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最新版本规划图(高清)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2
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月亮湾还建小区一期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批前公示(2020)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补办月亮湾还建小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该项目位于人民路以北、霁月巷以西,分南、北两个地块,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取得该宗出让用地的不动产权证。
依据该项目的竣工图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由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
经审核,北地块拟许可6栋7层还建楼,1-6#楼竣工建筑面积为15485平方米;在5#楼底层配建152平方米的物业管理用房及16平方米的门卫房、在6#底层配建364平方米社区文体。
另南地块拟许可1栋7层还建楼及一所配电房,规划总建筑面积为3574平方米,其中7#楼竣工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拟增设配电房建筑面积为74平方米;在7#楼底层配建34平方米公厕及127平方米的物业管理用房。
在北地块布置38辆停车位,南地块布置29辆停车位。
1#楼退西侧、北侧用地界限,2#楼退让北侧用地界限,3#楼退让西侧用地界限、4#楼退让东侧用地界限、5#楼退让西侧用地界限、6#退让东侧、南侧用地界限均不符合技术规定要求;1#楼与3#楼、2#楼与4#楼、3#楼与4#楼、3#楼与5#楼、4#楼与6#楼、5#楼与6#楼、4#楼与东侧现状住宅楼、6#楼与东侧现状住宅楼间间距均不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经日照分析,该项目对外共计34房屋存在日照影响,其中8#楼有7套、10#楼有6套、11#楼有10套、14#楼教学楼有9套、西侧13#楼及北侧12#楼均有日照影响;对内1#楼有1套、2#楼有5套日照影响,建设单位需处理好相邻关系后再办理相关手续(详见日照分析图、间距分析图)。
依据市政府专题会议要求,该项目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按现状补办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外立面整改及加建电梯汉江国投承诺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改。
根据住建部建规(2013)166号《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及襄阳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的相关规定,现对该项目进行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襄阳市定中街改造工程定中街(解放路~沿江大道)沉井、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湖北清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襄阳市定中街改造工程定中街(解放路~沿江大道)工程项目部2020年07月10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述 (1)2.2工程地质概况 (2)2.3基槽概况 (2)2.4 基槽支护 (2)3、管理目标 (3)3.1质量目标 (3)3.2进度目标 (3)3.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3)3.4环境目标 (4)3.5文明施工 (4)4、总体施工部署 (4)4.1总体施工方案 (4)4.2施工任务划分 (4)4.3工期安排 (5)4.4 施工场地平面图布置 (5)5、项目组织机构 (5)6、施工准备 (6)6.1 技术准备 (6)6.2 人员准备 (7)6.3 生产准备 (8)6.4 物资准备 (9)6.5 机械设备 (9)7、主要施工方案 (10)7.1 沉井制作及下沉 (10)7.1.4.1沉井基坑开挖 (11)7.1.4.2垫层施工 (11)7.1.4.3沉井制作 (12)7.1.4.4沉井下沉 (14)7.1.4.5沉井封底 (16)7.1.4.6 底板制作 (16)7.1.4.7 沉井施工计算 (16)7.1.4.8顶管准备工作 (18)7.1.4.9管道顶进 (19)7.1.5.1泥浆置换 (24)7.1.5.2顶管完后洞口止水加固 (24)7.2 顶管施工工艺 (25)7.3 顶管设备安装方案 (28)7.4顶管施工方案 (32)7.5 管材及接口形式 (40)7.6开挖段检查井 (40)7.7管道闭水试验 (43)7.8道路路面及绿化恢复 (44)8、施工进度安排 (44)9、资源配置 (44)9.1拟投入的主要材料计划 (44)9.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45)9.3劳动力安排计划 (46)10、特殊工序的管理措施 (48)10.1特殊工序的界定 (48)10.2特殊工序的监控 (48)11、施工技术措施 (49)11.1施工监测 (49)1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0)11.3重要环节施工质量措施 (55)11.4安全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56)11.5防汛及雨季施工措施 (60)11.6环境保护措施 (60)11.7文明施工措施 (61)襄阳市定中街改造工程定中街(解放路~沿江大道)1、编制依据1.1襄阳市定中街改造工程定中街(解放路~沿江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1.2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及纵、横断面测量资料;1.3襄阳市规划局提供的道路红线图、拆迁红线图。
襄阳学区规划地图之高新区中小学划片先看状元府的:3.骆台小学南部边界:邓城大道东至团山大道,西至卧龙大道。
北部边界:仇家沟东至团山大道,西至卧龙大道。
东部边界:团山大道南至邓城大道,北至仇家沟。
西部边界:卧龙大道南至邓城大道,北至仇家沟。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9.市二十七中初中部南部边界:邓城大道东至小清河,西至汉江北路;沿汉江北路南至追日路,沿追日路东至长虹北路,沿长虹北路南至大吕沟,沿大吕沟西北至汉江北路。
北、东部边界:沿小清河向西北至襄荆高速、向东南至邓城大道。
西部边界:汉江北路南至大吕沟,北至中原西路,中原西路至普陀沟,沿普陀沟向西北至邓城大道;沿邓城大道西至襄荆高速(G55),沿襄荆高速北至小清河。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 襄阳状元府业主沟通 3352899481.黄家小学片区1南部边界:中原西路东至地矿小区西南角,西至汉江北路。
北部边界:邓城大道东至汉江北路,西至襄阳五中西围墙西北角。
东部边界:地矿小区西围墙南至中原西路,北至江山南路;沿江山南路向西至航宇路口,沿航宇路向北至追日路口,沿追日路向西至汉江北路口,沿汉江北路至邓城大道。
西部边界:汉江北路南至中原西路和普陀沟至汇处,沿普陀沟向西北至邓城遗址南门外,沿遗址南门外护城河向东至卧龙大道,沿卧龙大道向北至邓曼路口,沿邓曼路东至新五中西边界,沿新五中西边界北至邓城大道口。
2.黄家小学片区2区城内(南部边界:大吕沟东至长虹北路,西至汉江北路。
北部边界:七里河西路东至长虹北路,西至汉江北路。
