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22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二、实验器材:仪器:酸滴定管、碱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玻璃棒、PH计、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药品:0.1000mol/l的盐酸溶液、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用品:PH试纸、计算机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由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全过程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液中pH 的变化随着滴定过程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因此,溶液的pH 可以表征溶液中离子( 如H +) 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溶液中的被测离子反应生成水使溶液的pH 发生变化。
因此,可通过滴定曲线上的突跃点来确定滴定终点。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手持技术仪器(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与pH传感器) ,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为学生深刻理解中和滴定提供了技术条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和滴定的实质是H++ OH-= H2O。
向酸( 或碱) 溶液中滴加碱( 或酸) 溶液,混合溶液pH 必然会发生变化。
使用pH 传感器检测混合溶液在滴定过程中pH 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即可得到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本实验操作简便、快捷、准确性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五、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PH值的应用;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操作及曲线绘制;学会使用手持技术,直观感受PH值突跃的真实存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及分析的能力;理解滴定方法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多方面了解滴定方法,体会新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从而更热爱化学。
六、实验教学内容:1、学生自主探究酸碱中和滴定原理;2、讨论明确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3、通过实验简化,改进实验,用现代化手段更加直观的感受PH突跃的存在。
七、实验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图1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设置情景:如何来测定产品中的总酸量?将化学定量实验应用的日常生活中,贴近生活,揭示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化学实验教案: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引言:酸碱滴定曲线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曲线绘制方法,通过绘制酸碱滴定曲线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以及溶液中酸碱中和的情况。
本教案将介绍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包括所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关键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1. 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滴定曲线的概念;2. 学会使用滴定管、滴定管夹、酸碱指示剂等器材;3. 掌握绘制酸碱滴定曲线的步骤和方法;4. 分析酸碱滴定曲线中的特征,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实验器材:1. 滴定管2. 滴定管夹3.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溴酚蓝)4. 烧杯5. 酸碱溶液6. 蒸馏水7. 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滴定管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b. 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如使用酚酞指示剂,可准备0.1%酚酞溶液;c. 准备好待测溶液,并将其倒入烧杯中。
2. 实验操作:a. 将滴定管夹固定在滴定管架上;b. 使用滴定管吸取一定体积的酸碱指示剂溶液;c. 小心地将酸碱指示剂溶液滴定到待测酸碱溶液中,同时记录下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3. 绘制滴定曲线:a. 将记录下的体积变化数据整理为表格;b. 在横坐标上绘制滴定剂的加入量,纵坐标上绘制待测溶液的pH 值;c. 通过连接各点,绘制出酸碱滴定曲线。
4. 分析滴定曲线:a. 标出滴定曲线中的关键点,如酸碱中和点和等价点;b. 分析曲线的特征,判断酸碱滴定的终点和滴定曲线的形状。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滴定剂外溅或误滴;2. 实验前应检查所用仪器是否干净,并进行适当的消毒;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绘制酸碱滴定曲线,我们可以分析酸碱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等效点的特征。
滴定曲线的形状可以显示出被滴定溶液的酸碱性质以及滴定剂的浓度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滴定过程中,曲线会经历初始平缓、渐趋陡峭和终点陡峭下降的阶段,终点对应的就是酸碱化学反应中的中和点。
《应用pH传感器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教学设计
三、问题探究【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这三个问题:
1.不同强弱的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有何异同?
2.中和滴定实验中为什么可以利用指示剂变色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据?
3.滴定实验中如何选择指示剂?
给同学们5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后由同学进行总结。
【归纳总结】
1.均存在pH突变,但范围不同: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突变范围,从弱碱到弱酸;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则集中在弱碱范围,这是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由于醋酸根水解,醋酸钠显碱性)。
2.在指示剂变色点和反应终点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差非常小(一滴,甚至是半滴),这是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的。
所以,可以利用指示剂的变色作为滴定终点。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在pH突变范围内,且变色明显。
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数字传感器来绘制滴定曲线,直观的认识pH突变范围的存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学习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希望可以将这种数字化传感技术应用于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
【课外作业】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除有pH变化外,温度、导电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应用传感器绘制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和温度的变化曲线,并找出其与滴定终点的关系。
实验装置图。
《应用pH传感器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教学设计
三、问题探究【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这三个问题:
1.不同强弱的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有何异同?
2.中和滴定实验中为什么可以利用指示剂变色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据?
3.滴定实验中如何选择指示剂?
给同学们5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后由同学进行总结。
【归纳总结】
1.均存在pH突变,但范围不同: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突变范围,从弱碱到弱酸;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则集中在弱碱范围,这是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由于醋酸根水解,醋酸钠显碱性)。
2.在指示剂变色点和反应终点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差非常小(一滴,甚至是半滴),这是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的。
所以,可以利用指示剂的变色作为滴定终点。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在pH突变范围内,且变色明显。
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数字传感器来绘制滴定曲线,直观的认识pH突变范围的存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学习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希望可以将这种数字化传感技术应用于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
【课外作业】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除有pH变化外,温度、导电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应用传感器绘制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和温度的变化曲线,并找出其与滴定终点的关系。
实验装置图。
酸碱中和曲线的绘制教案设计
姚超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学目标
学习酸硷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掌握pH计的操作方法
学会酸碱中和曲线的绘制
教学技能
初步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及使用ph计绘制滴定曲线
教学方法
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测定、记录、数据处理等实验方法绘制滴定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曲线的绘制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定结果准确、误差小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什么?确测定两种溶液的
体积,判断中和反应
恰好完全进行。
生分析能
力。
[质疑2]如何准确测定两种溶液体积?启发引导选择哪种仪器误差会更小?[如图]
通过比较、得出结
论:用滴定管量取溶
液的体积更准确,因
为,滴定管的直径
小,误差小。
培养学
生分析、比
较等思维能
力,明确为
什么要使用
滴定管。
[质疑3]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追问)怎样选取择指示剂?
思考分析得出:
使用指示剂,并使颜
色改变明显。
培养学
生分析能
力。
[小结]在学生回答后总结:1.中和滴定不选用石
蕊指示剂;
2.已知浓度强酸滴定未知浓度强碱一般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倾听、思考为什
么?并准确记忆。
明确指
示选用的原
则,并为学
生思考留有
余地。
教学结论
本实验中,学生应注重酸碱滴定的操作,PH计的使用和滴定曲线的绘制,通过滴定曲线,我们可以了解酸碱中和的过渡阶段以及更加清楚的认识酸碱中和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