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试题51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篇一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吾欲之南海c、跳往助之d、以我杓油知之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a、风烟望五津b、后遂无问津者c、天津d、津津有味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5、《老人与海》的是()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6、《鲁滨逊漂流记》的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是a、韩寒b、素素c、郁秀d、田晓菲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原名()a、金庸b、古龙c、曲波d、查良镛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学校开展"青年强则国强"文化艺术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中华儿女的坚rèn精神,包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青年可以是血.气方刚、力挽狂澜的革命英雄,亦可为严jǐn执着.、锋芒毕露.的科学巨匠,也可以是鞠躬尽cuì、无私奉献的基层工作者。
"优秀"在于个人能力,在于开创历史的宏大气pò,在于目空一切的思想格局,未来是青年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昔日小舟闯江湖,未来乘风破前浪。
无论何时,时代都将我们紧密相连,青年要向世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前浪翻腾,后浪奔涌,青年当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负砥.柱中流之责任,自请长缨,卓越向上,成为人类历史的星河里最灿烂的光!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坚韧执着.(zhuó)严瑾锋芒毕露.(lòu)B.气魄砥.柱(dǐ)鞠躬尽瘁血.气方刚(xuě)C.坚仞执着.(zháo)鞠躬尽粹锋芒毕露.(lù)D.严谨气魄砥.柱(dǐ)血.气方刚(xuè)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力挽狂澜B.目空一切C.中立不倚D.卓越向上3.下列关于文段的相关内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价值观是青年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动力所在和精神追求。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
C.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繁荣富强。
D.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班级开展"薪火相传担责任"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7分)"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每位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言积累运用:(3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秩序井然(ì)深邃(ì) 撺掇(ō) 羁绊(jī) 阴霾(mái)恬静(án)B.肆无忌惮(dàn) 哽咽(yè) 狭隘(ài) 炽热(ì) 砭(ān)骨惬意(è)C.叱咤风云(à) 脑髓(ǐ) 秕谷(bǐ) 讪笑(àn) 羸(léi)弱战栗(lì)D.当之无愧(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亢奋(kà)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马革裹尸义愤填膺迫不急待尽态极艳B.慷慨淋漓一拍即合戛然而止浑身解数力挽狂澜眼花缭乱C.鞠躬尽瘁铤而走险锲而不舍迥然不同聊以自慰怏怏不乐D.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罄竹难书精疲力竭姗姗来迟忧心忡忡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3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3分)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5.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A、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B、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C、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D、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盘虬.(qiú)驻.立(chù)恣.肆(zì)孤芳自赏B.黄晕.(yùn)澄.清(chénɡ)着.落(zháo)迫不急待C.纳罕.(hàn)滑稽.(jī)聒.聒(ɡuō)呼朋引伴D.挑.逗(tiǎo)枯涸.(hé)芊.芊(qiān)高邈深远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鉴赏繁密云宵恍然大悟疲倦不堪B.决别秕谷捶打喜出望外浑为一谈C.荫蔽感概盔甲人声顶沸翻来覆去D.威慑狡猾粗犷油然而生小心翼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返程高峰随之到来,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交警部门称,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篇一一、积累运用1、略2.B解析:“庇护”中“庇”应读作“bì”。
3、穿缭作慕4.C解析:“德行”在这里是讽刺别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5.D解析:巴勃罗?聂鲁达是智利诗人。
6、胡锦涛同志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一方面有规劝美国政府不要轻易动武之意,另一方面是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高超的工艺水平。
