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访谈报告附题纲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分析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与分析报告传媒113班问卷调查:燕春旭问题提出:王鄀琪问题描述:王月琪问题分析:张爱昕问题建议:许佳莹报告整理:杨晓璇一问题提出的重要意义新生入学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大学与中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差别,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
如果适应不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行为消极以及学业成绩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即使是在连续的扩招之后,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中学还是比较优秀的,进入大学之后的适应不良以及随之而来的学习困难或学业成绩下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败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并产生一种心理现象——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指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屡遭失败,会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够,最终产生个体无能为力、动机缺失,并产生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
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破罐破摔”,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大学新生在遭遇入学初的适应性困境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就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学习任务,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愿在学习上作出努力。
这种失败摧毁的不仅是他们的学业以及对学业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人生的信念也被摧毁。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学习困难学生就是从此放弃学业上的追求,以极为消极的方式打发时光。
大学新生适应性,对今后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
大一新生适应调研报告第一篇:大一新生适应调研报告我校大一新生适应状况调研报告为了解我校新生对大学生活及学习的适应情况、发现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选择了关于我校大一新生适应状况的调研这个课题。
我们的调查在传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完善,对新生的心理适应及目标定位的关注更是具有相当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调查方向: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部分大一新生调查范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调查形式:走寝调研,谈话调研,填表调研一、10级新生调查问卷具体情况如下:填表格人数:50性别:男25人,女25人1.、一个多月来,你对现在大学生活的看法A、丰富多彩,充满激情(20%)B、与想象中有差距,但还是挺有意思(45.5%)C、好坏掺半,难以说清(30%)D、无聊、苦闷(5-5%)E、其他2、刚开始你觉得最难以适应的是A、水土饮食(20%)B、住宿环境(20%)C、人际关系的处理(35.5%)D、思念家里(25、5%)3、请问你对大学城生活的哪些方面比较满意A、住宿条件(19.5%)B、饭堂设施(11%)C、购物、娱乐场所(30.5%)D、银行服务(9%)E交通问题(30%)F没有(0%)4、大学城里有哪些不便之处,请你按照程度大小排列A、物资供应不足,购物困难60%B信息封闭30%C交通不便,出行困难70%D、与老师的沟通50%5、你打算如何规划你的大学生涯A、埋头苦读,学好专业知识(20%)B、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工作能力(20%)C、读书参加社团两样兼顾(20%)D、边读书边勤工俭学(20%)E、好好享受大学生活(20%)6、你觉得大学里同学之间的关系怎么样A、很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30%)B、一般只打打招呼,偶尔说说笑笑20%C、竞争中有团结40%D、我行我素,互不相干10%E、很紧张,时有矛盾时有竞争0%7、平时和同学们谈论的最多的是A、学习问题20%B、体育问题5%C、毕业工作问题10%D、恋爱问题20%E/异性关系10%F兼职问题10%G购物问题 20%H其他5%8、跨入大学,你感觉在哪些方面存在苦闷?A、学习定位方面30%B、舍友矛盾15%C、情感困惑20%D 优越感受挫10%E本专业非理想专业,郁郁寡欢15% F本专业与想象中的相差很大,很不开心10%9、由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你是怎样适应这一转变的?A、之间独立面对过渡期,一切进行的比较顺利10%B、有点迷茫,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还是渡过了30%C、向老师或师兄师姐请教,很快就解决了40%D、不知所措,非常苦闷20%10、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处理?A、向父母或同学倾诉30%B跟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聊聊5%C和师兄师姐交流10%D闷在心里25%E一个人出去走走或喝闷酒30%11、你觉得现在所在的专业怎么样?A、非常满意20%B基本满意45%C无所谓20%D不满意15%12、请问你对大学城的作息安排有何看法?A、安排十分合理,有利于同学们劳逸结合40%B 认为不太合理,适应不过来15%C虽有规定,但还是按我的习惯作息30%D没感觉,只是按规定而行15%13、你的课余时间怎样安排?A.泡图书馆或在宿舍学习35%B和朋友出去玩或购物10%C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25%D勤工俭学或外出找兼职30%14、你是怎样看待团委、学生会的工作的呢?A.很有意义,能帮助同学们且能锻炼自己30%B 影响学习,最好不参加20%C虽无意义,但可以加分,可以适当参加40%D 没有价值,坚决不参加10%15、你觉得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锻炼自己的能力40%B综合测评加分20%C为同学们服务20%D多认识些人,特别是异性10%E其它10%16、你想参加勤工助学吗?A.、想40%B可以考虑50%C不想10%17、若有机会参加,你的态度将是A、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尽量拿多点报酬30%B 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费用就行20%C只是想锻炼一下能力,报酬并不重要40%D努力去做,测试一下工作能力10%18、你觉得做兼职的困难有:A、交通不便70%B信息不通30%C时间限制10%D 经验不足50%E能力不够30%F远离市区,机会少60%G其他10%二、针对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以及解决方式:1.调查方法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的成员对一部分新生进行深入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充实、修改了问卷。
大学新生入学采访提纲
新生入学采访问题提纲
(一)针对新生的提问:
1.请先向大家介绍下自己(藉贯,入读本校的专业等等)
2、对学校印象怎么样?符合你心中的大学的形象吗?
