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26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某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一班姓名:学号:小组成员:目录:1。
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 (3)1.1设计依据 (3)1。
2电力负荷计算 (4)2.变电所高压电器设备选型 (6)2。
1 补偿电容器选择 (6)2。
2 主变压器的选择 (7)2。
3 补偿后高压侧负荷计算 (9)3.短路电流计算 (10)3.1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标幺值计算方法): (10)3.2 短路计算等效电路 (10)3。
3 短路电流计算 (10)4. 设备选择 (14)4.1 高压设备选择 (14)4。
2 高压设备选择列表 (16)4。
3 线路选择 (20)5。
继电保护 (22)5.1 高压进线的继电保护 (22)5.2 各变电所进线保护 (23)5。
3 变压器继电保护 (25)设计题目3 某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1。
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1.1设计依据一.此厂生产任务及车间组成1.本厂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年产量为万吨聚乙烯及烃塑料制品.产品品种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射等制品。
其原料来源于某石油化纤总厂。
2.车间组成及布置本厂设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射等四个车间,设备选型全部采用我国最新定型设备,此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它设备。
二.设计依据1。
供用电协议。
工厂与电业部门所签定的供用电协议主要内容如下:1) 工厂电源从电业部门某110/10 千伏变电所,用10 千伏架空线引入本厂,该变电所在厂南侧1 公里;2)电业部门对本厂提出的技术要求:①区域变电所10 千伏配出线路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2。
5 秒,工厂“总降”不应大于2 秒;②在总配电所35 千伏侧进行计量;③本厂的功率因数值应在0。
9 以上。
3)配电系统技术数据:电业部门变电所10 千伏母线其短路容量为200MV A。
2。
多数车间为三班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两班制。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 小时。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指导老师(签字):华中科技大学1.对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2.说明书的编号内容参看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的有关部分。
3.为清楚说明设计计算内容,应有必要的插图。
4.除插图可用铅笔绘制外,计算和说明一律用钢笔书写,并要求计算正确、完整、文字简明扼要、简介。
(打印一律用黑色)5.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注明来源(参考资料的代号、页次以及图表编号等)。
6.根据计算稿本整理设计主要过程时,只须首先列出文字符号表达的计算公式,然后依次代入各相应文字符号的数值,就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不作任何运算和简化,但计算结果必须注明单位)。
7.设计中所选主要参数,尺寸或规格以及主要计算结果等,均应写入右侧结果栏中,有的也可采用表格形式列出。
8.对主要计算结果应用简短的结论。
如计算结果与实际取值相差较大时,应作简短的解释,并说明其原因。
9.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和前后一致的顺序编号,使其醒目突出。
封面所列“设计题目”一栏,只须填写所设计的具体名称即可。
关于模板说明:前面两页必须打在同一页,即双面打印,后面内容单面打印。
目录110kV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说明书.................................................................. . (3)一、概述.................................................................. (3)1.设计目的.............................................................. (3)2.设计内容.............................................................. (3)3.设计要求.............................................................. (3)二、设计基础资料.................................................................. (4)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4)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4)3.待建变电站负荷.............................................................. (4)4.环境条件.............................................................. (4)5.其它.............................................................. (4)三、主变压器及主接线设计.................................................................. (5)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5)2.主变压器的选择.............................................................. (5)四、短路电流计算.................................................................. (9)1.基准值的选取 (9)2.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10)3.用于设备选择的短路电流计算 (10)五、电气设备选择 (12)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2)2.各回路的工作电流计算 (13)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14)4.导线的选择 (20)5.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2)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3)7.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8.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6)9.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6)10.消弧线圈的选择 (27)11.避雷器的选择 (27)六、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29)参考文献 (29)附录 (30)短路电流计算书 (30)附图:110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 (33)第页一、概述1设计目的(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设计内容本设计只做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3)短路电流计算:不同运行方式(大、小、主)、短路点与短路类型(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避雷器等(5)绘制电气主接线图3设计要求(1)制定任务书(2)确定变压站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荷及负荷类型(3)选择主变压器,确定型号、相数、容量比等确定电压等级;各侧总负荷;选择台数、容量;校验近、远期变压器的负荷率,若不满足规程规定,应采取的措施;校验事故情况下变压器的过载能力;接地方式。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电气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电气工程系开展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电气工程系实践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础实践(1)电路实验:包括基本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基本实验技能和仪器使用方法。
