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上册 原地侧面投掷垒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重点,从培养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实际出发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水平二投掷容主要是自然挥臂、自然投掷的基础上发展的。
投掷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项以上肢运动为主,结合下肢协调配合的一项身体活动。
本课的主教材是《原地侧向投掷垒球》,通过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培养学生正确的投掷姿势;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转折期,此时身体开始发育,但力量素质和身体控制能力相对较差。
学生在第一课时《持轻物投远》已经学过肩上屈肘的正面投掷方法,有一定的投掷能力,但技能较差。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并乐于展示所学的投掷动作;2.运动技能:能说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动作要领,初步掌握持球和掷球的动作方法,做到挥臂快、出手角度正确;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实现展示自我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动作要领1、垒球握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自然分开抓握球体,小指弯曲贴在球的下部,掌心不触球。
2、投掷方法:身体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右手持垒球,向右侧引臂至于肩平,左臂自然屈于胸前;同时,右腿弯曲,身体重心落于右腿,左腿自然伸直,上体略向右倾斜;然后,由腿蹬地、转髋、挺胸,身体左转,重心前移,上体向前鞭打,挥臂将垒球经肩上迅速投出。
口诀:右臂举球肘离肩,快速鞭打是关键;把握角度快出手,脚不踩线才成功。
小学体育《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体育《原地投掷垒球》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发扬相互团结帮助的合作精神,知道体育课是集体性活动,能够做到配合与听从组长的指挥,在练习中积极进取,勇于自我表现。
学习内容:原地侧面投掷垒球重点:蹬转有力,挥臂快速。
难点:蹬转与挥臂动作衔接连贯协调。
学习步骤:自主活动、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学做解放军,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的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铃儿响叮当集体舞练习(练习中,无固定队型,同学间可以相互自由组合,可以创编动作,只要能够跟上节拍)。
3、带领学生进行专相准备活动练习。
学生活动:1、精神饱满,认真进行学做解放军练习。
2、积极与自己的同伴密切配合,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和创编动作,对自己所在组的合作练习感到满意。
组织: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蹬转有力,挥臂快速。
难点:蹬转与挥臂动作衔接连贯协调。
教师活动:1、讲解示范投掷动作的方法要求,强调蹬转和挥臂间的协调衔接,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2、组织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投掷练习,提示在练习中能够发扬互相帮助合作的集体精神。
3、集中学生,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提示,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投掷练习,选出班级表现最好的几名学生,最后选出我们的投掷大王。
学生活动:1、细心观察聆听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2、各组学生积极听从组长的指挥,相互间发扬团结合作的良好作风,展示自己的投掷技能。
3、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
集体练习中,敢于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投掷本领。
教师活动:总评此次课上投掷练习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活动:总结自己的得失,对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感到愉悦。
小学体育与健康《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轻物》教案投掷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的灵活度。
在投掷项目中,原地侧向投掷是一项基础技术,它可以通过垒球训练来加深学生对原地侧向投掷的理解和掌握。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轻物》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地侧向投掷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动作技巧。
3. 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力度。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投掷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投掷姿势和动作技巧的正确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垒球场地或者室内空间。
2. 大、中、小大小球。
3. 斗笠或者其他标记物。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做操等,以准备身体。
2. 技术演示和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动作技巧,并解释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电子设备展示投掷的示范视频,以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3. 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不同大小的球。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进行投掷练习,同时要强调投掷的准确性和力度。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观察和交流来互相帮助和改进。
4. 游戏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垒球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将斗笠或者其他标记物放在场地不同位置,学生按照指定的投掷姿势和动作技巧进行投掷,目标是将球准确地投掷到标记物的位置。
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来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投掷表现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提醒。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高难度的投掷动作,例如跨步投掷等,以激发学生继续投掷训练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投掷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种类的投掷项目,丰富学生的投掷经验。