东部边界:长虹北路南至大吕沟,北至七里河西路。
西部边界:汉江北路南至大吕沟,北至七里河西路)除航空花园小区、航天花园小区、原调味品市场以外的部分。
4.东风中学小学部招收东风公司在襄阳的正式职工适龄子女,以及东风汽车大道以东、富康大道以北、奔驰大道(襄新公路)以西、东风基地8号路及东风公司新区商住楼北围墙以南之间片区居民的适龄子女。
2018-2030年襄阳城区总体规划中心一体:中部都市核心板块,有襄阳中心城区、南漳、宜城构成一核(襄阳都市核心)两成(南漳、宜城两座新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东西两翼:西部以河谷组合城市为核心、东部以枣阳为核心形成两翼发展板块。
五轴放射:强调轴带对都市区城功能合组织作用。
襄-枣、襄-谷轴带:都市区产业与中心功能综合发展轴。
襄-南轴带:扩展腹地的区域联系功能轴。
襄-宜轴带:以生活居住,休息旅游功能为主的都是区生活功能扩展轴。
襄-南-保轴带:以文化旅游、生态游憩功能为主的都市区生态旅游功能扩展轴。
门户枢纽:鄂渝陕豫地区门户型综合交通城市。
产业高地:鄂渝陕豫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工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
五轴放射:国家重要的物流中心、鄂渝陕豫地区的产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综合中心。
服务中心:国家级文化名城、文化创新与生态宜居城市。
文化宜居:扩展腹地的区域联系功能轴。
规划至205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将达到38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387平方公里。
按照15-25平方公里、15万-25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19个主题功能区,各功能区配备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城区周边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九大产业园区。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两轴三环九放射”的骨架路网东西轴线为:鄂渝陕豫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工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
南北轴线为:国家重要的物流中心、鄂渝陕豫地区的产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综合中心。
其中内环线全长44公里,围合面积124平方公里;中环线全长70公里,围合面积294平方公里;外环线全长106公里,围合面积702平方公里。
本区规划范围北到大庆路,南至汉江,东临丹江路,西靠长虹路,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滨水活力的市级商贸中心,多元素、多文化的特色休闲区,历史文化复兴的特色居住区。
结构功能:一心:活力中心——人民广场地段。
两轴:炮铺街商业发展轴、滨水活力发展轴。
襄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提高产业链创新要素供给水平,全面赋能产业链迈向创新链和价值链中高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按照“整体统筹、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核一带多极”的创新空间格局。
突出一核引领创新。
发挥襄阳高新区科技创新、襄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打造创新驱动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生态科技新城,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推动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创业,大力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加快布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推进襄阳自贸片区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在高层次人才国际流动、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供示范。
到2025年,襄阳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力争进入第一方阵。
强化一带创新联动。
构建科技创新示范带,连接襄阳科技城、东津科教融合创新中心、襄阳大学城等主要科创节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创新要素快速流动通道。
高标准建设襄阳科技城,完善中试产业园功能,着力建设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打造总部研发创新区、孵化加速区和产业升级引领区。
高起点谋划东津科教城,面向全国引进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二期等建设,打造高能级科教融合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用地·建筑工程专项)襄阳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使城市规划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配置城市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体现襄阳特色,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襄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制定、实施及监督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定,本市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在襄城旧城区,樊城旧城区,其它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控制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制定、实施及监督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还应符合其相关规定。
应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在规划编制中应有专章进行文化特色分析,在项目审批中予以落实。
第三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建筑规模大于3万平方米或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同时建设单位在规划报建时应当提交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比选。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符合规划条件或详细规划要求。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含地下建筑);2、建筑方案效果图(正立面图、鸟瞰图);3、建筑工程施工图(平、立、剖图);4、建筑方案中的总平面图和效果图数据应与三维审批系统相兼容,要求如下:①提交AutoCAD软件的DWG格式或DXF的矢量数据文件。