7、①“充足”改为“充分”②对换“丰富”与“大量”的位置。
8、示例:对象是未来——可以由完美的计划萌生希望;对象是朋友——可以产生诚挚的友谊。
解析:表达形式与上句相同,内容与上句相关、顺畅即可。
二、阅读理解(一)9.(1)出使(2)对……说(3)善于辞令(4)犯罪(5)到……去(6)离开座位(7)戏弄(8)捆绑10、(1)代这件事(2)用(3)同“何”(4)本来(5)就11、(1)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3)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4)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13、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14、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二)15.有他们喜爱的演员;别人都在看;隐含的内容从未在影片中直接出现;语言优美;特技效果精彩;故事情节紧张刺激。
16、说明人民的思想往往会诱使人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解释有些电影和杂志不适合孩子们看的原因。
17、坚决不品尝无动于衷18、是一个善于耐心、仔细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形象。
19、略(三)20、可以治疗癫痫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可以对孤僻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使艺术家找回失去的灵感。
21、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根底题(30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枯瘠(jí) 丰腴(yú) 对峙(zì) 忍俊不禁(jìn)B、憩息(qì) 蹇劣(jiǎn) 猥鄙(wěi) 不胜其烦(shèng)C、引吭(kàng) 窥伺(kuī) 岑寂(cén) 蹑手蹑脚(niè)D、分娩(wǎn) 翌日(yì) 恫吓(hè) 洛绎不绝(yì)2、以下各项书写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黔驴技穷庞然大物黔驴之技荡倚冲冒B、奋袖出臂鲜为人知争妍斗燕因地置宜C、融融泄泄流连忘返刁奸猥鄙引吭高歌D、左顾右盼蹑手蹑脚三眼一板空空如也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
B、他对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
大学生带来的书,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如今他的面前。
C、老师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只有文学老师对阿尔伯特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德国古典作品,有时竟让阿尔伯特留连忘返。
D、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后来用湘潭的真籍贯了。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平安,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5、下面加点词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卒有疾,亲为调药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臣每调军食饰名姝遗之C、群响毕绝D、乃驻车叩马以为妙绝使宣叩头谢主6、请在下面这那么祝福短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句子,使上下文构造一样,语意连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七下人教版语文期末考试中小学个性化教育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积累(8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2分)A、逞能仰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D、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膺3、结合语境,重点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___: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
___: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2分)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踌躇:彷徨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娴熟:熟练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妒忌:嫉妒二、基础运用(13分)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中的___就是作者___。
B.英国作家___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___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___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
(9分)①明月来相照。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提到八宝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nì nì(写一个字即可)的感觉呢。
……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①nì②匙2.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读书,能让你认识更大的世界,能让你____人生问题。
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__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相关史料也曾记载,“铁门关”自金代时就已设立,其历史可以____ 到九百年以前。