3、报到手续都弄好了吗?你觉得我们的迎新工作做得怎么样?
4、有去看宿舍吗?觉得宿舍条件怎么样?和你预期的差别大吗?
5、这里将会是你学习和生活三年的地方,你希望在大学里做些什么呢?有什么特别的憧憬和打算吗?打算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呢?
6、你为什么选择提前来学校呢?(针对提前来报道的新生)
7、你为什么选择自己一个人过来,你自己一个人过来,家里放心吗?(针对独自来上学的新生)
8.如果给你一次与学长或学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你希望向他们请教哪些关于在大学里面的经验呢?
(二)针对新生家长的提问:
1、询问来自哪里?
2、学校给您的整体印象怎么样?
3、您的孩子将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三年,现在有什么话想对他(她)说吗?。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新生来校后对学校环境、大学学习的适应情况2.了解新生目前的心理状况3.了解大一新生的困难和需求,以便广东医学院的学生会为同学及时地提供有效帮助。
二.调查对象:09级全体学生三.调查方法:此次调查有248人参加,涉及我校五个二级学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09级新生进行调查,因此这次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四.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适应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主要表现是学习方式的改变52%的新生表示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19%的新生不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认为大学的社团活动众多,与高中的单一学习活动相差较大,只有16%的新生无法适应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然而有23%的新生是以上情况都存在。
新生的学习不适应并非智力问题,主要是大学与高中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更多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是被动地“填鸭式”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
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自学模式,教师上课也不再像高中那么详细地讲解,而是提纲挈领式的,所以学生感到很大的不适应性。
2.大学新生希望改变现状,但对未来的生活比较有信心调查表明,60%的新生非常希望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39%的则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
而在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方面,60%的新生有信心在大学生活中突破自己,33%的新生没有考虑这问题,只有7%的新生没信心甚至有些自卑。
总体上,新生们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大学的新生活方式。
之所以有那么多新生想改变现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没能合理地安排时间。
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一部分新生的生活出现混乱。
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上较少,50%的新生一天用在学习上的只有1-2小时。
而且,92% 的新生觉得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存在差异。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新陈代谢和适应是每个大学新生都需要经历的过程。
本调查旨在收集大学新生在过去
的几个月里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经验和建议。
所有参与者的信息都经过确认保密,本报告
的结果仅供大学用于内部开展教学和服务改进的参考。
经过数月的调研,我们发现大学新生经历了适应性挑战。
主要发现如下:
1、大学学习压力难以克服:大学越来越激烈,许多新生担心课业压力,工作忙碌而
缺乏充分的时间作准备,许多学生发现自己无法跟上他们的同学,不能花足够的时间学习。
2、社交活动和营养不合理:许多新生其社交活动很少,也缺乏营养,他们发现自己
拆穿缺乏社交友谊和身心健康,很难和新生同学结识好友。
3、文化冲突:新生面对大量新生之间的文化冲突,许多人表现出压力、困惑和害怕,不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考虑到以上发现,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新生,改善他们的适应性,学校应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完善的指导机制:为新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指导和情绪管理,制定开展活动的
培训方案,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2、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学校要加强文化教育,鼓励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理
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开展社交活动:许多新生都缺乏良好的交友技巧,学校应针对性开展社交活动,
以加强新生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大学新生适应性是需要重视的,学校应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
高校新生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量的不断增加,新生逐渐成为了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而新生的生活适应性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的生活适应情况,我们对多个高校进行了新生生活适应性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方式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新生的生活适应情况。
在问卷中,我们问及了新生的校园生活、学习、社交、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
我们针对新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了问卷设计,并选择了多个高校的新生作为样本。
我们在问卷设计时也根据新生的不同特点考虑了不同的因素,以更全面地了解新生生活的实际情况。
第二部分:结果分析1.校园生活方面预期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差距,这是许多新生的校园生活方面需要适应的地方。
仅有50%的新生表示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在校园生活方面,新生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宿舍卫生、饮食问题、与宿舍其他同学相处等。
