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端午节古诗词
- 格式:docx
- 大小:14.27 KB
- 文档页数:2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端午最佳10首古诗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屈原祭祀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包粽子、赛龙舟,还会通过吟诗作对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希望能给您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1.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以描绘独特的自然景色为主题,描绘了美丽的钱塘湖春景,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端午节氛围。
2. 《九日登高》——王之涣雄州雾列,俱怀逸兴壮思飞。
星河欲转千帆舞,夜雪千山听断崖。
我有所思在远道,欲出未出思已遥。
远道还自思应瘦,故乡云雨过残桥。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游历在外的心情。
端午节期间,许多人也会选择出远门旅游,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
3. 《登高》——杜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感叹时光易逝、悲秋寡欢为主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让人在端午节时深深思考生命的意义。
4. 《梅花》——王安石雪花梅花同露井,暖雾杨花共宿愁。
肠断白头莫信春,一杯杨柳一窗经。
古来年少青衫湿,轻浪笑书游夕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春色和忧愁的主题为基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5. 《山中》——王安石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两句简短的诗句,通过山中送别的场景,传达了对友情和相思的思念之情。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古原草的生命力、独特之美以及与人们生活所形成的联系为主题,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离别的情感。
7.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导语】端五也叫“端阳”。
五⽉五⽇,⽉、⽇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
因为端午是天地之⽓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年中阳⽓由初⽣到极盛,此后是阴⽓从初⽣到极盛,所以⼜叫天中节。
©⽆忧考⽹整理“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以供⼤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家,感谢⼤家的阅读与⽀持!1.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竞渡诗》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赛上,鼙⿎初击,兽头吐威,万⼈助喊,多船竞发的动⼈场景。
2.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赐⾐》 唐·杜甫 宫⾐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罗叠雪轻。
⾃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荷圣情。
在唐代,端午节⼗分隆重。
在端午这天,皇帝召来儒雅⾂僚,⼤张筵席。
杜甫这⾸诗就记述了端午节这天,皇帝赏赐⾐物的事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恩宠有加。
⾹罗⾐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吹就飘起,洁⽩的颜⾊宛如新雪。
来⾃皇天,⾬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
宫⾐的长短均合⼼意,终⾝⼀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 唐·⽂秀 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在这个端午节,诗⼈对屈原的经历惋惜不已。
端午节,⼈⼈怀念屈原,⽽诗⼈提出了⼀个令⼈深思的问题:尽管后⼈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净的。
4.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和端午》 宋·张⽾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国亡⾝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去千载哪⾥还能回还啊,国破⾝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世间了。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六⼳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端午。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端午节,即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会强调卫生防疫以及采摘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等特殊活动外,还会吟诵诗词来庆祝和祈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许多经典的端午节诗词也逐渐成为经典的文学佳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五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词。
1.唐朝诗人杜甫《端午》:“红颜未老恩先断,斗酒不惯愁常满。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杜甫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作为题材,表达对年少时的爱情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用“红颜未老恩先断”来描述一段年轻的爱情已经结束,而“斗酒不惯愁常满”则表达出他沉重的心情。
接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句更是盖棺定论,传达出人生短暂,美好却难以维持的主题,打动了很多读者。
2.宋朝诗人苏轼《赤壁引》:“客亭荐涮羊,柳色轻分影。
东篱折花稳,南陌芳草结。
呜呼六朝未有事,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它却以此为背景。
苏轼在这里所描绘的是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景色怡人,令人神往。
他用“不废江河万古流”来点明端午节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唐朝诗人白居易《饮中八仙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
”这首诗虽然没有特别强调端午节,但却是一首经典的跨时空诗歌。
白居易以饮酒寓意人生,表达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格言意义,令人感慨良多。
其所提到的“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一句,则深深打动了诗爱好者的心。
4.唐朝诗人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并非端午节,但它对生命和离别的审慎表达,以及将愁苦交织在美丽景色之中让人心醉。
这首诗以“一岁一枯荣”揭示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看到生命的无尽回归。
