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四个工作细则 8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86.00 KB
- 文档页数:84
残疾人需求调查方案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对其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合理的方案来为其服务。
因此,本文将探讨残疾人需求调查方案。
一、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残疾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残疾人数量众多,且残疾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服务。
因此,为了更好地为不同的残疾人群体提供服务,需要对其需求进行调查,从而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
二、调查对象1.视力障碍者:盲人、弱视人群体。
2.听力障碍者:耳聋、重度听力受损人群体。
3.运动障碍者:截肢、瘫痪人群体。
4.智力障碍者:智力残疾人群体。
三、调查方法1.开展问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是比较常见的调查方法。
在制定问卷时需要考虑到受访者的残障情况,在表述、字体方面避免过于复杂,便于残障人群阅读和填写。
同时需要适当融入图表、图片等辅助性内容,方便残障人群回答调查问题。
2.个别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一些受访者进行个别访谈,这些受访者可以是残疾人的组织负责人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人等。
个别访谈可以深入了解受访者对于服务的需求以及对于现有服务方案的反馈,同时可以针对受访者不同的残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个别访谈也需要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需要与受访者的身体条件相适应,如在时间、地点上的考虑,以及访谈内容的安排上需要尽可能地适应残障人群的需要。
四、调查内容1.需求调查需求调查是针对不同残疾人群体的需要进行的调查。
在此过程中需要针对残疾人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不同的设计,如视觉障碍者需要有更好的阅读环境和适合的读物,听力障碍者需要有更好的听力辅助设备,运动障碍者需要有更好的地面通行环境和轮椅辅助设备等。
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是了解当前服务方案在残障人群中的使用情况和问题,从而产生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效果、提供的设施、助力等方面的情况。
3.反馈调查反馈调查主要是针对已提供的服务进行确认和评估,检查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残障群体的需求,是否满足残障群体的便捷和舒适要求,检测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善建议。
残疾人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服务提供依据,特开展此次残疾人调查。
二、调查目的1、全面了解本地区残疾人的数量、类型、残疾程度等基本情况。
2、掌握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包括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等。
3、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辅助器具需求以及对社会服务的需求。
4、收集残疾人对现有政策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本地区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和未持证但实际存在残疾情况的人员。
四、调查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等。
残疾类别(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残疾等级。
2、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劳动收入、社会保障、家庭供养等)和收入水平。
居住条件(自有住房、租赁住房、住房面积、居住环境等)。
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支持状况。
3、教育与培训受教育程度(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接受过的职业培训情况。
4、就业情况就业状态(已就业、未就业)。
就业形式(正式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
未就业原因及就业意愿。
5、康复需求康复服务需求(医疗康复、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
已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和效果。
6、社会服务需求无障碍环境需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
文化体育活动需求。
法律援助和权益维护需求。
7、对现有政策和服务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五、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详细的问卷,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发放给调查对象,或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于无法自行填写的,可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
2、访谈调查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其生活状况、需求和意见。
访谈过程中,要注意尊重调查对象的感受,保持耐心和友善。
3、实地观察对残疾人的居住环境、社区无障碍设施等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实际情况。
4、数据收集从相关部门(残联、民政、卫生等)收集残疾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内容:
1. 咱可得搞清楚残疾人朋友们的生活状况呀,就像要知道自家朋友过得好不好一样。
比如说,他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啥难题?这可是很重要的呀!难道你不想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吗?
2. 了解他们的教育情况也超级关键呢!他们有没有机会上学和学习新技能,是不是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看看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们能不重视这个调查吗?
3. 就业可是人生大事呀,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更是得重点关注!他们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顺利和开心?这不就像我们自己找工作时希望有人关心一样吗?
4. 他们的健康状况也是要好好弄清楚的呢!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能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和照顾?哎呀,这可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呀!
5. 社交呢,这对他们也很重要!他们有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没有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想一想,如果是我们孤身一人,该多难受呀,残疾人更需要我们去了解这些呀!
6. 还有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因为残疾而感到自卑或沮丧?我们得像关心亲人一样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呀!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做的嘛!
