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给人视觉心理效应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颜色的心理效应不同每个人喜爱的颜色各不相同,而颜色不同给人们的心理刺激也各不一样,而且,不同颜色对心理可能产生的不同作用。
有的人看见红色就会头晕目眩,而看见黄色则心神舒畅,其实,这就是颜色产生的心理效应。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不同颜色的心理效应不同,希望能帮到大家!1、红色这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给人以大胆、强烈的感觉,使人产生热烈、活泼的情绪。
但不宜接触过多,过久凝视大红颜色,不仅会影响视力,而且易产生头晕目眩之感。
心脑血管病患吝一般应避免红色。
2、黄色属于暖色系统,是人出生时最先看到的颜色,它象征温情、华贵、欢乐、热烈、跃动和活泼。
黄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因为它是光谱中最易被吸收的颜色。
黄色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唾液腺的分泌,刺激食欲;它能促进健康者的情绪稳定,但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则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3、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它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对人的视觉神经最为适宜,是视觉调节和休息最为理想的颜色。
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分泌,导致食欲减退。
4、蓝色很容易使人想到蔚蓝的大海、晴朗的蓝天,所以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蓝色的灯光在某某某失眠、降低血压中有明显作用,还是“抗噪“的最佳色彩,能减少噪声对城市居民的情绪干扰。
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蓝色,抑郁症患者不宜过多接触蓝色,否则会加重病情。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在意颜色可以对心理起到的作用,但是希望看了上面的内容介绍之后大家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科学地利用颜色帮助自己缓解不良情绪和调节自己的心理,这样才更利于心理健康。
红黄颜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七彩的大自然。
红色居于七彩之首。
红色具有燃烧、兴奋、热烈的特质,象征着生命意识,是儿童的本能色。
儿童对色彩最早的反映便是喜欢红色。
红色给人的审美感觉是朝气、活力、跳跃和冲动,这比较符合儿童活泼多动的天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培育儿童喜爱红色,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色彩的波长与心理效应
色彩的波长与心理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颜色心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不同颜色的波长会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不同的心理效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颜色的心理效应:
1. 红色:红色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注意力,增加兴奋感和引起兴奋的心理状态。
红色还与力量、热情和爱情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2. 蓝色:蓝色被认为是一种冷静和平和的颜色,可以带来平静的心理效应。
蓝色还被认为可以提高专注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在办公环境中经常使用。
3. 黄色:黄色被认为是一种活泼和愉快的颜色,它可以带来快乐和乐观的心理效应。
黄色还被认为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
4. 绿色:绿色被认为是一种平和和安静的颜色,可以带来放松和平和的心理效应。
绿色还被认为可以提高平衡和和谐感。
5. 紫色:紫色被认为是一种神秘和富有创造力的颜色,可以带来一种奢华和精神上的富足感。
紫色还与童话和梦幻感联系在一起。
这些心理效应可能因个人的文化背景、个性特点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
颜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颜色的力量,从而在设计、营销、心理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原理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反应:不同颜色的光线会刺激人体的视觉神经,发送特定的信号到大脑,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例如,红色可以提高心跳和血压,使人感到兴奋和紧张,而蓝色可以有镇静和放松的效果。
2. 文化和个人经验:颜色的心理影响也因文化和个人经验而异。
不同文化对颜色的意义和符号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回忆也会对颜色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
例如,红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视为爱情和激情的象征,但在东方文化中可能与喜庆和吉祥相关。
3. 色彩心理学原理:色彩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颜色对人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颜色心理效应包括:红色激发注意和活力、黄色带来快乐和温暖、绿色与平静和自然有关、蓝色带来安静和冷静的感觉、紫色与神秘和豪华相关等。
4. 色彩组合和对比:颜色的组合和对比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反应。
例如,明亮的颜色组合可能会增加兴奋和活力,而柔和的颜色组合则可能会产生冷静和放松的效果。
颜色对比的使用也可以引起注意,例如黑白对比可以引起视觉强烈的反应。
总之,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效应,涉及生理、文化、个人经验以及色彩心理学原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
颜色对人的情绪和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室内设计、广告营销和心理疗法等。
色彩的心理感觉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有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被称为色性。
红、黄、橙等色相给人的视觉刺激强,使人联想到暖烘烘的太阳、火光,感到温暖,所以称为暖色。