(2)电机与变压器实验:使学生了解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电机、变压器的运行和维护方法。
(3)电气测量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气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电气测量能力。
2. 专业实践(1)电力系统实验:包括电力系统稳定实验、电力系统保护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运行规律、保护原理和调试方法。
(2)电气控制实验:包括继电保护实验、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
(3)电气设备实验:包括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实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3. 综合实践(1)毕业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方式1. 实验室教学:建立完善的电气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 工程实训: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训机会。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基本概念,理解电路原理及电气设备的工作方式。
2. 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绘制电气图纸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电气工程仿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事业,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独立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2. 能够熟练运用电气CAD软件绘制电气图纸。
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电气工程仿真分析。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 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工程基本概念与电路原理:介绍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电气工程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4. 电气工程图纸绘制:教授电气CAD软件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绘制电气图纸,对应教材第四章。
5. 电气工程仿真分析:介绍专业软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分析实践,对应教材第五章。
潍坊学院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学号_2015年12月19 日1 PLC传送带控制设计目录1. 1 设计任务与要求1.1.2 PLC传送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3 PLC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4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1.5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1.6 设计小结1.7 参考文献2 PWM 变频器-电动机系统仿真设计8.2.1设计任务要求2.2 PWM变频器-电动机系统的工作原理2.3 PWM变频器-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仿真2.4设计小结.14.2.5参考文献.14.3基于组态王的双容液位控制系统设计163.1设计任务与要求 1.63.2总体设计方案.16.3.3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173.4上位机监控系统 1.83.5远程监控客户端的设计 2.3.6联机调试.................................................................................................................................. 24 ............3.7小结 ........................................................................................................................................... 2.4. ............3.8参考文献.................................................................................................................................. 25 ............ 4工厂供电应用设计............................................................................................................................... 25 ............4.1 设计任务与要求254.2 问题分析26.4.3 小结304.4参考文献.................................................................................................................................. 30 ............1 PLC传送带控制设计1.1设计任务与要求1、控制要求:(1)逆物流方向顺序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后,振铃10s,传送带3起动,经过6秒,传送带2起动,再经过6秒,传送带1起动,同时开启了漏斗闸门(丫=0N),启动完毕。
电气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电路图的识别及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仪表进行数据测量、分析及处理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设计原则,掌握基本的电气课程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电气实验的能力,包括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搭建、调试等。
