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黑”水泥混泥土路面改造浅析_pdf
- 格式:pdf
- 大小:226.24 KB
- 文档页数:2
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改造技术一、路面改造工程中白改黑的技术方案路面改造工程中普通使用的白改黑技术有三种不同的方案:1、多锤头碎石化技术。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多个锤头的自重交叉起落均匀冲击路面,在牵引车的缓慢行进中,使混凝土板破碎成碎块。
根据地基与面板强度来调整行车速度,从而调整锤头落距,以控制板块破碎程度。
然后用Z形压路机进行压实。
其实质是在牺牲一部分结构强度和整体性,将差异沉降降低到沥青面层可以允许的范围内,从而比较彻底的解决反射裂缝,为沥青加铺层提供坚实、稳定的基础。
该方案工程量小,施工方便,工期短,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案。
但采用这种方法也是有条件的,要在原有面板破坏程度不高,只有轻微裂缝,面板相对完整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先将破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的挖除,接着对基层和地基采取处理或补强的措施,最后即可在上面使用沥青混凝土加铺一层以形成路面结构层,这样就达到白改黑的效果了。
该方案工程量大,工期长,资金的投入也大,并且挖除的混凝土块需要场地进行堆积,对交通和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都是第一种方案的局限性,不过当路面标高受到严格限制,不允许加高原有路面时,使用第一种方案就比较合适。
3、在不挖除旧路面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对其进行适当修补或增设补强层后即可在上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
该方案中的路面结构层主要有2种不同的形式。
第1种是旧水泥混凝土板块断裂、处治、冲击压实+补强层+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第2种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土工合成材料+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当原有路面破损严重,老路评价等级在中等及以下时,使用第1种方式较为适宜;当原有路面情况尚好,老路评价等级为优或良时,使用第2种方式较为适宜。
二、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措施在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往往要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进行修补。
这是白改黑方案的关键措施,若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加以妥善处置,改造后的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将出现多种严重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设计一、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路面的颜色主要为白色,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定的视觉疲劳。
为了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
本文将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设计方案,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二、背景分析1.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问题: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反射强烈的阳光,给行人和车辆带来眩光,影响行人的安全和驾驶员的视线;在暴雨天气下,白色路面反射的光线会导致道路湿滑,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白色路面的反射率高,会增加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的气温升高。
2.混凝土颜色改变的技术方法:改变混凝土颜色主要有染色、涂层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方法。
其中,染色是将颜料加入混凝土中,通过颜料的着色作用来改变混凝土的颜色;涂层是在混凝土路面上覆盖一层具有特定颜色的涂层;表面处理是通过特殊的处理手法使混凝土路面呈现出特定的颜色效果。
三、设计方案1.染色方案采用染色技术改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颜色,可以选择无害的有机颜料作为染色剂,如天然黄土、矿物颜料等。
首先,在施工阶段将颜料与水泥混合,然后进行浇筑、振实和养护等工序。
通过染色技术,可以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呈现出黑色或其他深色,达到白改黑的效果。
2.涂层方案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盖一层具有特定颜色的涂层,可以改变路面的颜色。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清洗和修补,确保路面平整;然后,涂上底漆,增加涂层的附着力;最后,涂上具有耐候性和耐磨性的颜料涂料。
通过涂层技术,可以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效果。
3.表面处理方案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手法,改变混凝土路面的颜色。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打磨、抛光和喷涂等。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然后,通过抛光工序,提高路面的亮度和平整度;最后,使用特定的颜料进行喷涂,使路面呈现出黑色或其他深色。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效果。
■路桥工程2020年浅析“白改黑”工程中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官厚兵(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5000)摘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不当会直接澎响到“白改黑”后复合路面质量。
依托宁德市福宁北路(兰田至中科路)路面"白改黑”工程,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情况调查入手,详细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及处理措诫,提出了罩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以期为今后"白改黑”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改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0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由于承载能力强、刚度大、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加,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极易发生裂缝、脱空、唧泥等病害导致路面破损,影响道路正常使用。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白改黑)可以结合两者优点,使改造后路面兼具刚性路面承载力髙和柔性路面行车舒适的特点,以最少的时间和投资最大限度利用旧路路面结构,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现阶段“白改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理也成为了现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研究的重点。