2019-2020年三年级体育上册原地侧面投掷垒球教案第 28 课时授课记录: / / /学习阶段:水平二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发扬相互团结帮助的合作精神,知道体育课是集体性活动,能够做到配合与听从组长的指挥,在练习中积极进取,勇于自我表现。
学习内容:原地侧面投掷垒球学习步骤: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学做解放军,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的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铃儿响叮当集体舞练习(练习中,无固定队型,同学间可以相互自由组合,可以创编动作,只要能够跟上节拍)。
3、带领学生进行专相准备活动练习。
学生活动:1、精神饱满,认真进行学做解放军练习。
2、积极与自己的同伴密切配合,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和创编动作,对自己所在组的合作练习感到满意。
组织:如图: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蹬转有力,挥臂快速。
难点:蹬转与挥臂动作衔接连贯协调。
教师活动:1、讲解示范投掷动作的方法要求,强调蹬转和挥臂间的协调衔接,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2、组织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投掷练习,提示在练习中能够发扬互相帮助合作的集体精神。
3、集中学生,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提示,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投掷练习,选出班级表现最好的几名学生,最后选出我们的投掷大王。
学生活动:1.细心观察聆听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2.各组学生积极听从组长的指挥,相互间发扬团结合作的良好作风,展示自己的投掷技能。
3.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
集体练习中,敢于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投掷本领。
教师活动:总评此次课上投掷练习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活动:总结自己的得失,对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感到愉悦。
组织:各组成一列横队,在固定的位置上练习;后成四列横队大集体练习。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教师活动:打开录音机,提示学生自由自在地模仿各种会飞的动物、昆虫、和飞机等的练习。
三年级原地投掷垒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原地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包括握球、预备姿势、发力顺序等。
- 大部分学生(80%以上)能初步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基本动作,少数学生(60%左右)能较标准地完成动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垒球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正确的握球方法和发力顺序(从下肢蹬地、转髋、挺胸、挥臂到最后拨指将球投出)。
2. 教学难点。
- 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尤其是在投掷过程中如何将下肢的力量有效地传递到上肢。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示范法。
- 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解和标准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地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
2. 分解练习法。
- 将完整的动作分解为几个部分,如握球、预备姿势、蹬地转髋、挥臂等,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部分的动作。
3. 游戏竞赛法。
- 通过组织游戏和竞赛,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1. 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
-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 安排见习生。
2. 准备部分(7分钟)- 慢跑热身。
- 围绕操场慢跑2圈(约400米),保持队伍整齐,速度适中。
- 专项准备活动。
- 头部运动:双手叉腰,头部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各4个八拍。
- 肩部运动:双手搭肩,以肩为轴,前后转动各4个八拍。
- 扩胸运动:双手握拳,扩胸4个八拍。
- 腰部运动:双手叉腰,腰部左右转动各4个八拍。
- 膝关节运动:双手扶膝,膝关节屈伸4个八拍。
- 手腕踝关节运动:双手十指交叉,转动手腕,同时脚踝关节内外翻转动,各4个八拍。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原地侧面投掷垒球原地侧面投掷垒球学习目的:能够在练习中互相合作,互帮互助,仔细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
学习内容:原地侧面投掷垒球学习步骤:一、情景导入老师活动:1.组织学生队列常规练习。
2.提示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见过那些会飞的昆虫和东西,并让学生尽情想象,自由模仿他们的翱翔动作。
3.率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练习,使学生知道各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并能够记住,以后在没有教师的率领下自己会做(提示下一次由学生来率领大家共同来练习)。
学生活动:1.集中注意力,仔细进行队列队型练习。
2.虚心学习知道各节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
3.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形象逼真地模仿各种翱翔动作。
组织:队列练习时四路纵队,模仿练习时无固定队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蹬地转体动作的身体体验难点:蹬地转体与快速挥臂间的较好衔接老师活动:1.教师先率领学生分解动作(重点体验蹬地转体有力),然后再把动作连接起来徒手练习。
2. 组织小组长率领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持球投掷练习,强调练习时一定要共同去捡球,投掷方式由组长和同学磋商决定。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标准动作,对投掷动作质量比较差的同学,热心帮助,并给予积极的鼓舞。
学生活动:1.仔细重复练习,细心领会蹬地转体动作,能够做到和同伴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2.积极配合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练习中发扬互帮互助和互相激励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3.虚心向同学和教师学习,不断改良自己的动作,提高自己的投掷水平。
组织:三总结归纳经验、展示技能老师活动:1.老师通过询问了解学生对该次课技术的掌握情况,并组织学生在跑道线上进行自我的立定跳远练习。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答复教师的问习题并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到自由分散练习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垒球36个。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投掷能力,提高投掷垒球的动作技巧。