2. 提高学生运用电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电气故障排查和维修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电气课程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气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熟练掌握电气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具备实际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做好准备。
3.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电路元件及工作原理:介绍常用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电路分析方法:讲解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电气仪表的使用:教授电气仪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电路搭建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搭建,学会调试、测量及分析电路,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电气设备设计原则:介绍电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电气工程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电机原理等。
2. 使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变压器、发电机、电力线路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熟练操作电气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与维修。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与他人有效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电气工程领域的规范和标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气工程领域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气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和新技术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分析:包括基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交流电路分析、瞬态分析等,以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为基础。
2. 电磁场:涉及电磁场基本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电磁波传播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3. 电机原理:介绍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分析等,以教材第五章内容为主。
4. 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电力线路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参考教材第六章。
5. 电力系统: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稳定性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七章。
6. 电力电子:涵盖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器、控制技术等,以教材第八章内容为参考。
7. 自动控制:介绍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设计、控制器应用等,对应教材第九章。
电气课程设计设计报告电气课程设计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智能灯控系统设计设计目标:设计一种智能灯控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并且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
设计原理:本设计采用光敏电阻作为感光元件,通过测量环境光照强度来实现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功能。
通过光敏电阻输出的电阻值,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否,从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灯光的亮度。
设计过程:1. 硬件设计:a. 使用Arduino开发板作为控制核心。
b. 选择合适的继电器作为开关元件。
c. 使用光敏电阻作为感光元件,将其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并通过电路设计输出一个与光照强度相关的电阻值。
d. 设计合适的电路将该电阻值转换为控制灯光亮度的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2. 软件设计:a. 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控制程序,实现通过光敏电阻读取环境光照强度的功能。
b. 设计算法将光照强度转换为灯光亮度的控制信号。
c. 实现手机App与Arduino开发板的通信功能,能够通过App发送指令控制灯光的开关与亮度。
3. 系统调试:a. 利用光源进行模拟实际环境光照强度的变化,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根据光照强度正确调节灯光亮度。
b. 测试系统是否能够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灯光开关与亮度。
设计结果与分析:经过硬件调试和软件编程,设计的智能灯控系统能够实现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
通过光敏电阻读取环境光照强度变化,通过算法将光照强度转换为控制灯光亮度的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从而控制灯光的亮度。
该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 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变化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方便灵活。
3. 设计简单,硬件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然而,该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光敏电阻对其他光源的干扰较大,当有其他光源干扰时,可能会影响灯光亮度的精确控制。
