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9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9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
A、牵连犯B、结合犯C、想象竞合犯D、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C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为家人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了下属单位领导的贿赂20万元。
一周后,甲的哥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到了医疗费。
于是,甲将这20万元退回了下属单位的领导。
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正确答案:B3.铁路扳道工甲因和恋人分手而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
甲的义务来源于()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4.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A.抢夺罪B.招摇撞骗罪C.贪污罪D.行贿罪5.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有( )。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B、以一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C、出于数个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正确答案:ABCD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A.故意杀人罪B.绑架罪C.医疗事故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8.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9.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A.损害了国家利益B.危害了社会C.违反了刑法D.触犯了法律10.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
A、犯罪着手以前B、犯罪着手之后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完成之后正确答案:B11.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合法权益的范围不同,可将犯罪客体分为( )。
(单选题)1: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不包括下列人员( )A: 交通运输人员B: 企业负责人C: 交通运输生产直接指挥人员D: 私人雇用的无照驾驶人员标准解题:(单选题)2: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其监督机关为()A: 公安机关B: 检察机关C: 司法机关D: 基层单位或组织标准解题:(单选题)3: 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A: 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B: 国家权力机关的正常活动C: 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D: 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标准解题:(单选题)4: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A: 缓刑B: 减刑C: 假释D: 免除处罚标准解题:(单选题)5: 因受贿而作枉法裁判,构成受贿罪与枉法裁判罪,应()A: 按牵连犯从重处罚B: 按吸收犯的原则,以重罪吸收轻罪C: 进行数罪并罚D: 按想像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标准解题:(单选题)6: 宣告刑是指()A: 刑法规定的对各种犯罪所规定的应处刑罚的标准B: 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罚C: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确定的刑罚D: 犯罪分子在监狱实际执行的刑罚标准解题:(单选题)7: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A: 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B: 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C: 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D: 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标准解题:(单选题)8: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处()A: 走私罪B: 武装掩护走私罪C: 妨害公务罪D: 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的规定标准解题:(单选题)9: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 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罚B: 在法定刑幅度中线以下判处刑罚C: 按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判处刑罚D: 在法定刑限度以内相对于没有该从轻处罚情节判处较轻的刑罚标准解题:(单选题)10: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客体是()A: 药品管理制度B: 不特定多人的健康C: 市场管理秩序D: 药品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人的健康标准解题:(单选题)11: 已满14周岁的人,可以成为()A: 抢劫罪的主体B: 惯窃罪的主体C: 重大盗窃罪的主体D: 侵占单位资金罪的主体标准解题:(单选题)12: 某甲为骗取保险金,先为其母投保订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后又伺机杀害了其母,然后伪造意外伤害现场,骗取巨额保险金。
刑法总论19春在线作业1-0005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甲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飞行途中甲因为锁事与邻坐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A:A国刑法处理B:我国刑法处理C: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D:既可以按A国也可以按我国刑法处理答案:B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 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 3000 元卖给乙。
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A: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B: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D: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答案:D某甲为某国有医药公司负责人之一,该公司将销售任务按地区分片发包给个人,规定承包人上交固定的承包费用。
职工某乙担心不能完成承包定额不敢承包某片的销售工作。
某甲因为是公司领导,按规定不许出面承包,就动员某乙承包,并说二人合伙销售,保证不会赔本。
某乙便承包某片的销售任务。
某甲和某乙共同在该片进行销售业务,盈利甚多。
某甲向某乙索要分成15万元。
A:某甲构成受贿罪B:某甲构成索贿罪C:某甲不构成犯罪D:某甲构成非法经营罪答案:C强奸罪之人人死亡,属于A:结果加重犯B:想象竞合犯C:法规竞合犯D:转化犯答案:A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
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
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
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
甲某的行为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C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B.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C.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答案:C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为家人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了下属单位领导的贿赂20万元。
一周后,甲的哥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到了医疗费。
于是,甲将这20万元退回了下属单位的领导。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答案:C
3.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完成之后
答案:B
4.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
A.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C.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答案:B
5.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来源是( )
A.美国的《独立宣言》
B.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C.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D.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
答案:D
6.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A.贪污罪
B.行贿罪
C.招摇撞骗罪
D.抢夺罪。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A.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2.我国刑法将所有犯罪划分为十类,依据的是()A.犯罪的一般客体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直接客体D.犯罪的复杂客体3.根据故意形成的时间,可将犯罪故意分为( )。