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加强对新生宿舍管理的引导、加强校园餐饮质量的管理等。
2.学业方面在学术方面,新生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学校的教学和学术环境。
虽然学生普遍对高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考试制度等)表示满意,但是超过一半的新生认为课业较重,不少学生有课堂压力和学习困扰。
因此,学校应当提供更加平等的学习和教育机会,鼓励新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和要求。
3.社交生活方面大学生活的主题是社交生活,但是与高中不同,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让新生感到孤单和无助。
然而,在社交生活方面,新生学习新的社交规则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新生对社交生活的期待也会因为大学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新生们建议学校提供更多通用活动和课外活动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谈论,同时也可以提高新生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高校生活。
4.心理生活方面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仅有50%的新生表示自己可以很好地适应其中的压力。
心理问题是使学生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并提供心理支持机制,如心理课程,社会活动,以及通过特别课程和专业医学人员安排适当的心理健康辅助及康复机制。
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我们终于步入了大学的神圣殿堂,我们期待着在大学中大展宏图,我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我们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我们斗志昂扬。
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学习后,在告别中学时紧张的学习生活后,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宽松的时间,许多大学生开始茫然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
许多大学生开始不适应,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本周末的空闲时间对宿舍区里的大一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便于了解他们在大学里适应状况如何。
以下是我们从五个方面分析的结果:1学习形式的适应:在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饱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以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的放松,以之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可到了大学,仍然要面临繁重的功课,这让他们不知所措。
在这十几年的苦读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向这一目标冲刺,学习上带有非常大的被动性。
进去大学后,这个目标已实现,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区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多数同学表现出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占到了一半,多数学生觉得学习疲劳时因为作息时间不合理。
当问到课余时间是做什么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在宿舍睡觉或是待在网吧,当问到学习过程中有无压力或是困难时,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多的是英语,而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同学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优势互补,更好的完成学业。
生活环境的适应:进入大学之后变化最大的就是生活环境,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同学或许都是从未离开过父母,没有出过远门,心里依赖性强,进入大学之后身边没有了父母,失去了往日的特殊照顾,对于自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不习惯,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访谈报告附题纲第一篇: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访谈报告附题纲访谈结果分析告别了高中,踏进了新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如此新鲜奇妙,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憧憬和兴奋,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
那么,是否大一的新生都能习惯这新的生活呢?就此,我们对大一新生做了一次访谈调查,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
总体上来说,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在逐渐增强,但也存在些许问题。
在谈论到“来到大学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问题上男生普遍认为新鲜高兴,女生大部分认为新鲜高兴,少部分感觉有点失落,没有自己所想的好。
大部分新生还是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少部分新生持消极态度。
但在时间的影响下,少部分原先觉得有点失落的同学转变了态度,现在认为还行,还算过得去。
大部分同学态度无变化。
在关于环境适应这个问题上,多数男女新生表示,在作息时间上和食物上的不适应。
少数认为气候上不适应,极少数认为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主要在食物、作息时间和气候上。
但在时间影响下,多数新生也慢慢适应了这三种因素。
在大学的人际生活关系方面,大多数男女新生与班上和宿舍同学能融洽相处,但也有极少数男性新生认为完全无法与班级宿舍同学相处,且这名男同学结交朋友的主要方式是没有,不会主动结交朋友,面对大学日常事务不知如何应对时,不会向别人求助,会不知所措,可看出个性内向、与人交往能力较弱。
大多数男女新生通过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来结交朋友,在面对大学日常事务不知应对时会选择问师兄师姐。
经过时间的影响,这名男性新生的人际交往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无法与班级宿舍同学相处。
