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潭电厂300MW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6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火电厂300MW机组是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其集控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发电厂的运行和发电效率。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也给发电厂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一、存在的问题1. 控制系统故障频发火电厂300MW机组的控制系统是整个机组的智能大脑,控制着机组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的运行。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控制系统的故障频发,导致了机组的运行不稳定。
特别是在高负荷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故障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2. 数据监测与采集不准确火电厂300MW机组的运行状态需要通过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以便实时分析和调整机组的运行参数。
我们发现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导致了机组的运行参数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影响了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3. 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不协调在机组的正常运行中,需要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协调配合,以确保机组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导致了机组的运行状态无法得到有效调控,危及了机组的安全性。
二、对策分析1. 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控制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优化,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增加备用控制系统、完善故障检测与自我诊断系统等手段,减少控制系统的故障发生,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
300MW供热机组盘车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摘要】主要介绍了300MW供热机组盘车装置的控制方式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整改方案并实际投入使用,确保盘车装置及时投运,防止汽轮机转子弯曲,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供热机组;汽轮机;盘车装置;自动控制;保护引言盘车装置是一种电液操纵低速自动盘车装置,具备液压驱动投入和自动甩开的功能,能满足机组正常启停的需要。
机组停机后投入盘车,驱动汽轮机转子连续转动,防止因汽缸自然冷却造成上、下缸温差导致汽轮机转子弯曲;机组冲转前投入盘车,驱动汽轮机转子连续转动,防止因阀门漏汽和汽封送汽等因素造成的温差导致汽轮机转子弯曲,同时检查汽轮机转子是否已出现弯曲和动静部分是否有摩擦现象;较长时间的连续盘车可以消除因机组长期停运和存放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大轴非永久性弯曲。
下面以大唐丰润电厂2×300MW热电联产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盘车装置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改造。
1.汽轮机概况大唐丰润电厂2×300MW机组,配套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C250/N300-16.7/538/538/0.40型、亚临界蒸汽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二缸双排汽、单抽供热、凝汽式机组。
系统配置:一次再热与三级高压加热器(内置蒸汽冷却器),一级除氧器和三级低压加器组成七级回热系统,各级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
热网加热器加热汽源采用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五段抽汽)。
每台机组设置两台并联运行的热网加热器,两台机组的热网加热器串联运行。
每台机组由中压缸末级引出两根采暖抽汽管道,分别接至两台并联的热网加热器,以达到平衡两台热网加热器蒸汽参数的目的。
2.盘车装置工作原理盘车操作装置可以通过采取手动的方式来启动,也可以全在自动的方式下启动。
在润滑油压正常、顶轴油压正常和软启动器正常的外部允许盘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动盘车方式,只要TSI发出零转速信号到盘车控制柜,盘车控制柜的PLC在确认已收到零转速信号(通常,在收到稳定的零转速信号后会自动延时30秒左右才被系统确认),PLC系统将通过继电器使电磁阀带电,液压缸将带动执行机构使盘车齿轮靠向汽机大轴齿轮,并逐渐使之啮合。
300MW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模型及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题目300MW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模型及仿真分析二、研究背景火电厂在我国能源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其中,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是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对火电机组系统的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从而提高火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系统模型不够精确、辨识效率不高等。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精度,本研究拟探索300MW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模型及仿真分析方法。
三、研究内容1. 根据300MW火电机组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构建系统模型;2. 对火电机组系统进行系统辨识,获取系统动态特性参数;3. 基于辨识结果设计控制策略;4.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评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1. 系统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火电机组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系统模型;2. 系统辨识方法: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和系统辨识算法对火电机组系统进行辨识,获取系统参数;3. 系统控制方法:基于辨识结果设计控制策略,优化火电机组系统的运行效果;4. 仿真分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火电机组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化效果。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火电机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火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此外,研究结果也对火电机组的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获得300MW火电机组系统辨识模型,以及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本研究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和新设备被广泛用于电力公司。