A、预谋故意B、确定故意C、突发故意D、不确定故意正确答案:AC4.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包括()A.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必须出于数个犯罪目的C.必须是其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D.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5.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A.实质概念B.形式概念C.法律特征概念D.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概念6.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
甲和乙属于()A.必要共犯B.任意共犯C.简单共犯D.复杂共犯7.各国确定刑事管辖权的原则包括()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8.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9.下列选项中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有( )。
A、某区人民检察院B、某高校中文系C、某市工商局D、某私营企业正确答案:AC10.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抢夺罪B、招摇撞骗罪C、贪污罪D、行贿罪正确答案:C1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B.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12.成立防卫过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B.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C.防卫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D.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13.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A.罪行极其严重B.罪大恶极C.多次实施严重罪行D.社会影响极其恶劣14.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普遍违法性15.下列关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刑执行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这属于()
A.法定量刑情节
B.酌定量刑情节
C.加重情节
D.弹性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A
2.4.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法律特征概念
D.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正确答案:D
3.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
A.酌量发给报酬
B.不发给报酬
C.同工同酬
D.发给部分工资
正确答案:C
4.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
正确答案:C
5.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
A、犯罪着手以前B、犯罪着手之后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完成之后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3.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藏于乙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家中的一头牲畜。
甲()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B.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D.因其行为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4.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A.犯罪的概念B.犯罪构成C.犯罪的特征D.犯罪的本质5.甲犯罪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对甲()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D.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6.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折衷原则D.相加原则7.下列对防卫过当的认识正确的有()A.防卫过当具有正当性的一面B.防卫过当不同于防卫对象认识错误C.防卫过当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D.对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8.《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这属于()A.法定量刑情节B.酌定量刑情节C.加重情节D.弹性量刑情节9.犯罪客观方面的特点包括( )。
A、法定性B、客观性C、多样性D、危害性正确答案:ABCD10.刑事责任年龄是指()A.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实际年龄B.被拘留时的实际年龄C.被逮捕时的实际年龄D.被起诉时的实际年龄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CD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A 10.参考答案:A。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三-0029
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条件是()A:患有精神病
B:丧失部分辨认能力
C:丧失部分控制能力
D: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
答案:D
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 )
A:妇女的人身自由
B:妇女的人身权利
C:妇女性的权利
D:妇女的政治权利
答案:C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
A:罪犯
B:被关押的罪犯
C:罪犯亲属
D:一般主体
答案:B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
A: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答案:B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过程中,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其行为构成()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走私淫秽物品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
18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B
2.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正确答案:A
3.人民法院一般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
A.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B.个人隐私案件
C.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D.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正确答案:D
4.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法院应()
A.认为原告撤诉
B.缺席判决
C.中止诉讼
D.终结诉讼
正确答案:C
5.下列对行为人适用的强制方法中,属于刑罚的是()
A.甲因醉酒驾车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5天。
刑法学19春在线作业1-0003
猥亵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是 :
A:不满16周岁的人
B:不满12周岁的人
C:不满14周岁的人
D:不满18周岁的人
答案:C
根据立法实践。
在刑法理论上通常根据法定刑的刑种、刑度是否确定为标准。
将法定刑分为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答案:B
下列罪名中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是:
A:非法拘禁罪
B:强奸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虐待被监管人罪
答案:A
十大类罪排列顺序主要根据的是
A:同类客体
B:直接客体
C:社会危害性大小
D:罪与罪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C
艾某是搬运场司机,在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
对艾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
B: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C: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
D:按意外事件处理
答案:C
行为人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罪过形式是:。
刑法总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相容原则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素?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他人财物D.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答案:D4.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故意犯罪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B. 过失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C.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D. 犯罪的主观方面仅指故意答案:C5. 以下哪种刑罚属于主刑?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有期徒刑D. 缓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其他组织答案:A、B、D2. 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A.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B.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律关系C.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个人权利D.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公共秩序答案:A、D3.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犯罪结果?A. 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B. 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C. 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答案:A、B、C4. 刑法中的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哪些?A. 故意B. 过失C. 间接故意D. 间接过失答案:A、B5. 刑法中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罪责相容原则。
