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教版高中文言文背诵篇目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13
2020届高考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58篇(山东省)文言文(18篇)一、必修(8篇)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4.师说韩愈5.阿房宫赋杜牧6.六国论苏洵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8.赤壁赋苏轼二、选修I(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诗词曲(40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氓《诗经》4.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5.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6.短歌行曹操7.归园田居(其一)陶潜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越中览古李白13.将进酒李白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石头城刘禹锡19.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0.李凭箜篌引李贺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22.锦瑟李商隐23.李煜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5.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26.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王安石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28.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苏轼29.登快阁黄庭坚30.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3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3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34.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3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辛弃疾3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38.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4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背诵篇目正文、译文和名句默写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人教版)
一、《左传·曹刿论战》——春秋时期·左丘明——战争策略
本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重点刻画了曹刿的个人形象,是古代战争策略和战术的珍贵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时期·多人——劝谏艺术
本文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一简单的小故事,展现了战国时期劝谏的艺术,同时也揭示了齐国政治的开明和国君的睿智。
三、《论语·子张问政》——春秋时期·孔子——为政之道
子张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弟子将何以为此?”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本文是孔子关于为政之道的精辟阐述,强调修己、安人、安百姓的观点。
四、《孟子·鱼我所欲也》——战国时期·孟子——道德选择
本文通过鱼与熊掌的比喻,阐述了孟子对于道德选择的看法,认为仁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人的行为应遵循天道和人道。
五、《庄子·逍遥游》——战国时期·庄子——道家哲学
本文是庄子哲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大鹏鸟和小鸟的飞翔,表达了庄子对于自由、无为、齐物等道家哲学观点的理解和阐述。
六、《史记·项羽本纪》——汉代·司马迁——历史人物
本文是《史记》中关于项羽的传记,通过描绘项羽的一生,展现了汉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评价。
山东高考文言诗文背诵篇目1/32(一)义务教育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论语》《孟子》《孟子》《左传》《战国策》诸葛亮陶潜郦道元韩愈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周敦颐苏轼《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书,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濂《关雎》(关关雎鸠)《蒹葭》(蒹葭苍苍)《观沧海》(东临碣石)《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国破山河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从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2/32 《诗经》《诗经》曹操陶潜王勃王湾王维李白李白杜甫杜甫杜甫岑参韩愈刘禹锡《观乂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山坡羊﹒潼关怀古》《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二)高中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40 篇)《劝学》(君子曰:⋯⋯用心躁也)《逍遥游》(北冥有鱼,⋯⋯而后乃今将图南)《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壬戌之秋)《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兰亭集序》白居易白居易李贺杜牧杜牧李商隐李商隐李煜范仲淹晏殊王安石苏轼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荀子庄子韩愈杜牧苏轼孟子李密王羲之《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与之所得也)王安石《六国论》《氓》苏洵《诗经》《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3/32《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时维九月, 声断衡阳之浦)《山居秋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登高》《琵琶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锦瑟》《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苏幕遮》(碧云天)《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大江东去)《清平乐》(春归何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满江红》(怒发冲冠)《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都)曹操陶潜王勃王维李白李白李白杜甫杜甫杜甫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商隐李煜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岳飞辛弃疾辛弃疾姜夔4/32(一)义务教育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50 篇)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背诵篇目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背诵篇目高中语文古文篇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原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原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
晋军函陵(4),秦军氾(fàn)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
”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
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5)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
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27)秦,将焉取之?阙(ju?)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
吾其还也(32)。
”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辑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山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目录
一.文章
1.劝学
2.屈原列传
3.谏太宗十思疏
4.师说
5.阿房宫赋
6.六国论
7.游褒禅山记
8.赤壁赋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0.报任安书
11.过秦论
12.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13.陈情表
14.归去来兮辞
15.种树郭橐驼传
16.伶官传序
17.石钟山记
18.登泰山记
二.诗词
1.静女
2.无衣
3.离骚
4.虻
5.迢迢牵牛星
6.短歌行
7.归园田居(其一)
8.春江花月夜
9.山居秋暝
10.蜀道难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12.越中览古
13.将进酒
14.蜀相
15.客至
16.登高
17.登岳阳楼
18.琵琶行
19.石头城
20.李凭箜篌引
21.菩萨蛮
22.锦瑟
23.虞美人
24.浪淘沙
25.雨霖铃
26.桂枝香·金陵怀古
27.江城子
28.念奴娇·赤壁怀古
29.登快阁
30.鹊桥仙·纤云弄巧
31.苏幕遮·燎沉香
32.声声慢
33.一剪梅
34.书愤
35.临安春雨初霁
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8.青玉案·元夕
39.扬州慢·淮左名都
40.长亭送别
山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目录。
1.《劝学》荀子2.《逍遥游》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7.《离骚》屈原8.《蜀道难》李白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李煜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5.《论语》16.《鱼我所欲也》孟子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8.《曹别论战》《左传》《战国策》19.《邹忌讽齐王纳谏》20.《出师表》诸葛亮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三峡》郦道元23.《马说》韩愈24.《陋室铭》刘禹锡25.《小石潭记》柳宗元26.《岳阳楼记》范仲淹27.《醉翁亭记》欧阳修28.《爱莲说》周敦颐29.《记承天寺夜游》苏轼30.《送东阳马生序》宋濂31.《关雎》《诗经》32.《观沧海》曹操3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4.《次北固山下》王湾35.《使至塞上》王维3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7.《行路难》李白38.《望岳》杜甫39.《春望》杜甫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4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44.《观刈麦》白居易4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6.《雁门太守行》李贺47.《赤壁》杜牧48.《泊秦淮》杜牧49.《夜雨寄北》李商隐50.《无题》李商隐51.《相见欢》李煜52.《渔家傲》范仲淹53.《浣溪沙》晏殊54.《登飞来峰》王安石5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6.《水调歌头》苏轼57.《游山西村》陆游58.《破阵子》辛弃疾59.《过零丁洋》文天祥6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人教版高一语文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目1.人教版高一语文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目篇一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人教版高一语文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目篇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山东青岛市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人教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短歌行东汉末年·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篇一荆轲刺秦王(节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篇二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人教版高中必背文言文1. 高中人教版必背文言文古诗文诵读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陈情表》——李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阿房宫赋》——杜牧《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赤壁赋》——苏轼(二)诗词曲(30篇)《氓》——《诗经》《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蜀相》——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白居易《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2. 人教版高中必背古文有哪些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第8段)《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诗经•氓》《离骚》(节选)《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2、3段)《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琵琶行》(并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第3、4、5段)《锦瑟》《马嵬》(其二)《师说》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第2、3段)《陈情表》《逍遥游》(诵读)。
3. 高中古文必背40篇(人教版)36.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