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10
探讨地下车库流线与精细化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成了越来越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须品,但在寸土寸金的当今社会,可供停车场地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开发成停车场,人们基本已经完全接受地下停车来满足停车的必要方式,为了增强居住舒适要求,要求达到人车分流。
因此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地下停车库的建立势在必行,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不断加高,地下车库的品质、舒适度与节约成本发生了巨大碰撞;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提高停车效率,布置更加合理,成了地下车库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地下室精细化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就地下车库的流线规划及精细化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地下车库;流线设计;合理布置;节约成本;一、地下室车库流线设计要点1、地下车库需要按照规划要求确定停车数量,根据车量设置出入口数量和车道数量;除了数量之外,还要根据城市交通状况确定出入口位置,一般要求出入口位置与外部道路连接顺畅,不能干扰基地内的车辆行驶及人行流线。
右入右出是车库出入口的出入原则,且需要与道路规定的红线距离超过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视点120°范围内无视线遮挡。
2、结合总平面、人流、归家动线、车流方向等因素,确定地下室车行流线,合理布局,使地下室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3、在商业与住宅合建的地下室,需要有效地将商业停车和住宅停车位置、流线分开,互不打扰,方便管理;若有人防,将人防车位尽量设置在商业停车区,释放更多的可售车位给住宅,达到经济最大化。
4、为保证车辆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流畅,地下室车库流线应尽量简单规整,使用最优的单向环路流线设计方式让车辆沿着同一方向行驶,并找到合适的停车位;虽然单向环路方式需要驾驶员花费更多时间在寻找的过程中,但这种方式可防止车辆避免对向行驶,造成内部行车混乱,若驾驶员熟悉地下车库,则可以尽快找到停车位,避免流线复杂或尽端停车等带来的时间浪费。
住宅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探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进行分析,对地下车库的功能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进行研究,达到设计优化和成本控制的目的,希望给与行业借鉴。
关键词:住宅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探究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标准得到相应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涵盖了配套标准、居住环境、建筑风格以及户型平面等多个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住宅的设施配置以及整体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成为优化的重点工程。
1 地下车库整体布局原则1.1整体系统规划在住宅地下车库的整体规划环节中,要将住宅的建筑布局与车库的入口以及平面设置与交通组织整体考虑,具体原则如下:1.1.1在较大建筑或者集中绿地下建立地下车库,尽量选择单独的地下室,使车库同住宅结构分离,方便小区降低车库造价、控制顶板标高以及小区管线设置。
如果在住宅楼间距较小的或者地形狭长的小区工程中,地下车库尽量用整体的地下室,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和减少外墙面积。
1.1.2在条件允许下,地下车库的设计要尽量抬高车库标高,控制绿化面积以及埋设管线的覆土厚度,地下车库的覆土厚度直接影响结构的恒载,其结果:第一,如果覆土荷载不大的情况下,结构梁截面保持不变,可以通过加大配筋解决;第二,如果覆土荷载过大,只能加大梁截面进行解决;第三,混凝土量以及含钢量增加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
因此,覆土厚度一定要根据燃气管线、排水管道、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和冻土深度以及景观要求综合确定。
景观设计中,不同植物对覆土厚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覆土厚度达不到一米,会限制种植的物种,影响小区绿化面积。
因此,当前我国地下车库的覆土厚度基本控制在 1.5米左右。
1.1.3地下车库顶部开洞或者开窗与景观充分结合,人工采光与自然采光相结合,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有效节约设备和土建造价,充分提高地下车库的舒适度。
1.2利用停车单元模块在设计过程中,要利用停车效率较高的单元模块,设计中要形成规整以及集中的停车空间,尽量避免因为出现弧线、锐角以及凹凸曲折而造成外墙过长从而浪费使用空间,提高停车的数量,调整楼间距,杜绝出现单排停车以及围护间距较小、地下空间不足等情况。
居住小区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探究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住宅产品不断升级,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各地政策导向也逐渐走向品质住宅,例如通过降低容积率、提高绿化率、加宽楼间距、提高车位配比、实行人车分流,智能化配置等措施,已成为当下主流名词,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购房者对居住的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城市道路拥堵以及停车位置紧缺的今天,大多数购房者也开始关注小区地下停车库品质,目前大多数房企为了提高地库品质,已逐渐放弃机械车位的选择,大多会设置全平层车位。