总体上,大部分新生的大学生活平稳舒心,极少数新生的大学生活的人际关系上还需努力。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要学会适应它,来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附;关于“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的访谈提纲一、访谈目的了解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程度二、访谈方式 1.面对面的访谈2.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进行线上交流三、访谈对象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育系 2017年级学生四、提问提纲(一)访谈开场语:(寒暄几句)你好,我是16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现在做一个关于大一新生适应性的一个专题调查,最多耽误你10分钟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个访谈。
采访提纲(迎新生访谈)记者团采访提纲采访对象: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采访时间_________采访地点:___________出访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访拟题:无()有()_________________采访稿件内容架构(仅供参考):了解新生入学报道过程中家长、学生(本科、专科、硕士)、教师、辅导员、高年级在校生(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等人物的不同感受、希望、畅想、祝福等情况采访主题和问题:1. 同学你好,家长您好!你是什么专业?是否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2.同学你好,你是什么时候到校的?有没有在学校里到处逛逛?印象如何?3.今天入学有什么感受吗?可以和我们聊一聊吗?4.家长您好,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会有担心吗?5.同学你好,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期望和规划吗?可以和我们说一下吗?6.家长您好,今天是第一次来东北么?觉得学校环境怎么样?7.学长你好,现在迎新工作正在开展,你现在负责什么工作?8.老师,您好!您能简单介绍下今天新生报道的安排吗?与往年有什么变化么?9.学长,对于学弟学妹们有什么美好的期待与祝福?10、院长您好,你对学院本届的生源质量有什么看法么?您能给2014级新生说点些寄语或希望吗?11、老师您好,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对于新生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学院有哪些准备吗?12. 教授您好,您对这些新生有哪些期待呢?13老师您好,您觉得新生进校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是什么?14. 处理人际关系是新生面临的一大复杂问题,您认为新生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15.有没有觉得和想象中的大学有差别?16先生,您的女儿今天踏入大学,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17.您对学校的整体看法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您觉得不满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学生新生适应性访谈报告1. 引言本次访谈是对高校新生的适应情况进行调研和访谈,旨在了解大学生在迈入新的学习环境后的适应状态、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从而为学校提供改进教育方法和支持机制的建议。
2. 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结合自主设计的问卷,共访谈了30名大学新生。
访谈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情况、学业压力、社交困境等方面。
3. 访谈结果3.1 适应情况大多数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会面临一定的适应问题,适应的速度和过程因人而异。
在本次访谈中,有70%的学生表示在学校生活的初期感到不适应,尤其是对于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的适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有90%的学生认为适应期在两个月内结束。
3.2 学业压力大学的学业压力是新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在访谈中,大约80%的学生提到他们感到了较大的学业压力。
他们觉得大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课堂上有较多的互动和讨论,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有些同学还提到他们感到困惑和焦虑,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和处理大量的学业压力。
3.3 社交困境适应新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交困境。
对于许多新生来说,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独立生活和离开家庭,他们需要重新建立社交网络。
在访谈中,约有60%的学生提到他们在社交方面面临了一些困难。
他们感到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够顺畅,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社团和组织加入。
这种孤立感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4. 分析与建议4.1 适应情况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经历适应期,学校可以提供一些适应指导和辅导,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开设一些适应性训练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适应问题,同时提供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4.2 学业压力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技巧培训和提供相关辅导资源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同学们相互支持和分享学习经验。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的访谈分析———以某重点大学为例聂 晶(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为了解大一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
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一所重点大学29名大一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发现大一新生的学习不适应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规划不合理、缺乏协作、学习压力过大、考试焦虑和缺乏自信六个方面,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557(2006)S0-0218-03 较中学而言,大学学习在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新生很难适应。
