的白班病是由MBV感染所引起的(×)16、同一种鱼在不同地区的产卵季节几乎差异(×)17、在一定温度类,随温度的增高耗氧亦随增高(√)18、鲢鱼只以浮游植物为食(×)19、综合养鱼是一种较好的主体农业发展方式(√)20、池塘的危害大于鱼病(√)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答: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
1. 幼体棘毛萎缩病()
A. 由细菌感染所致
B. 由室内光线太强所致
C. 由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所致
D. 由充气量过大所致
正确答案:C
2. 雌虾的性腺。
A. 只能成熟一次
B. 可以多次成熟
C. 不能成熟
D. 与产卵次数无关
正确答案:B
3. 供水系统中使用的输水管是。
A. 聚氯乙烯塑料管
B. 镀锌管
C. 普通钢管
D. 聚乙烯塑料管
正确答案:D
4. 纳精囊是()的性腺
A. 雄虾产生精子的地方
B. 卵子受精的地方
C. 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
D. 雌虾
正确答案:C
5. 虾蟹类大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
A. 辅助呼吸
B. 咀嚼、磨碎食物
C. 辅助咀嚼。
水产养殖概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产养殖是指:A. 捕捞水生动物B. 人工饲养水生动物C. 自然水域中水生动物的繁殖D. 水生植物的栽培答案:B2. 下列哪种不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类?A. 鲤鱼B. 草鱼C. 鲢鱼D. 鳄鱼答案:D3.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饲料类型是:A. 单一饲料B. 复合饲料C. 有机饲料D. 无机饲料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水质管理措施?A. 定期换水B. 使用增氧机C. 投喂过量饲料D. 监测水质指标答案:C5. 水产养殖中,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A. 白头病B. 烂鳃病C. 寄生虫病D. 细菌性肠炎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产养殖的三大类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咸淡水养殖2. 养殖水体的pH值一般控制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6.5至8.53. 养殖鱼类的适宜水温范围是________至________摄氏度。
答案:15至304.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应保持在________mg/L以上。
答案:55.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漂白粉、高锰酸钾、碘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的重要性。
答案:水质管理在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良好的水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死亡率。
水质管理包括监测和调节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以及定期换水和使用增氧设备等措施。
2. 阐述水产养殖中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
答案: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营养均衡的饲料;二是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四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体的传入和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V1.供水系统中利用的输水管是。
2.对虾的卵子受精时是在()
3.以下动物中,不用鳃呼吸的是()。
4.虾的第六对腹肢和尾节一起组成()。
5.、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6.虾蟹成体眼睛属于()。
Ⅰ期与Ⅱ期的区别是。
8.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9.幼体开始摄食是在()无
10.雌虾的性腺。
11.()是雌虾贮存精子的地址。
12.中华绒螯蟹有多少只()足。
13.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
月
月
月
月
14.对虾的无节幼体()
Ⅳ期躯体散布
15.育苗生产中亲虾暂养的益处是()
16.幼体棘毛萎缩病()
17.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样()
18.沼虾的平稳囊位于()。
能感知躯体的方位。
19.将要产卵亲虾的卵巢发育期应为()
A.Ⅱ期
B.Ⅲ期
C.Ⅳ期
Ⅴ
20.雌虾交尾的标志是()
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V1.以下哪些种类场洞居、易打洞,养殖生产上应该增强防逃()。
D
2.虾塘综合养殖中,确信混养的条件是()。
BCD
3.虾蟹类的洄游包括()。
BC
4.虾蟹繁衍中关于精荚的移取,可采纳以下的那些方式()。
BCD
5.虾类增殖包括()。
D。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一)一、填空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4%)1、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
2、绝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3、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期是4~6。
4、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体大。
5、额角的有无可以作为蚤状幼体Ⅰ期和Ⅱ期的鉴别特征。
6、虾苗的计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
7、人工育苗中的增温方式主要有锅炉增温和电加热增温。
8、亲虾暂养一般以0.5℃的梯度升高。
9、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时,水温低于10或高于27时不能发育,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
盐度应控制在15~35,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孵化率都会降低。
10、蚤状幼体主要以单细胞藻为食,如硅藻等。