2. 什么是犯罪构成?答案:犯罪构成是指犯罪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3. 刑法中如何界定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东⼤19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0⼀、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个⼈所有财产的⼀部或全部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个⼈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活费⽤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请求,应当偿还2.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规定体现了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适⽤刑法平等原则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3.全国⼈⼤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A.历史解释B.论理解释C.司法解释D.⽴法解释4.甲将毒药投⼊仇⼈⼄的茶杯中欲害死⼄。
⼄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甲见到后⾮常害怕,急忙将⼄送到医院抢救。
但2个⼩时后⼄终因抢救⽆效⽽死亡。
甲的⾏为属于()A.犯罪中⽌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5.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B.⼀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6.2. 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为⼈的⾏为()A.损害了国家利益B.危害了社会C.违反了刑法D.触犯了法律7.甲在⼀胡同⼝抢劫⼀妇⼥钱包。
抢劫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被害⼈是⾃⼰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声称是开玩笑。
甲的⾏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D.不是犯罪8.甲患有梦游症。
⼀天夜⾥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惊,随即报案。
甲的⾏为属于()A.故意杀⼈罪B.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为,不负刑事责任C.过于致⼈死亡罪D.是睡梦中⽆意识的⾏为,不负刑事责任9.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为的属于()A.假想防卫B.挑拨防卫C.事前防卫D.事后防卫10.误以⼈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标的认识错误B.⼿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法律的认识错误11.犯罪中⽌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B.对中⽌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前者是基于⾏为⼈⾃⼰的意志⽽放弃犯罪,后者是基于⾏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D.前者是发⽣在犯罪预备阶段,后者只能发⽣在犯罪实⾏阶段12.我国刑法在溯及⼒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3.甲与⼄有仇,欲寻机杀⼄。
19春《刑法》作业1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称为A.不纯正不作为犯B.纯正不作为犯C.不纯正作为犯D.纯正作为犯正确答案: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做的解释称为A.司法解释B.无权解释C.立法解释D.学理解释正确答案:C我国刑法规定,累犯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加重处罚B.应当加重处罚C.可以从重处罚D.应当从重处罚正确答案:D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正确答案:C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
A.剥夺政治权利B.拘役C.管制正确答案:C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B.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确答案:D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A.不得定罪处刑B.可以酌情处罚C.适用疑罪推定原则D.根据判例处罚正确答案:A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直接客体D.一般客体正确答案:A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D.在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正确答案: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运输毒品C.贩卖毒品D.买卖毒品正确答案:C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
东大19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题号1]、6. 甲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甲的行为()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不负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B
[题号2]、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 )
A、犯罪的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特征
D、犯罪的本质
标准答案:B
[题号3]、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法律的认识错误
标准答案:A
[题号4]、国家以决定、补充规定等形式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属于( )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普通刑法
标准答案:B
[题号5]、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使其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表明刑罚具有()
A、教育功能
B、矫正功能
C、惩罚功能
D、威慑功能
标准答案:B。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01.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 重婚罪B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 破坏军人婚姻罪D 虐待罪正确答案:D单选题102.醉酒的人犯罪A 可以负刑事责任B 不负刑事责任C 应当负刑事责任D 减轻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单选题10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A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B 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C 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D 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正确答案:C单选题104.又聋又哑的人犯罪A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正确答案:C105.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从轻或者免除正确答案:B单选题106.某甲在犯故意杀人罪时刚满15岁,按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某甲属于A 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B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C 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D 免除刑事责任阶段正确答案:A单选题107.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10周岁以下B 不满14周岁C 18周岁以下D 不满16周岁正确答案:B单选题108.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B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C 不能控制D 不能辨认正确答案:A单选题109.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A 构成走私毒品罪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C 构成贩卖毒品罪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正确答案:C单选题110.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正确答案:B
2.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B
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正确答案:D
4.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
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
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C
5.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