1工程概况宁德市福宁北路住田至中科路)路面“白改黑”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
福宁路是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条纵向交通主干道之一,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红线宽度为40~50m。
本改造起点位于兰田村处,接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由南向北延伸,途中与金漳路、金湾路、疏港路、振兴路、同德路、同心路、团圆路、兴邦路平面交叉,于福宁大桥处上跨沈海高速,终点位于与中科路平面交叉处,终点桩号为K7+074.780,全长7.075km。
本次改造段沿线现状共有2条隧道,即福宁一号及二号隧道,一号隧道左幅长285m右幅长290m,二号隧道左右幅均为405m;有大桥1座,即福宁大桥,桥梁全长528m;有中桥1座,小桥1座。
浅析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设计摘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设计可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善路面品质下降、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白改黑”结构设计中,分析待改建路面的损坏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并科学运用“白改黑”施工技术,确保公路路面的改造质量。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不受地形与施工设备影响等特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养护成本较高、舒适性较差等问题也影响了其运行质量。
农村公路的“白改黑”可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良好的特性,提高公路结构的水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等,降低公路维修养护成本。
在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白改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提升公路路面的建设质量。
一、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意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较高、稳定性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农村公路建设要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用量较大,对环境具有一定污染性,且后续养护较为困难,维修成本较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刚性结构,车辆行驶的噪音较大,舒适性比较差,也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出现积雪等情况威胁行车安全。
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特点,且施工速度较快,后续维修养护简单,可以分期修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良好,无接缝,车辆行驶时噪音低、振动小、不易扬尘,行车更加舒适。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可以将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更加舒适的行车条件,便于公路路面后续维修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二、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设计1、分析改建道路路面损坏情况为了保证“白改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首先要对改建道路路面损坏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路面勘察、检测、估算等方式了解路面情况,而后制定针对性的方案。
浅析城市道路“白改黑”施工的技术要点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改造正如火如荼,城区道路旧水泥砼路面罩面(白改黑)技术成为道路改造的一大趋势,不仅方法简单方便,而且能有效改善旧砼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结合台山市环市路改造工程实例来分析我市道路白改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泥砼路面;伸缩缝;接缝处理道路“白改黑”,就是在原水泥砼路面上进行加铺沥青砼面层,使原来的砼刚性路面变为沥青柔性路面,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
相对于原先的砼路面,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与轮胎之间附着力增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安全,更加平稳;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将大幅度下降,为降低城市噪音起到了重要作用;黑色沥青路面吸尘性能较好,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从而能提高空气质量,提高美化城市环境的质量。
这几年的实践效果表明道路白改黑能有效地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档次,减少道路养护费用。
本文结合台山市环市路改造工程实例来分析我市道路白改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
一、工程概况台山市环市路改造工程(富城大道路口至台冲路口段)Ⅰ标改造总长为672.232m,大致呈东西走向,东起上朗路路口(设计起点桩号为K0+872.768),西至台冲路路口(设计终点桩号为K1+545),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现状红线宽度为45m,标准横断面为双向6 车道,交叉口均采用平交设计。
本项目道路横断面设计基本维持现状,交叉口位置在不超出道路红线范围的前提下,适当拓宽机动车道的宽度。
标准横断面布置(如图1 所示)图1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该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对于现状主路机动车道,现状路基经过多年行车,沉降已较稳定,不需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
对于原分隔带或人行道部分改造为机动车道路基则需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处理。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断的使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而白改黑改造技术广泛被应用于路面的改造工程中,可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方案,介绍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治方案,明确白改黑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标签: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技术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防渗性,水泥混凝土路面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广大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中风靡一时,也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增长,行车舒适度差、噪音大、养护维修不方便、路面破损和使用品质下降等缺陷也渐渐暴露出来,公路建设者不得不思考如何来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一、白改黑的概念“白改黑”也就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法,主要是在对原沥青路面实施一定的病害处理后,再对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铺设的改造方法。
