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
- 格式:docx
- 大小:26.9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四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指表述直接、明了,不拖泥带水;“连贯”指衔接恰当,语势畅通无阻;“得体”指说话符合场合,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让人听着舒服。
“准确”指陈述恰当,不走样跑偏;“鲜明”指陈述有个性,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生动”指陈述形式多样,不呆板,“鲜明、生动”往往与修辞手法合在一起考查。
浙江卷对“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近几年没有单独设题,在此不做涉及。
对“连贯”的考查,主要是衔接选择题和补写题;对“得体”的考查,主要是主观简答题。
[知能精要]复位式连贯应持的原则复位式连贯题多是从语段中抽出一个或多个句子,要求考生根据语境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子。
有时也把它当作选用句式进行考查。
(一)话题表述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设题时往往从这一视角入手进行命题。
解题时首先要确定话题的陈述对象或中心,然后检查思维是否衔接紧凑,句式是否贯通一致。
如果一个话题中途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
(二)句式结构要协调句式结构协调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
要结合语境,明确所用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做到包括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的整齐划一。
同时使用整句或散句、主动句或被动句、肯定句或否定句、长句或短句等,一定要考虑整体上的协调,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如果语段中的陈述对象发生变化,要注意考虑句式结构的一致性,命题人往往在这方面着眼设题。
(三)思维逻辑要合理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深浅大小等。
任何一种逻辑思维角度,其外显语句所显示的语意都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裂痕或较大的阻隔。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自然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三)清单三常用的敬辞、谦辞1.常用敬辞(1)“令”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2)“拜”字一族用于人事往来。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别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3)“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4)“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5)“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6)“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问,称别人对自己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挂念。
(7)“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8)“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多指七八十岁以上);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见解高明的言论(多用于称对方发表的意见)。
(9)“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 专题微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六项要求,全国卷对连贯、得体这两项是专门设题考查的,其他四项虽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已经综合在图文转换、语段修改中了,像“准确”还在2018 年全国卷Ⅱ、Ⅲ第20 题作了特别要求。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命题会越来越综合化,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的程度化将会更高,这将会体现在2018 年呼声很高的应用文微写作题中。
因此,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和办法,以及主要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
一、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简明1.语言要简洁①避免赘余。
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
②避免啰唆。
即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2.语言要明确①消除歧义。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
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②避免晦涩。
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③话题集中。
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完全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① 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②之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③ 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切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④ 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
⑤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
考点八:语言体现简要、连贯、得体、精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体现的“简要”指可以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可以调节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可以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规定。
语言体现的“精确、鲜明、生动”,重要考察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体现题的命题有如下几种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种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由于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规定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立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浮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并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察除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体现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规定;(3)借助一种体现的载体。
【真题预测体验】1.(.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她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 【答案】变化自己比变化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察语言体现精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变化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变化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2.(.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 )(4分)《兰亭集序》(见右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构造、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专题04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易错点1 语言表达简明1.“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请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因分析】本题要求写一则公益广告,那么在拟写答案时更要注重简明扼要,使人易记易诵,达到广为宣扬的目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够简,就会出现啰唆重复,不够明,就会桀骜难懂。
【试题解析】解答该题,应当全面把握题目要求,结合“关爱空巢老人”这一主题拟写广告语,其中要明确广告语的特点,主题鲜明,言简意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等,只要能体现“关爱空巢老人”的主题即可,可放宽标准。
【参考答案】(1)关爱空巢老人,别让父母的梦想变成幻想。
(2)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你的明天,关心他们就是关心你自己。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热点题型一连贯例1、(2015·重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答案】C【提分秘籍】语句的连贯,是指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序要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要自然。
(一)排列句序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是很好的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训练方式。
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
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
(二)语段衔接此类题型主要以补写填空的形式考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高频考点解读】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热点题型】题型一 简 明例1、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④⑤⑦【提分秘籍】语言简明就是用语力求简练,不重复啰唆,使人能准确理解。
本考点是高考常见考点,但近年山东高考没有单独考查。
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考查内容:简——①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啰嗦的内容),②排除冗余信息(指文中游离于主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明——①消除歧义,②避免费解(使人难以领会或理解的内容)。
高考考查大多放在“简”上。
考查形式:①判断;②判断并修改;③表达(体现简明特点的发挥表达)。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
生动(二)
清单二常见的重复现象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
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4.付诸于实践。
(“诸”,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
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故“到”多余)
6.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
7.每个学生人手一本《邓小平文选》。
(“人手”就是“每个人”,与“每个”重复)
8.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即“出现”,所以“出”“来”多余)
9.这些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
10.切忌不要违规。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忌”连用,使得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11.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意重复)
12.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13.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两词重复)
14.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即“相差很远”,与“很大”重复)
15.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与“笑”重复)
16.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与“到会的”重复)
17.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即“亲眼看到”,与“亲眼”重复)
18.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的,重复)
19.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有“来到、来临”之意,再用“到”,重复)
20.明天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
2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和“多了”重复)
2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语意重复)
23.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两者重复)
24.他羞得无地自容。
(“无地自容”指十分羞惭,“羞得”多余)
25.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思考”,即“想”,“有”“的想法”多余)
26.真知灼见的见解。
(“真知灼见”意为“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与“见解”重复)
27.他达到了IT业最高的顶点。
(“顶点”必定“最高”,语意重复)
28.这其中定有问题。
(“其”就是“这”,重复)
29.他俩互相厮打。
(“厮”即“互相”)
30.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
(“罕见”指“非常少见”,“十分”跟“非常”相近)
31.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
(“浑身”即“遍体”,语意重复)
32.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方”就是“正”,语意重复)
33.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心里”与“怀”重复)
34.对此不要抱过高的奢望。
(“奢望”就是“过高的希望”,语意重复)
35.往事都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出现在眼前”与“历历在目”重复,二者选其一)
36.造成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即“人民”,语意重复)
37.最后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
(“最后”与“终于”重复)
38.三十个芸芸众生。
(“芸芸”是“众多”的意思,其前不能用表示数量的词语)
39.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即“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与“生活”重复)
40.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是“没有想到的称赞”,与“没有想到”重复)
41.勿要吸烟。
(“勿”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要”多余)
42.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众”即大家,语意重复)
43.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隐”就包含了“苦衷”,语意重复)
44.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
(“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与后边的“自己”重复)
45.花花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看”与“眼花缭乱”重复)
46.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刻骨铭心”含有“永远不忘”的意思,语意重复)
47.关心他的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纷至沓来”意为“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与“连续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