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下同质化江南古镇开发策略初探——以盐官古城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67.48 KB
- 文档页数:5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对周庄、同里、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熊侠仙 张 松 周 俭提 要 历史遗产与旅游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周庄、同里、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江南三古镇的旅游开发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就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旅游开发 遗产保护 旅游容量文章编号 1000-3363(2002)06-0061-03 中图分类号 K928.7 文献标识码 B*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沪教委科2001-44)江南古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
周庄、同里、直发展成具有经济、居住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镇是在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鼎盛时期(公元13~16世纪),由于其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完好的水乡风貌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周庄、同里、直于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自与浙江省南浔、西塘、乌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01年被正式列入预备清单以来,更是成为了旅游热点。
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而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促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此以周庄、同里、直为例,探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关系问题。
1古镇概况 1.1 周庄 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古镇区面积为24hm 2,总人口约2.2万居民。
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占地约4hm 2,有大约4000居民。
古镇内保留有46%的公元15~20世纪初的传统建筑,现有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0个市级文物控制单位。
1.2 同里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吴江市,古镇区面积为33hm 2,总人口约3.2万居民。
江南水乡古镇商业化现象分析及可持续对策研究——以周庄与乌镇为例作者:安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11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镇凭借其自身独有的自然风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投资者看到了古镇旅游的巨大商业潜力。
古镇的商业化即是在对古镇的开发与规划过程中,突出旅游的经济功能,将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融入到景区规划当中。
而过度商业化是指人们在景区规划中,没有处理好商业化与保持原生态之间的关系,使得古镇原有的生态景象以及文化资本被经过改造的商业资本所侵蚀,“古镇味道”不复存在。
古镇的过度商业化在中国似乎已见怪不怪。
各类古镇、古城几乎已被大大小小的商铺与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所填满,与旅游者心中的古镇形象大相径庭,进而给游客带来了较差的古镇体验,甚至使游客产生失望之感。
古镇的过度商业化会给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然而也并非所有的古镇都是如此,在我国的古镇中不乏一些将商业化与原生态保持的关系处理得很好的案例,例如周庄和乌镇。
一、发展模式对比周庄和乌镇是江南两大经典的水乡古镇,白墙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被建立在河道的两旁,优雅别致。
二者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经营开发模式,但相同的是在景区的规划开发中都依托于自身的特色,将商业化有机地融入到古镇文化中,商业化在这两个古镇中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或者“用力过猛”,反而增添了古镇整体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周庄和乌镇的开发成为了江南水乡古镇开发中的经典成功案例。
(一)周庄模式分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是周庄模式突出特点之一。
周庄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开发较早,大部分的景区由政府牵头出资进行规划与开发。
在之后出现的一些创意产业区以及高端的旅游设施的建设中,政府仍是保护与开发的主导者。
政府在对周庄的开发与规划中大力提倡以“居民利益为首位”,集中保护当地原住居民的利益。
为此,政府鼓励当地居民依托民居开设旅游纪念品商店,售卖苏绣、万三蹄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这样做不仅让居民取得了收益,同时这也成了周庄的一大特色,其旅游发展实现了全民参与。
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盐官古镇保护策略研究【摘要】盐官古镇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集镇,拥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状,探讨了在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保护策略。