由于沥青加铺层能够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对旧水泥路面进行充分利用,存在低造价、施工便捷以及影响交通及环境小的特点,在国内外旧水泥路路面改造中得到较多应用。
然而,沥青加铺层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会对加铺层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对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及扩展速度的控制则成为所关注的重点。
二、白改黑设计思路在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技术时,首先要充分调查和掌握原路面的使用状况,将调查得出的基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接着根据公路的等级要求和相关的设计规范,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考虑,明确加铺何种沥青混凝土结构。
在白改黑设计时,还应重点考虑路面的排水设计,按公路的规范要求设置一定的纵坡处理排水问题,确保路面在白改黑改造之后恢复原有路面等级的使用效果,又能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度,达到经济合理安全的目的。
三、工程概况国道205浦城段路面改造(白改黑)的施工,此工程全长25.370公里(K1885+000~K1901+570、K1907+000~1915+800)。
城市道路“白改黑”改造技术探讨摘要:白改黑”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本很难发生疲劳破坏,具有施工快速、简便,对周边环境及交通影响较小,面层平整度高、抗滑性能好的特点,是今后重点发展和研究的路面结构形式之一。
关键词:白改黑,反射裂缝,沥青加铺层,A设计引言黑色沥青路面吸尘性能较好,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从而能提高空气质量,提高美化城市环境的质量。
这几年的实践效果表明道路白改黑能有效地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档次,减少道路养护费用。
1 旧板加铺前综合处治技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主要病害包括裂缝、断板、板底脱空、错台、接缝传荷能力损失等。
由于旧板处治质量直接关系到加铺沥青面层后裂缝的扩展速率和反射裂缝出现的时间,因此对旧路综合处治情况是影响后期“白改黑”路面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水泥砼路面损坏及处理方法2.1整治水泥混凝土板块该道路交通流量大、且重型货车多,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多年使用,呈板块断裂、沉陷、错台等破损及面层磨损现象,局部损坏严重。
道路水泥混凝土板块是“白改黑”工程实施后沥青面层的下承层,其处理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沥青加罩层质量的优劣。
为此,建设者采用板块调查→板块评价→板块处理的科学步骤,针对不同板块及基层的损坏情况和成因,采取整体板块凿除修复、局部板块切割凿除修复或基层注浆加固等方法进行处理,为沥青加罩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共振或冲击碎石化该类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共振原理和落锤冲击原理使用专用碎石化机械设备(如现场移动式的单头共振式破碎机、多头冲击式破碎机)对旧路面板进行均匀地击碎或冲碎。
目前,该技术主要采用美国安迈公司研制的单头共振碎石机较多,国内的共振碎石机相对国外的还是较少,工程实践中采用多头冲击破碎机较少。
在将破碎路面碎石化后,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稳定,碎石化后的路面板表面颗粒较小,越往下击碎后的颗粒或碎块逐渐增大,因此可以把路面板内部存在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外界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降低,进而完全消除导致新加铺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影响,尽管碎石化后的路面损失了部分结构强度和整体性。
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8-09-27T15:06:58.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张俊杰[导读] 沥青加铺的方式对其进行旧路面改造。
本文主要结合某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采用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对旧路面病害进行改造,并简单讲述了白加黑路面改造的关键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张俊杰江门市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529000摘要:针对"白加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方案,采用“白加黑”沥青加铺的方式对其进行旧路面改造。
本文主要结合某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采用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对旧路面病害进行改造,并简单讲述了白加黑路面改造的关键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技术;沥青面层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病害的有效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对道路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来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是公路技术人员提高路面质量的关键。
1工程概况随着我国交通量日益增长,很多修建已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超载超限车辆的反复碾压下,水泥混凝土路面逐步出现了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全长26km,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双幅四车道。
经过长期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严重损坏,有破碎、错台、凹陷以及断板等严重病害,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
为了保证道路正常使用,提高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现采用“白加黑”的沥青加铺方案对其进行改造处理。
2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经常用的改造技术,主要是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稳固处理,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再加铺一至两层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一种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的组合结构,即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