近来,在火电厂中增加了300MW超临界设备的使用,且操作模式已开始切换为集控运行,集控运行现已成为电厂的主要操作模式。
必须对火电厂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但是在管理火电厂的运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类问题的发生会影响发电厂的可靠性。
因此应做出对应措施,以确保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标签: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问题;对策分析引言火电厂300MW集控运行就是对火电厂运行管理实行集中控制,这是相对于传统电厂机电炉独立运行控制来讲的。
具体就是一台发电机,配备一个锅炉与一个汽轮机,对这三个部分进行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对于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不负责,主要是对设备的布置检修,停运设备、运行生产等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设置有巡检员、机组长、值班员等对机组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的控制与监督,从集控运行情况来看,较好的提升了电厂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好保证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1火电厂300MW集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1再热汽温系统的控制相与基本温度控制相比,加热温度控制比较困难。
在某些火力发电厂中,可以通过降低水温来调节温度,既节省资金又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
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调节蒸汽温度,如回转燃烧器、气体循环、热空气注入等。
1.2压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当前国内多数火电厂均普遍使用的是直接能量平衡公式,特别是在主汽压力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从当前协调控制程序来看,其中使用的能量平衡系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在系统协调退出时,对压力进行控制的还是主要通过能量平衡公式基本理论来达到,压力系统为更好实现压力控制,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使用对炉膛中的煤炭量进行控制的方式,这对火电厂其他运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
1.3过热汽温系统控制过热汽温系统有精细调节及细微调节两种调节方法。
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冷态启动优化【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燃油、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及环保成本的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别阐述了辅机系统和主机系统启动优化的方式、效果和优缺点,以期减少启动准备时间,达到节能目的。
【关键词】辅机系统启动优化;主机系统启动优化0.引言胜利发电厂二期3、4号机组均为300MW燃煤机组,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试运投产,根据生产计划,在一般情况下燃煤发电机组每年都有1-3次启停。
对于辅机系统,如何在主机启动前减少高功率转机的能耗并保证启动准备工作的连续性;对于主机系统,如何有效地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并减少启动对机组寿命的影响,显然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基于此,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尽量减少系统改造的前提下,胜利发电厂二期运行部对4号机组的启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辅机系统的启动优化经过对系统设备的分析,我们认为:凝结水输送泵和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可以分别在机组启动准备过程中代替凝结水泵和电动给水泵为除氧器和锅炉上水,以降低电能消耗。
同时,在冷态启动过程中合理组织各系统的启动,也可以节约启动准备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1.1除氧器无凝结泵上水胜利发电厂二期4号机组凝结水系统配备两台NLT350-400型凝结水泵(电机为YLKK500-4型,额定功率1000KW)和一台6NB-6型凝结水输送泵(电机为Y 200L2-2型,额定功率37KW)。
传统的除氧器上水方式为单台凝结水泵上水。
优化方式:凝结水输送泵扬程为88m,由凝输泵出口至凝结水泵出口管道有凝结水系统注水管道及阀门,除氧器水箱标高为26m,经过对系统和设备的分析发现,凝结水输送泵完全具备向除氧器上水的条件。
优化效果:从凝结水系统注水到除氧器上水,直至汽轮机挂闸冲转前,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凝结水输送泵代替一台凝结水泵完成供水任务,节省了凝结水泵的耗电量(以上水过程6小时计算,采用凝结水泵需耗电2880Kwh,而采用凝输泵上水仅耗电150Kwh)。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火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发电形式之一,而300MW机组是火电厂中的重要设备。
在300MW机组的集控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火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本文将对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发电质量。
一、问题分析1. 控制系统老化火电厂300MW机组的集控系统是整个机组运行的大脑,它承担着监测、控制和保护等重要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逐渐老化,出现了各种故障和不稳定现象,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2. 监测数据不准确集控系统中的监测设备对机组各个部位的状态进行监测和采集数据,而部分监测设备存在灵敏度不高、精度不够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不够准确,无法及时反映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给运行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人机界面不友好集控系统的人机界面是运行人员与控制系统直接交互的窗口,而部分火电厂的300MW 机组集控系统人机界面设计不够人性化、操作逻辑不清晰,导致运行人员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误操作。
4. 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运行人员是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操作者和管理者,而部分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够高,对机组集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足,影响了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
二、对策分析1. 控制系统更新升级针对集控系统老化问题,火电厂应当进行控制系统的更新升级,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更换和升级,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2. 监测设备优化改进对于监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火电厂可以对监测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运行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和支撑。