A. 审视终生追溯B. 审阅终身追述C. 审视终身追溯D. 审阅终生追述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创作山水诗的人,就这一点来讲,他可以说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B. 我觉得《汉字奇兵》一书饶有趣味。
C. 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好好学习。
D. “童梦圆”中的“意”是指一些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上学机会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正值10-18岁的豆蔻年华,生活在西部贫困的农村地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刚走到门口,我就闻到了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C. 为了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D. 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农垦队员来说无一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5.理解性默写(5分)(1) 《游子吟》中用寸草之微与春晖之暖相比,以近似反问的句式直抒胸臆的两句诗是: , 。
(2) 《马诗》中诗人描写边境战场环境的两句诗是, 。
(3)《回乡偶书》(其一)中写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的诗句是: , 。
(4)《石灰吟》中表现石灰得来不易的两句诗是: , 。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罗布泊.(pō) 开拓.(tuò)至死不懈.(xiè)C.选聘.(pìng)无垠.(yín)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D.殷.红(yīn)萦.带(yíng)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元勋罗卜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薪金夹竹桃迵乎不同一反既往C.抹杀揩桌子锋芒必露警报迭起D.涉猎戈壁滩死而后已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C.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D.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西北望,射天狼。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身不得,。
心却比,!5.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热情赞颂孙权年少有为,成就一番盖世功业。
,。
7.李清照在《渔家傲》既是诗人晚年孤寂凄凉的生活的写照,又是源自《离骚》,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生不逢时,年华老去,空负才情,一无所用的处境。
,。
8.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情系故土,思乡愁绪永远是游子们无法解开的心结,心境归于渺然的忧思,不能自已,正如崔颢的《黄鹤楼》写下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选自《》,名潜,是(朝代)诗人。
(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位置;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1—5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紧张而又愉快的120分钟里,我们一定会听到你的心灵花园中智慧之苗情感之树拔节的声音。
一、积累运用芳草地(1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①qiè( )意②浑身xiè( )数③冗.杂( ) ④蓦.然回首( )2.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2分)A.进退维.谷:是 B.略胜一筹.:计策,办法。
C.义愤填.膺:胸 D.羁.绊:约束3.按要求填空。
(6分)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狼》)②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③《约客》中写诗人约友人来做客,可久等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含而不露地表达了作者寂寞的心情。
④《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杜甫感慨时事凋敝丧乱,艺人颠沛流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分别写出一句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古诗词名句(2分)。
成语: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语文综合实践(5分)邹城中学七(2)班正在开展“戏曲大舞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假如让你策划这次活动,请你为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策划几个环节。
(不少于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戏曲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
你认为传统戏曲艺术和流行音乐哪个更有生命力?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古诗文阅读文苑(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一10题。
(一)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6、本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分)(二)比较阅读【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林嗣环)【乙】即闻女子问病。