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的不仅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到旧路面的强度,而且能够改善旧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白加黑”改建方案探讨摘要:以某主干道为实例,根据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结果,分析原因理论加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白加黑”改建方案设计。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旧路面;路面检测;“白加黑”改建方案“十一五”以来,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如“神九、神十”载人火箭一飞冲天。
城市道路基本都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旧路面进行“白加黑”改建越来越多。
下面以株洲市某主干道为实例,探讨如何水泥混凝土旧路面进行“白加黑”改建。
1、项目概况实例中该道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路幅宽40m,中央分隔带宽5.0m,车行道宽2x11.5m,双向六车道。
现状为水泥砼路面,交通流量较大,重车率高,加上货车超载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破损、断板,部分路段结构承载力不足。
现状照片2、老路路面状况调查依据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对全线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采用人工调查,原水泥砼路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1)路面状况调查旧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值及断板率DBL统计表路面调查照片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表,说明该路面总体使用性能较好,路面损坏形式主要为纵横向裂缝、板角断裂、边角剥落、修补、露骨等。
3、路面结构检测(1)结构层厚度检测通过随机选取位置钻芯取样测量原面层厚度平均值和标准值,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
原面层厚度平均值和标准值(2)弯拉强度检测原面层面板弯拉强度标准值和弯拉弹性模量钻芯照片4、弯沉检测检测中心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水泥砼路面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弯沉值均L<0.20mm。
弯沉检测照片5、板底脱空状况判断通过一定时期的弯沉检测和研究发现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沉值变异性受基层的强度、路面结构、路面板厚度、相邻板的传荷能力及类型和测试季节等因素影响非常大,所以不能仅仅凭单个弯沉值来判定板底的脱空状态。
根据JTG D4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可根据面板角隅处的多级荷载弯沉测试结果,并综合考虑唧泥和错台发展程度以及接缝传荷能力进行判断。
浅谈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近年来,随着铁路货物列车的全面提速、重载,列车分离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还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并给铁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列车分离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如司机操纵不当,线路状况不良,人为提钩等,特别是车钩检修质量不高是影响车辆连挂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尽管铁道部就如何提高车钩检修质量相继出台了许多加严措施,但由于各检修段检修设备及工作条件的差异,在车钩检修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制约着车钩牵引能力的提高,对车辆连挂可靠性具有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一、影响车钩检修质量的原因1、在货车段修中,对车钩及零配件的除锈,一般采用钢丝刷手工操作的落后工艺方法。
由于锈垢不能彻底清除,金属表面不能全部露出,因此,在探伤检查时,不能产生聚粉,从而也就不能发现裂纹,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2、车钩上防跳台磨耗过限会直接导致钩锁铁垂直移动量增大,钩锁铁垂直移动量增大会导致车钩在运行过程中震动开钩,而目前大多货车检修单位对磨耗过限的上防跳台都是通过堆焊的方式增加上防跳台的厚度,但由于车钩上防跳台所在的位置砂轮机等工具无法直接接触到,所以这种加修方法的缺点是很难恢复车钩上防跳台的外形尺寸,而车钩上防跳台的外形形状是与上锁销端部相匹配的,所以上防跳台的外形形状加修不到位直接形象车钩的运行安全。
3、部分车钩上下钩耳及钩耳孔发生上翘及下垂现象。
在段修中,上述现象调修困难,不能保证正确的连接尺寸,特别是下钩耳下垂及扭曲、变形。
当安装钩舌时,钩舌整体下移,导致钩舌尾部下牵引突缘与钩腔下壁相碰,钩舌无法推入钩腔。
因此,有一部分钩舌在入段时,尾部下牵引突缘被人为地切去一部分,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4、钩舌内侧面和正侧面磨耗剩余厚度超限时,在检修中虽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手工埋弧焊及埋弧半自动焊,但由于焊修量大、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等因素,在焊接过程中,常出现焊丝选择不当,焊接电流调整不合理,焊丝进给速度不均匀等问题,导致了焊后缺材、焊波不均、气孔、夹渣等现象,引起钩舌S面焊后的加工缺陷。
浅谈“白变黑”路面设计及施工中的细节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在七、八十年代城市道路设计中多被采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伸缩缝破损、伸缩缝变宽并出现错台现象屡屡出现、车辆通行出现颠簸,司机及乘车人员感到很不舒服,维修起来相当复杂,把路面拆除后整体翻修又造成很大浪费,现在大多数采用“白变黑”路面的结构形式,即把现有水泥路面当基层,在上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把白色混凝土路面改为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艺克服了水泥路面的弊端,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但很多路面做完后,很快路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或面层出现网裂现象,如何避免该现象出现?2003年—2010年石家庄对全市的街道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我们设计的“白变黑”路面有十几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但2006年施工的建华大街(槐中路~中山东路)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注意到许多细节,并加强管理,经过五年运行,路面上没有出现裂缝和破损,现就该路设计及施工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借鉴。