这些心理上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整个大学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的学习和成长[1]。
国内外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其中以新生的学习不适应最为突出,而且大学生学习适应还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年纪差异和性别差异。
Da wna -Cricket -M artita Meehan (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2]。
国内学者也作了初步的探索。
冯廷勇等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适应存在院校和性别差异。
综合性大学学生学习适应状况优于理工类、农业类,师范类适应性水平最低[3]。
赵福才等的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明显。
李春香发现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不适应重要表现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和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
为开发出能够推断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测评工具,为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法做准备,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于2005年暑期,以当面访谈的形式,先后访问国内某重点大学29名刚结束一年的大一学生。
一、对象与方法对象: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了29名刚结束一年学习的大一学生,每个院系一名。
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方法。
问题的设计包括对学习不适应问题的认识,包括哪些方面,有什么表现等。
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从完全开放式开始,到完全封闭式结束。
步骤:访谈的时间2005学年暑假。
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大一新生适应性深探----华师化环学院10级陈禾: 2400115丘美云: 2400134欧丽萍: 2400071卢雅文: 2400070李洁滢: 2400039王饮: 2400019【背景】实施此项调查时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工作、学习的适应情况, 从而更好的让学校及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在各个方面的做工和活动的开展。
让她们从实际出发, 根据新生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从而使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从过去的高中生活方式脱离出来, 更好地去迎接一个全新的生活、工作、学习及环境。
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新生多为”90后”, 各方面的思维或多或少与往届的师兄师姐有差异。
这就使得学校在各方面很难掌握新生的需求和了解她们的困惑, 而较难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开展工作。
该调查, 便可让我们了解大一新生在大学中生活、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可作为参考基础, 并让学校工作更是有依据和可行性。
因此此项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该校调查的问卷涉及新生生活、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四个方面的问题。
虽然题目有限, 但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同时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下面4类:1、非独生女2、独生女3、非独生男4、独生男。
这样分类, 会使得我们的调查结果有比较性, 因为其反应了学生的生长环境与性别的不同而所存在的不同现象。
希望此项调查可作为学校及各社团工作的参考。
【正文】I、问卷调查数据分析1、来到大学的第一感觉是什么?A亲切 B 新鲜 C高兴 D 失落 E陌生分析: 大部分人对大学感到新鲜, 感到失落和陌生的女生和非独生的占的比例校多, 说明大部分人对大学的较乐观, 对大学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2、第一次看到学校与原来理想的大学有没有区别?A特别大 B 差不多 C无差别分析: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差不多, 其次为差别很大, 但极少数同学认为无差别。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需面对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大学的差别, 正确处理大学遇到的问题与收获。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经济贸易系1032班袁珊一、调查背景二、每年9月,总有一批学子满载着高考胜利的喜悦和父母殷切的希望进入大学校园,但是,面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时候他们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为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尤其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学习,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在这一个时期,很多的大学新生感到迷茫、困惑,不习惯。
同学们都称这种现象为“大一现象”或“大一的迷茫”,解决这些不适应性问题关系到高校新生整个大学时期的发展,甚至会对他们人生发展产生影响。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小见大,尽量找出解决方法,了解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同学之间应为不同文化所引起的文化冲突。
希望可以由此帮助同学正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不足,通过调研让同学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的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所面临的问题,让同学有所反思,有所改正,从而更有利于之后的学习生活:同时让更多学生了解其他同学所面临的困难,抱以理解心态相处,并在必要时候提供帮助,促进同学间的交往。
针对这种情况,对来自南,北方不同城市,不同生活背景的男女大学新生进行了近3周的广泛调查。
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同时,辅以电话调查的形式。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这次活动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2份。
并以访谈形式向高年级同学获取建议。