电气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术语;2.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3. 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系统的组成;4. 熟悉电气安全知识和电磁兼容性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简单的电路图;2. 能够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简单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 能够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4. 能够阅读和理解电气工程图纸,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观念;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敢于尝试,勇于实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电气工程素养,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气工程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基本术语,以及电路的类别和电气元件的介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气工程基础2. 电路分析方法: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3. 电气设备与系统:介绍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电气系统的组成,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气设备与系统4. 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讲解电气安全知识、电磁兼容性原理及相关防护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电路图的绘制、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及故障排查等实践活动。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6. 电气工程图纸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包括电路图、安装图等。
课程设计设计报告电气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2)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了解电气工程在工程应用中的广泛性。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电气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3)学会查阅电气工程相关的资料和文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对社会和人类的关怀,关注电气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气工程概述: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2.电气工程基础:讲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如电路理论、电磁场、电机等;3.电气工程应用:介绍电气工程在工程应用中的实例,如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电气工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的应用价值;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气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电气工程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电力学院已知图一所示的llOkV电力网,其线路和变压器技术参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llOkV电力网中各线路技术参数线路型号电阻电抗x (QJkm)充电功率0 (M var/100Zr/??)L-l(llOkV) LGJ-120. 223 0. 421 3. 572L-2(10kV) LGJ-120. 223 0. 318 0表二.llOkV电力网中各变压器技术参数变压器变压器型号变斥器分接头运行电斥(kV)空戦试验参数短路试验参数空载电流/。
%空载损耗MW)短路阻抗叫%负栽损耗△代伙W)T-1 SFL7-20000/110 110+1X2. 5%/10. 5 0.9 27.5 10.5 104「2 S9-M-315 10-lX5%/0.4 1.1 0. 67 4 3. 65设计要求:1. 选取变压器的不同模型,做岀多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等值电路。
(包括①将所有参数归算至llOkY侧的等值电路:②含磁耦合关系(含理想变压器)的等值电路:③含非标准变比匕变压器的等值电路。
)2. 在不同模型下,完成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潮流分布计算,并要求通过计算过程和汁算过程的比较,理解不同等值电路下潮流计算和分析方法。
(1)等值电路的求取首先求系统的一些参数Z Ll =R Li + 兀=(0.223 + >0.421)x70 = 15.61 + y29.47QZ L2 = R lA + 应=(0.223 + 70.348)x6 = 1.338 + J2.088QZ n = R n + jX T} =3.146+J63.525 Qk 需焙汕喘x 需xKT —EgY n = G n + jB n = 2.273 x 10" + 儿488 x 10"5SX"需 X & 10* 0.04 X 咼=12.7GZ z2 = R T2 + jX T2 =3.679 + J12.7QB Q = 竺 x 辿 xlO ・=丄丄><蟻丄=3・465><10-5$ J 100 V/ 100 102Y T2 = G T2 + jB T2 =6.7x10^ + 丿3465 x 10"S(a)全部折算到110KV 侧:Z L2 =Z L2x)t n 2 =(1.338+ J2.088)x(—)2 =146.85+J229.16Q 10.5Z 72 =Z./.2X ^.I 2 =(3.679+ )12.7) x(巴)2 =403.77 + J1393.83G10・5104x1102 2OOOO 2 x 10’=3.146。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电气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如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机、控制理论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问题,如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设计、电机控制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电气工程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备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气工程概述: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电力系统: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功率传输、电压等级和调控方法。
3.电气设备:介绍电气设备的分类、性能、结构和应用,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等。
4.电机: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和应用,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电机控制等。
5.控制理论: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 PID 控制、模糊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技巧。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气工程设备和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电气工程概论》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领域日益重要。
本课程设计报告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实践。
