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12.96 KB
- 文档页数:4
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自来水厂的情况简介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自来水公司对供水各环节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和监控。
该系统由监控中心和各个水源监测点组成,各个水源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可监视和采集水位、压力、流量、浊度、余氯、泵频等各种数据,供控制中心及有关部门分析和决策取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供水质量,满足日益增产的用水量的需求。
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可以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管道压力、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降低了故障率和提高了对系统的反应时间.便于及时迅速的了解及控制远端管道及阀门,低故障率和检修的时间,减少停水次数.各水源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可自动采集管道压力、水流量的实时数据与开关状态等数据,信息传输到自来水公司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对传输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可找到出故障的地点,从而当一个远端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恢复供水,提高了整体的服务水平,从而实现了城市供水的信息化、现代化。
二、可编程控制器在水厂的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最初是用来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完成逻辑功能.近年来,由于世界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已使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和功能有很大的提高。
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不但能完成复杂的逻辑控制功能,而且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处理,对过程变量可进行PID闭环控制。
编程软件、通信及人机接口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编程软件和用于人机接口的图形化软件都运行在标准的计算机平台上。
正因为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使用灵活、成本低、先进的网络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所以目前多数自来水公司都将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数据采集终端来使用,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将现场的情况送给中央控制室,所以它克服了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提高了供水质量,降低了供水成本.三、自来水厂控制系统的描述3、1该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控制原理全厂控制系统设两级组成集散控制系统,一级是厂中央控制室(上位管理),二级是区域控制工作站(现场控制站)。
城市水务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第一章水务设施概述 (3)1.1 设施分类与功能 (3)第二章水源管理 (4)1.1.1 水源保护的意义 (5)1.1.2 水源保护措施 (5)1.1.3 水源监测的目的 (5)1.1.4 水源监测内容 (5)1.1.5 水源评估方法 (5)1.1.6 水源监测与评估的应用 (6)第三章水厂运行管理 (6)1.1.7 预处理工艺 (6)1.1.8 主处理工艺 (6)1.1.9 后处理工艺 (6)1.1.10 水质保障措施 (7)1.1.11 水质监测方法 (7)1.1.12 设备维护原则 (7)1.1.13 设备维护措施 (7)第四章水质监测与评价 (7)1.1.14 监测目的和任务 (7)1.1.15 监测体系构成 (8)1.1.16 评价指标体系 (8)1.1.17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8)1.1.18 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 (8)1.1.19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9)1.1.20 监测数据分析应用 (9)第五章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9)1.1.21 概述 (9)1.1.22 水源 (9)1.1.23 水厂 (10)1.1.24 输水管道 (10)1.1.25 配水管道 (10)1.1.26 调节设施 (10)1.1.27 泵站 (10)1.1.28 概述 (10)1.1.29 日常巡检 (10)1.1.30 设备维修 (10)1.1.31 水质监测 (10)1.1.32 水量调度 (11)1.1.33 概述 (11)1.1.34 水源保护 (11)1.1.35 水厂处理 (11)1.1.37 水质监测与预警 (11)第六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1)1.1.38 概述 (11)1.1.39 物理处理 (11)1.1.40 化学处理 (12)1.1.41 生物处理 (12)1.1.42 概述 (12)1.1.43 设备维护 (12)1.1.44 管道维护 (13)1.1.45 构筑物维护 (13)1.1.46 概述 (13)1.1.47 监测内容 (13)1.1.48 监测方法 (13)1.1.49 监测频次 (14)第七章污水排放与监管 (14)1.1.50 概述 (14)1.1.51 国家标准 (14)1.1.52 地方标准 (14)1.1.53 概述 (14)1.1.54 法律法规 (14)1.1.55 政策措施 (14)1.1.56 监管机构 (15)1.1.57 技术规范 (15)1.1.58 概述 (15)1.1.59 监测内容 (15)1.1.60 监测方法 (15)1.1.61 评估方法 (15)第八章水务设施安全与应急 (15)1.1.6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 (15)1.1.6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16)1.1.64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16)1.1.65 应急预案的定义 (16)1.1.66 应急预案的制定 (16)1.1.67 应急预案的实施 (16)1.1.68 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 (17)1.1.69 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 (17)1.1.70 安全生产考核 (17)第九章水务设施信息化管理 (17)1.1.71 平台架构设计 (17)1.1.72 平台功能模块 (18)1.1.73 信息资源整合 (18)1.1.74 信息资源共享 (18)1.1.75 网络安全防护 (19)第十章水务设施节能减排 (19)1.1.77 概述 (19)1.1.78 具体措施 (19)1.1.79 概述 (20)1.1.80 监测与评估内容 (20)1.1.81 概述 (20)1.1.82 具体技术改造方法 (20)第十一章水务设施运行维护成本控制 (20)1.1.83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1.1.84 成本控制的实施原则 (21)1.1.85 优化运行维护流程 (21)1.1.86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1.1.87 加强成本核算与监控 (21)1.1.88 成本控制评估指标 (22)1.1.89 成本控制评估方法 (22)第十二章水务设施运行维护队伍建设 (22)1.1.90 人员配置 (22)1.1.91 培训 (23)1.1.92 考核 (23)1.1.93 激励 (23)1.1.94 人才引进 (23)1.1.95 人才培养 (24)第一章水务设施概述水务设施是保障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水灾害有效防治的重要基础设施。
《城市二次供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传统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效率低下等。