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
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②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
(选自《口技》蒲松龄) 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妇抚儿乳.:②众妙毕.备:③听之了了..并起:..可辨:④又一时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①②9、甲、乙两文写口技表演者所模拟的声音惟妙惟肖,两文中的声音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10、甲文为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乙文其实也运用了这种方法,请简要进行分析(3分)三、现代文阅读书屋(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20题。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一一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①纠葛:②写包票:12.简要概括选文内容(2分)13.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竟非常感激起来”?(3分)1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4分)15.选文运用简练生动的语言传神的刻画了六一公公、双喜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二)藏獒彭见明在西宁的时候,一位朋友绘声绘色向我郑重介绍西藏的一种家畜一一藏獒。
獒,狗也.藏獒属牧羊犬之列,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是犬类中最凶猛剽悍者,在家畜中,它是唯一能使凶狠残忍的狼都惧怕的动物。
藏獒鸣吠时,其声音的穿透力极强,可远播数里之遥,足可让远在人之目力难极的望着肥羊牛犊流涎的狼群胆寒.如果用金钱来衡量藏獒的价值,朋友说一头成熟藏獒在德国的售价可逾万金。
在远离西藏还有数千里之遥的地方,我把拜会藏獒作为我到西藏之后的首选目标。
我与狗的交往为时极早.我的湘北山地的故乡,养狗遍及家家户户。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的猎犬除了忠实地保卫家园之外,还常上山逮些獐、兔之类的小兽回来。
清早家人开门,常可见一身湿漉漉的狗,在门外高昂着得意的头,使劲摇着尾巴,将猎物堆放在门坎上一一向主人讨赏呢!人们当即将兽物开肠破肚,剥下皮子,将肠肚赐与狗,将肉略作熏烤后或炖或炒搬上餐桌.我那时想,它完全可以在山上独尝美味哩,而它却要将野物拖回来晋献给主人.不劳而获的人吃的是肉,而抓获猎物的狗仅得一副下水且以为是主子的赏赐,多不公平。
足可见狗的忠诚和义道。
所以,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家犬一直是我最友好的伙伴之一。
然而南方山地的狗,毕竟忠诚有余,勇武不足,山中便常有猎狗被狼群撕裂的。
而犬类中让狼惧怕者,唯藏獒也!古人造“獒”字,于“犬”字上加“敖”,足可见古人对犬类精华的敬慕之情。
抵达拉萨,满街张望,渴望见到有藏人手牵藏獒在市井招摇。
立马又觉这种想法好笑,如此猛物,怎可在街上展示?何况藏獒绝不是哈巴狗之类的宠物,爱在人流中挤眉弄眼“的的哒哒”闲逛的。
一日傍晚,得拉萨一位朋友邀请,赴他家小聚。
友人岳父系藏人,退休在家,于城郊盖有私房。
刚进红漆彩绘的大门,便听得有如闷雷般沉郁的狗叫。
只见一匹黑狗,在门旁小院的狗棚中狂吠乱扑不已。
友人的岳父赶紧上前,双手抱定那狗的颈脖,口中喃喃劝导,好歹才压住其狂躁,这样我等才得已在狗身旁蹑足掠过,进入屋中。
我即问朋友:这是藏獒?友人说:正是。
但这不过是一条未成年的藏獒。
未成年,尚且如此勇烈,长大该如何? 此时我坚信了西宁朋友的介绍并非夸张。
再看那獒,毛黑眼亮,颈脖上毛发直立,系着条手指粗细的铁链,一头缚颈脖,另二端系在自来水管上。
我问平目无客来,也要以链锁其颈脖吗?他说除晚上放开,白天是一定要锁定的,那可不敢疏忽,别说怕伤着外人,就是自家人也怕有失。
此犬极难与人亲近,甚至可沈六亲不认。
家中只有当初领养的岳父一人可以近它,为其梳洗,其余成员近前,它无不吡牙吹须,令人恐畏。
拉萨城中看家的藏獒尚如此,那么在山中牧区劳作的藏獒,将是何等模样呢?在一个叫贡德林的高山草原,我见到了真正意上的藏獒一一所谓“真正意义”,据说藏獒的最佳生存状态,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域,而拉萨海拔只有3700米。
贡德林,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草原。
在一户拥有几百头牲畜的牧民的房子后面坡上,拴着三条黑色的藏獒,高者如牛犊。
它们均被拴牢在粗大的木柱子上,它们并不是因有陌生人光临而被主人锁住。
三个大木柱周围丈余的地上寸草不生,藏獒粗大的脚爪将地上刨得泥土飞扬。
无论是风霜雨雪,那无遮无拦的敞地便是它们的居所。
它们的毛色远没有拉萨城中家养的同类那般乌黑光鲜,显得粗硬杂乱。
见有陌生人来访,除发出几声更加沉闷的吼声外,便不再张扬,而以凶残阴冷的目光警惕围墙外的我们。
这种更可怕的表情使我们不敢越过围墙,去拍一张它们的照片。
藏獒是冷酷的,它们不需要人的怜爱和亲抚。
藏獒是顽强的,它们和其他牲口一样可以忍受千般苦难甚至不需要一个屋顶……我最后听到的一个关于藏獒的故事,说是牧人若是碰到大雪暴,牛羊因寒冷和缺草而尽殃,人也因缺粮而快撑不住时,一头哺乳期的同样缺吃少喝的藏獒,以它的乳汁,几乎可以提供三五人每天的吃喝。
一个寒冬下来,半人高的藏獒,因其巨大的消耗,足足会矮下去尺余。
但它仍能生存下去,且会迅速地得以恢复.这让我们联想到沙漠中的骆驼,在缺水之时,数日不喝,仍能于体囊内储存一定数量的水.藏獒,具备着骆驼的品格,或许还有其他,因无法和它相处,也就无法知道得更多。
我想藏獒仅有勇武,也就不是真正的高原壮士了。
16.本文具体写到几种藏獒?他们具有哪些特性?(4分)17.能否删去第二段中加点的“首选”两字,为什么?(3分)18、文中多次写到藏獒“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带”,“藏獒的最佳生存状态,是海拔4000米以上L的地域”,“贡德林,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草原”,“大雪暴”等内容。
这样写有什么意图?(3分)1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对藏獒的情感经历了那些过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以“藏獒”为题,虽然简洁地点明了写作对象,但不能体现藏獒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