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程序控制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相关的编程语言和工具。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 理解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学习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如C/C++、Python、MATLAB 等。
- 掌握程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如嵌入式系统设计、电机控制等。
- 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和实现一些简单的电气工程系统。
3.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电气工程基础- 电气元件及其特性- 电路分析方法-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3.2 程序控制基础- 编程语言和工具的学习,如C/C++、Python、MATLAB等- 算法设计与分析- 数据结构与文件管理3.3 程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设计- 电机控制与驱动-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3.4 实践项目- 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电气工程系统,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生将参加课堂讲解,学习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同时,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些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评估方法学生的评估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参与度和提问- 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6. 参考教材- 《电气工程基础》,作者:张三,出版社:XXX- 《程序控制技术》,作者:李四,出版社:XXX7. 课程时间安排- 电气工程基础:2周- 程序控制基础:2周- 程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4周- 实践项目:4周8.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与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实践。
《电气工程电子电路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讲课示例、上机实验、电路设计和调试使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通过自己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和调试电路完成课程设计,了解电路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主要目的和任务:(1) 了解电子电路及电路板设计基本方法、步骤及设计原则;(2) 通过完成一个电子电路的设计训练,初步具有电路板设计的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3)培养查阅书籍、参考资料、产品手册、工具书的能力;上网查寻有用信息的能力;电子电路及电路板设计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从给出的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和电路调试。
也可自选难度不低于范例的电路自己独立完成。
要求提供电路设计原理图、PCB图、原理图说明、调试过程和调试结果。
题目1:波形发生器使用题目指定的555芯片和一片通用四运放324芯片或两片LM358(双运放),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的波形产生电路。
在报告中给出设计方案、详细电路图和现场自测数据波形,设计制作要求如下:(1)同时四通道输出、每通道输出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中的一种波形,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1k欧姆。
(2)四种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3次谐波):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8kHz—1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1V;正弦波Ⅱ输出频率范围为24kHz—3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9V;脉冲波、锯齿波和正弦波输出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
频率误差不大于10%;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脉冲波占空比可调整。
(3)电源只能选用+10V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
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4)要求预留脉冲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和电源的测试端子。
电气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电气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电路定律;2.掌握电气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3.熟悉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调试;4.了解电气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气设计;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气设备设计和调试;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电气设备的改造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电气图的绘制、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调试、电气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定律和电气设备的性能参数;2.电气图的绘制和解读:学习电气图的绘制方法,解读电气图的能力;3.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调试:学习电气设备的选型依据,安装调试的方法和技巧;4.电气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学习电气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电气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设计的实际应用;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调试方法;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气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气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电气设备实验器材,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WORD格式可编辑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通过这个具体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关于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内容:1.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和主变型式的确定。