青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河流、阴天,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冷色。
色彩有兴奋感与沉静感。
凡明度高、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有兴奋感。
凡明度低、纯度低,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
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
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
凡色彩明度高的,看起来面积大些,有膨胀的感觉。
凡明度低的色彩看起来面积小些,有收缩的感觉。
色彩有前进感与后退感。
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
色彩有轻重感。
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
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在广告画设计中,利用色彩感情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告主题,唤起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要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色彩对比的概念∷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同时对比色彩对比的概念“对”有双数,互相面向等意思;“比”有挨着,较量,求得异同等意思。
当两个以上的系色放在一起,比较其差别及其互相间的关系,称为色彩对比的关系,简称色彩对比。
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是构成色彩对比的第一个条件。
这里所说的一起,包括在尽可能接近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就是说在同一视域,最好在同一视域中心之内。
只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一起,才能准确地发展异同,才能最充分地显示出应有的对比效果。
否则视觉印象就会淡漠甚至消失,这样使失去了对比的意义。
对比出色彩应有的差别,是色彩对比的目的。
但必须在同一条件下才允许作比较,如重量与重量比,体积与体积比,线与线比,形与形比的道理一样,否则就失去了比较的可能性。
色彩心理学效应
色彩心理学研究颜色对人们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效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心理学效应:
1. 红色(Red):
-激发活力和能量: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发活力和能量的颜色,能够引起注意并提高警觉性。
-表达激情和爱:红色与激情、浪漫以及爱情相关联。
2. 蓝色(Blue):
-冷静和安宁:蓝色被认为能够传递冷静、宁静和安宁的感觉,对于降低紧张和焦虑有一定效果。
-专业和可信:蓝色也常用于表示专业性和可信度,因此在商务领域中广泛使用。
3. 黄色(Yellow):
-活力和快乐:黄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快乐和积极的颜色,可以提高心情。
-引起注意:黄色在视觉上很显眼,常被用于吸引注意力。
4. 绿色(Green):
-平静和和谐:绿色与大自然相关,被认为有平静和和谐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
-环保和健康:绿色也与环保、健康和生机有关。
5. 紫色(Purple):
-神秘和豪华:紫色通常与神秘、豪华和创意相关,常被用于高端品牌和创意产业。
-提升创造力:一些研究表明,紫色能够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6. 橙色(Orange):
-活力和温暖:橙色被认为是一种活力和温暖的颜色,能够激发积极的情绪。
-引起兴奋:橙色也常被用于引起兴奋和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心理学效应在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个体的文化背景、个性和经历等因素也会影响对颜色的感知和反应。
此外,颜色的效应也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简析色彩的心理学效应色彩的心理学效应是指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温度感、重量感、湿度感、亮度感等。
1.温度感:色彩的冷暖感是由色光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红、橙、黄等色光主要包含长波长的光谱成分,给人以暖和的感觉;蓝、绿、紫等色光主要包含短波长的光谱成分,给人以冷的感觉。
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更愿意选择穿红色或橙色的衣服,因为这些颜色会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而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愿意选择穿蓝色或绿色的衣服,因为这些颜色会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2.重量感:色彩的重量感是由明度决定的。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
例如,在室内装修中,如果墙壁涂成明度高的颜色,会让人感觉空间更加开阔、轻盈;如果墙壁涂成明度低的颜色,会让人感觉空间更加温馨、舒适。
3.湿度感:色彩的湿度感是由纯度决定的。
纯度高的色彩感觉湿润,纯度低的色彩感觉干燥。
例如,在浴室中,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白色或浅色调的瓷砖,因为这些颜色会给人带来干净、清爽的感觉;而在厨房中,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深色调的瓷砖,因为这些颜色会给人带来稳重、实用的感觉。
4.亮度感:色彩的亮度感是由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共同决定的。
明度和纯度高的色彩感觉亮,明度和纯度低的色彩感觉暗。
例如,在阅读时,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浅色纸张,因为浅色纸张的亮度高,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而在写作时,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深色纸张,因为深色纸张的亮度低,可以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总之,色彩的心理学效应涉及到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了解这些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色彩,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调色与视觉效果在视觉设计领域中,调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颜色之间的对比度,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令人愉悦、有吸引力并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无论是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视频制作中,正确的调色方案都能够为观众带来深刻的视觉体验。