3. 人机界面优化设计针对人机界面不友好的问题,火电厂应加强对集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和优化,使其布局合理、操作流程清晰,并且提供必要的操作提示和帮助,方便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电力需求也大幅增长,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承担着重要的发电任务。
在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以保障火电厂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供应。
一、问题分析1.设备老化: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系统中的很多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存在老化现象。
老化的设备不仅影响了集控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增加了故障的风险。
2.运行不稳定: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系统在运行中时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例如频繁的停机、自动控制失效等问题,这对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人为操作错误:集控系统的运行依赖于操作员的正确操作,而在实际情况中,人为操作错误是造成事故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4.技术更新不及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控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部分火电厂300MW机组的集控系统并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导致系统与时代脱节。
二、对策分析1.设备更新与升级:针对集控系统中存在的老化设备,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升级。
火电厂管理部门需要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针对老化的设备实施更换或者升级,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运行维护与保养:发电厂需要加强对集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例如定期的设备检查、润滑和清洁工作,及时的故障排除等。
通过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设备因老化而引起的故障,提高设备的生命周期。
3.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对集控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人为操作错误造成的事故和故障。
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和制度,规范操作员的行为,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4.技术更新与应用:火电厂300MW机组的集控系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应用。
管理部门需要关注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积极引入先进的集控技术和设备,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结论通过对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向。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火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对策,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一、问题分析:1、机组运行稳定性差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闪停、部分负荷运行出现振荡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影响机组正常生产,还有可能对电网产生影响,降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设备故障率高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对机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机组设备复杂,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设备故障率较高。
3、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机组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水平低下的操作人员容易导致机组闪停、振荡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机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监测机组运行状态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机组集控运行中,缺乏完善的监测手段,无法充分了解机组运行状态,难以及时发现机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对策分析:1、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障机组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机组生产的高效稳定。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机组生产的关键因素,机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需要有技术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保障。
因此,应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机组生产的应变能力。
3、完善监测手段完善监测手段是保障机组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加强对机组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机组异常情况,提升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信息沟通在机组集控运行中,加强信息沟通,分析机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提升机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应加强与上下游部门的沟通,形成协同合作机制,保障机组生产的高效稳定。
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火电厂是一种燃煤或燃气等燃料作为能源的发电厂,是我国目前电力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机组集控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对电厂机组进行监控和控制,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运行中,300MW机组集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系统稳定性不足300MW机组集控系统在长期运行中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即系统容易出现死机、崩溃等故障情况,导致机组停机,影响了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控制精度不高集控系统的控制精度不高,不能对机组进行精准的控制和调节,使得机组运行参数偏离设定值,影响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电力质量。