因此,设计一套城市二次供水远程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供水状态,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供水安全,为城市供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系统设计目标城市二次供水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二次供水的实时监测,包括水质、水位、压力等参数的监测。
2. 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远程控制,降低人工成本。
3. 保障供水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供水异常情况。
4. 提供数据支持,为供水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三、系统设计原则1. 可靠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2. 实时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性。
3. 扩展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城市供水的发展需求。
4. 易用性:系统应操作简便,界面友好,便于管理人员使用。
四、系统架构设计城市二次供水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1. 数据采集层:通过安装在水厂的传感器,实时采集二次供水的各项参数,如水质、水位、压力等。
2.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
3. 数据处理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
4. 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展示实时数据,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五、系统功能设计1.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二次供水的各项参数,如水质、水位、压力等。
2. 远程控制:通过应用层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远程控制,包括启停泵站、调节水位等。
3. 报警功能:当监测到供水异常时,系统应自动报警,并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供水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自来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水质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为了确保自来水厂的稳定运行和供水质量,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现代水厂运营管理的需求。
二、系统架构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
1. 感知层: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流量计、水质检测仪、水位计等,实时监测水厂的各项参数,如流量、浊度、PH值等。
2. 网络层:借助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中心服务器,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平台层:建立中心服务器,负责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4. 应用层:开发管理软件,实现实时监控、预警报警、数据分析等功能,为水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三、功能特点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具备以下功能特点:1. 实时监测: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厂的各项参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预警报警:设定预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值时,系统自动报警,及时通知管理人员采取措施。
3.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和图表,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水厂的运行状况和优化管理。
4. 远程控制:通过管理软件,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水厂的设备,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维护。
5. 兼容性强: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与第三方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方便水厂进行升级改造。
6. 安全性高: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7. 扩展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可根据水厂的规模和需求进行扩展,满足不同规模水厂的监控需求。
8. 易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降低维护成本。
四、实施方案自来水厂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对水厂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监控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第一部分城市给水工程一、给水系统总论1、熟悉城市给水相关技术规范。
城市给水相关技术规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共有106项,分为水质常规指标38项,水质非常规指标64项,消毒剂常规指标4项。
2、掌握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形式,以及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2.1给水系统分类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根据系统的性质,可分类如下:(1)按水源种类,分为地表水(江河、湖泊、苦水库、海洋等)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等)给水系统;(2)按供水方式,分为自流系统(重力供水)、水泵供水系统(压力供水)和混合供水系统。
(3)按使用目的,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4)按服务对象,分为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在工业给水中,又分为循环系统和复用系统。
2.2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
它的任务是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用水区,并向用户配水: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给水系统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1)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2)水处理构筑彻,是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这些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
(3)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等。
(4)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则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
(5)调节构筑物,它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例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
高地水池和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大城市通常不用水塔。
中小城市或企业为了贮备水量和保证水压,常设置水塔。