因此,如何做好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是各家房企跟设计单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地库无效成本优化、单车位指标控制、行车通达性,停车位舒适度,地库划线美化,地下归家大堂精装,安全疏散、防火防水,顶板排水等设计。
本文针对居住小区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力求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车库;无效成本;精细化设计;停车效率;协同0前言伴随私家车的保有量逐年上涨,使得居民对于停车需求增大,怎样合理、科学的利用地下空间,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是各家房企及设计院均需要关注的要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设计一个布局合理,成本最优,凸显品质跟人性化的地下车库,一方面需要房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需要设计院不断提升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既能为开发商节约成本,又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地下车库及品质感受。
1.居住小区地下车库成本分析1.1地库建造成本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地下车库作为地产开发绕不开的话题,成本投入。
(1)地库成本占比高,通常情况下,普通住宅类项目地库占建安成本25%左右,也就是一个项目的四分之一成本都投到地库了;(2)地库施工周期长,任何一个项目,地库肯定是最先要建造的,从场地清表到开挖,桩基施工,再到地库出正负零,这部分工期大概占整个施工周期的30%左右;(3) 地库销售难度大,地库的收益主要是地下停车位的销售,除去一线核心城市外,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车位售价往往低于建造成本,尤其机械车位,客户普遍接受度较低,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车位往往是最后销售,去化速率慢,平均销售周期基本维持在三年左右,货值积压会慢慢损耗利润;(4)充电桩车位的设置,随着新能源车辆的逐步普及,目前大多数地区新建住宅项目,都会要求100%预留充电桩容量,有的还要求30%安装到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建造成本跟设备投入,但是给居民确实带来了便利;(5)人防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大多数住宅小区都是要求配建地库人防的,人防区域的建造成本也是躲不掉的,比普通地库的建造成本还要再高一些,通常做到常六核六等级,如果地库面积过大,还会要求提升等级到常五核五,成本投入还会进一步增加;1.2地库无效成本解读常规地库成本投入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地库是无效成本的集中区,也是前期设计很难跨越的鸿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则无异于肆意挥霍项目利润,那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无效成本,这里可以简单归纳为:“对开发项目品质没有提升效果或效率较为低下的成本投入,可以叫做无效成本”。
目录:一地下室总体布局(一)地下机动车库1、1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1、2地下车库流线及柱网布置1、3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1.3.1机动车库出入口位置1。
3.2机动车库出入口数量1。
3。
3机动车库出入口的坡道设计1.3。
3.1出入口坡道宽度1.3。
3.2出入口坡道坡度1.3.3。
3 出入口坡道净高1。
4机动车库防火分区及疏散1。
5地下机动车库停车和通车设计1.5.1机动车停车方式1。
5。
2机动车停车位大小1。
5。
3通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二)地下非机动车库2.1非机动车库防火分区与疏散设2.2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要点2。
2。
1出入口位置和数量2。
3.2出入口坡道宽度和坡度2。
2.3。
出入口坡道净高2.3非机动停车位设计(三)地下室设备用房3.1水泵房3。
1.1生活水泵房与生活水箱间3.1。
2消防水泵房3.2消防水池3。
3消防控制室3.4柴油发电机房3.5配电室3。
6通风机房二人防地下室三地下室的其他用途一、地下室总体布局地下室、半地下室应综合功能,合理布置地下停车库、地下人防。
各类设备用房等功能空间及各类出入口。
如果主体建筑的地下部分无任何利用价值,可以做为封闭空间,而不计入地下室建筑面积。
地下室退用地红线距离应≥3米,但不必拘泥于平行于用地红线,形状应尽可能方正规整。
可利用地上建筑外墙结构柱子作为地库外墙的壁柱。
地下室顶板覆土除符合管线埋设深度要求外,超出建筑物范围的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应≥600mm,位于集中绿地范围内的地下室,其顶板覆土厚度应≥1200mm .(一)地下机动车车库1。
1 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机动车库分为坡道式汽车库和机械式车库。
坡道式车库又分为直坡式,错层式,螺旋坡道式和斜楼板式四大类如图所示:直坡道式错层式螺旋坡道式斜楼板式对于场地高差不大的项目,地下车库多采用直坡道式汽车库;对于坡地建筑而言,地下车库可采用错层式和斜楼板式,对于斜楼板式汽车库,停车坡度应i≤5﹪,且采用斜列式停车时,其停车位的长向中线与斜楼板的纵向中线之间的夹角q≥60°,以防停车后滑行。
建筑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方法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停车服务,减少了街面的停车拥堵问题。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如何实现最优化的设计,以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和舒适度,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成为了设计者们不断探索和改进的方向。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方法,并分析不同方面的优化策略和技术手段。