文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和实施路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强调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保护策略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局限性。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盐官古镇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盐官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策略、研究、导向、重要性、局限性、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官古镇是中国传统古镇之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由于古镇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盐官古镇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古镇的建筑结构、历史文物、传统习俗等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针对盐官古镇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价值,并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讨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保护策略,为盐官古镇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盐官古镇的保护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2 研究意义:盐官古镇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的古镇,其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盐官古镇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盐官古镇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保护盐官古镇这一历史遗产,可以为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盐官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也具有经济意义,可以通过开发旅游业等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盐官古镇保护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盐官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
本文将基于历史文化价值导向,探讨盐官古镇保护策略的研究。
一、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盐官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盐官古镇曾是古代盐政机构的驻地,因此拥有丰富的盐商文化。
盐官古镇还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保留着大量的水乡建筑和水系。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使得盐官古镇成为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
基于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需要在保护策略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保护策略建议:1. 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盐官古镇拥有大量的古代建筑,如古宅、祠堂、码头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文化的代表。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建筑,我们可以在政策上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修缮古建筑,保护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2.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宣传推广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古籍、史料、民俗等。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将其展示给更多的人,推广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对盐官古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盐官古镇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盐制、织布、木雕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盐官古镇的传统产业,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在保护策略上,我们需要注重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鼓励当地手工艺人传授技艺,推广传统手工艺产品。
盐官古镇的水系和古建筑是其独特的风貌,而这种风貌又是盐官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镇风貌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对古镇风貌造成破坏,保护盐官古镇的原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
5. 引导游客有序游览,文明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盐官古镇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江南古镇旅游业深度开发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旅游11B 110530023丁宁)(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旅游11A 1105300133张潇予)摘要:江南古镇是我国古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古镇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江南古镇的发展处于瓶颈,无法继续提高其综合效益。
要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使古镇旅游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实现古镇旅游的深度发展。
本文从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出发, 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一体,分析了江南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深度发展的必要性, 最后提出了江南古镇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江南古镇;深度开发;综合效益一、引言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注重整个家族居住地的选择和修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现逐步形成了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群。
而江南古镇就是在相同的自然文化背景下, 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城乡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