总之,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去深入了解他们的每一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呀!。
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相关调查指标讲解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相关调查指标讲解同志们:大家好!现在进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疾人文化生活相关调查指标的解释和学习。
今天的讲解按照为什么设立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领域的调查指标、文化体育生活设立了哪些指标,实际调查中如何把握指标的要点两个部分来讲解。
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大家对残疾人文化生活体育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理解文化体育生活对于残疾人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性。
在概括性理解的前提下,我们的调查员才能够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调查,才能够更深入、更细致地把最真实的情况摸上来。
第二部分主要是让大家熟悉和理解有关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调查指标的内容和目的,各个指标的侧重点,以及指标所包含的核心点。
与大家共同探讨入户调查发问的方法、技巧,怎么样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怎么样引导残疾人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理解了指标到底要调查什么调查才能直接准确。
一、为什么要设立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方面的调查指标(目的意义)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客观上讲,我们以前的工作主要着眼于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大家对残疾人扶贫、康复、就业、危房改造等工作都比较熟悉,残疾人的精神状态、思想状况关注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未得到重视。
残疾人要想生活得更好,单纯靠“帮助、救济、给予”能行吗?不行。
归根到底,残疾人有尊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必须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高素质、增长能力,广大残疾人通过参与文化体育生活,才能更多滴与外界接触,进而解放思想,获取信息,表达诉求,提高能力。
一个有文化的残疾人才有能力回馈社会,一个有健全体魄的残疾人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文化,是残疾人由社会救助者向社会创造者角色转变的关键环节。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残疾人由社会的被救助者向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转变的内在因素。
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开展一次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残疾类型、生活情况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包括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为政府和相关组织提供制定政策和服务的参考;3.通过调查,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1.调查内容(1)人口统计学信息: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教育程度等;(2)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等;(3)生活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环境、居住条件等;(4)教育需求:特殊教育资源、辅助工具、培训机会等;(5)就业需求:职业培训、就业机会、就业歧视等;(6)医疗需求:康复服务、医疗设施、医疗保障等;(7)社会保障需求:残疾津贴、残疾证领取等;2.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符合调查内容的问卷,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
通过访问残疾人或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
(2)访谈调查:选取代表性的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在面对面的访谈中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
四、调查流程1.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调查时间表,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员。
2.编制问卷和访谈指南: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和访谈指南,保证调查问题的具体、准确与完整。
3.培训调查人员: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和方法,熟悉问卷和访谈指南的使用。
4.实施调查工作:按照调查计划,开展问卷发放、访谈调查等工作。
5.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统计报告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以便更好地呈现调查结果。
6.结果报告与推广:编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政府和相关组织,并推广调查结果的应用。
残疾人调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表残疾人调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表1、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全国范围内残疾人基本服务的状况和需求,为制定和改进残疾人福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残疾人群体,并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进行详细分类。
3、调查内容3.1 社会保障服务3.1.1 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和理解情况3.1.2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3.1.3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的满意度3.1.4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情况3.2 医疗康复服务3.2.1 残疾人医疗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2.2 残疾人康复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情况3.2.3 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的满意度3.2.4 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的需求情况3.3 教育和就业服务3.3.1 残疾人教育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3.2 残疾人就业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3.3 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满意度3.3.4 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服务的需求情况3.4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3.4.1 辅助器具的供应和配备情况3.4.2 技术支持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情况3.4.3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的满意度3.4.4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的需求情况3.5 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3.5.1 残疾人社会参与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5.2 残疾人文化娱乐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5.3 残疾人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满意度3.5.4 残疾人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的需求情况4、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个别访谈主要针对情况特殊或无法填写问卷的残疾人进行。
5、目标样本数量样本数量将根据全国残疾人人口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覆盖各地区和各类残疾人群体。
6、调查时间本次调查计划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至2022年12月31日结束。
7、结果分析和报告调查结果将由专业分析团队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将包括各个章节的分析结果、建议和对应的数据图表。
2023年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2023年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调查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残疾人的人口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残疾类型等;2.了解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及生活状况,包括教育水平、就业情况和收入状况等;3. 了解残疾人对于政府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和满意度,包括医疗保障、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等;4.了解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包括参与社会组织、社区活动情况等。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2. 调查对象: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相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工作人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和文件分析等具体的调查方法。
1. 个人访谈:选取代表性的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
问卷内容涵盖残疾人人口基本特征、教育、就业、生活状况、对政府服务项目的需求满意度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情况等方面。
3. 文件分析:搜集和分析相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文件资料,从中获取有关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政策措施的信息。
四、调查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等。
2. 编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调查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3. 调查人员培训:针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调查技巧和数据收集能力。
4. 实施调查:按照预定计划,采取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和文件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工作。
5. 数据分析与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和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