糖虾幼体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
11、换水一般是从蚤状幼体阶段开始的,每日换水量为1/3左右,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1℃。
12、虾病的种类很多,总归起来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中的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10%)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A)A、活动能力弱B、摄食强度大C、索饵育肥 C、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 )A、3月B、5月C、8月D、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 A)A、有明显的趋光性B、摄食单胞藻C、第Ⅳ期身体分布D、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B )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从蚤状幼体开始C、从糖虾期开始D、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 )A、1厘米B、0.7厘米C、0.8厘米D、1.2厘米三、判断是非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的打“×”。
(10%)1、对虾育苗池必须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2、对虾可以适应盐度较大的变化。
()3、PH值对对虾的生命活动无影响。
(×)4、对虾性腺发育阶段是雌雄同步的。
(×)5、对虾的幼体发育阶段不脱皮的。
(×)6、亲虾产卵越早越好。
(×)7、亲虾培育时可以增加光照强度,以便性腺早日成熟。
一、名词解释。
1、颚舟片甲壳纲动物的第二对原肢内形成2个小颚突起,外肢发达,形成扁平宽大的呼吸板,或称为颚舟片.2、生殖脱壳闭合式纳精囊的种类,雌性的对虾在交尾前一定要蜕壳,并在新甲壳还未变硬时交尾。
这次蜕壳与生殖有关2、3、精荚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分为豆状估和瓣状体两部分4、亚鳌掌节宽扁,基部有一大刺,指节形镰刀,组成一个类似钳状结构,但无鳌功能5、触角板第一触角的腹甲称为触角板,也叫触角腹甲3、6、自切蟹的附肢在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会在附肢基节和座节关节处断落,称为自切4、7、上肢5、8、口器由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组成的咀嚼器官为口器,与摄食有关,蟹为口框二、填空。
1、在十足目的分类系统中,Mahiu&Davis系统地把十足目分为枝鳃亚目和腹胚亚目。
2、对虾无节幼体从第I期到第II期的尾棘对数分别为:1;1 对。
3、虾蟹鳃的类型依其着生的位置分为侧鳃、足鳃、关节鳃和肢鳃。
4、从下目(次目)水平上看,真虾、螯虾、龙虾这几大类的虾都有抱卵现象。
5、龙虾的主要形态有,1 不具额角仅有触角板、2尾肢不具横缝,第二触角没有鳞片、3 无眼眶、4 体较扁平,头胸部比较发达。
6、对虾在幼体的排泄器官是小颚腺,成体的排泄器官是触角腺。
7、龙虾初孵幼体称为叶状幼体,罗氏沼虾初孵幼体称为蚤状幼体。
8、梭子蟹类的幼体包括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
9、雌对虾的交接器位于分别是第四,第五步足基部,雄对虾的交接器位于第一游泳足基部,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10、黎明蟹科和馒头蟹科的主要区别是黎明蟹前后侧缘有一壮齿。
11、虾蟹的变色是由于X器官窦腺分泌的激素调节,虾蟹煮熟后体色变红是由于虾红素的作用。
12、对虾大鳄的主要功能是咀嚼功能;第二触角的主要功能是司身体两侧及后缘的触觉作用。
13、虾蟹的胃分两部分。
前部鼓大,称贲门胃,起切碎食物的作用,后半部称幽门胃,内布绒毛,起过滤食物作用。
14、区分梭子蟹科各属的主要依据是前侧缘的齿数。
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22214)一、选择题1、对虾的卵子受精时是在()CA、产尾时B、精卵成熟时C、排卵时D、卵巢成熟时2、对虾口器附肢的作用?()AA、抱持和咀嚼食物B、捕食及爬行器官C、游泳D、攻击和自卫3、对虾育苗用水可采用()来消毒。
CA、煮沸消毒B、微孔过滤C、紫外线消毒D、高锰酸钾消毒4、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A、3月B、5月C、8月D、10月5、虾类育苗中藻类培养用水余氯如何处理?()BA、暴晒B、大苏打充气中和C、增氧充气D、臭氧消毒6、下列不属于健康的虾幼体的特征的是()AA、趋光性弱B、附肢干净C、游泳有力D、触底反弹7、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一般经()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
BA、3B、4C、5D、68、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一般经()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
CA、3B、4C、5D、69、三疣梭子蟹抱卵后,需要时刻观察受精卵的发育状况,当发现卵团颜色为()表示幼体即将出膜。
DA、浅黄色B、橙色C、茶褐色D、灰黑色10、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传统的捕捞蟹类,其旺讯期为()AA、12-1月B、7-8月C、9-10月D、3-4月11、三疣梭子蟹一生要多次脱皮发育才能成熟,大约要经过()蜕壳。
CA、11次B、15次C、18次D、21次12、虾蟹类的呼吸器官是()AA、鳃B、肠C、肺D、口腔13、下列哪个是消毒药品()。
CA、EDTAB、土霉素C、福尔马林D、呋喃西林14、育苗生产中亲虾暂养的好处是()AA、能得到质量好的受精卵B、避免亲虾的机械损伤C、控制性腺成熟的时间D、提高亲虾的存活率15、下列哪种情况下对虾投喂需要加料()DA、溶氧低时B、严重处理水质时C、水温温差大时D、料台无残饵时16、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对虾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AA、天气沉闷B、投饵过多C、藻种老化D、抓虾过后的泛底17、下列不是池塘养殖底质恶化的表现的是()AA、水体表面出现泡沫B、底泥变黑且发臭C、底泥产生气泡D、饵料台有黑臭有机物18、供水系统中使用的输水管是()。
2015虾蟹养殖复习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1、对虾工厂化育苗:利用先进的工业调控手段,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一种形式;2、生态育苗:方法比较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苗较整齐,对环境适应力强,但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难控制,故少用;3、对虾产卵量:与动物大小、产卵次数、胚胎发育方式等有关,指一次产的卵的数目;4、产卵率:产卵雌虾与总雌虾之比5、受精率:发育正常成活的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