本文将探讨调色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调色技巧。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来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颜色的心理效应:1. 红色:激发激情和能量,也与危险、力量和热情相关。
2. 蓝色:传达冷静和放松的感觉,也与信任和稳定性相关。
3. 黄色:象征快乐和活力,也可以引起注意和提醒。
4. 绿色:与自然和健康相关,有安全和平衡的作用。
5. 紫色:代表创造力和神秘感,也与豪华和贵族的形象相关。
了解色彩的心理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中更好地表达所需的情感和意义。
二、明暗与对比度明暗和对比度是调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过在设计中添加阴影和高光效果,可以给作品带来更加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同时,对比度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
通过将颜色差异较大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增加观看者的注意力,并使设计更加生动有力。
然而,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对比度,以免造成视觉混乱。
三、饱和度和颜色搭配饱和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
通过调整饱和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高饱和度的颜色会给人一种活力和兴奋感,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会给人一种柔和和平静的感觉。
在选择调色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作品的主题和目标受众来决定饱和度的程度。
此外,正确的颜色搭配也是关键之一。
在选择配色方案时,我们可以使用色轮或调色板工具来找到互补色、相邻色或者类似色。
互补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相邻色则可以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而类似色可以创造出柔和自然的感觉。
然而,在使用多种颜色时,也要注意不要让作品显得过于杂乱,适度的色彩搭配才能给观众一个舒适的视觉体验。
一、概述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色彩不仅是视觉刺激的载体,更是情感和意识的表达方式。
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心理学、艺术、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色彩情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1. 色彩对情感的影响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人们的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红色会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活力,蓝色会使人感到平静和安宁。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引导观众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 色彩对认知的影响除了对情感的影响,色彩还对人们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程度。
鲜艳的色彩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而柔和的色彩则会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引导观众的关注点,提高作品的辨识度。
三、色彩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1. 色彩与品牌形象色彩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品牌形象。
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适合于快节奏的品牌;而蓝色代表着稳重和可靠,适合于金融或科技类的品牌。
品牌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情感价值。
2. 色彩包装设计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色彩是影响用户购物欲望的重要因素。
色彩鲜艳的包装能够吸引用户的目光,加强品牌的辨识度,从而提升产品的销量。
好的色彩搭配能够加强产品的情感表达,使用户产生共鸣。
四、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1. 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表达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起观者的共鸣。
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 艺术作品的感知与反应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容易引起观者情感和认知的因素之一。
观者会在接触作品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和体验,这与色彩的运用密不可分。
一幅色彩搭配合理的作品会让人产生愉悦和赏心悦目的体验,而颜色搭配不当的作品则可能产生不适的情绪反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色彩感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是表达和传递感情。
色彩本身无所谓感情,这里所说的色彩感情只是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感应效果,由色彩客观属性刺激人的知觉而产生,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的心理效应,二是间接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心理体验。
心理学家对此曾经作过许多实验,如红色,让人感觉脉搏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思维活跃;蓝色,使脉搏减弱,情绪沉静、安详。
因物理性刺激而联想到的更强烈、更深层意义的效应,属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
