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在和未来(马忠信市场营销一班
- 格式:pptx
- 大小:155.20 KB
- 文档页数:6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透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
文章以浙江丽水、金华、温州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城市融入的愿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诉求提高,融入城市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受自身经济、时间和身份的限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条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关键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户籍、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种歧视性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包括完善制度、提供文化服务、发挥社团职能、提升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城市融入;生活现状;经济收入;维权意识;务工单位;精神生活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51-03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向往融入城市,往往要经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和文化融入三个阶段。
从目前看,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主要侧重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而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则相对关注较少,但这三个方面的融入往往是交融在一起同时进行的。
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透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
本文立足于此,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视角,调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2012年7~8月,本课题调研组选取了浙江丽水、金华、温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1980年后出生的、户籍在农村、离开原籍在外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对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进行了调查,调研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和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在公司企业发放问卷,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行业性质,二是在农民工聚集区随即发放调查问卷。
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一个永远不可能缺少的群体,一个我们永远不可能忘记的群体,一个值得我们我们永远去关注的群体。
我们的城市建组队伍中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处处都有他们的汗水,处处都有他们的脚印。
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现在的我们高楼大厦;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现在我们干净的道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我们现在的缤纷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他们为我们做的太多了,但是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了解他们,去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他们的真正的生活状况,他们在社会中真正的待遇,他们真正的......这些都要我们一一去了解,于是通过这次访谈,我或多或少的对他们有所了解。
我这次访谈主要是面对的是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访谈者名叫陈福林,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在杭州建筑工地干活,我们这次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访谈,。
我为什么要找到他呢?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他是我初中同学,我认为沟通起来更加方便②在打暑假工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工作过,他所说的真实性有一点的可靠性③这是最重要的,他现在20岁,20岁,一个多么尴尬的年龄,我们还在学校读书,他已经在社会打拼,在他这个年龄段出来打工的有很多的年轻人,所以它具有代表性,也符合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我想我可以从他身上了解到当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了解新一代的新生代农民工。
在访谈中,他多次唉声叹气,多次用“兄弟”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他在你社会上打拼有很多的无奈,在生活中没有多少朋友,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他,而对于我这个老同学的问候,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学校大家一起读书的感觉,有很多感触。
当我问及他现在的工作状况时,他的回答令我非常的震惊,工作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吐出的痰有时候都是黑的,这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我们可以想象。
还有就是与电打交道,工地上一般都是几千伏的电,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老板没有给他们买工伤保险,他们也只有感到无奈。
对于工资,有很多不稳定性,由于是初学者,什么都不会,只能算是小工,而且不是每个月都有活干,所以工资不稳定,时多时少,但总体看来,还是能够维持生活,但是工作还是不高,以至于买房成为一种奢望,他们又何尝不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呢!而他们以后还要面对肯能至少4个老人的赡养问题,他表示“亚历山大”,这也何尝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但是他还是回答得很坦然,这就是我的责任,我要承担我应该承担的责任,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我们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上第一次看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提法,文件也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如何着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用什么方式改变他们的命运?作为承担着职工教育职责的工会组织,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年龄在20岁- 30岁之间的第二代农民工。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据统计,我国有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60%。
从职业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这个庞大群体, 是未来中国社会最大的流动群体,也作为生产主体支撑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生代农民工是逐渐涌入城市的、不安分的新一代打工者。
(由于他们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在文化程度、打工目的、城市认同感以及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其父辈截然不同。
)(1)受教育程度略高。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大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其中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
(2)眼界比较开阔,不愿再回农村。
他们中不少人没有农业生产经历,有些在城市出生长大,或结束学业后直接进城打工,熟悉城市生活。
或者是在电视机、手机伴随下成长起来的,比较了解外面的世界,亲身感受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不愿再回农村,渴望融入城市。
(3)有着明确的目标:不当“穷二代”。
希望在外打拼几年,通过学习技术、开阔眼界,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成为“新市民”。
(4)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种在新的生活压力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需求,希望业余时间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我;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富有激情和进取心;关注今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积极筹划人生,希望通过学习技术和知识来改变命运,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采访新生代农民工有感天空飘着小雨,吹着阵阵冷风。
因为回校时间较早,并且春节走亲串友耽误了大量时间,所以要抓紧时间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做完。
一大早上,街上冷冷清清的,没有多少人。
走在街上,拿着问卷,“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在我脑中徘徊。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这完全不等同于老一代的农民工,所以我决定绝不简单的去建筑工地找“农民工”。
但是有多少年轻人会想要承认自己只是一名“农民工”呢?果然,我相继找了三四个餐馆的年轻的服务生,他们一听一看“农民工”,就糊弄过去,不愿意填写,仿佛这种身份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
以至后来我找到采访对象时,首先不敢直接表明来意。
经过攀谈等才能请他们做调查问卷。
经过两个上午的努力,我将调查问卷及访谈完成了。
在这次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中,我有颇多感想。
兴趣、决心等都前提条件我就不想再重复了。
给我感受很深的是他们对待自我身份的认同程度很低。
我想就这个多谈谈。
他们都跟我们一样,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也是从小就接受教育,几乎完全不懂农事,也是有很强的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他们也是“天之骄子”,那么,他们如何能自然的认同自己属于“农民工”这个行列呢?我认为,这是由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在大家的认识里,农民工是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人的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低下的,他们的社会价值是不被认可的。