这种博大精深的表述,使这首诗成为不容错过的古代名作。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唐·李白《端午》诗句:“秋空明月悬,粽香随风传。
”2.宋·欧阳修《端午》诗句:“秋意渐浓思屈原,龙舟竞渡水云间。
”3.明·李东阳《端午》诗句:“秋风吹过江面凉,端午时节粽飘香。
”4.清·袁枚《端午》诗句:“秋月清辉照江心,龙舟竞渡夜未央。
”5.唐·王勃《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故人。
”6.宋·秦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叶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7.元·杨维桢《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水波粼。
”8.唐·岑参《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9.宋·周邦彦《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0.明·文征明《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1.清·曹雪芹《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2.唐·高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13.宋·范仲淹《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14.元·萨都剌《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15.唐·韦应物《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16.宋·王安石《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7.明·唐寅《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8.清·郑燮《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9.唐·孟郊《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20.宋·苏轼《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21.元·赵孟頫《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22.唐·贾岛《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端午节的古诗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或表达着人们对端午节日的祝福和庆贺,或记录了端午节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端午节完整的古诗词。
1.《赤壁怀古》--杜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首《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就是指的端午节的传说背景。
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驻扎在赤壁,他联合刘备和诸葛亮,大败曹操,从而确立了吴蜀联盟的基础。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众多文学手法,以深沉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端午》--白居易东风一阵香,草木都离披。
五月良辰節,人人爱着梨。
桑蠶未產絲,七日令人期。
安知重陽负,金谷团圆时。
——这首《端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节日作品,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氛围,以及人们过节的喜庆心情。
白居易用极为简练的笔调,把端午节的各种元素和传说融入到诗歌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动的节日画面。
同时,诗中几句简单的寓意也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这首诗却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端午节联想。
柳宗元的诗情丰满,写尽了一幅冬日钓鱼人的孤独壮观,那静谧的江雪场景与端午节的追风赛龙、划船比赛等活动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被广泛地应用在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和活动中。
4.《端午节》--陶渊明洛阳城东北,河水东流未绝阴。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家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文章希望大家喜欢!1、《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五日》清·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3、《台湾竹枝词·竞渡》明·钱琦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念奴娇》宋·张榘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9、《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或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厚味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属于民间风俗的一种。
古人对端午节也有着许多的诗词,本文将介绍10首优美的古诗来领略端午节的浓郁韵味。
1. 白居易《清明前后/ 改元以来初一遇雨水而作》“但愧无东篱,葵藿夏葳蕤。
更无五月节,飘飘东篱雨。
”这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前后/ 改元以来初一遇雨水而作》,描绘了五月天气中的场景,文笔清晰明了,浑然天成。
2. 苏轼《端午日祝词》“柳外轻烟垂柳韵,兴来岂要少群杯。
田园觉属端初甸,酒沅空叹岷陇哀。
”这首诗来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端午日祝词》,诗中“柳外轻烟垂柳韵”,将端午节的婉约之美展现。
3. 王之涣《凉州词》之四“黄河落秋水,白云生秋旭。
凉风卷天白,素壁见秋服。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如梦想空虚。
”这首《凉州词》之四的诗是唐代王之涣所创作的,此时的端午已经成为了正式的传统节日,王之涣隐约地将端午与秋天的丰收联系在了一起。
4. 曹植《七步诗/ 青山横北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首唐代曹植所作的《七步诗/ 青山横北郭》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深入浅出地表现了端午节的孤独感。
5. 陆游《示儿》之三十一“举杯勿把离愁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敢辞南浦已黄昏。
”这首诗来自南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之三十一,具有悲情色彩,与端午节的庆祝氛围有些不同。
6. 杜甫《赠王十二故人》“弱冠先迷岳阳楼,久赋横波短柯手。
沧浪发雪偏知时,鼓舞铜鱼满泪行。
”这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王十二故人》,将端午的律动节奏与古诗结合起来,充分显现了端午节的喜悦氛围。
7.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怀李白出门去,吟咏到南州。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酒温清月,不知何处是西楼。
”这首来自《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苏轼,将端午与他旅行中的见闻文学交织在了一起,呈现出了独特的诗意风韵。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
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