3. 报警系统不够灵敏报警系统对机组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反应不够及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问题加大,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对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1. 提升系统稳定性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增加冗余功能、优化系统设计、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死机、崩溃等故障的发生。
3. 加强报警系统优化报警系统的设置,增加报警监测点,提高报警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机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结论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系统的运行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只有不断地优化和改进集控系统,提高系统稳定性、控制精度和报警系统的灵敏度,才能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电力质量。
还需要加强对集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集控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火电厂300MW机组集控系统能够得到持续的改进和完善,成为电厂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
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汽轮机的系统、结构等不断改善,逐渐向大容量发展。
若机组设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故障,则会降低其预期功能,降低其经济性,甚至对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所以,机组经济性性和安全性具有密切关系,只有确保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其经济性。
文章主要对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火力发电比例非常大。
大部分火力发电机组投入生产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也节省了自然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投资成本。
对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的是发电对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发电技术。
只有确保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其生产的经济效益。
由于机组热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彼此互相影响,对机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其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1 30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方法简介对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性能、热力系统性能等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可以对机组循环中的各项热力参数、流量平衡性等有充分的了解,利于机组各项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目前采用的热力系统经济计算方法比较多,比如常规热平衡法、循环函数法、矩阵法以及等效热降法等。
1.1 常规热平衡法此方法应用比较广泛,是采用流量平衡与能量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主要用两种方法,即并联、串联。
常规热平衡发电原因是以物质平衡关系为基础,通过对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展开计算,可以计算出研究对象的N个热量平衡式、流量方程式,从而获得N+1个流量值,并根据得到的系统水、蒸汽的流量值、参数值,用吸热方程进行计算,就能获得系统热经济性指标。
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方便,但要根据系统变化不断变化,适用性比较差。
摘要本设计中,通过学习节能理论拟定原则性热力系统;采用常规热平衡计算方法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在安全、可靠及力求降低电厂投资的前提下,进行辅助设备及管道的选择;最终拟定出全面性热力系统并绘制出各局部及全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本次设计,理论基础坚实,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可作为其它电厂热机部分设计的参考。
Abstract:In this design, the principle thermal power system is worked out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ave energy theory; adopting thermal equilibrium computational method to carry on the thermal economy analyses; being living the security and dependability and doing my best to cut down the electric power plant investment, carrying on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the pipes selection; finally working out the overall heating power system and drawing out the overall thermal power plant diagram. Because theory base is solid, the data source is real and dependable, the design may be the reference to the else thermal power plants as designing the heat engine section.关键词:原则性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辅助设备选择管道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Keyword:Principle thermal power system Thermal economy analysis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Pipes calculationOverall thermal power system前言近10多年来,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大型发电机组在我国日益普及,由于300MW 火力发电机组具有容量大、参数高、能耗低、可靠性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而且已逐渐成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型。
300MW引进技术CFB锅炉风系统情况介绍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俞建云自从20世纪80年代,CFB锅炉技术商业化过程中显示出其优良的环境排放特性,其污染控制成本是目前其它技术无法匹敌的,国电小龙潭发电厂三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因燃用当地低发热量、高硫份和高灰份的褐煤,锅炉选用了当前先进的CFB锅炉,所用技术为我国引进的法国ALSTOM技术,该工程自2005年4月30日开工建设。
2006年11月25日8号机组开始启动,12月21日通过168满负荷试运行投产,7号机组于2007年5月29日通过168满负荷试运行投产;到2007年7月31日24:00止,8号机组运行:3754小时,7号机组运行:1184小时,两机组共发电1093050MWh。
一锅炉简介锅炉本体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7.4-M80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锅炉系亚临界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半露天岛式布置。