他们得到的回馈也是很少的,基本上都是体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里是不被大多数人尊重的。
因此才造成他们自我身份认同程度低。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引言 (3)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趋势分析 (3)(一)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 (4)(二)消费工具趋于现代化 (4)(三)消费支出比例逐渐增大 (4)(四)消费观念新潮 (5)(五)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更强 (5)(六)补贴家庭支出比例降低 (5)三、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 (6)(一)前卫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时尚化 (6)(二)求异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个性化 (6)(三)模仿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非理性化 (7)(四)从众消费心理与攀比、盲目消费行为 (8)(五)节约消费心理与限制消费行为 (8)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9)(一)准确的心理定位策略 (9)1、利益定位策略 (9)2、质量——价格定位策略 (9)(二)产品创新 (10)1、产品个性化 (10)2、产品超值化 (10)3、产品专业化 (11)(二)重视品牌的建设及品牌忠诚度的培养 (11)1、准确的品牌定位 (11)2、品牌塑造 (11)3、培养品牌忠诚度 (12)(四)营销模式创新 (12)1、个性营销模式 (12)2、营销渠道的建立注重虚实结合 (13)五、结语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心理分析及营销策略探析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16周岁以上的青年农民工。
这个群体数量庞大,消费潜力巨大,是企业取胜市场的必争群体。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之他们父辈超前的、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以及更加多元化和非理性化的消费行为特征,并从心理定位、产品创新、树立品牌、渠道创新四个方面提出符合这一消费群体的营销策略,以提高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群体的市场占有率,赢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营销策略E ozoic migrant workers’ Consumer psychology analysis andthe enterprise’smarketing strategy exploreAbstractCenozoic migrant workers is this group that born after 1980, 16 years old and above the young peasant workers, This group is huge, consumption potential is tremendous, is the enterprise to win market must struggle groups. This common through analysis obtains Cenozoic than their parents with migrant workers advance chengtuo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more diversified and the 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and combining th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the behavior from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product innovation, establish a brand, put forward four aspects of channel creation conform to this consumption group marketing strategy to improve enterprise of the young peasant workers this consumer groups share of the market share and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Kaywards:Cenozoic migrant workers; Consumer psychology; Consumer behavior; smarketing strategy一、引言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这里讲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中后期进入城市就业,但户籍仍在农村的青年。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解析
陶伟
【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规模壮大的就业大军的一部分,他们虽然是农民工的一部分,但是又和老一辈农民工有着不完全一样的特征。
本文从分析他们的就业现状入手,目的是为了找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给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陶伟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阜阳2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15
【相关文献】
1.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新失业群体”视野中的分析
2.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索--以山西省FS县为例
3.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4.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其对策
5.来京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注新一代农民工心得体会作文说起农民工,过去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一群扛着大包小包、满脸疲惫的人。
但如今的新一代农民工,那可大不一样啦!
最近关注了新一代农民工这个群体,我真有不少心得体会。
以前总觉得农
民工就是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挣着微薄的工资,可现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
有想法、有追求,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
他们中的很多人受过不错的教育,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种新科技。
不
再像老一辈那样只是埋头苦干,而是懂得通过网络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
有些人还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
这让我明白,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不能再用
老眼光去看待他们。
新一代农民工也更注重生活品质啦。
工作之余,他们会去逛街、看电影、
玩游戏,和我们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赚钱生存,而是渴
望在城市里真正扎根,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他们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比如在城市里买房安家,那房价可不是一
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还有孩子上学的问题,虽然政策在不断改善,但要真正享
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资源,还有一段路要走。
关注新一代农民工,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和帮助。
不要让他们在城市的边缘徘徊,而要让他们真正融入进来,共同创造
美好的未来。
因为他们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动力呀!
新一代农民工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奋斗着,我们应该为他们加油鼓劲,一起为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新生代农民工何去何从?作者:王道勇来源:《百科知识》2010年第15期对于青年农民工,现在有一个正式的官方称呼,叫做“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中我们又称之为“农二代”、“第二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于农村并在城市里务工的青年人。
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的话,2009年从农村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1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人数为1.509亿,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
由此可以看到,目前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
群体素描这批由80后、90后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来对他们进行一下群体素描。
未婚群体。
据全国总工会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
与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在家乡完成结婚生子的过程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他们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恋爱、结婚、生育、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脱离原有的生活支持系统的背景下完成,且能否顺利完成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无形中使新生代农民工承担的生活压力更大。
知识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
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三门”群体。
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地区,第一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更低,只有16岁。
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是从家门到校门,然后直接进厂门的“三门”群体。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追梦群体。
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则完全不同,他们外出就业带有很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体验生活、实现梦想是他们外出的主要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