本次活动调查内容分为对生活的适应性,对学习的适应性,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性,现象极其解决方法等。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并对陷入困惑的同学有所帮助,也让更多同学了解其他同学的困难,抱以理解心态相处,并在必要时候提供帮助,使同学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走向美好的未来。
关于适应大学生活调查报告学校名称:重庆工商职业学系名称:财经学院所在班级:11级电子商务小组名称:郑杰张方辉成绩:制作日期:2012年12月20日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导语:告别高中踏进大学是学子们梦想的地方,更是大学生创造永恒青春的地方。
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却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问题。
突出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甚至给一些人带来沉重的压力,心理上感到困惑,情绪上难以振作。
因此,为了解12级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是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此次调查以发放式问卷展开,实际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100%。
一、实践目的1.了解大学生入学适应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大学生学业适应状况。
2.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3.尝试提出有效的建议改良现状。
二、实践内容2.1、对象、工具及时间2.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重庆市工商职业学院12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个不同专业的50名同学作为样本。
2.1.2、调查工具本研究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就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便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调查。
其结果由本小组成员认真统计与分析得出,并借助于网络资源。
2.2、生适应性状况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构想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在经过一小段时间兴奋之后,他们突然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
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些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学生是因为向往南方又可以远离父母的管辖;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了失落心理。
从总体说,在被调查的50名同学中认为学业方面难以适应的比例占36%;另有22%的同学认为生活方面难以适应;还有18%的同学认为人际交往方面难以适应;其他原因占24%。
下面就一些典型的情况作具体分析。
关于大一新生在学生组织的适应性调查1你来自城镇还是农村?2你的家庭生活状况如何?3你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怎么样?4你母亲怀孕的时间有多长?5你母亲在生产前有没有物质滥用的情况?6你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无并发症?7你的家庭里有没有遗传病史?8你父母的健康状况如何?9在你的家庭里有没有遗传异常的状况存在?10你什么时候开始记事?11你什么时候学会走路?12你什么是哦胡开口说话?13你什么时候学会基本的自理?如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14你什么时候觉察到男女之间是有区别的?15你什么时候发现男女在生理方面是不同的?16你什么时候出现第二性征?17你觉得总体上说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经常发高烧,不过大点就好了18你有没有生过比较严重的病?19你的体重是否标准?有没有偏瘦或偏胖的情况?20你的体重是否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下?21你有没有哪一个年龄段体重增长速度很快的?22你一般每天睡几小时?23有没有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熬夜?24你的睡眠周期是否规律?25你有没有偏食的习惯?26你的饮食规律吗?27你的营养状况如何?28你对某些药品有没有过敏的情况?29你喝过酒吗?对酒是一种什么感觉?30你的睡眠质量如何?31你有没有离开过家乡?32在到另一个地方时有没有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33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34你小时候贪玩吗?35小时候父母对你的要求严格吗?有没有逼着你去学很多东西?36你对新事物有没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37你在学校的表现如何?38刚进大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孤单,很不习惯?39你觉得自己多久才适应大学生活的?40你的注意力能很好的集中吗?41你能注意到被他人忽视的一些事情吗?42你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何?43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44为什么想要进入学生会?45之前对你们部门有没有什么了解?46:那你没有进入理想的部门,心中有没有不服气?47面试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呢?48你最初进部门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49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会不知所措吗?50你的洞察能力如何?51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势呢?52你的反思能力如何?53假如遭遇失败,你能很好的反思自身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吗?54你的语言能力如何?55你能清晰地表达你的意思,让别人理解你吗?56你的口才如何?57你对词汇的掌握量如何?58有没有过词穷的状况?59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60你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61你对自己核对他人态度的察觉能力如何?62你的情绪波动大吗?63你有没有过激的情绪表现?64什么事会引起你过激的情绪表现?65你是否有较强的同情心?66你辨别现实的能力如何?是否容易幻想?67你对周围环境放入认知能力如何?68你在部门里有没有做错什么事?69你与人交流的能力怎么样?70你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讲究技巧?71你思考事件结果的能力如何?72你对自己现在的行为模式满意吗?