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身体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15.98 MB
- 文档页数:41
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摘要:一、人体物质的组成1.人体元素2.生物大分子3.生物小分子二、元素组成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三、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2.核酸3.多糖四、生物小分子1.脂质2.氨基酸3.核苷酸4.碳水化合物五、人体物质组成的意义1.生命的物质基础2.代谢与调控正文: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人体的组成非常复杂,各种物质组成有一定的比例。
一般讲,人体由水、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等组成。
其中,水约占人体的55%~67%;蛋白质占15%~18%;脂类占10%~15%;糖类占1%~2%;无机盐占3%~4%。
这些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还能合成许多重要物质,其结构相当复杂。
人体物质组成的元素主要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等。
这些元素在人体内起着各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约占人体干重的15%。
蛋白质主要由20种氨基酸组成,在人体内起着结构、酶、激素、免疫等重要功能。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它们在人体内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转录。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等,它们在人体内主要作为能量来源。
生物小分子主要包括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碳水化合物。
脂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质在人体内主要作为能量储存和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人体内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9种是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人体内有8种核苷酸,它们在人体内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修复。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生物小分子,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它们在人体内主要作为能量来源。
人体物质组成的意义在于,它们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
摘要:
一、人体物质组成简介
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三、人体物质组成的比例
四、人体物质组成的意义
正文:
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
人体的物质组成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人体的组成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以及物质组成的比例和意义等方面。
一、人体物质组成简介
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
这些元素和化合物包括水、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等。
其中,水占人体重量的最大比例,约为55%~67%。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占人体重量的15%~18%。
脂类和糖类分别占人体重量的10%~15%和1%~2%。
无机盐占人体重量的
3%~4%。
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等。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修复和更新等有关。
脂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构成细胞膜和合成激素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构成核酸和细胞壁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
无机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包括钠、钾、氯、钙、磷等。
三、人体物质组成的比例
人体物质组成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个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水占人体重量的最大比例,其次是蛋白质,然后是脂类和糖类,无机盐占比较小。
四、人体物质组成的意义
了解人体物质组成的比例和意义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否则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摘要:一、人体物质的组成1.人体元素2.生物大分子3.细胞二、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1.组成生物大分子2.维持生命活动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1.蛋白质2.核酸3.多糖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2.细胞器3.细胞核正文: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人体的组成非常复杂,各种物质组成有一定的比例。
一般讲,水约占人体的55%~67%;蛋白质占15%~18%;脂类占1O%~15%;糖类占l%~2%;无机盐占3%~4%。
这些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还能合成许多重要物质,其结构相当复杂。
人体物质主要由元素、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组成。
元素包括钠、钾、氯、钙、磷、镁、铁、硫、碘、氟、锌、铜、镍、锡、钒、锶、钴、硒、铬、钼、锰等。
生物大分子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重要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蛋白质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占人体干重的15%~18%,具有多种功能,如结构、催化、运输、调节和免疫等。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DNA 和RNA,占人体干重的3%~5%。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如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占人体干重的1%~2%。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双层膜,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作用。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信息,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
总之,人体物质组成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元素、生物大分子、细胞及其功能。
绪论单元测试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A:适应B:都不是C:反应D:反应和适应答案:D2.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D:其余选项都是答案:D3.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A:兴奋和抑制B:抑制C:反应D:兴奋答案:A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收缩B:物质代谢改变C:分泌D:兴奋答案:B5.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A:肌腱B:肌腹C:最小肌肉群D:肌纤维答案:D2.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A:兴奋过程B:肌丝滑行C:兴奋—收缩耦连过程D:收缩过程答案:C3.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甲状腺激素D:去甲肾上腺素答案:B4.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组成。