1. 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原则在进行地下车库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优化原则,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合理规划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要注重通风和照明设计,保证地下空间的通风良好,同时采用合理的照明设计,以提高车库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还需要考虑地下车库的排水和防水设计,以防止地下水渗漏和车库内部的积水问题。
在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几个重要的优化方面。
首先是地下车库的进出口设计,要确保进出口的通行顺畅,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
其次是地下车库的坡道设计,要根据地形和场地情况,设计合理的坡道,以保证车辆的顺利进出和行驶。
还需要注重地下车库的承重结构设计,采用合适的承载结构和材料,以确保车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下车库的照明设计直接影响车库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可以采用LED照明灯具,以提高照明效果和节能性能。
在照明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引入自然采光设计,在地下车库的天花板上开设天窗或利用通风井进行自然采光,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能耗和环保。
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是保证车库内部空气畅通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可以采用新风换气系统和排气系统,保持车库内部空气的新鲜和干燥。
还可以考虑在地下车库的排风口和通风井进行合理布置,以实现空气的通风和循环,提高车库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是为了防止地下水渗漏和车库内部的积水问题。
为了实现最佳的排水效果,可以采用地下排水管道和排水沟设计,保证车库内部的空气干燥和排水通畅。
地下车库这样优化设计,节省成本上千万!!一、地下车库停车数的要求、平面形式、层数确定(一)、地下车库停车数的要求●规范依据项目的地下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各地方停车位配建标准进行配建。
按拟开发项目的住宅、商业、配套等建筑面积分别进行停车位数计算,然后求其总和得到项目停车位数量。
以下例举几个地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供参考。
表:重庆市停车位配建标准表a)住宅建筑应当在室内配建停车位,室外停车位不计入住宅建筑的配建指标。
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文化艺术馆建筑室外停车位数量应当为其配建停车位数量的 10%—30%。
b)(机械式停车位)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项目设置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均计入配建指标。
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范围外的建设项目设置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按照普通车道式停车位计算。
表:上海市停车位配建标准表表:长沙市停车位配建标准表北京市停车位配建标准如下:①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表: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a)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5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2平方米计算。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40 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 1.8 平方米计算。
b)旅馆中的一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规定的一级旅游旅馆,二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
c)餐饮中的一类指特级饭庄,二类指一级饭庄。
d)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二类指建筑面积不足 10000 平方米的的商场。
e)体育场馆中的一类指 15000 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 3000 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二类指不足15000 座位的体育场或不足3000座位的体育馆。
f)多功能的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80%计算。
②居住区配套停车位要求表:北京市居住区配套停车位要求●常见问题:1) 设计停车位数量较规范要求偏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2) 可计入指标的地上停车位数量未做够导致地下停车位数增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3) 机械式停车位和微型车位的指标计算不准确,造成车位数量指标计算错误。
地下汽车库精细化设计研究:国内⼀线地产、设计院地下汽车库精细化设计研
究(附⼋套精细化设计⽂件)
⼩型车地下汽车库精细化设计研究
地库精细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经济因素和品质控制,以及处理好两只之间的“制衡”关
系;如何控制“经济因素”与“品质因素”的关系?