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
其中, 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南浔及西塘这六大古镇格局独特、风貌完好, 是江南古镇的典范和代表。
上世纪末,江南古镇作为一类旅游区一经推出,立刻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
古镇周庄在旅游黄金周日游客量曾经达到过3 万多人次,年旅游收入则曾达到4. 2 亿元人民币上,带动了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热潮。
几十年来, 在“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的思路指导下, 江南古镇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旅游产品单一, 发展模式单一, 竞争无序等,导致古镇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不高。
所以要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使古镇旅游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也即要实现古镇旅游的深度发展。
二、深度开发的涵义旅游的深度发展,是指追求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江南水乡古镇逐渐成为游客们热衷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位于浙江的乌镇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而备受瞩目。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的战略,并以乌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乌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中国最具有水乡特色的古镇之一。
乌镇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方水乡文化的象征。
在乌镇,古老的建筑、石板街道和青砖瓦砾构成了它独特的风貌。
此外,乌镇还是中国传统织造业重镇,曾是“丝绸之府”,这为其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乌镇的旅游资源开发乌镇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迹、水乡风光和传统工艺。
在历史文化遗迹方面,乌镇拥有众多古建筑、庭院和寺庙,如西栅、东栅、百间楼等,这些古迹见证了乌镇悠久的历史。
而水乡风光则源自其三面环水的独特地理环境,乌镇的运河、桥梁和江南六根秧所营造的水乡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乌镇的传统工艺也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如织造、雕刻和纸张制作等,这些工艺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卓越技艺。
三、乌镇的旅游发展现状乌镇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模小到大的过程。
早期,乌镇是一个农村小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逐渐吸引了一些文化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关注。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乌镇的旅游业开始迅速兴起。
大量的投资进入,旅游设施得到了改善,如酒店、餐厅和博物馆等。
同时,乌镇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了更多游客,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四、乌镇的旅游开发战略乌镇的成功开发离不开正确的旅游开发战略。
首先,保护和恢复乌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核心任务。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对古建筑、传统工艺和风景资源的保护和修复。
其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导游和员工的专业素质。
同时,投资建设更多的酒店和旅游设施,提高游客的住宿和用餐体验。
摘 要:随着特色小镇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古镇”,但古镇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千镇一面”的呼声愈来愈高。
武义有着众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面对古镇同质化的现状,针对武义古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发展建议,提出“共享”策略,制定“三众”方案。
有效解决武义古城保护发展之难题,有利于推动武义县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总结实践经验,为江南区域内的古城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城;发展模式;武义;共享;创新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such as characteristic towns, "ancient town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 However, as a growing number of ancient town have been built, the homogenization of ancient town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uyi has numerous cultural and tourism resources.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mogenization of ancient tow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protection suggestions and makes scientific planning scheme through field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actual predicament of Wuyi ancient city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Wuyi ancient cit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city in Jiangnan region.Key words:ancient city ; model of development ; Wuyi ; shared ; inno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8)-11-77(5)作者简介张 杰,华东理工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近年来,受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热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和发展自身的旅游业。