2.继电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的计算。
3.绘图4.整理说明书及计算书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做发电厂,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下图一、建设规模1此发电厂安装3台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2发电厂升压至110kv和35kv后接入电网3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110kv侧6回,35kv侧2回二、主要参数1发电机阻抗XG1=15Ω,XG2=10Ω,XG3=10Ω2线路参数L1=L2=L3=60km、LBC=50km,L CD=30km,L DE=20km,线路阻抗0.4Ω/km3.可靠系数KⅠrel=1.2 ,KⅡrel=KⅢrel =1.15,K st =1.5,K re=0.854.负荷电流I BC·Lmax =300A,I CD·Lmax =200A,I DE·Lmax=150A5.发电机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
设计计算书原始材料分析一、拟定主接线方案1确定主变型式相对单相变压器来说,三相变压器经济性能好、占地少、损耗也小。
因此在我国33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只要不受制造和运输条件限制,都尽量采用三相变压器。
对于主变压器的110~500kv侧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于主变压器6~35kv侧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T1、T2:假设选取SFSL1-10000/110YN,yn,d11T3 假设选取SFL7-8000/110 10/110 YN、d11参考资料:一些地方将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称为主变压器例如SZSF11-11000 110/10.5发电机与主变之间连接导线的形式一般是封闭母线,有铜牌和铝排两种形式,一般铝排多些。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安装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任课教师设计(论文)成绩教务处制20年月16 日目录第1章概述 (2)1.1 设备概述 (2)1.2 技术规范 (2)1.3整体结构 (2)1.4 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制作材料及加工要求 (3)第2章电气控制实验柜的网板和电器配置安装 (6)2.1 网板安装要求 (6)2.2电器配置 (6)2.3 电器安装要求及步骤 (7)2.4 线路连接要求及步骤 (8)2.5 其他要求 (9)第3章安装验收 (16)3.1 安装效果 (16)3.2 检查及验收标准 (17)第1章概述1.1 设备概述采用柜式结构(图1.1),内部安装一块不锈钢网板(图1.2),在柜体和网板上安装各种电器,整体结构和技术规范与工业现场的电气控制柜相同。
可在柜内进行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试验。
该设备用于工矿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装配、调试、实验、维修、维护等技能培训;也可用于高等院校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1.2 技术规范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符合:GB7251.1-2(对母线干线系统的特殊要求)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符合:GB14048.2-5(2003年执行的新标准)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符合:GB50055(针对电机的选用)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符合:GB501501.3整体结构体尺寸:800×500×2000(长×宽×高,单位:mm)。
柜体外形尺寸见附图1所示。
柜体正面柜门分为三段,均可独立开关柜门。
柜体背面一个柜门。
正面和背面柜门打开角度可达180度,柜门在180度处可固定。
柜内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部位为仪表和转换开关安装区域,仪表和转换开关直接安装在柜门上。
中段部位为低压电器安装区域。
柜门上安装按钮和指示灯。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某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一班姓名:学号:小组成员:目录:1.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 (3)1.1设计依据 (3)1.2电力负荷计算 (4)2.变电所高压电器设备选型 (6)2.1 补偿电容器选择 (6)2.2 主变压器的选择 (7)2.3 补偿后高压侧负荷计算 (9)3.短路电流计算 (10)3.1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标幺值计算方法): (10)3.2 短路计算等效电路 (10)3.3 短路电流计算 (10)4. 设备选择 (14)4.1 高压设备选择 (14)4.2 高压设备选择列表 (16)4.3 线路选择 (20)5. 继电保护 (22)5.1 高压进线的继电保护 (22)5.2 各变电所进线保护 (23)5.3 变压器继电保护 (24)设计题目3 某塑料制品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1.设计依据与负荷计算1.1设计依据一.此厂生产任务及车间组成1.本厂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年产量为万吨聚乙烯及烃塑料制品。
产品品种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射等制品。
其原料来源于某石油化纤总厂。
2.车间组成及布置本厂设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射等四个车间,设备选型全部采用我国最新定型设备,此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它设备。
二.设计依据1.供用电协议。
工厂与电业部门所签定的供用电协议主要内容如下:1)工厂电源从电业部门某110/10 千伏变电所,用10 千伏架空线引入本厂,该变电所在厂南侧1 公里;2)电业部门对本厂提出的技术要求:①区域变电所10 千伏配出线路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2.5 秒,工厂“总降”不应大于2 秒;②在总配电所35 千伏侧进行计量;③本厂的功率因数值应在0.9 以上。
3)配电系统技术数据:电业部门变电所10 千伏母线其短路容量为200MV A。
2.多数车间为三班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两班制。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 小时。
属于三级负荷。
3.气象条件1)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5℃。
2)土壤中0.7~1 米深处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0℃。
3)年雷暴日为30 天。
4)土壤冻结深度为1.10 米。