是否想要改变?73你的家庭关系是否和睦?74你在的班级团结吗?75你们部门之间成员的关系怎么样?76你们除了工作平时还有其他的交流吗?77你是很快就和部门的人打成一片了还是经过一段时间?78在你的家庭中交流模式是怎样的?79你在家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80家庭角色之间的地位关系是怎么样的?81你周围的朋友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82你们部门的同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83你到一个新环境后是否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84你认为现阶段面临的最大的压力是什么?85你的家庭有没有发生过迁移?86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多久能适应?87刚进入部门时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88有没有工作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情况?89你到一个新环境后能否很快与周围的人熟悉起来?90你能否认同部门其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91你最初进部门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92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势呢?93你的学习和工作有没有发生冲突?94院里的同学对你们部门的评价怎么样?95你认为你们部门的特色是什么呢?96你认为你们部门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吗?97在部门你自己有没有关系特别好的呢98在你们部门又没有那种部长重点培养的对象?99为什么选择进入现在的部门呢?100:之前对你们部门有没有什么了解?101:那你没有进入理想的部门,心中有没有不服气?102面试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呢?102:在面试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103你现在在部门处于什么位置?104你有没有遭遇什么误解?105你认为你们部门的特色是什么呢?106你们部门成员之间一般是怎么称呼的?107你进入部门后有没有一种优越感?108:你现在觉得进入学生会的初衷实现了吗?。
访谈结果分析
告别了高中,踏进了新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如此新鲜奇妙,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憧憬和兴奋,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
那么,是否大一的新生都能习惯这新的生活呢?就此,我们对大一新生做了一次访谈调查,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性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
总体上来说,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在逐渐增强,但也存在些许问题。
在谈论到“来到大学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问题上男生普遍认为新鲜高兴,女生大部分认为新鲜高兴,少部分感觉有点失落,没有自己所想的好。
大部分新生还是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少部分新生持消极态度。
但在时间的影响下,少部分原先觉得有点失落的同学转变了态度,现在认为还行,还算过得去。
大部分同学态度无变化。
在关于环境适应这个问题上,多数男女新生表示,在作息时间上和食物上的不适应。
少数认为气候上不适应,极少数认为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主要在食物、作息时间和气候上。
但在时间影响下,多数新生也慢慢适应了这三种因素。
在大学的人际生活关系方面,大多数男女新生与班上和宿舍同学能融洽相处,但也有极少数男性新生认为完全无法与班级宿舍同学相处,且这名男同学结交朋友的主要方式是没有,不会主动结交朋友,面对大学日常事务不知如何应对时,不会向别人求助,会不知所措,可看出个性内向、与人交往能力较弱。
大多数男女新生通过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来结交朋友,在面对大学日常事务不知应对时会选择问师兄师姐。
经过时间的影响,这名男性新生的人际交往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无法与班级宿舍同学相处。
总体上,大部分新生的大学生活平稳舒心,极少数新生的大学生活的人际关系上还需努力。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要学会适应它,来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附;关于“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的访谈提纲
一、访谈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程度
二、访谈方式
1.面对面的访谈
2.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进行线上交流
三、访谈对象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育系 2017年级学生
四、提问提纲
(一)访谈开场语:
(寒暄几句)你好,我是16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现在做一个关于大一新生适应性的一个专题调查,最多耽误你10分钟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个访谈。
本次访谈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形式进行,访谈内容将严格保密!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请真实地回答每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的话,我们就开始吧!
(二)访谈问卷:
性别:
是否独生子女:
1.来到大学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2.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有无感到水土不服,如果有,是哪些原因
让你感到生理上的水土不服(如气候、食物、作息等)
3.最开始面对大学日常事务不知如何处理时,你会怎么应对,会询问哪些人
4.在校内你结交的朋友的主要方式(如社团、网络等)
5.你和班上以及宿舍的同学相处如何
(三)访谈结束语:(表示感谢)感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五、访谈步骤
(1)选取对象
(2)确定好访谈地点
(3)开始访谈记录
(4)根据记录写访谈的结果分析
六、可能碰到的问题
(1)被访者拒绝填写访谈问卷
(2)访谈地点受干扰性大
(3)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不耐烦
(4)被访谈者敷衍回答
七、设想解决的办法
(1)选取适当的访问对象,选取容易接近的,明确告知目的,如遇拒绝,马上更换对象
(2)选取适当的访谈时机和地点
(3)尽量速战速决,珍惜宝贵时间
(4)如果对象敷衍回答,应尽早结束访谈,并将此访谈作废。
八、访谈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
(1)本子、笔及相关个人证件(2)访谈提纲(3)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