“成本控制”不等于“省钱”,关键在于其成本的“有效性”;地库成本控制设计分为有效成本与⽆效
成本(分为⽆效增加成本、⽆效减少成本、有效增加成本、有效减少成本。
)
地下车库的经济性研究
规划布局是影响停车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关键原因规划布局决定了边界类型;
边界是车库设计的输⼊条件;
固定边界:界线不可改变,常规由设计条件决定。
如确定进深的商铺背后为停车库时。
常常
会成为停车规划的起点。
可变边界:界线不受设计条件限制,常常会选择⼀个停车效率最⾼(常规为垂直停车)的⽅
式作为边界。
渗透边界:边界外侧可以停车的可选择性界线,如塔楼投影边线,可以停车但其停车效率⽐
较低,所以必要时是可以放弃其停车
获取⽅式。
关于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的研究摘要:建筑设计作为地产开发中的前端重要环节,设计理念及产品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项目成败。
地下车库作为房地产开发中工期最久、技术难度最大的分项,深入研究地下车库的精细化设计管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对大量工程案例的分析复盘,以“对快好省”为基本设计理念,总结归纳出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的“十步管控法”,以方便相关从业者对后续地下车库项目进行精细化技术管控。
关键词: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建筑设计研究引言:随着当今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的飞跃式提升,地下车库作为停放车辆的主要场所,正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及开发商的重视。
一、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的重大意义广大人民群众对地下车库的需求早已今非昔比,地下车库从最开始的仅作为停放车辆的次要空间,现如今已成为人民群众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地库的舒适度、美观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居住及社会活动体验度的重要评判指标。
而对于开发者而言,地下车库面积约占总面积25%,成本约占30%,工期约占40%,另外又因其复杂的技术工艺,且夹杂了人防、设备用房等其他影响因素,地下车库已成为目前地产开发全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研究如何精细化地进行地下车库的设计,达到既舒适便捷、又节约成本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二、地下车库设计的主要问题:通过本人对负责过的若干地库项目的总结分析,以及平时的踩盘调研、运营情况分析,发现总有些设计问题经常被技术人员忽视,现总结归纳如下:1.方案设计阶段:缺乏经验的设计人员会将关注点放在地上建筑的空间造型、楼宇日照等因素,却忽视了地上建筑的剪力墙柱网等对于地下车库的坡道、动线及平面排布的影响。
这种忽视会不可避免地对地下车库产生功能影响,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后期设计优化进行根本弥补。
2.平面设计阶段:建筑设计人员对于放坡、基坑支护等工程知识缺乏了解,经常默认地库边界按照规划要求做极限最小退界设计,引发了高昂的支护费用,浪费了大量的成本和施工时间。
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车库建设也在不断增加,地下车库的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地下车库的现状及优势,其次分析住宅地下车库设计的合理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车库;精细化;住宅;设计引言私家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一,车位空间规划不合理,车辆的停放位置不够。
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需要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剩余的土地资源就越来越少,在城市路边停车就会影响到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
所以建设地下停车场非常有必要,其可以有效利用地下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且在设计地下停车场时,还可以将配电室、消防设备设施等移到地下车库里,节省出更多地面空间。
现在,为了更好的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缓解资源分配的压力,很多人开始研究地下车库的优化方式。
1现状及优势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日本、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展了机械式停车技术的研发和制造。
自90年代开始,我国不断引进和生产停车设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有使用。
机械式立体车库停车数量多、占地面积小、无需设置汽车坡道出入口及相关人员疏散出口、方便快捷、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因路边停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增加了汽车自身的防盗性和安全性、市容环境得到了改善、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等优势在中大型城市逐渐凸显出来。
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划分,立体车库可以分为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垂直循环式、平面移动式、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等。