②提交3DMax软件的MAX格式数据,并满足《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 157—2010)。
提交的三维模型数据应包含建筑物、道路、地形、铺地、绿化、小品、附属物等,以及相应物体的贴图材质数据(贴图采用JPG格式、透明贴图采用TGA格式)。
③坐标系统采用我局提供的地形图系统。
第四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
a 交通建设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 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貿纲要泸)提出,到2025年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年,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 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同时《纲要》提出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其中,安康(襄阳)-合肥铁路作为长三角高品 质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纲要》,该铁路横跨陕、鄂、豫、皖四省七市,沟通西北、西南、鄂 西北、豫南与长三角地区,涉及范围土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 400万人,辐射范围广,服务 人□多,是徐兰和沿江铁路通道之间的高铁便捷新通道。
为争取将该线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应系统研究 安康至合肥高铁的功能定位、建设必要性、技术标准、宏观走向及枢纽引入方案。
一、区域路网衔接关系研究1.区域路网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三五”现代化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及相关省市城际铁路网规划,区域规划高速铁路包括沿江高铁通道合肥至武 汉段、武汉至宜昌段、京港(台)高铁通道阜阳至黄岗 段、呼南高铁通道襄阳至常德段以及西十高铁等。
2.区域路网衔接关系及径路分析结合区域路网规划(如图1所示),为充分利用既 有铁路优质资源,节省投资,安康至合肥高铁规划自陕 西安康,新建安康至十堰段,利用既有武十高铁中十堰至襄阳段,新建襄阳至六安(金寨)段,利用规划建设的 沿江高铁中合肥至武汉段,形成安康至合肥高铁通道。
根据安康至合肥高铁及区域路网衔接情况,需重点研 究襄阳至合肥间通道规划。
图1区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该线西联襄阳枢纽,通过武西高铁、郑万高铁向西北、西南地区辐射;中与京广高铁、京九高铁相通,通过基金项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2020K018)76 I 交11金》松理2021年第3期总第367期交通建设Q京九高铁沟通皖北、苏北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东延伸至合肥枢纽,通过商合杭高铁和规划建设的合宁高铁沟通长三角经济区。
襄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运行与维护第四章保障与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排涝能力,构建生态、安全、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运行与维护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面源污染,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本条例所称海绵设施,包括雨水渗透设施、传输设施、调蓄设施、集蓄利用设施、截污净化设施及附属设施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应当遵循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主体责任】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履行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统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同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要求,高新区、东津新区、鱼梁洲管委会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部门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监督考核,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近期实施方案,统筹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维护机制,组织指导城市排水防涝、园林绿化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对海绵城市建设、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考核。
发展和改革、财政、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气象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相关工作。
襄阳樊城区长虹路地块Changhong Road Plot in Fancheng District, Xiangyang住宅—商业概念方案设计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conceptual designConceptual Scheme Design2023.10目录CONTENT背景设计策略文本框架思路定位规划策略建筑策略景观策略成果展示方案二夜景鸟瞰图背景篇BACKGROUND01现状研究Current1.1 现状研究CURRENT RESEARCH●区位●交通●配套●场地1.1现状研究STUTATION区位区位分析:项目整体位于高新区长虹北路以东、江山南路以南,位于城市发展中轴上,属于樊城区核心商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城市与该项目整体呈现共赢互利的态势,区域位置决定了区域可为项目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广泛的客户受众,同时项目也为周边区域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点。
湖景交通分析:商业地块毗邻长虹北路及江山南路,处于两条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来往人流密集,利于商业活动。
住宅地块三面环绕城市支路,北临江山南路,南临大吕沟路,交通方便且无较大外来车流影响。
湖景配套分析:项目配套齐全,除去自身的商业和幼儿园配套外,周边1KM内还有小学、中学及社区公园,服务设施齐全。
湖景场地分析:地块较平整,无陡坡、洼地等影响场地利用的不利条件,周边建筑对场地道路及建筑影响较小。