A:肌动蛋白B:肌钙蛋白C:肌球蛋白D:原肌球蛋白答案:C5.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起了重要作用。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气体的分压差B:呼吸肌的舒缩C:胸内压的变化D:肺内压的变化答案:B2.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吸气收缩B:呼吸道阻力C:呼气收缩D:胸膜腔密闭答案:D3.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A: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B: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D:肺总容量减去余气量答案:C4.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A:长吸气中枢B:延髓化学感受器C:脑桥调整呼吸中枢D:延髓呼吸中枢答案:B5.定量负荷后有训练者呼吸变化特征是()A: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减少B:频率增加较多,深度增加多C:频率增加较多,深度未增加D: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增加少答案:D第三章测试1.血清与血浆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纤维蛋白。
A:对B:错答案:B2.维持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A:Na+B: 葡萄糖C:K+D:血浆蛋白答案:A3.健康成人男性红细胞数量为()A:3.5-4.51012/LB:4.5-5.51012/LC:2.5-3.51012/LD:5.5-6.51012/L答案:B4.贫血(红细胞减少)时,血液的粘滞性()A:无明显变化B:增加C:先增加后减少D:降低答案:D5.血浆pH值主要取决于( )缓冲对A:KHCO3/H2CO3B:Na2HPO4/NaH2PO4C:NaHCO3/H2CO3D:K2HPO4/KH2PO4答案:C第四章测试1.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
《运动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动营养学基础1. 引言:-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与营养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提高运动表现和促进身体健康。
- 运动营养学的重要性在于,营养是运动表现的基础,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增强体能、促进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2. 运动和糖:-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 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少量单糖。
- 人体内糖的贮量约为500克,其中肌糖原约400克,肝糖原约100克,血糖约5克。
- 糖的生理功能包括供给能量、构成机体成分、调节脂肪酸代谢、节省蛋白质、保肝解毒作用、增加饱腹感等。
- 运动过程中糖的补充分为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糖,具体补糖策略应根据运动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确定。
3. 运动和脂类:- 脂类主要由四碳以上的脂肪酸和醇等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 脂类的生理功用包括构成人体组织细胞、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提供能量、保护重要器官、供应必需脂肪酸。
- 运动中脂肪代谢受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肉碱含量、糖代谢水平、氧供应量、脂肪酶活性等因素影响。
- 运动对血脂、脂蛋白含量的调节可改善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
4. 运动和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活细胞中。
-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包括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催化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激素功能、传递信息功能、调节神经肌肉兴奋与传导、供给能量等。
- 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因年龄、性别、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而异,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摄入。
5. 运动和水分:-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
- 水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形态、调节体温、溶解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参与物质代谢等。
- 运动过程中,水分的丢失主要通过汗液、呼吸和尿液排出,应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水平衡。
6. 运动和无机盐:- 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钠、钾、钙、镁等。
人体成分的组成人的身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的,其正常比例是:水(Body water)占55%,蛋白质(Protein)占20%,体脂肪(Body Fat)占20%,无机物(Mineral)占5%。
人体成分的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最基本的条件。
一、水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Intra cellular—Fluid)和细胞外液(Extra cellular—Fluid)。
正常状态下人体的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的比例保持2:1。
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
体液在好几个方面维持着均衡,细胞内占2/3,细胞外占1/3,这一分布比例非常稳定。
各种疾病会扰乱正常的分布,可使细胞外液增多,出现浮肿。
二、蛋白质蛋白质由多种化学物质以环状形态构成是具有粘着性的人体成分。
肌肉中含量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脂肪里也溶入了一些蛋白质。
蛋白质的匮乏意味着四肢的肌肉及形成脏器的肌肉不足。
身体的强弱与否和体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有个体差异,但健康的肌肉是由约73%的水和27%的蛋白质组成。
人体肌肉量的多少比脂肪量的多少更重要。
蛋白质在人体必要的热量缺乏时分解为能量。
三、脂肪体内脂肪是将体内多余营养浓缩储藏在皮下和腹部内脏周围的体成分。
人体中可作为能量使用的三大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每一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可释放4千卡(kcal)的热量,而脂肪却能释放9千卡(kcal)的热量可以高密度储存。
通常人们认为肥胖就是单纯意义上的胖,而胖就说明脂肪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肥胖的正确定义应该以脂肪量和肌肉的比例来解释。
脂肪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体成分而肌肉是使用能量进行运动的成分。
两个成分之间的协调关系被打破,脂肪相对增多的情况叫做真正的肥胖。
标准身体脂肪比率:女性为23±5%,男性为15±5%,17岁以下的男子,7岁时为20%,以后每年减少0.5%到17岁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