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
困车十旬,水险且阻。
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州庆祝端午节时所撰写的。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上游阻挠越困而北渡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同胞、士子的殉忠之情。
最后,舞龙、挑楫、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
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身扬浪拍船去。
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
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飞腾。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源于我国古代的龙舟竞渡和赛龙舟活动,后渐渐演变成为“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民俗活动。
端午节以诗词歌赋等文艺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下面介绍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日为龙节赋》演奏丝竹,列凤来峨嵋。
云退烟迷,卷珠帘峭绝。
岭外汉江,慕容绝艳,葱郁无涯。
龙节长伫竿竿。
三清灵气,五行驾度,神明离合。
扶日蹑影钩吴。
本作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端午节中重要的赛龙舟活动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诗中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整个赛龙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宏大、热烈的气息。
2、《端午直笔赋》鼓舞悠扬,龙旗招展。
水如明镜,人影竞趁。
观上解归,舸载酒肥。
弓劒震慑,威加于外。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周密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于端午节中赛龙舟活动的热衷之情,也描绘了整个赛龙舟的激烈场景,展示了当时人们对于这项活动的喜爱和热爱。
3、《杜甫端午》午觉困玄鬓,起来梳素齿。
独倚望深巷,暗思自寻思。
李白陪我狂,青春兴弥留。
天明别阆苑,色彩沉朱栏。
这首诗是杜甫所作,首句抒发了自己因午觉困还困扰玄鬓的感慨。
然后通过描写自己一个人独自思考端午节的意义,反映出一种深刻而内敛的情感表达。
4、《端午日感兴》居家不籍思求北,出户无非望伯南。
缅怀古圣何足论,近臣谁得驾巨般。
风正起时鸟飞去,虫鸣雨过冥合难。
世间好了只男女,此日全归龙与蛇。
此诗为唐代贺至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端午节日的特殊感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天气、自然景观,以及与这个节日有着深刻典故的重要活动龙舟竞渡,来表达对于端午节日的欣赏和赞叹。
5、《端午夜居登城楼闲望》浙江路入峡,钱塘江明月。
青楼光影下,一片海茫茫。
废坛倾蛇鱼,沉香散榻香。
杳冥人事静,应在白云乡。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端午夜居登城楼之时所看到的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在诗中,作者将钱塘江的明月和翠岭银鳞的美景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眼中的山水胜境,有一种恬静和神秘感,让人愉悦。
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古时民间为求祛瘟疫、防病祷福,有赛龙舟、挂艾叶、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而诗人们也为这个节日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20首端午节的古诗。
1. 《九江怀古》- 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端午有怀》- 白居易老来累瘦五更钟,一月离京四五重。
不信家人唤不起,正应犹在梦中逢。
忽然起立看残月,漫洒簷前玉兔明。
依旧罗帏深夜静,空床犹自说娇声。
4. 《夜泊牛渚怀古》- 杨炯月出皎夜,人寂静而喜,不知天上宫阙,今宵鲲鹏飞几时。
寒鸦尚呼啸,夜泊牛渚怀古时。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惠崇春江晚景》- 韩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若有人问我何时,唱吴歌,天未明。
8. 《绝句·天净沙·秋思》- 李商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临江仙·梅花庵弄笛》- 柳永琵琶弦上喜相逢,还有猪羊串烧香。
扁舟一叶愁无际,故人深夜洞房想。
小江流水细如愁,不信妾唱凤凰叫。
一朝飞去红烛背,知是明朝又独上。
10.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登高壮观》- 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纪念端午节的古诗词纪念端午节的古诗词(精选50首)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念端午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念端午节的古诗词 11、《端午》 (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曰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圞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3、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圞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和端午》 (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囯王身殒今何有,只留离sāo在圞世圞间。
8、《已酉端午》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圞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9、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端午节的古诗30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五节等,在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龙舟比赛和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自然也有着非常多的诗歌作品,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30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端午》——郑雷烟篷初卷日初斜,望阁亭楼比邻夸。
玉兔胡星争步迹,风泉晓角直吹沙。
披尘策杖春草省,发愤慕义远人家。
饮彩登楼推小娃,何时岂忘节本华。
2、《节日行》——李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自怜半老头衰病,不觉少儿心切欲飞。
3、《浣溪沙·所爱端然·端午临池》——六乙仙女银鞍轻盈落夜曲,蛟龙起舞醉南楼。
水寒如檗月色寂,讵是长卿弔旧游。
弓如霹雳大震电,浩隆波涌几重阁。
战云思妥乌龙袍,恋态悠悠吴苑艳。
凤阁虽高知郭重,翠屏曲尽思绿杨。
晓风殷勤触弦怨,何似当年空负春。
4、《漓江出游·端午》——而立间点绛唇,夜斜晕入水纹。
草随轻步叶落轻,两人依约铁笛深。
些日阳春度、欲夏重阳庆。
寥觉烟光莫转寤,心在里巷降沉沦。
5、《洛中感时·端午》——李商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6、《艾叶岁岁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悲来不可奈,诗酒相催,愁思满怀。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日天涯何处见?风雨同舟,关山梦后。