湖景定位篇Positioning02设计构思Design concept 2.1设计构思Design concept ●定位●理念●目标++特色商业街区高尚品质大宅时尚精品公寓++特色商业街区高尚品质大宅时尚精品公寓++特色商业街区高尚品质大宅时尚精品公寓++特色商业街区高尚品质大宅时尚精品公寓生态:居住+贯通全地块的生态景观打造,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生活:居住+景观步道+活动场地,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时尚: 现代感十足的立面+繁华的商业氛围营造,打造一个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圈;生态:居住+贯穿全地块的生态景观打造,为社区营造良好的休憩环境;营造舒适而安心的花园社区生活:居住+景观步道+活动场地,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结合景观多点设置居民活动场所利用社区内部景观线路设置健康运动步道时尚: 现代感十足的立面+繁华的商业氛围营造,打造一个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圈;特色商业街区时尚艺术活动目标住宅:打造区域内有一定示范作用的社区居住典范。
南漳地处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居于湖北省西北部,襄樊市西南部,属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区。
现行的《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于2001年6月经襄樊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十年来,南漳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谐社会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以及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等,南漳县社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经襄樊市人民政府批准,南漳县人民政府特委托襄樊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新一轮《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010年7月中旬,新一轮《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全部编制完成,并于7月16日获省、市专家评审通过。
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予以网上公示,希望广大市民以书信、网上留言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我们将尽快予以答复,并在下一步规划成果的调整完善中酌情采纳。
来信可寄至:南漳县建设局办公室收(特请注明“总规公示意见”字样)。
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年—2030年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突出县城关镇的中心地位及作用,积极培育和扶持省级重点镇及片区中心镇的发展,使其具备一定规模,提高集聚能力和辐射范围,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建立起全县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城镇网络体系。
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现“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态势,按照四个等级类型形成“一主两副二支点”的格局。
一级城镇:指县城关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城镇人口和产业发展主中心。
二级城镇:包括九集、武安镇,为省级重点镇,是县域城镇人口和产业发展副中心。
三级城镇:包括薛坪、东巩,为片区中心镇。
四级城镇:包括巡检、板桥、肖堰、长坪、李庙,为县域一般镇。
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1、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将南漳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第一篇规划提示一规划范围与时段本次规划主要以襄阳县鹿门风景名胜区管辖范围为主,包括东津镇、王河乡和张湾桥南办事处共计338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
规划时段划分为:近期:2001 —2005 年;中期:2006 —2010年;远期:2011 —2015年。
二规划主要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1987年8月);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1990,1997年修订稿);湖北省林业厅文件:《关于林业部批复九峰等四处森林公园更改名称的通知》(1992);襄樊市林业局林业勘察设计队、襄阳县林业局、襄阳县鹿门寺林场等:《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说明书》(1992年8月);武汉大学建筑学系、武汉大学建筑设计所:《鹿门寺风景区总体规划》(1993年11月);鹿门寺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有关文件。
三规划主要技术内容本次规划结合甲方要求和对实地的踏勘结果,规划分为规划总论、专题研究和规划系列图件三大部分,详细的内容分列如下:1.规划总论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鹿门风景区产业转换与聚落体系总体规划鹿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鹿门风景区旅游形象设计和促销方案2.专题规划鹿门寺风景总体规划王河现代农业示范及观光园区发展规划吕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老营民俗风景区旅游建设规划鹿门风景区绿色旅游通道建设规划3.规划系列图件1)鹿门风景区区位图2)鹿门风景区空间联系图3)鹿门风景区现状图4)鹿门风景区文物分布图5)鹿门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图6)鹿门风景区旅游功能结构图7)鹿门风景区道路规划图8)鹿门风景区游线组织图9)鹿门风景区城镇体系规划图10)鹿门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11)鹿门寺景区现状图12)鹿门寺景区总体规划图13)鹿门寺景区景点建设图14)鹿门风景区旅游通道建设图15)鹿门风景区道路景观建设图(一)16)鹿门风景区道路景观建设图(二)17)鹿门风景区道路景观建设图(三)四规划总体框架与技术框架1.规划总体框架2.规划技术框架第二篇规划总论第一章鹿门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1.总原则落实县委、县政府“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商贸为龙头,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带动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