如令人兴奋的饱和红色由于与印象中的火、血、红旗等概念相关联,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伤痛、革命等;而沉静的黑色则容易使人联想到死亡、悲哀、阴沉等。
色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与之发生联系,色彩对人的思维、感情又产生影响,因此在心理上会产生某种情绪。
我们可以对于典型色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做一个简单的描述:红色: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象征着热情、开朗、积极、个性、开朗、奔放、前进、喜悦、温暖,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穿着这个色彩代表的是信心和力量。
它能使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
另外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也常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志用色。
关于红色的搭配,伊顿教授曾作过精辟的解释,他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个冒失的、莽撞的闯入者,激烈而不寻常;在橙色的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了似的。
橙色: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跳动的火苗,它常给人于愉快、开朗、健康、希望、激情、可爱自在的感受。
因此是一种富足的、欢乐而幸福的颜色。
服装用色上不论与何种色彩搭配,总能给人以热情和温暖的心理感受。
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就成为一种烧焦的颜色,会给人以老朽、悲观、拘谨的心理感受;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给人以细嫩、温馨、暖和、柔润、细心、轻巧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色彩对人引起的视觉效果会反作用在心理方面,摘要: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奇怪现象引发色彩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去关注和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色彩对人产生诸多的物理效应,进而诱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对人的心理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色彩是室内装饰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它具有表现性格、调节光线、调整空间、配合活动及适应气候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起到创造视觉艺术效果、营造环境气氛和表达心境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及情绪感受,进而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色彩的物理效应、感情刺激、象征意象等特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用来创造心理空间,表现内心情绪,反映思想感情。
室内设计创意离不开对色彩的理解,无论怎样先进的室内设计理念,如果没有合理的色彩设计,就不能体现完美的设计效果。
想要更好地利用色彩积极方面的特性来创造理想的设计效果,就要了解不同色彩的色相特征和它们与人的生理及心理关系。
关键词:室内装饰;色彩;物理效应;生理反应;心理影响0引言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波利菲尔大桥十分著名,但它的著名并不在于桥的设计和外观,而是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投河自尽。
由于自杀者数目太惊人,伦敦市议会便请皇家医学院研究人员帮助寻找原因。
皇家医学院的普里森博士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观点,认为发生在这里的自杀事件和桥是黑色的有很大的关系,这个论断当即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
但是,由于一直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阻止跳桥自杀事件继续上演,政府只好尝试采纳普里森博士的建议,把桥身由黑色换成了绿色。
岂料这一举措竟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当年在此跳桥自杀的人数就减少了56%!无独有偶,一些市场调查员也先后发现:很多快餐店的装饰色彩以桔黄色或红色为主,而这种装饰色彩风格的快餐店年销售额远高于其他装饰色彩风格的快餐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桥的颜色从黑色变成了绿色事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为什么以桔黄色或红色为主要装饰色彩的快餐店其销售额会远高于其他的快餐店呢?1色彩对人心理和生理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看到不同颜色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这些不同的联想,造成了我们对不同色彩的感觉,比如冷暖、远近、轻重和大小等。
色彩的运用名词解释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是一种视觉感受,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艺术、时尚等领域,色彩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色彩的运用,包括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搭配、色彩表达情绪以及色彩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激发和压抑作用。
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兴奋和活力。
而蓝色则具有冷静和安宁的效果,能够减轻焦虑和疲劳。
绿色带给人们舒适和平和的感觉,常被用于创造自然和生态的氛围。
黄色则代表快乐和活力,能够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色彩的心理效应为我们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组合与对比。
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感觉和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例如,互补色搭配,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可以营造出鲜明的对比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而类似色搭配,如红色与橙色、蓝色与紫色,可以创造出柔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此外,还有相近色搭配、分散色搭配等多种方式。