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升级改造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厂是城市生活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负责供应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厂的生产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传统的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设备老化、操作繁琐、信息反馈滞后等,无法满足现代化水厂生产运行的要求。
为了提高水厂的生产效率、保障水质安全,必须对水厂的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设备自动控制等功能,可以提高水厂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运行成本,最终实现水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探讨技术实现细节,进行系统测试与优化,评估改造效果,为水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经验。
1.2 研究意义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活用水质量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可以提高水厂运行效率,优化产品水质,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风险。
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可以实现对水质、水量、压力等关键参数的精准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运行异常,确保水厂稳定、高效、安全运行。
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水厂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为运营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对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现有系统,提高水厂运行效率和水质稳定性,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现代化水厂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质,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管理。
【智慧⽔务】城镇供⽔管⽹管理系统益都智能 ⼀个城市供⽔系统,包括⽔源、净⽔⼚、管道、泵站、⽔库, 还有向千家万户送⽔的配⽔管⽹, 它不仅满⾜⼈们的饮⽤和其他⽇常使⽤, 还提供消防及各种危急状况的使⽤, 它和电⼒、煤⽓、交通、排⽔系统、热⼒、通信等系统组成了城市赖以⽣存的⽣命线系统, 它们的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或部分瘫痪, 所以, 保证供⽔系统运⾏的安全、可靠, 是保证市民的基本⽣活,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的⼀个重要环节。
益都为满⾜社会需求⾃主研发城市供⽔管理系统,解决了城市⽔务的⽔资源监测分析、⽔⾏政审批、供⽔、排⽔管理,提供了先进、开放、实⽤、统⼀的分析与管理平台。
系统功能: 1、实时监测设备运⾏状态 2、实时监测取⽔流量计的瞬时流量/正累计/负累计 3、实时监测电表的电能值/电流值/电压值/有功功率 4、供⽔管⽹的压⼒值、⽔池⽔位的液位、供⽔管⽹的⽔质以及阀门开度⼤⼩城镇供⽔管⽹(GIS)地理信息系统 益都供⽔管⽹地理信息系统是结合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城市管线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特点,采⽤先进的计算机⽹络技术、GIS技术、⼤型数据库管理技术,构架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体系结构,实现城市管线资源的⾼效管理和科学统计分析,建⽴⼀个实⽤、安全、可靠、综合、⾼效的城市供⽔管⽹地理信息系统,旨在对城市供⽔管⽹相关数据进⾏综合有效的管理,并通过完善的数据更新与交换机制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与维护。
功能特点: 1、新⼀代混合结构-----更⼤发挥管⽹GIS功能和价值; 2、贴合⽔务⾏业需求-----提供更专业的⽔⾏业应⽤功能; 3、应⽤接⼝扩展丰富-----⽀撑集成各种业务系统接⼊; 4、⼯作流程⽆缝集成-----让业务处理更加灵活; 5、三维⼀体化-----提升真实感及优化体验; 6、优秀的⼈机界⾯-----让操作更友好、更便捷。
城镇供⽔管⽹⽔质在线分析预警系统饮⽔安全监测系统 益都供⽔管⽹⽔质在线分析预警系统可以对⽔源地,⽔⼚,输配管⽹,直⾄⽤户⽔龙头各个环节的⽔质参数进⾏分析及预警,是提⾼⽣产⼯艺运⾏管理⽔平,应对短期内⽆法彻底改善的原⽔⽔质污染、层出不穷的饮⽔安全突发事件、传统⼯艺及管⽹⽼化的设施、薄弱的饮⽤⽔⽔质分析预警能⼒、⽇益严格的供⽔⽔质要求和标准等问题的有效⼿段。
关于城市自来水管网压力的监控摘要:为了实现大中城市的稳定供水,本文研究利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和SCADA系统,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自来水管网压力、管道压力监测、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降低了故障率和提高了对系统的反应时间。
监控中心通过对传输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可找到出故障的地点,从而当一个远端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恢复供水。
关键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SCADA系统一、概述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的压力监控来自城市自来水生产调度系统,是城市自来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志,是促进自来水公司生产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的基本条件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自来水调度系统的技术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自来水供水调度系统的历史回顾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的供水调度系统采用纯人工方式进行指挥。
一般管网中的加压站、水压控制点设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自来水厂的调度中心通过电话与其联系,从而获得实时的管网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情况和经验来指挥自来水厂的供水压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到80年代前后国内一些单位研制出了“三遥系统”(既遥测.遥控.遥信)。
主要由管网终端设备(远传压力表)、数传电台、调度中心台控制器以及模拟屏等几大部分构成,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
由于系统主要采用CMOS集成电路为主,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可用性及维护性都较差。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SCADA/EMS系统称为第三代。
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 V 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集成,综合安全经济运行以及商业化运营的需要。
DCS系统在水务处理中的应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在水务处理领域,DCS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DCS系统在水务处理中的应用,并重点讨论其在水污染治理和供水管理方面的作用。