一、建华大街工程概况建华大街(槐中路~中山东路)为石家庄市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道路长1609.96米,道路为三幅路型式,建筑红线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分隔带宽2*2米;非机动车道宽2*7米,人行道宽2*8.5,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建于80年代,路面结构为22cm厚30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12%灰土+15cm10%灰土,非机动车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线均以按规划形成。
机动车道经过20多年的使用路面整体结构破坏较轻,但局部路面出现破碎和沉陷,伸缩缝破坏较为严重,宽度达到3~5cm,并出现错台现象,2006年市政府决定对该路进行大修。
二、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为了有效防止原有路面的裂缝及伸缩缝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形成反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及伸缩缝处铺设1米宽土工布,在整个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加铺6cm(平均厚度)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满铺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再铺设5cm厚的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浅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技术摘要用在旧路面上进行沥青砼罩面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道路改造的成本,缩短施工时间,还能提高了道路的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本文对比分析了城市旧混凝土路面改造修复方案,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工艺。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白加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大多数旧的城市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日趋破坏,已不能满足功能上的需要,服务水平很低,既影响了行车速度,妨碍了居民出行,又有损于市容市貌。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应用得越来越普遍。
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加铺沥青砼罩面层,是最快速、最经济、最实用的城市道路改造方法,能有效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改造城市道路的耗费。
因此“白加黑”式沥青罩面是目前以来最有效、耗费最少的城市道路补救改造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旧道路改造利用。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对比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泥路面维修和改建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在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二是在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上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
加铺新水泥面层的厚度一般不低于20cm,其造价远远高于沥青加铺层,而且该措施的养生期长达28天,对交通的影响很大,难以应用于交通繁忙的路段。
三是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破碎。
使用粉碎重建的方式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不仅工程量大,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
在这三种方法中,由于加铺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路面坚实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和噪声较小、施工期短、养护简便快捷和交通开放快等优点,成为我国各地道路升级改造的首要选择。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不仅施工简单方便,而且能有效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充分地利用旧水泥路面,造价低,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小,因此在我国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特别是重交通水泥路面,其最可行的修复措施是加铺沥青面层[1]。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施工技巧与方法,借鉴了我国在复合式路面上的技术发展及旧路处治方面的经验,讨论了橡胶沥青在阻止老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上的应用,为实施城市主干道的路面改建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白改黑橡胶沥青混凝土旧路处治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实际应用浅析金坛市建设局宋军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
“白色路面”虽然有它的优点,但时间一长,行车舒适度差、噪音大、养护维修不方便的缺点也曝露了出来。
很多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的“白色路面”都通过改建,扩建成为性能更优越的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但如何有效地阻止老路面的反射裂缝,节约城市建设资金,以及长期封闭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压力,还有大规模破除施工噪声、粉尘及废弃物的二次污染问题,都是城市道路白改黑建设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现以本市城市主干道白改黑工程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白改黑”技术实际应用,仅供参考。
1、项目概况本次改造项目道路为三块板断面,道路快车道及慢车道路面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40KM/h。
该道路于1993年10月份竣工,通车至今已有十余年。
受交通、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有损坏,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板、错台、裂缝等路面病害,使用性能大为降低。
该道路全长约3.9KM(不含沿线被交道的改造)。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路面破损主要由裂缝类、坑洞类和磨损类组成。
其中裂缝类病害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角隅断裂、交叉裂缝等;坑洞类病害主要有坑洞、沉陷等;磨损类病害主要有磨损、露骨等。
通过对全路段的路面破损情况调查,摸清整个项目的道路损坏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路面病害的处治方案。
2.2、路面弯沉检测1.测试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采用弯沉检测来评价,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性能状况:a、整体承载能力,主要通过板中弯沉测试和刚度组成分析计算下承层的弹性模量来反映;b、板角脱空情况,通过板角弯沉测试,根据弯沉值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