色彩的搭配既能为作品增添视觉上的美感,又能够引发人们对于作品的共鸣和情感回应。
三、色彩表达情绪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
例如,红色和黄色通常被认为是兴奋和快乐的颜色,常用于庆祝和喜庆的场合。
蓝色和绿色代表着平静和安宁,常被用于创造放松和舒适的环境。
紫色和粉色则具有浪漫和神秘的意味,常用于表达柔和的情感。
通过掌握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特点,我们可以选用合适的色彩来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四、色彩与文化色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中国的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常用于婚礼和节日。
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更多地与爱情和激情相关联。
类似地,黄色在中国象征着权力和帝王之色,而在西方则与快乐和乐观紧密相连。
不同文化中色彩的意义差异,使得色彩的运用也需考虑到文化的影响,以确保色彩的传递与理解。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1、色调与色彩心理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
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
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色彩心理效应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一、颜色与情感颜色具有使人产生某种心理联想和唤起某种情感的作用,在特定的颜色情境中经常发生某些带有情感色彩的事,这与颜色的心理效应有关。
一般来说,每一种颜色都与一些相应的情感相联系。
白色一般会使人想到清洁、纯洁、神圣、诚实。
黑色是夜晚的象征,会使人产生罪恶、悲哀、压抑、死亡、庄重的感觉。
红色具有刺激人的生理欲望的作用,同时与温暖、危险、争斗、愤怒相联系,红色还有吉利、吉祥、好运气的意思。
黄色表示愉快、舒适,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富裕、高贵的联想。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容易使人产生和平、充满生机以及平静、安宁的感觉。
蓝色与广阔的天空和大海相联系,会使人联想到遥远、冷淡、寂寞、朴素。
紫色可以使人联想到优雅和威严,还有优美、满意、希望、生机的感觉。
对于颜色的情感效应,卢基以12种彩色为例做过专门的实验研究,受试者的判断结果见表1。
表1 颜色与情感的联系黄绿绿色青绿叮叮小文库青色青淡紫黄橙黄色淡紫紫色深红绯色浓橙安静39322321176661严肃5 0 6 30 45 0 0 54 48 10 0 0兴奋14 28 32 11 0533415659二、颜色与心境(情绪)我国心理学家马谋超曾经对青年进行过关于颜色与心境联系方面的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把特定的颜色同一定的对象以及心境或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红色同节日喜庆连在一起,另外还同火、血、危险建立起联想;橙黄引起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感受;绿色使人想起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蓝色与天空、海洋发生天然的联系;洁白更容易与纯洁对应;灰黑则令人伤感不安详见表2。
表2 颜色与心境、对象的联系颜色名称心境或情绪体验联想的对象红振奋(兴奋、激动)、喜悦、幸福、朝气蓬勃、热烈占69.2%;危险、不安占8.2% 红旗、红衣服、节目、喜事、太阳、红花占51.6%;血、火、信号灯、危险标志占29.4%喜悦、轻松、幸福、希望、爱慕、朝气蓬勃、温暖占52.7% 橘子、水果占56.7%黄幸福(喜悦)、轻松(明快)、朝气蓬勃、振奋、爱慕占35.8% 服装、丰收的田野、家具占31.4%绿轻松、希望、朝气蓬勃(有生机)占49.1% 草(草原)、树叶、春天的田野、森林、植物、青山绿水占71.8%蓝轻松、安静占25.9% 蓝天、海洋占83.5%紫冷淡、严肃、寂寞、不安忧郁、消沉占30% 紫花、服装占34%白纯洁占45%;安静占13% 白雪、医院、白衬衣、白衣战士、白花占50.3%灰消沉、失望、冷淡、忧郁、不安、伤感占61.4% 阴天、灰衣服、灰建筑物占51.9%黑严肃、恐惧、悲伤、不安、伤感、寂寞、忧郁占52.7% 黑夜、黑衣服、黑纱、丧事、追悼会占80.8% 三、颜色与生理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色彩的心理效应_色彩有何心理效应*导读:色光作用于眼的过程,通常是用心理学范围的作用平行而进的,影响感情更内在。
色彩的心理效应,你可能在日常生活没有多去关注,其实色彩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想知道色彩有何心理效应吗?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量双的感觉。
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
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
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与心理效应一、引言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心理和情绪。
因此,对于色彩运用与心理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色彩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色彩对心理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1. 色彩对作品整体氛围的营造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直观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比如,暖色调的作品常常会给人一种温馨、热烈的感觉,而冷色调的作品则更容易让人感到冷静、清冷。
通过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艺术家可以在不同作品中传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2. 色彩对角色形象的描绘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还可以用来描绘角色形象。
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来代表不同的人物特征,比如用红色表示强烈的性格,用蓝色表示冷漠的心态,艺术家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3. 色彩对画面节奏的呈现在美术作品中,色彩还可以用来塑造画面的节奏感。
通过善于调动色彩的明暗、冷暖和对比等关系,艺术家可以让画面产生一种动态的、有韵律感的节奏,增强作品的整体表现力。