7、《折杨柳·端午》——杜荀鹤叁更初咽后,四壁犹灯影。
薰笼起竿钓,糟泊就烟火。
长斋粒粒稀,偏忆玉丝囊。
新句回******,嘲红容可道。
路傍时濯足,风急雨打傍。
8、《乐游原八首·其一》——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长安未满十,楼阁见悲辛。
且慕少年老成,莫听取生臣。
带端午节的古诗词100首诗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一系列传统习俗,以纪念伟大的屈原。
在古代,诗人们也喜欢在端午节这个时候创作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歌,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带端午节的古诗词100首。
1.端午篇(杜甫)2.伯劳歌·暮春漁父(杜甫)3.短歌行(杜甫)4.春望(杜甫)5.赤壁(杜牧)6.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李清照)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8.端午(李白)9.长歌行(李白)10.夜泊牛渚怀古(杨炯)11.登高(白居易)12.声声慢(李清照)13.忆江南·梅(李清照)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1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6.定风波(苏轼)17.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9.赤壁第一章·临江仙(苏轼)20.池上·七夕(杜牧)21.答李端仁·送别二首(陆游)2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3.破幽梦·春思(李清照)24.夜泊牛渚怀古(杨炯)2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6.夜泊牛渚怀古(杨炯)27.纳兰词二首·赏菊(纳兰容若)28.鹊桥仙·七夕(秦观)29.鹧鸪天·佳节(朱栩之)30.观沧海·五月元日(纳兰容若)31.蝶恋花·更上一层楼(唐婉)32.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李清照)33.琵琶妙手·转运拙唱(白居易)34.清平乐·燕归来(李白)35.离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36.静夜思(李白)37.登高(白居易)3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9.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40.滁州西涧(韦应物)41.出塞(王昌龄)42.在狱写真(唐婉)43.祭侄文(陈子昂)4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45.水调歌头·游太真水至清源山(苏轼)46.夜泊牛渚怀古(杨炯)47.登鹳雀楼(王之涣)48.夜雨寄北(李商隐)4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0.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51.渡汉江(宋之问)52.声声慢(李清照)53.临江仙·夜归临皋(李清照)54.长恨歌(白居易)5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57.卜算子·咏梅(毛泽东)58.清明上河图(张仲素)5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0.问刘十九(白居易)61.滕王阁序(王勃)62.应天长乐节行(张祜)63.户部寓言(刘义)64.圣母颂(吴兢)65.画菊(米芾)66.周樟寿墓志铭(辑录)67.委任黄敬(太宗)68.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69.将进酒(李白)70.苏幕遮·燕子来时新社(杨万里)71.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72.春雪(白居易)7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74.登高(杜甫)7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6.秋浦歌(张籍)77.杨柳枝词·春恨(秦观)78.南歌子·泛仙乘兴十五首(陈师道)79.剑器利·咏物(韩愈)80.汉武帝征南大将军纪·序(班固)8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2.桃花扇·移舟泊烟渚(晏殊)83.琵琶行(白居易)84.离骚·其三(屈原)85.大江东去(郁达夫)86.夜泊牛渚怀古(杨炯)87.氓(陶渊明)88.桃花源记(陶渊明)89.送友人·水部张十八员外(王昌龄)90.入华山道中(李白)91.贺新郎·乡思(辛弃疾)92.别董大·送聂梦奎(高启)93.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94.咏史·吾皇万岁(陆游)9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96.春夜喜雨(杜甫)9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98.八声甘州·寄言丈母(王之涣)99.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00.春夜喜雨(杜甫)以上就是带端午节的古诗词100首,每一首都富含深意、耐人寻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诗词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其历史悠久,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关于端午节的描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5首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
1.《草》杜甫端午节时,人们喜欢将艾叶和菖蒲插在门前,这样可以避邪驱瘟。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绘了端午节时喜欢插艾叶和菖蒲的场景。
“门前草木皆生意,多种艾草生堂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端午》杜甫这是杜甫的另一首端午节诗,他在诗中描述了民间庆祝端午节的活动,尤其是赛龙舟的热闹景象。
“去岁南巡始,今岁北阙期。
百僚陪端重,千骑拥迎迟。
凤阁香闺敞,龙舟云水移。
夏日江城销,龙舟渐近稀。
”3.《暮江吟》杨家骥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江边赛龙舟。
在这首诗中,杨家骥描写了一个赛龙舟的场景。
“盼归日又逢端午,族中有事放阴阳。
入舟朱绂蓑衣重,彭泽孤云鬓角长。
”4. 《阳关曲》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写于端午节。
在诗中,王之涣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风景。
“今宵九华为露云,君歌声动地坐听君。
鬓微霜,双泪落,故园两处云山远。
”5.《端午节》李商隐李商隐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和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 《望岳》杜甫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他在岳阳楼远眺岳阳山时的景象。
“岳阳楼高且长,二十五里余峰接。
登高望天半,不见上清微雨雪。
”7. 《忆江南》白居易端午节通常是夏季的一个节日,在这个季节里,江南的景象也格外美丽。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述了他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 《贺新郎·送胡梦莹》李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爱情诗。
在端午节之前,很多人喜欢赠送礼物表示祝福。
在这首诗中,李白送给他的恋人胡梦莹一条美丽的彩带,以表达他的爱意。
【著名的端午节古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
大全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小重山端午》
[元] 舒_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