作为中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浙江乌镇以其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水乡风情和繁荣的商贸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通过对乌镇旅游发展战略的初步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来揭示其成功之处。
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水乡风情成为乌镇的独特之处。
乌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乌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如百年水四方和百草园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乌镇成为一座享有盛誉的古镇。
除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乌镇的水乡风情也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是乌镇的命脉,河上的小桥、溪流和古老的船只构成了乌镇独特的景观。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河道,欣赏古镇的美景和人文氛围,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这种水乡风情以及人文景观使得乌镇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及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乌镇还依托其繁荣的商贸文化,开展特色的旅游项目,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乌镇作为传统的商业重镇,拥有众多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和文化展览馆等,使游客可以在游览古镇的同时领略到浓郁的文化和商业氛围。
乌镇所提供的丰富的旅游项目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还为乌镇的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乌镇的旅游开发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优势,还注重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市场营销手段。
乌镇将传统的旅游业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应用和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导览服务和旅游信息,提高游客体验。
此外,乌镇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旅游会展活动,扩大宣传,并与周边城市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提高乌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对乌镇旅游发展战略的初步探讨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乌镇的成功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水乡风情,这为乌镇的旅游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乌镇积极创新和市场营销手段,与时俱进地发展旅游产品,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最后,乌镇注重合作与共赢,通过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提高了乌镇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体验经济下同质化江南古镇开发策略初探——以盐官古城为例发表时间:2018-07-23T11:24:57.9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刘璐[导读]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需求进一步向个性化与品质化方向发展,需求升级倒逼当代旅游开发特色化。
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200333摘要: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需求进一步向个性化与品质化方向发展,需求升级倒逼当代旅游开发特色化。
而同质化问题在国内古镇旅游中尤为凸显。
本文通过运用体验经济相关理论,以盐官古城为例,将体验经济作为古镇旅游开发的切入点,在体验主题、体验性产品设计及主题体验游线方面提出以文化确定古城三大体验空间,针对三大体验空间设计三种体验游线,同时导入多种主题业态,从而实现盐官古城的特色化开发。
关键词:体验经济;同质化;开发策略;盐官古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验经济理论引起广泛关注【1】。
体验经济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心理感受品质的经济形态。
从旅游角度,体验旅游可以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实现游客更多自身价值的提升,刺激旅游消费同时带动旅游的发展【2】,因此体验经济为旅游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自1984年周庄古镇走向世界、第一次实现古镇的旅游功能,江南古镇的水.乡魅力得以呈于世人面前,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旅游的新名片。
然而,在江南古镇旅游蓬勃发展30年后的今天,各古镇在主题、产品设计等同质化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难以给游客留下与众不同的感受。
因此,如何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重游率,是江南古镇开发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江苏海宁市盐官古城为例,针对古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等同质化问题,以体验旅游为导向,从体验主题、体验性产品设计及主题体验游线三方面进行解析,试述盐官古城基于体验经济,如何在未有先发优势下,突破江南古镇同质化困境的重围,成为后起之秀。
一、体验经济下古城旅游发展思路大众化旅游时代,游客旅游需求趋向休闲化、个性化及品质化,有突出感受的旅游活动,从而得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体验经济可以实现人们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等要求【3】,因此体验经济在四个角度对古镇旅游开发提出新思路: 1、制定古镇旅游体验主题【4】。
体验主题是古镇旅游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需做好市场分析,从核心客群素质、消费习惯等方面把握游客需求,结合古镇自身特色制定体验主题,体现古镇特色同时激发游客兴趣。
