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写作方法训练汇总.ppt
- 格式:ppt
- 大小:550.00 KB
- 文档页数:15
诗歌的起承转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的艺术魅力》中的“起承转合”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起承转合的定义、作用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起承转合在诗歌结构中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这一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起承转合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起承转合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承转合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起承转合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诗歌起承转合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引导学生关注其结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起承转合。
2. 新课内容讲解:(1)起:讲解起的概念,举例说明起在诗歌中的作用。
(2)承:讲解承的概念,举例说明承在诗歌中的作用。
(3)转:讲解转的概念,举例说明转在诗歌中的作用。
(4)合:讲解合的概念,举例说明合在诗歌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进行诗歌创作。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经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讲解其创作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起承转合的诗歌创作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田野”为题,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起:春风拂过田野,绿意盎然。
承:麦苗青青,一片生机。
转:忽然,蝴蝶翩翩起舞。
合:春天的田野,如诗如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起承转合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存在结构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经典诗歌,分析其起承转合结构,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参加诗歌创作比赛,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