2分析住宅地下车库设计的合理性2.1合理设计车辆出入口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时,需重视住宅出入口和市政道路接口位置相接连,住宅区在早晨和傍晚间常处于高峰期,为了疏散这个时间段的地下车机动车,需要参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停车超过100辆的地下停车场,使用对接地上车道或将城市道路应设定为双车道。
地下车库设计优化19点地下车库设计由于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存在失误,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
本文通过提炼万科、中海在地产车库设计优化方面的关键措施,以供同行小伙伴参考。
1. 地下车库平面布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计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车库宜集中布置。
半地下车库尽量减小地下部分埋深,并利用顶板上部绿化覆土荷载,减少或不采用抗拔桩,节省地下工程量;全地下车库设计时,应尽量综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载取值的平衡,减少桩基础抗浮,并控制绿化种植、综合管线埋设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减少地库埋深。
2. 地下车库适应的柱网尺寸考虑停车效率与工程成本、车型适应范围,综合性最优柱网8.1m*8.1m,建议高档项目采用;经济柱网7.8m*8.1m,为节省成本,建议大部分项目采用此种尺寸,同时另设10%大型尺寸停车位,解决大型车停车问题。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短跨小柱距的结构方案,尤其是杭州、宁波等对停车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虽然理论上停车效率较7.8m*8.1m 方案,单车面积上升1.5平米左右,立柱数量增加近50%,但立柱对总成本影响甚微,且优点是层高可以降低200~300。
在地质情况复杂、水位较高且基坑维护条件较差的项目中,可以节省相当的开挖量和基坑支护费用,成本节约显著。
但此柱网选用,须经过结合具体地库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后采用。
3.地下车库面积优化设计集中地库面积优化设计方法:(1)使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车单元进行组合设计。
高效单元是经设计研究优化的车道面积最小、停车效率最高、面积是4000平方米(一个消防分区)的设计模数单元;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增加地库适应性方案比较,使用地库停车标准,进行地库概念方案设计,调整住宅楼栋间距避免出现车辆单排布置、被动利用塔楼地下空间、支护间距预留不够等等问题。
(2)停车库端头优化停车布置设计:近端式停车布置,在近端的两跨比循环式布置可多停车7辆,因此,在满足规范50 辆停车分组及防火间距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尽端式布置。
城市建筑┃建筑设计┃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A RCHITECTURAL D ESIGN43对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前期设计参数精细化的思考Intensive Thoughts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Parameters of Residential Underground Garage Design■ 刘海静 周 炜 ■ Liu Haijing Zhou Wei[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在地库设计前期的方案阶段,如何精细化制定地库的设计参数和措施。
下面探讨地库设计前期常用的设计参数问题。
[关键词] 地下车库 设计参数 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lan stage in libra- ry design stage, design parameters and measures how to fine formulation library. Discussion on library design, preliminary design parameters of common questions is in this paper.[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design parameters, measures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优秀开发商从原有的粗放式开发走向精细化,对居住区项目技术标准做系统化研发,形成自己的产品线系列。
但大多数的公司将地上的建筑、规划等作为研发重点,地下车库部分往往被忽略。
大多数项目的地库通常由建筑师根据经验设计,满足规范即可。
目前不同项目的地库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差异较大,对控制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成本形成挑战,因此对地库设计进行研究,形成技术标准已经非常必要。
一、汽车和停车位的类型及尺寸居住区地下车库的主要功能是停放汽车,因此精细化制定地库的设计参数,需精细化的确定汽车的尺寸类型。