三、色彩心理学基本理论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的感知效果主要受到色相、亮度和饱和度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
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属性,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与光的亮度有关;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越饱和的色彩越鲜艳、醒目。
2. 色彩的情绪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引发观者不同的情绪体验。
比如,红色常常被认为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颜色,可以激发人们的情绪;绿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平和、宁静的颜色,能够让人感到放松和安心。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色彩,艺术家可以引导观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3. 色彩的文化意义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吉祥和热情,黑色则代表悲伤和压抑;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常常被用作爱情和激情的象征,白色则代表纯洁和无暇。
色彩的心理效应一切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在于沟通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关系与共鸣。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1、色调与色彩心理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避免色彩感觉上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
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质感,混入黑色和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弱与强、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通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感觉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物象,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以纯色出现时会和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
当某一形状与某以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他们就构成了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一种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则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改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柔、柔和、寒冷、通透、飘渺,被联想为海洋或天空之色,他给人们的感觉是浮动不定的、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则成了他的造型代号;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换、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
色彩与民族传统:民族及环境文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这就使色彩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在西方的工业文化中,黑色象征着死亡,哀悼者都会穿黑的衣服;在古埃及人的眼里,黑色是与准备迎接新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不是世俗生命的结束;西印度群岛的人们使用鲜艳的色彩来祭奠死亡,因为这实际上是庆祝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
在中国,死亡的颜色是白色,穿着未经染制的白色衣服是一种谦卑的表示;而子昂艺术创作中,白色通常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象征着和平与宁静。
淡粉色使人对温情和浪漫产生联想,而过度夸张的粉色有暗示了甜蜜与肉欲。
所以色彩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具有名族性和区域性。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色彩同人的性格、情感有关。
人们能够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中,积累了血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比如,那些敏感的人喜欢红色,理性的人更加偏爱蓝色;性格外向的人喜欢暖色,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冷色;灰色因其代表着实用和理智,则被那些沉稳或保守的人喜爱;然而作为平衡,人们可能会被性格中所缺乏的特质的色彩所吸引。
红色:活力、力量、温暖、肉欲、坚持、愤怒、急躁、正能量等。
粉红:冷静、关怀、善意、爱情、无私、暧昧等。
橙色:喜悦、安全、创造力。
黄色:快乐、刺激、乐观、担心。
绿色:和谐、放松、和平、自信、镇静、真诚、满意、慷慨。
蓝色:洁净、宽广、希望、忠诚、灵活、宽容。
紫色:灵性、直觉、纯洁、沉思、高雅、神秘。
棕色:养育、自然、世俗、退却、狭隘。
白色:和平、纯洁、孤立、宽广。
黑色:温柔、保护、限制。
灰色:孤立、分离、孤独、自省。
银色:变化、平衡、柔性、感性。
金色:富足、智慧、理想。
有关色彩效用对顾客购买习惯的影响调查和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中:黄色、橙色和红色的组合构成常常被用来刺激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柔和的蓝色色调暗示干净和宁静,紫色的搭配则通常与奢侈品联系在一起;绿色和棕色因能引起对自然的联想,所以经常被环保类产品采用为包装色,而金色和银色和黑色的精确配置有效的提供了物品高品质的保证。
2、色彩颜色基调的把握:在视觉上能产生调和的色彩搭配,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色彩的视觉感觉同心理的联系以及各色的色相的情感特征和象征意义。
颜色基调主要体现一种色彩结构在色相及纯度上的整体印象。
一幅画,他的视觉感觉是冷还是暖,是红色还是黄色,是艳丽或是偏灰,这些是人们对色彩画面的最直接的感受。
对颜色基调的把握,主要是对色彩三属性的理解与运用:意识运用色彩调和的原理,寻求色调的统一;二是建立对比关系的颜色基调,如强弱不同的冷暖对比,色相及纯度对比关系。