6、洗卵:将收起的卵子用30目滤去残饵及粪便,用洁净或消毒海水冲洗三分钟,冲洗去水中的病毒及细菌,放到培育槽孵化及培育。
8、高位池养殖:高位池一般要求随时可以排干虾池水。
高位池养殖模式由有过滤功能提水系统、位置较高的池塘、排水系统等组成,除了硬件要求比较高外,高位池养殖模式最重要的是高健康养殖技术。
其特点主要是,养殖用水可进行初步消毒和过滤,这是切断部分病原体水平传染的;9、工厂化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有限水体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10、地膜养虾:用高强度的HDPE塑胶地膜,人工热黏合铺设覆盖整个虾池,包括池底和池坡,地膜虾池比较稳定,不受虾池底质影响,清理池底既方便又彻底,因此可以减少病害发生;11、精养:以人工投饵为主,用低质蛋白换取高蛋白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当前我国养蟹采用的主要方式。
面积约10亩以内,多为3—5亩,其放养密度较大,养成技术比半精养要严格,须彻底除害,投喂优质充足的饵料,调节水质,换水率较高,所以产量高,一般生产水平,亩产10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200—300公斤。
12、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殖方法,面积为几十亩,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敌害生物,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合理的放苗创造一个适于蟹生长和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补充适当和饵料,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
13、粗养:是一各较落后的养殖方式,面积从几十亩至几百亩,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因此产量低,过去南方不少地方采用此种养殖方式,现在已基本不采用。
材料与能源学院12级应化生物柯泽锐201230790410
一.市场上出售的虾类主要有哪几种,分别介绍其生态习性(至少举出3例)
1.刀额新对虾(Penaeus ensis )
对虾科、新对虾属,又名麻虾、基围虾、虎虾、沙虾、红尾虾,麻虾身体淡棕色至棕黄色,游泳足棕色或赤色,尾节附肢棕红色。
体形略呈梭形,壳较厚,体表密布小斑点。
成熟个体体长一般为7.5-16cm,体重在4-50克之间。
成虾平均体长:13.5cm,平均体重:12g.
麻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我国东海与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一带。
从广州番禺到珠江三角洲各出海口都有进行麻虾养殖。
耐温范围10℃—37℃,最适温度17℃—32℃,适盐范围0‰—35‰,对低氧忍受力比对虾强。
经过几个月的养殖一般亩产可达80—150公斤,亩效益2000—3000元。
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
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为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
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
该虾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
该虾是对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发现的最大个体长达33厘米,体重500~600克。
成熟虾一般体长22.5~32厘米,体重137~211克。
俗称鬼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
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
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
抗病能力较强。
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
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
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3.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又名:花虾、花尾虾、竹节虾可达30cm,一般在15-20cm,分布自非洲东南岸至日本、韩国、台湾及澳洲。
形态:体长为140~200毫米,体重30~80克的大型虾类,身体有棕色和兰色相间的黄斑,附肢呈黄色,尾肢兰色和黄色。
成虾平均体长:18cm;平均体重:55g.
日本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
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
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
一、目前对虾养殖的方式有哪些,及优缺点。
1、粗养:鱼塭养殖(港养)为一种天然生态系的养殖形式,依靠天然生产力提供产品的一种生产模式。
通常是在河口或小海湾的潮间带上围堵而成的大型养殖池。
其面积多在数百
亩或上千亩,在迎潮面建有进排水闸,塭内挖有沟。
种苗来源通过定时纳潮,收集虾苗和鱼苗等。
优点:养殖过程一般不投饵,不除害、依靠池塘的自身生产力,提供鱼、虾产量。
缺点:天然生产力有限+捕食性鱼类的消耗;产量低,但整体效益较好。
单位产量低、建港成本高易被池塘养殖取代。
2、半精养:①池塘养殖(半精养)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的池塘,以长方形为主,两端设有进水闸和排水闸,池内设有中央沟或环沟(或无)。
靠潮汐涨落进排水或机械提水,池内水深1.5-2.0米。
以人工饵料为虾类饲料。
敌害生物少,便于管理,产量高。
2-3kg饵料/1kg虾,现为主要养殖方式。
②半蓄水养虾(低坝高网养虾)在潮间带修建低坝围成池塘,其上撑有高出大潮最高水位线的拦网形成池围进行养虾。
优点:利用潮差自动换水,节约能源且水质好。
缺点:易混入野杂鱼虾,增加饲料成本。
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的规模。
3、精养:高位池养殖通过对养虾用水消毒采取循环与半循环的用水方式,池底防渗,机械增氧,进行封闭式的养殖。
集约化程度高。
是当前,高产养虾的主要模式。
投入高,产量高。
缺点:对虾密度过大、环境压力大、虾类容易生病。
二、中华绒螯蟹和锯缘青蟹在生活史和生态习性上有何不同?