一、DCS系统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DCS系统在水污染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DCS系统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几个关键方面的应用:1. 水质监测与控制:DCS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其它关键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等。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数据,DCS系统能够精确判断水质状况并进行控制。
当水质超出预设范围时,DCS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调整处理工艺或关闭有害污染源。
2.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DCS系统可以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控制。
它可以调整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优化处理工艺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能源。
同时,DCS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污泥浓度、混合比例和流量等关键指标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污水得到高效处理。
3. 紧急事件处理:DCS系统能够迅速响应突发事件,例如泄漏、溢流或管道破裂。
它可以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准确识别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种即时响应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供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DCS系统在供水管理中的应用供水管理是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任务,DCS系统在供水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供水质量、提升供水效率和优化供水网络。
以下是DCS系统在供水管理中的几个关键方面的应用:1. 水厂自动化控制:DCS系统可以对水处理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包括原水处理、净水处理和消毒等环节。
它可以自动调整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实时监测和调整水质参数,并及时发出警报以应对异常情况。
这种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水质稳定性和一致性,确保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智慧供水全业务流程智慧供水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供水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智慧供水的全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与传输:智慧供水的第一步是对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
这包括水源地、输水管道、水厂、水池、水泵站、管网和用户等各个环节的数据。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技术手段,将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包括水源水质监测、水厂水质控制、水压监测、管网漏损监测、用户用水量监测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预测趋势,并提供改进措施。
3.预警与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供水系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当水源水质异常时,可以提前告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当管网漏损程度超过一些阈值时,可以预测出漏损位置,并提供修补方案。
4.任务调度与执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决策支持的建议,智慧供水系统可以进行任务调度和执行。
例如,根据用户用水量的预测,可以合理调度供水厂的运行模式,以提高供水效率;根据管网漏损的位置预测,可以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6.数据管理与维护:智慧供水系统还需要进行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
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等工作。
同时,系统运行需要进行监督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更新设备等。
智慧供水的全业务流程是一个动态的闭环过程,通过不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任务调度和服务反馈等环节,实现对供水系统的全面监控和优化管理。
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供水效率,节约水资源,减少漏损,改善水质,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供水目标。
浅谈供水调度SCADA系统在城市供水网点中的运用【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建设速度的加快,已有和新建的供水管网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分散。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源泉,加强对供水管网调度的信息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主要介绍城市供水调度SCADA系统的概况,对SCADA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供水SCADA系统通讯应用一、前言城市供水调度系统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是综合利用仪器仪表、电子通讯、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
它主要用于实现供水数据(水位、压力、流量、浊度、余氯等)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显示等功能,为提高供水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供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供水调度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供水各环节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根据数据统一管理各水厂的生产,统一生产可以均衡压力,同时节约电耗、药耗,而且爆管可以及时发现,减少损失,节能降耗,降低维护运行成本,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SCADA系统的功能1、数据遥测。
对模拟量、串行脉冲数字量类型的一次仪表输出物理量参数(如压力,流量,水位,电压,余氯等),可通过连续,实时,长期的检测而得到。
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编制打印成各种日、月、年报表,绘制成各种参数的曲线图,还可以将数据保存起来供检索,修改。
它可为行业提供连续,实时,全面的数据,为本行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状态遥信。
通过远程数据终端连续,实时监测有关的状态,及时反映出应用现场的单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处理,绘制出各种状态的运行时间图,自动存储在计算机内供检索查阅。
分析单机设备的运行参数指标,可及时发现异常运行状况和快速处理解决有关的问题。
3、遥控(遥调)。
系统的遥控(遥调)是在上述数据遥测,状态遥信的基础上实现的。
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遥测,遥信,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应的单机设备或其他受控对象执行控制或调节,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摘要】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工作量相当大。
需要足够的时间。