如果是寻求有倾向色性的色调,就应该运用色彩调和的原理,确立主色,并且使主色颜色的面积大到能控制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然后根据需要适当搭配其他对比色。
基调色在布料中指的是底色;在室内设计中指的是墙面和地板、地毯的色彩;在化妆上指的是肤色。
一种有色倾向的色调具有明显的表情特征,比如讲白色做为基调,配以黑色点缀的室内设计显得时尚而高雅,以米色为基调色配合橙色的对比,则会营造出古典优雅的氛围。
而在许多情况下,颜色基调又是以强调对比关系结构而成的。
不管是色相对比还是冷暖对比,一般说来,强对比的基调比较激烈,弱对比显得相对柔和。
不同的对比有不同的视觉感受,总之都要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对颜色的基础给予把握,才能使整体结构完美、井然有序。
色彩的采集和重组构成是一自然界的植物、动物、风景和生活中所见物品为素材,通过分析、归纳其色彩因素和结构动势,用抽象的图形予以表达的色彩训练模式。
不同的或者是相同色彩的变化组合,不同的心情与环境、空间和时间,产生的心理暗示和刺激有相当大的差异。
由于色彩联想构成设计对色彩物理学、心理学、同时又是创作空间最大的训练课题。
3、应用设计中的色调配置色彩毫无疑问是可以用来表示某些特定的含义,而色彩所起的视觉效果即其含义的表达取决于其色彩的组合关系:高纯度的黄色经常会与愉快,奋进的情感效果联系子昂一起,但他与紫灰色系列色彩的对比组合却让这一色彩带给人们恐怖和痛苦的感觉;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整体蓝色调和其他色彩范围内小面积的蓝色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不同。
作为一名设计师,职业要求他们尽可能的发掘新的设计理念,以促进相关领域设计的发展,这一要求以为着设计师需要探讨色彩领域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色彩组合。
在平面设计中,人们研究画面色彩区域的划分就像电影中演员的角色划分一样,最主要的有主角、配角、支配角、融合色、强调色。
主角要用强色,这样的色彩若与画面主体表达一致,则主体明确,色彩明快稳定;配角以对比色彩衬托出主角,起突出主角的作用;支配色主要是一背景色为主,实际上是支配着整个画面的效果,融合色在画面色彩对比关系太强或其中一种颜色过于突出时起缓和作用,使画面平稳,在平淡、沉闷的画面加入强调色使画面生动有活力,同时,平面设计师需要考虑设计作品会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印刷以及会在何种背景下进行展示。
室内设计师除了考虑顾客本身的色彩偏好外,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色彩的流行趋势和没学上的可能性以及房屋表面结构和色彩光线这些因素的把握使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有利于主题表现的前提下,他们将所挑选的色彩任意混搭在一起:明亮的色调可以激发人们的活跃性和有利于精神调节,因此他们被发广泛地使用在学校和办公室的内部环境中;而黑色的墙壁和天花板在当代也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氛围。
园林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在不同的平面上使用色彩,同时他们还应该根据游者经过园林的地点的变化来设置植物的色彩搭配,可能设计师会大面积的使用低饱和度的色彩,同时也点缀小面积的相对亮色调;以艳丽的郁金香来同沉闷的灰绿色的植物来调和。
植物的种植还可以对空间产生视觉效应:高饱和度的暖色调会给人紧密的感觉,而冷色调的色彩会引起一种远距离的空间感。
如将冷暖的色调合理,人们的视线会得到延伸,区域的面积将在视觉上得到扩展。
因此,一个整体为冷色调的花园会显得毫无生气,而一个充满暖色的花园会在视觉上产生狭小的感觉。
二、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色彩构图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是它们产生清晰和富于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
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关系必须是有机会的组合,即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均衡、韵律、节奏等关系,有秩序、有节律地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
1、色彩区域与动势色彩构图通常由不同的色域组成,色域的用形和排列同构图的表现力直接相关。
一个色域的形状可能是一个完整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个完整的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个聚集的组合的组合;一个色域内的色彩可能完全一致,也可能包含了细微的变化;而各色域的色彩之间通过构图设置适当的色彩穿插是形成各色域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
一个构图中,对色域的安排有多种可能的方向,横向、纵向、斜线、圆形,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效果:横向意味着距离和宽度,纵向意味着高度和深度,这两种方向的结合产生某种对称的、坚固的量感;对角线以及类似的斜线产生运动感或造成将视线引向画面深处的纵深感,同时斜线形成的透视幻觉容易有很强的方向感和层次感,圆形具有集中的视觉效果,并且产生旋转的动势,其类似的弧线和曲线的动势都会造成相应的动感效果。
2、明度区域与层次要真正的色彩构图获得完整的视觉效果,必须考虑的明暗结构,因为明暗对比关系直接影响色彩的表现。
划分明度区域,就是在画面上建立一个层次关系即黑、白、灰秩序。
每一个明度层次都由明度相近的色彩所组成。
一个明度层次中可以容纳微妙的明度变化,但并不影响整个区域的明暗基调,这种明度区域的组成也许是色彩的大面积集聚,也许是叫面积的分散;色相可能是鲜明的,也可能是柔和或灰暗的,但在明度上都保持秩序的排列。
三、强调与平衡对于设计师来说,作品最重要的考虑可能就是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强调的部位上。
这样的目标对于广告艺术尤为重要,任何广告都必须一开始就抓住观者的注意离,并将其引导在商品的名称和图形上去。
在平面创作所有元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可能色彩要素产生的强烈效果最为明显。
即使在纷乱的环境中,红色的停止标志和警示作用也能轻易的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副画面必须要有一个重心,这个重心是最能引起注意的、最具有强烈暗示的作用的主题,而其余部分便是使这个主题更加明确的副题或陪衬背景。
主题是否分明,对于一幅画面十分重要的。
处理主从关系的办法,主题形象除了占主体位置以外,色彩的设置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高纯度的色彩和细节丰富的区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产生视觉上的重感。
反之,低纯度的色彩和缺少细节的区域则视觉较轻。
因此,获得强调效果的策略之一便是淡化所强调区域周围的色彩属性,利用强调对比达到突出的效果,比如白色的墙面安装棕红色的门,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契尔氏设置一个对比的色场,通过与周围区域的色彩的对比和动势对比其间脱颖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