目录:一地下室总体布局(一)地下机动车库1、1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1、2地下车库流线及柱网布置1、3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1.3.1机动车库出入口位置1.3.2机动车库出入口数量1.3.3机动车库出入口的坡道设计1.3.3.1出入口坡道宽度1.3.3.2出入口坡道坡度1.3.3.3 出入口坡道净高1.4机动车库防火分区及疏散1.5地下机动车库停车和通车设计1.5.1机动车停车方式1.5.2机动车停车位大小1.5.3通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二)地下非机动车库2.1非机动车库防火分区与疏散设2.2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要点2.2.1出入口位置和数量2.3.2出入口坡道宽度和坡度2.2.3. 出入口坡道净高2.3非机动停车位设计(三)地下室设备用房3.1水泵房3.1.1生活水泵房与生活水箱间3.1.2消防水泵房3.2消防水池3.3消防控制室3.4柴油发电机房3.5配电室3.6通风机房二人防地下室三地下室的其他用途一、地下室总体布局地下室、半地下室应综合功能,合理布置地下停车库、地下人防。
各类设备用房等功能空间及各类出入口。
如果主体建筑的地下部分无任何利用价值,可以做为封闭空间,而不计入地下室建筑面积。
地下室退用地红线距离应≥3米,但不必拘泥于平行于用地红线,形状应尽可能方正规整。
可利用地上建筑外墙结构柱子作为地库外墙的壁柱。
地下室顶板覆土除符合管线埋设深度要求外,超出建筑物范围的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应≥600,位于集中绿地范围内的地下室,其顶板覆土厚度应≥1200 。
(一)地下机动车车库1.1 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机动车库分为坡道式汽车库和机械式车库。
坡道式车库又分为直坡式,错层式,螺旋坡道式和斜楼板式四大类如图所示:直坡道式错层式螺旋坡道式斜楼板式对于场地高差不大的项目,地下车库多采用直坡道式汽车库;对于坡地建筑而言,地下车库可采用错层式和斜楼板式,对于斜楼板式汽车库,停车坡度应i≤5﹪,且采用斜列式停车时,其停车位的长向中线与斜楼板的纵向中线之间的夹角q≥60°,以防停车后滑行。
(就是尽量使车身长向与斜楼板坡度方向垂直)1.2 地下车库流线及柱网布置地库内流线应完整清晰,有良好的通达性和顺畅性,尽管环通避免尽端式停车,尤其是窄长型地库一定要有环通流线。
上下层地库出入口流线衔接要直接顺畅,超大型车库宜有明确的主流线,主流线应尽可能正对车库出入口且宜为双车道。
地库主体建筑以外的柱网与主体建筑无关,不必拘泥于对齐,应按停车位需要合理安排柱网。
一般标准柱网为7800㎜×7800㎜,可停3辆车比较经济,如图1-2所示。
但较高档次的楼盘,柱网可加至8100㎜×8100㎜或8400㎜×8400㎜。
停车位机动车库内停车位净h≥2.0m ,行车道净高h≥2.20m ,故地下室层高一般为3.63.9m,高档楼盘可考虑3.9m。
1.3 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1.3.1 机动车库出入口位置车库出入口位置与基地外部道路连接要顺畅,方便使用和管理,与基地内车行、人行路网无交叉干扰,相对于整个地块要相对隐蔽,不宜深入小区内部影响主景观,应尽量减少噪音和尾气对小区内部及底层住户的影响,可靠近建筑物的山墙设置。
相对于整个地下室而言,车库出入口的位置要均匀、便利、直接,应明确“出”和“入”的使用功能。
1.3.2 机动车库出入口数量汽车库建筑设计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小型汽车库(停车数≤50辆)、中型汽车库(停车数51~300辆)、大型汽车库(停车数301~500辆)、特大型汽车库(停车数>500辆)(此分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降机式汽车库,不适用其他机械式汽车库)。
停车数≤50辆可设置一个单车道,停车数≤100辆可设置1个双车道,即上述两种情况可设置1个疏散口。
停车数>100辆的错层或斜楼板式地下车库,当其车道、坡道为双车道时,其地下一层至室外的汽车疏散口不少于2个时,汽车库内其他楼层可设置1个疏散口。
大于两层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载人电梯。
大中型汽车库(停车数51~500辆),车库应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口;特大型汽车库(停车数≥500辆),车库应设置不少于3个疏散口。
1.3.3 机动车库出入口坡道设计1.3.3.1 出入口坡道宽度出入口疏散坡道双车道净宽≥7m,单车道净宽和各出入口之间最小净距(地面部分)两本规范有分歧:《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依据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单车道净宽≥4m和各出入口之间净距≥10m,而《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从安全和有利城市道路车流疏散考虑,规定为单车道净宽≥5m和各出入口之间净距≥15m。
1.3.3.2 出入口坡道坡度当坡道最大纵向坡度≥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段,分为直线缓坡段和曲线缓坡段。
直线坡道最大纵向坡度≤15%,直线缓坡段水平长度≥3.60m,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
曲线坡道最大纵向坡度≤12%,曲线缓坡段水平长度≥2.40m, 曲线缓坡段半径R≤20m,坡度i2应为曲线坡道坡度i1 /100*R,如图所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曲线坡道除设置纵向坡度外,还应设置横向坡度,即超高,坡度宜为26%,多采用4%。
1.3.3.3 出入口坡道净高机动车库出入口净高h≥2.20m,如果出入口处封口梁上翻后到坡道的净高按2.40m计算,露出地面的最小坡道长度如图所示。