锅炉主要是由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形回料阀、外置床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
锅炉启动方式为床下床上联合点火,床下启动燃烧器2台,油枪4支,为压缩空气雾化;床上油枪8支,为蒸汽雾化油枪。
锅炉排渣为锥形阀控制侧墙排渣,冷渣器采用风水联合冷却。
过热系统调温方式为喷水减温,共布置三级;再热系统调温方式为外置床减温,并布置一级事故喷水减温。
炉膛宽度15.051m,深度14.703m,高度35.5m。
锅炉采用全密封结构。
设计煤种为小龙潭褐煤,原煤采用两级破碎机破碎系统制备,原煤破碎后进入炉前煤仓。
破碎后的细煤粒通过两级给煤机送入炉膛燃烧,锅炉采用六点给煤,燃料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实现炉内脱硫。
锅炉燃烧侧主要由裤衩形双水冷布风板结构的炉膛、四个直径8.25米的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非机械型单路自平衡式回料阀、对称布置的4台外置式换热器、尾部对流烟道、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冷渣器等7大部分组成。
锅炉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膜式水冷壁单段蒸发系统。
2Q!Q理Q:至三Ch i n a N ew Teeh nol ogi∞and Pm du c协工业技术.300M W,循环流化床热控测量元件和设备安装、调试中的不足和改进卢光玉(云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责任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231)摘要:在云南省开远市小龙潭2x300M W循环流化床锅炉(C FB)燃煤火电机组,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技术,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监控均在D CS中实现,采用D CS控制系统,在热控测量元件和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的地方,为了便于运行和检修方便,在不影响测量元件的整体测量功能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经过运行和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对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也为机组带来了效益。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热控元件;改进1锅炉一、二次风流量测量装置的改进锅炉热一、二次风流量装置采用的是V R B文丘里型的流量测量装置,因流量测量装置内的测量孔非常小,易被堵塞,不能正常测量,导致自动不能投入,通过增加吹扫装置,对流量测量装置经常进行吹扫保持畅通,长时间运行效果很好。
云南开远大唐电厂采用2x300M W机组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热一、二次风流量测量装置采用机翼式的,不存在易被堵塞的问题,在设计时建议采用机翼式的流量测量装置。
2稀油润滑油站定值过低和流量开关可靠性差问题2.1一、二次风机。
高压流化风机稀油润滑油站存在主泵运行时,当油压低于0.15M Pa,自启动备用泵,油压高于0.2M P a备用泵自停,当油压低于0.15M pa时备用泵电机又自启动,监理建议适当提高油压的差压值,来控制备用泵电机频繁启动的问题。
厂家由于没有考虑稀油润滑油站装置和D C S的接口,单独利用PLC就地控制.控制室C R T上不能进行远方操作和监视,经过现场研究决定增加中间继电器来完成C R T上的操作和监视(增加启、停和油位高和低、油温高、油差压高的信号),解决了油站装置和D C S的接口的问题。
300MW机组热力局部系统结构优化分析研究作者:王微朋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4期【摘要】给水回热系统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的连接布置方式和运行状况的优劣对机组热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从经济角度而言,设备的效率以及系统的整体完善程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同类型机组的改造经验,对热力系统的参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机组的热力系统,对提高装置热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回热系统低加疏水冷却的不同布置位置进行计算和比较,选择最优的布置位置,以提高机组热经济性。
【关键词】给水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疏水冷却器;热经济性0 引言凝结水流经回热系统被加热的程度与加热器的抽汽压力和温度、加热器的结构布置方式等因素有关。
而低压加热器疏水的连接方式直接影响整个热力循环的状态,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
所以低压加热器有无疏水冷却器对整个机组的装置效率、汽耗率都有影响,所以本文进一步探讨不同级的低压加热器安装疏水冷却器后效率是否提高的一样。
目前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力系统性能分析方法有循环函数法、等效焓将法。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分析方法有熵分析方法,热经济学分析方法等。
本文采用等效焓将法对已选定的热力系统进行计算。
等效热降法理论是以保持蒸汽流量不变,且已知新蒸汽参数、再热参数以及各抽汽参数等为前提,且不考虑汽轮机膨胀过程线的变化。
其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但其优点在于不仅适用于整体热力系统的计算,而且适用于局部热力系统定量计算。
等效热降法是21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热工理论,是热力系统计算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
它在热系统局部变化的定量分析中,具有简捷、方便和准确的特点。
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在电厂热力系统定量分析中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
热力系统的热平衡计算,对于火电厂的设计、运行及技术改造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常规热平衡法因计算工作量太大,难于满足这些日常计算的要求,因而需要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计算方法.等效热降法以其特有的优点被广泛采用。
300 MW 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计算分析
孙轶卿;朱小花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
【年(卷),期】2008(26)6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典型的300 MW机组的热力系统特点,全面阐述了原则性热力系统简捷计算过程,并应用通用矩阵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得到了标称工况下的各项热经济性指标,验证了矩阵法的简单性、准确性,可为正确运用简捷计算法和矩阵法分析热力系统经济性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5-8)
【作者】孙轶卿;朱小花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1.4
【相关文献】
1.电厂200MW机组热力系统运行热经济性分析研究 [J], 胡志刚
2.10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改进热经济性分析 [J], 吴凯槟;杨江山;彭旭东;朱振辉;李海周
3.国产与引进型300 MW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J], 黄锦涛;刘齐寿;孙实文
4.国产200M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计算和分析 [J], 张国梁;信丽丽
5.125 MW 机组热力系统改造对整机热经济性的影响 [J], 赵伶玲;周强泰;吕震中;王培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