5)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4.地质及水文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获悉,本厂地质构造为:1)地表面比较平坦,土壤主要成分为积土及砂质粘土,层厚为1.6~7 米不等。
2)地下水位一般为0.7 米。
3)地耐压力为20 吨/平方米。
1.2电力负荷计算依据相关公式e x js P K P *=φtan *js js P Q = φcos /js js P S =现以NO.2变电所车间负荷计算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在计算各车间变电所负荷合计时,同时系数分别取值:p K =0.9;q K =0.95) NO.2变电所 单丝车间:有功功率:)1(js P =d K e P =1385.00×0.6=831 KW 无功功率:)1(js Q = )1(js P φtan =831×1.30=1080.3 Kvar 视在功率:)1(js S =ϕcos )1(js P =831÷0.6=1385 KV ·A水泵房及其附属设备:有功功率:)2(js P =d K e P =20.00×0.65=13 KW 无功功率:)2(js Q = )2(js P φtan =13×0.75=9.75 Kvar 视在功率:)2(js S =ϕcos )2(js P =13÷0.8=16.25 KV ·A对NO.2变电所总计可得:js P =844KW ,js Q =1090.05 KWjs S =22js js Q P +=2205.1090844+=1378.60 KV ·A 有p K =0.9;q K =0.95 改善后的总计可得:js P =844×0.9=759.60 KW js Q =1090.05×0.95=1035.55 KW js S =22js js Q P +=2255.103560.759+=1284.27 KV ·A以此得出相关量填入下表:表格 1 全厂各车间电气设备及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380V侧)序号车间或用电设备组名称设备容量(千瓦)需用系数Kx功率因数cos¢功率因数脚正切tan¢有功计算负荷(千瓦)无功计算负荷(千乏)视在计算负荷(千伏安)1)N1 变电所1.00 薄膜车间1400.00 0.60 0.60 1.33 840.00 1117.202.00 原料库30.00 0.25 0.50 1.73 7.50 12.983.00 生活间10.00 0.80 1.00 0.00 8.00 0.004.00 成品库(一)25.00 0.30 0.50 1.73 7.50 12.985.00 成品库(二)24.00 0.30 0.50 1.73 7.20 12.466.00 包装材料库20.00 0.30 0.50 1.73 6.00 10.387.00 小计1509.00 876.20 1165.99 1458.518.00 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788.58 1107.69 1359.722)N2 变电所1.00 单丝车间1385.00 0.60 0.60 1.30 831.00 1080.302.00 水泵房及其附属设备20.00 0.65 0.80 0.75 13.00 9.753.00 小计1405.00 844.00 1090.05 1378.604.00 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759.60 1035.55 1284.273)N3 变电所1.00 油塑车间189.00 0.60 0.60 1.33 113.40 150.822.00 管材车间880.00 0.35 0.60 1.33 308.00 409.643.00 小计1069.00 421.40 560.46 701.214.00 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379.26 532.44 653.704)N4 变电所1.00 备料复制车间138.00 0.60 0.50 1.73 82.80 143.242.00 生活间10.00 0.80 1.00 0.00 8.00 0.003.00 锻工车间 3.00 0.80 1.00 0.00 2.40 0.004.00 术型车间30.00 0.30 0.65 1.17 9.00 10.535.00 原料、生活间15.00 0.80 1.00 0.00 12.00 0.006.00 仓库15.00 0.30 0.50 1.17 4.50 5.277.00 机修模具车间100.00 0.25 0.65 1.73 25.00 43.258.00 热处理车间150.00 0.60 0.70 1.02 90.00 91.809.00 铆焊车间180.00 0.30 0.50 1.73 54.00 93.4210.00 小计641.00 287.70 387.51 482.6311.00 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258.93 368.13 450.085)N5 变电所1.00 锅炉房200.00 0.75 0.75 0.88 150.00 132.002.00 试验室125.00 0.25 0.50 1.73 31.25 54.063.00 辅助材料库 110.00 0.20 0.50 1.73 22.00 38.064.00 油泵房 15.00 0.65 0.80 0.75 9.75 7.31 5.00 加油站10.000.65 0.80 0.75 6.50 4.88 6.00 办公楼、招待所、食堂 15.00 0.60 0.60 1.33 9.00 11.97 7.00 小计 475.00228.50 248.28 337.42 8.00 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 205.65 235.87 312.93全厂合计2657.803452.29乘以参差系数(即同时系数) 全厂合计 0.59 2392.02 3279.68 4059.422.变电所高压电器设备选型2.1 补偿电容器选择依据设计要求可知,本厂功率因数应在0.9以上,而本厂的无功功率明显大于有功功率:cos φ=2392.02/4059.42=0.59远远小于要求的功率因数,所以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综合考虑,设计为在低压侧进行补偿,这里选择功率因数为0.93.以对NO.1变电所进行无功补偿计算为例:Qc=21tan tan φφjs js P P -=788.58tan(arccos0.59)-788.58tan(arccos0.93)=771.76.Kvar由计算数据可以得到要补偿的功率,实际需总补偿800kvar ,故选用8个1-100-BWF6.3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
补偿前后数值填入下表:表格 2 个变电所无功补偿表变电所 补偿前计算需要补偿的无功 (kvar ) 补偿方式 实际 补偿的无功 (kvar ) 补偿后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功率因数 cos φ 计算有功功率 P j (kW ) 计算无功功率 Q j (kvar ) 计算视在功率 S j (kVA ) 计算电流 I js (KA ) 功率因数 cos φ 计算有功功率 P j (kW ) 计算无功功率 Q 机 (kvar ) 计算视在功率S j (kVA )计算电流I js(KA )N 010.58 788.58 1107.69 1359.72 2.07 771.76 8个BWF6.3-100-1并联电容器8000.93 788.58307.69 846.48 1.29两台S9-630/10N 020.59 759.60 1035.55 1284.27 1.95 711.96 8个BWF6.3-100-1并联电容器8000.96 759.60235.55 795.28 1.21两台S9-630/10N 030.58 379.26 532.44 653.70 0.99 370.87 4个BWF6.3-100-1并联电容器4000.94 379.26132.44 401.72 0.61一台S9-500/10N 040.58 258.93 368.13 450.08 0.68 257.83 3个BWF6.3-100-1并联电容器3000.97 258.9368.13 267.74 0.41一台S9-315/10N 050.66 205.65 235.87 312.93 0.48 148.26 2个BWF6.3-100-1并联电容器2000.99 205.6535.87 208.75 0.32两台S9-250/10总计0.952.2 主变压器的选择由于该厂的负荷属于三级负荷,对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一般,同时经题目要求,以所带负荷功率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