3. 增强学生的上肢、腰腹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
2. 投掷垒球的练习方法与训练技巧。
3. 投掷垒球比赛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投掷垒球的用力顺序、投掷角度和投掷力度。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投掷练习,如抛掷实心球、投掷沙包等,以提高学生的投掷感觉。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2.1 讲解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用力顺序、投掷角度等。
2.2 示范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练习与指导(10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2 设置一定距离的目标,让学生投掷垒球,培养投掷准确性。
4. 训练与提高(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投掷垒球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4.2 对学生的投掷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
5. 结束与总结(5分钟)5.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5.2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观察学生在投掷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水平。
3. 收集学生的训练建议和反馈,优化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投掷垒球器材:足够数量的垒球。
2. 测量工具:测量投掷距离的卷尺或测距仪。
3. 安全器材:护具(如护腕、护腿)和防护网。
4. 训练场地:开阔的投掷场地,确保训练安全。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投掷练习,互相观摩、交流。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体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教法,让单调乏味的教材,变得丰富有趣,充分给予学生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是水平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
练习投掷垒球起能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等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
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玩,是他们的优点。
但他们对技术动作认知比较粗浅,无意注意较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以游戏化的形式、多变的内容促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
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体验、创想和感受。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了解“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并能积极参与各种练习。
2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的诱导性练习,使70%的学生学投掷垒球的的动作,使学生掌握蹬地、转体、挥臂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上下肢的力量素质。
3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学习,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练习,不断进取,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最后用力阶段挥臂鞭甩动作4 、难点: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发力以及出手高度。
执教教师: 班级: 人数: 课次:1时间:。
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垒球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水平的技能,才能够在场上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而对于训练垒球技能来说,原地侧向投掷可谓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
原地侧向投掷不仅可以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投掷的准确度和力度,还可以帮助运动员锻炼核心肌肉、增强平衡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训练计划教案,希望对广大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有所帮助。
一、训练目标1.提高运动员的投掷准确度和力度;2.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3.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训练工具1.垒球;2.投掷靶;3.计时器。
三、训练内容1.基本投掷在训练开始前,先练习基本的投掷姿势,包括脚步姿势、身体姿势、手臂和手腕动作等,确保投掷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原地侧向投掷将投掷靶放在离距离投掷者3米左右的位置,开始进行原地侧向投掷的练习。
运动员侧立于投掷靶的一侧,将身体重心转移到腿上,另一只手拿着垒球做好投掷准备。
在指令下,运动员要尽快将身体重心向另一侧转移,同时用另一只手投掷垒球,击中投掷靶。
每组训练10次,每次间隔1分钟,共进行3组。
3.加强训练在原地侧向投掷的基础上,增加训练难度。
手持重物,在投掷时进行增重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投掷靶移动的情况下进行投掷训练,增强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
四、训练注意事项1.每次训练前必须进行热身运动,并逐渐增加强度。
2.在进行投掷训练时,要注意保护手肘,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受伤。
3.在练习投掷姿势和步法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技巧,以保证投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投掷训练同样需要休息和恢复,以避免过度疲劳。
五、总结原地侧向投掷是垒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项目,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投掷准确性和力度,同时还能锻炼核心肌肉、增强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
但是,训练时要注意安全和技巧,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以上是我的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训练计划教案分享,希望对广大垒球爱好者和教练员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垒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强!。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多用游戏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玩”中“学”,在“玩“中“乐”。