锯缘青蟹喜栖息、生活在江河溪海汇集口,海淡水缓冲交换的内湾——潮间带泥滩与泥砂质的涂地上,是游泳、爬行、掘洞型蟹类,一般白天多潜穴而居,夜间出穴进行四处觅食。
它以肉食性为主,喜欢寻食小杂贝、小杂螺、小杂鱼、小杂虾及小杂蟹类等。
锯缘青蟹又是广盐性的海产蟹,其养殖的适应盐度为23‰~28‰,最适是24‰~25‰,适温范围6~35℃,最适生长水温18~25℃。
锯缘青蟹的一生要经过13 次蜕壳,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 次,生长蜕壳6 次,生殖蜕壳1 次。
在发育初期,平均每4 天蜕壳一次,两个月后每隔一个月才蜕壳一次。
锯缘青蟹的生活史为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成蟹四个阶段,其中把蚤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大概需要15天左右,大眼幼体再经过3——5天左右就可以变态为幼蟹了,把幼蟹培育成为成蟹大概需要100天左右.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
中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
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
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至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
长江流域的中华绒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长至2龄,自9月下旬蜕壳为绿蟹起性腺开始迅速发育。
至10月中下旬,大部分性腺已发育进入第Ⅳ期,遂离开江河湖泊向长江口作生殖洄游。
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洄游在每年9~12月间。
每年10月至次年1月为亲蟹汛期,全汛可捕捞时间通常为60~70天。
上海河口区汛期发生较晚,在11月~1月。
10月中下旬已有少量中华绒螯蟹亲体陆续到达河口区产卵场。
河口区亲蟹高峰期在11月下旬。
到了11月底,亲蟹群集于河口浅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域,开始交配繁殖。
雌蟹一般在交配后7~16小时内产卵。
受精卵附着在雌蟹腹肢的刚毛上。
并向咸度更高的水域聚集,至第二年年初,亲蟹蟹汛基本结束。
三、你家乡的虾蟹养殖业或者水产行业现状。
我的家乡在广东珠海,位于珠三角,珠江出海口。
对于珠海当地的养虾现状,很多养殖户都表示难养,养殖成功率也普遍偏低。
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虾苗上。
比如说放苗后容易出现偷死,集中排塘的情况。
据当地经销商不完全统计,去年当地能够赚钱的对虾养殖户在1
成左右。
为了应对此事,部分养殖户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大塘改成小塘,进行更细致的管理。
又或者寻找开挖的新塘等,但是由于新塘在头一两年还在适应阶段,极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等情况,因此养殖情况也并不乐观。
水质污染也是困扰当地养殖户的一块心病。
据珠海红旗镇养殖户反映,部分工厂以及养猪所排出的污水,已经对当地的养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才有养殖户进行自挖池塘进行储水净化,抽水养虾的情况。
据当地业务员介绍,珠海养殖户经过几年的养虾失败,已经开始出现集中的转养,原先的虾农大多开始转养金鼓鱼以及腊鱼。
而且养殖密度也开始在慢慢降低,为了减少养殖失败率,争取养殖时间,养殖户的养殖心态从之前的搏价钱,开始转变为轮捕轮放式的养殖模式。
据恒兴业务员介绍,珠海当地的对虾养殖低迷,直接导致了虾料销量的下滑。
由于对虾养殖连续多年失败,除了出现浓重的转养情绪之外,也有很多养殖户在积极寻找应对方法。
其中,白虾与罗氏虾混养以及建蓄水池进行调水等方法,逐步已经被当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接受。
莲洲镇养殖户侯乔伟将罗氏虾与白虾的混养方式进行特定改良,直接在白水塘隔出两个区域,其中一部分用来养罗氏虾,另外一部分用来进行白虾标粗,等白虾标至5-6公分之后,再去除池塘中间的阻隔物进行混养,省去了很多投苗的麻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益。
四、对虾蟹类养殖学课程的建议。
1.课堂互动比较少,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打瞌睡或者玩手机,效果不佳,可以增加课堂互动,例如小组讨论等。
2.可以分配一些实践作业。
例如让同学们自己养观赏虾,然后拍照记录,作为一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