2、创新古镇旅游产品设计。
针对体验旅游高参与度与互动性、深刻烙印性及体验个性等特点【5】,古镇旅游应从主题、参与度及人的感官上考虑产品设计,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及高互动性、价值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需求。
3、注重古镇旅游体验设计。
体验经济视角下,古镇旅游体验设计需从游客体验角度考量【6】。
设定适当的主题,在设计上注重细节,避免分散主题的环节及服务。
这样让游客参与到主题角色中,从视觉、听觉及味觉等五感上刺激游客,达到使其沉浸其中,获得美好体验的目的。
盐官古城区位示意图4、提高古镇旅游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新的营销方式。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7】。
因此古城旅游体验营销集中关注游客体验需求、五感及情感需求,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达到良好的营销目的。
二、古镇开发的困境与痛点(一)项目概况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
海宁之名,寓“海洪宁静”之意,境内名胜“钱江涌潮”闻名海内外,同时还有“皮革之都”的美誉。
盐官古城位于海宁市南部,距海宁市区及杭州皆在半小时车程范围内,南邻钱塘江,占地约1平方公里,是主要的观潮胜地。
古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因汉代开始晒盐制盐,由此得名。
然而,“潮尽人散”、无引客能力是古城最大的问题。
因此,盐官古城如何利用体验经济理论,突破江南同质化古镇开发的困境,是本案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二)海宁困境1、海宁之困。
钱塘江观潮公园及海宁皮革城作为两大引客产品占据了海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观潮公园受制于时节变化,往往是潮退人走;而皮革城作为购物景点,游客的停留时间基本维持在3小时左右。
此种情况导致海宁现阶段只是个旅游过境地,而不是旅游目的地。
2、盐官古城之困。
从资源价值、市场潜力、区域联动等角度评价后,盐官古城是开发潜力巨大的全季性旅游产品。
而事实上,古城则是作为观潮活动的依附性旅游产品存在,缺乏核心旅游吸引要素,不具备独立引客能力。
3、盐官古城的使命。
基于海宁市十三五规划,盐官古城目标愿景是:开启海宁全季旅游新格局,构建文化金名片&旅游新引擎,代言长三角古城旅游,成为长三角水乡古城休闲旅游目的地。
海宁十三五规划空间结构示意图(三)盐官古城痛点1、游览季节“潮尽人散”。
解决方案:“潮城一体”构建海宁全季旅游产品引擎。
做到观潮季节—公园引客,古城留客;观潮淡季—古城引客,公园再引客;空间联动—主题各异,功能互补。
2、古城现有商业规模“小而杂散”。
通过对比其他知名古城的商业情况,可知一般古城商业体量在 5-20万平方米为适宜,由多段不同功能的街区构成,以“特色商品零售+餐饮+休闲+客栈”为业态组成。
相比而言,盐官古城现有的商业体量在1.3万方,远远不足,低消费业态为主,业态配置及布局不合理,缺乏体验式商业。
因此,本案提出增加商业体量、引入主题式商业业态、提升业态品质等建议。
3、古城体验性不足。
盐官古城现人流集中区域由安德门进入,宰相府第风情街为主要集中游览街区,核心景点陈阁老宅、花居雅舍古迹遗址均集中在此,其它区域无游览景点。
古城现有游览景点为9个,全程游览时间约45分钟。
可以看出产品体验性不足,游览动线“短而单一”,主次动线人流差异明显。
而经典古镇的游线长度通常在2-3公里,游玩时间为2-3小时,景点总数15-30个不等,景点间距4-5分钟,核心景点在5-15个之间,多为环形动线。
因此盐官古城需要增加景点及体验性项目,合理规划游览线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宰相府第风情街中段业态统计古城现状游览动线分析图三、体验经济下盐官古城旅游开发策略纵观盐官古城的困境与痛点,本案在资源、区位、市场及上位规划等分析的基础上,从体验经济角度出发,在体验主题、体验商业及主题游线设计三个角度提出解决开发策略。
策略一、文化添彩、商业提亮(1)文化确定体验主题,营造情境化空间主题演绎图本案以“古城文化”、“帝王文化”及“名人文化”为文化核心资源,以重现“钱塘江自古繁华”,全景打造“海宁州盛世图”为核心主题。
通过多种文化基因植入、主题功能导向、建筑及景观设计等手法,还原历史场景,实现主题场景的情境化。
最终盐官古城整体形成 “明清市井”文化观光及主题游憩、“风雅大家”文化商业体验和“皇家御苑”文化休闲度假三大具有鲜明主题情境的主题空间,营造三种不同的盛世繁华图。
(2)商业导入体验业态,丰富古城旅游观感体验从本土文化挖掘与业态发展趋势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可参与性与体验性。
针对每一主题空间的特色,及不同的业态特点。
以复原遗址遗迹,导入主题表演及观光体验式业态、文化度假业态等方式,刺激游客视觉、听觉等五感及体验感,在观光的同时深入体验文化。
①景点体验针对古城内现有景点,在建筑及景观提升的同时导入多媒体、文化表演、角色扮演等主题体验活动。
例如,陈阁老宅在静态展示基础上,导入相关历史人物表演大戏及“做一天宰相”等主题体验活动;其次,结合古城千年的盐文化及府衙文化等,新增古盐场、海宁州府等特色景点,在展示古城历史同时深度体验文化,形成“可看、可玩”的主题景点。
古盐场项目示意图美食示意图②美食体验作为古时最兴盛的商贾街市,盐官古城汇集多地特色餐饮。
结合古城明清时期流行的小吃、老字号,引入江南区域小吃老字号,策划钱氏豆腐花、盐官缸肉店等小吃聚落,现场可展示制作过程,游客也可参与制作,体验古城的生活场景。
③购物体验以千年海宁丰富的手工业及民俗为基础,以嘉兴、海宁及古镇的非遗为依托,打造桑蚕丝、越布纺织等“可看、可买、可参与制作”的购物体验店聚落;以市场为导向,导入 “花制作”、“青籣公社”等时尚、个性的观光体验式业态。
传统手工技艺展示时尚业态店铺示意④休闲娱乐体验利用古城曲艺、庙会、国学书画及金庸武侠文化等元素,形成高雅听曲、看戏的休闲聚落;舞龙灯、杂耍等特色表演民俗活动集聚地;国学文化休闲聚落及武侠文化酒吧休闲聚落等多种休闲体验地。
摊簧曲吧明朝庙市⑤住宿体验结合古城现有建筑及街巷特点,复原明清民宅,同时导入高端度假业态,形成“七十二弄”民宿聚落及“安澜园”皇家行宫度假聚落,为游客提供多样的住宿体验。
“七十二弄”民宿聚落安澜园皇家主题度假聚落策略二、设计主题体验游线,打造多维度的观感体验本案结合三大主题空间,打造三大体验主题游线:(1)“明清市井”—“做一天盐官古城百姓”为特色体验。
策划民俗剪影主题体验之旅,以赏民俗、祈福、穿老街弄堂、把玩皮影小偶等作为主要体验项目。
(2)“风雅大家”—“瞻一番盐官大家风采”为特色体验。
策划风雅盐官主题体验之旅,探秘陈氏家族陈阁老宅、重看盐商码头情景、参观盐官八大世家老宅、吃一次邦彦书画主题餐厅为主要体验项目。
(3)“皇家御苑”—“跟一回帝王驻跸江南”为特色体验。
策划华贵宫廷主题体验之旅,以看一场海宁府衙断案、探秘清朝野史大观、体验一次皇家寺院至尊禅修课程为主要体验项目。
三条主题游线,共计22个游览节点串联整个盐官古城,同时每个项目内根据主题增设体验性项目,解决古城体验性不足,全方位满足游客探奇、寻求刺激的心理,丰富旅游体验。
策略三、区域联动(1)古城板块建构本案在三大主题空间基础上,打造“八大核心景点、六大主题街区、六大院落式文化商业及两大主题度假住宿”结构,使游客在盐官古城可以品明清市井美味、玩江南创意街铺、游八大明清景点、乐侠客逍遥江湖、享名人墨客集会、学国学诗人文气、枕皇家恢宏行宫、观安澜园十六景、修安国寺佛教禅,实现不同主题空间体验不同特色项目。
(2)与观潮公园纵横联动利用古城与观潮公园联动开发策略,策划古城与观潮公园四季旅游活动及节庆,以观潮体验为核心,导入户外运动拓展、古寺文化体验、音乐季等节事活动以及夜间运动体验等。
以全年节庆活域、多重体验导入,解决“引客”及“留客”问题,丰富日夜及四季的体验,拉动区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