:汽车坡道出地面剖面(注:括号里的数据适用于当主坡道为曲线坡道时)直线坡道D1:最大坡道15%长d1,直线缓坡段7.5%长3.6m,7.5%*3.6015%*d1=2.40m d1=14.20mD1=3.6014.2017.80m曲线坡道D2:最大坡道12%长d2,直线缓坡段6.0%长3.6m,6.0%*3.6012%*d2=2.40m d2=18.20mD2=3.6018.2021.80m机动车库出入口坡道起点和终点都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水沟,故坡道露出地面的表达方式如图所示:汽车坡道出地面平面1.4机动车库防火分区及疏散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值增加一倍):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地下汽车库或高层汽车库为2000㎡;半地下汽车库、多层汽车库或建在建筑物首层汽车库为2500㎡;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地上单层汽车库为3000㎡;复式汽车库按上述值分别减少35%(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每组停车数≤50辆,当>50辆时应设防火墙或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不少于2个人员疏散口,并满足该防火分区内最远点至疏散口距离≤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距离≤60m ;地上单层汽车库或建在建筑物首层汽车库,最远点至疏散口距离≤60m。
汽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宽度≥1.1m,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5地下机动车库停车位设计1.5.1机动车停车方式机动车停车方式可采用垂直式、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30°、45°、60°)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如图:垂直式平行式斜列式(汽车停车方式)1.5.2机动车停车位大小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微型车 3.50m(长)X 1.60m(宽)X 1.80m(高)小型车 4.80m(长)X 1.80m(宽)X 2.00m(高)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如图:微型车平行式停车微型车垂直式停车小型车平行式停车小型车垂直式停车距车库出入口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人停车位的数量不应小于总停车数的2%,残疾人停车位的地面坡度≤2%,停车位一侧应设宽度≥1.20m的轮椅通道,如图1-8所示,故在设计中一般考虑微型车车位 4.00m(长)X 2.20m(宽),小型车车位 5.30m(长)X 2.40m(宽),残疾人车位 5.30m(长)X 3.70m(宽)。
1.5.3最小通车道宽度和最小转弯半径汽车库内微型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4.50m,小型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6.00m。
多以坡道或通车道的中心线来计算。
在设计中多考虑微型车和小型车的最小通车道宽度,如表所示:(二)地下非机动车车库当地下室某些空间停放机动车的利用率不高时,可考虑作为非机动车库或设备用房使用。
2.1非机动车库的防火分区及疏散地下非机动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不少于2个人员疏散口(不包括自行车坡道),并满足防火分区最远点至疏散口距离≤30m。
2.2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2.2.1出入口位置和数量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应方便,与机动车库出入口不应有交通冲突,相对于整个基地要均匀、便利、直接,尽量减少对底层住户的干扰,可利用地上建筑物的山面墙设置。
非机动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计算,当车位数量≤300辆时,只需设置1个非机动出入口;当车位数量≥300辆时,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2.2.2出入口的宽度和坡度非机动车坡道由中间人行踏步(宽1200)及两侧推行坡道(宽度不宜小于300,但现在电瓶车都很大,故宽度增至600比较合适)组成,故非机动车坡道净宽一般为2400m左右;坡度不宜大于1:5,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即每隔6m应设一个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800,如图所示:自行车车道出地面平面2.2.3. 出入口坡道净高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净高h≥2.00m,如果出入口处封口梁上翻后到坡道的净高按2.20m计算,露出地面的最小坡道长度如图所示:自行车坡道D:最大坡道20%长d,休息平台长1.8m,20%*2.20m 11m111.8012.8m自行车车道出地面剖面二人防地下室人防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大概可以按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面积之和来设计。
人防地下室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距有害液体、重毒气体的贮藏罐不应小于100m。
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
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设备房间宜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之外。
三地下室的其他用途地上建筑范围内地下室,半地下室可充分利用。
由于潮湿、通风、采光条件差,对居住者健康不利,因此规定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但当半地下室有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烟及安全防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时,允许在半地下室布置住房,但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房间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