在练习中尽可能的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体验、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使学生身心及社会适应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学分析:投掷在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学生的灵敏、协调性和力量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先用投掷纸飞机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再由纸飞机变纸团练习正面屈肘过肩投掷动作。
最后过度到侧向投掷垒球,由易到难的教学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侧向投掷动作。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延续时间不长,喜欢在户外做游戏和玩耍,认知和技能尚处于中低水平,团结协作意识不强。
但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模仿能力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把这一节课细化为四个学习领域目标:1、运动机能目标:引导95%以上的学生学会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要领。
2、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和上肢力量。
3、心里健康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体验玩的乐趣。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肩上屈肘蹬地转体挥臂过肩难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六、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我探究及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在学法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放纸飞机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和体会投掷的基本动作,再通过垒球教学,学生自主尝试——观察感悟——师生互动——练习巩固——展示提高,使本课的重、难点得到解决,并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垒球运动规则,掌握垒球基本技术;2.能熟练进行原地侧向投掷,提高球路准确度;3.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垒球运动规则;2.垒球基本技术;3.原地侧向投掷技术。
2. 教学难点1.原地侧向投掷技术;2.控制力和准确度的平衡。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1.垒球运动规则的介绍;2.垒球基本技术的讲解;3.原地侧向投掷技术的练习。
2. 教学过程2.1 引入垒球是一项集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它既注重个人技术,也要求团队协作。
今天我们将学习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原地侧向投掷技术。
2.2 学习垒球运动规则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垒球运动规则,包括球员位置、场地布局、进攻和防守等方面,同时结合图示进行解析。
2.3 垒球基本技术的讲解1.投球手势:掌握正确的握球技巧,手指分别分位,小臂自然放松,手腕向后撤,投球时手腕向前发力,完成投球动作;2.接球姿势:双膝微曲,身体往后坐,手臂向前伸展,手掌翘起,以保持稳定。
3.过垒姿势:当球员跑向前方垒时,应迅速减速,直视球垒位置,当接近垒前1.5-2米时,脚步迅速着地抬起脚,保持平衡,后动脚向前垫垒。
2.4 原地侧向投掷技术的练习1.投球手势练习。
每位学生站在场地中央,固定脚步,利用壁球练习投球手势。
2.投球准确度练习。
在场地中心放置上方帆布作为靶标,每组三人,进行投球练习,奇数学生上场投球,另两位同学做接球和打垒。
完成三轮比赛,第一组完成的同学获胜。
3.组合训练。
两组比赛,每组由7名球员组成,场地根据垒球比赛规则画好4个垒,分别为一、二、三垒和本垒。
在比赛中,每个队员轮流进行投球、接球和打垒。
四、教学方式和方法1. 教学方式主要以示范讲解、练习演示和同学间配合为主要方式,倡导师生互动、互相学习,加强合作、促进发展。
2. 教学方法因学生年龄较小,侧重于活动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图示、视频例子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讲解和演示。
原地侧面投掷垒球
第 28 课时授课记录: / / /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发扬相互团结帮助的合作精神,知道体育课是集体性活动,能够做到配合与听从组长的指挥,在练习中积极进取,勇于自我表现。
学习内容:原地侧面投掷垒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学做解放军,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的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铃儿响叮当集体舞练习(练习中,无固定队型,同学间可以相
互自由组合,可以创编动作,只要能够跟上节拍)。
3、带领学生进行专相准备活动练习。
学生活动:1、精神饱满,认真进行学做解放军练习。
2、积极与自己的同伴密切配合,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和创编动作,对
自己所在组的合作练习感到满意。
组织:如图: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蹬转有力,挥臂快速。
难点:蹬转与挥臂动作衔接连贯协调。
教师活动:1、讲解示范投掷动作的方法要求,强调蹬转和挥臂间的协调衔接,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2、组织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投掷练习,提示在练习中能
够发扬互相帮助合作的集体精神。
3、集中学生,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提示,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投
掷练习,选出班级表现最好的几名学生,最后选出我们的投掷大王。
学生活动:1.细心观察聆听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2.各组学生积极听从组长的指挥,相互间发扬团结合作的良好作风,展示自己
的投掷技能。
3.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
集体练习中,敢于自我表现,充
分展示自己的投掷本领。
教师活动:总评此次课上投掷练习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活动:总结自己的得失,对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感到愉悦。
组织:各组成一列横队,在固定的位置上练习;后成四列横队大集体练习。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打开录音机,提示学生自由自在地模仿各种会飞的动物、昆虫、和飞机等的练习。
学生活动:跟随音乐自由自在练习和翱翔,充分放松自己。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垒球36个、录音机一台
课后小结:
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积极进行练习,在最后老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价,学生有下次会做的更好的心理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