应坚持整体考虑、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水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科学、高效地解决水文水资源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水资源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实时采集系统获取各种水资源实时数据,采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查询及统计分析,并采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库,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二、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意义及存在问题1.标准体系建设意义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是实现整个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体系的先决条件标准化.在cb 39351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所定义的概念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秩序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以看出,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即是在系统的实践中,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存储、处理和共享等环节制定或采用相关技术标准.使整个现代水资源监控管理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因此。
科学的标准体系对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乃至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规范和重要的指导意义(1)是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基础。
通过它从技术上、内容上、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保证系统有条不紊、稳定地运行。
(2)是衡量系统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标准从它诞生开始就带有科学性、先进性与规范性。
只要整个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按照标准执行,就有了获得高质量与高效率的保证。
(3)可以提高系统建设的经济效益。
信息标准化可以使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的发展避免盲目性、重复性,避免不必要的、无价值的经济损失和劳动损失,从而提高系统建设的经济效益。
城市供水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系统概述——中国系统集成在线
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综合国力一天一天增强,随着WTO的加入,标志着我国各行各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
对我国中小城市自来水公司而言,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综合自动化技术来改造生产各个部门和进行企业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改变目前我国中小城市自来水企业被动局面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就城市自来水公司而言,其企业特点是:分布式、集散型、网络化、全开放。
为了安全、稳定、可靠地管理好遍布全城的供气和供水管网,一定要有一个满足其企业特点的、现代化的、先进的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SAS)。
建设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对人民生活与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强,对供水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重视降低供水系统的能耗,为此,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供水系统工况的监测,尤其是加强水处理厂各个工艺环节的自动监测与控制。
建设水厂在线监测仪表具有如下意义:
l 监控水厂生产过程中水质指标,调整生产工艺及加药投料,以便能够使水质能达到规范要求。
l 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资源。
l 节约生产成本。
建设目的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整个工艺流程运行情况,自动监测和控制各个生产环节,本次设计在工艺流程关键部位上配置了在线式检测仪表,并通过二级分布式计算机集散测控管理系统对全厂实行现代化管理,以达到科学、安全、经济、合理的运行目标。
功能特点
自来水SCADA系统可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遥测
根据系统设定参数,遥测水厂和不同站点RTU的监测数据(特别是管网压力监测数据),形成系统运行历史数据库。
2)遥控
控制各水厂内污水泵房、反应沉淀池、滤池、送水泵房的设备运行。
3)报警
监测数据量的上、下限报警,报警记录。
4)参数输入及组态
输入系统参数,如巡检周期、控制参数、报警限、计算公式、系统时间等,并对这些参数进行组态,以形成完整的系统操作、控制、统计、显示、打印参数数据库。
整个系统以此数据库为基础运行。
5)自动巡检
自动巡检各水厂和测压站及其它站点数据及生产设备工作情况。
6)手动采集
手动巡检各水厂和测压站及其它站点数据及生产设备工作情况。
7)数据统计
能实现对自来水公司的总用水量、总供水量等数据信息的统计,生成报表。
8)数据打印
根据系统设定参数,自动打印系统遥测、遥控数据及统计报表数据。
9)远程诊断、远程维护、远程升级
通过网络,可以对监控站点RTU进行远程诊断、远程维护、远程升级。
解决方案
SCADA系统是一个真正的分布式处理系统。
系统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是一个独立节点,分别执行分配给它的任务,这种结构的优点就是不会因为任何一个节点的失败而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
SCADA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节点对节点的通讯,使网络上的节点共享数据,实现所有系统数据的同步。
本次水源井SCADA系统的需要监控的数据量包括:
∙压力、液位、瞬时流量
∙电机电流、电压、电量参数
∙深水泵的远程控制
∙变频器PID调节
组态软件
ECHO SCADA 5000组态软件。
系统可实现灵活组态,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接入。
在实现系统要求功能的基础上,用户也可方便地进行维护和二次开发。
数传电台
MDS 2710设计用于点到多点的情况,系统数据遥测/SCADA和自动分发、油田自
动化、水和污水数据遥测/SCADA以及联机事务处理应用。
MDS 2710收发信机具有很
强的干扰处理能力,因面能扩展数据发送范围并加强数据发送的可靠性。
1. 通讯模式
现场RTU需采集水源井的流量、压力,并对变频控制器进行PID调节。
整个SCADA系统采用星型结构,使用宽温无线数传电台作为传输设备。
每井口使用一套SuperE R TU,连接变频器、现场仪表并通过数传电台上传至中心控制室。
中央控制室采用主站电台接收数据,在工作站上显示实时监控数据,并根据需求生成相应报表,可根据需求打印输出。
2. 系统功能:
o 现场控制器实现PID调节,根据泵出口压力自动调节变频器频率,实现恒压供水。
o 现场控制器实现现场防盗。
o 现场控制器具备多个通讯端口,实现电台通讯、变频器通讯,并预留调试接口。
o 现场控制器具备继电器干触点(触电容量为220VAC,5A)输出,以控制启动柜的启停。
o 中控室实现水源井泵的无线遥控、遥测、遥讯,实时显示报警信息。
o 中控室显示水源井的压力、流量、电压、电流,能够遥控自耦柜启停。
o 中控室能够遥控变频器的频率,监视变频器的频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等内部参数。
o 中控室实现了各类报表的生成、输出。
3. 应用效果评估
系统实时监测功能,将远端的错误、报警及时传回了中央控制室,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
这样既节省了人工巡检发生的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该SCADA系统的投入实际应用后,运行稳定,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