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12月份摸底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582.00 KB
- 文档页数:8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到后面的答题卡里。
共50分,每小题2分)1.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B.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2.《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在作者看来,当时A.应鼓励追求财富改善民生 B.应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形成重义轻利思想3. 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
这表明清朝统治者A.认为朱熹对儒学的弘扬超越了孔孟 B.融合满汉文化以实现民族同化C.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 D.弘扬理学并使之处于独尊地位4.伏尔泰认为,罪恶是暂时的,“无论人欲兴盛,在内心深处常常有法则和道德俨然存在”,并用清冷之泉作譬喻:“因风而波起,水必浊;,但在风平波静之时,就是坏人也可以在水中看到自己的面貌”“与此观点最为接近的思想家是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不存在一个相对正确的观点,他们可以论证任何观点的正确性;而柏拉图认为,只有寻求智慧的人,即哲学家才有能力进行统治。
这些观念A.为古罗马法治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B.可能导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C.对专制主义思想从根源上进行了批判D.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理论指导6.“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临猗县高三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1.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2.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内的四个县令 D.他在南海拥有了封地4.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有一半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起因大都是作战失利。
为此,有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材料表明A.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是完美的B.雅典民主政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C.直接民主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是公正无私的5.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习惯法的出现使得贵族不能随意损害平民利益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C.帝国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公民D.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极度混乱6. 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政权,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湖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 井田制开始瓦解B . 商品经济发展C . 小农经济兴起D . 家庭手工业产生2. (2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西汉翻地图(上部分上层是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是人们春天翻地的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 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B . 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 . 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D . 地主庄园里农民集体劳动情形3. (2分)(2020·威海模拟) 西汉初年,赋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为中心的梁园文学群体、以淮南王为中心的淮南文学群体等。
武帝以后,赋作家们则开始涌向京都。
这主要是由于()A .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 . 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C . 王国数量日益减少D . 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4. (2分) (2019高一下·册亨月考) 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
“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
由此可见当时()A . 社会秩序紧张B . 商业非常繁华C . 管理相当严格D . 经营时间短暂5. (2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义。
这表明唐宋律学()A .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 .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 .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 .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6. (2分)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刊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明教经像、边机时务、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2.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个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
这个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3.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4.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6.《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
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7.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抨击君主专制 C.提倡法治和众治D.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9.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工商皆本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当时西欧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欧洲文化发展 B .导致骑士阶层衰落 C .提供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D .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6.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 .分风、雅、颂三部分 D .浪漫主义手法影响深远 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8.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 BCBDB 6-10CDBCB 11-15DBCDC 16-20DDBBC 21-24DBCD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 (1)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近代化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清末“新政”的实行;西学东渐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每点2分,任答四点8分) 特点:中西合璧(或中体西用、中西结合);(必答2分)学制系统完整,体现了近代化特征 (若答出重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分级分类教育等亦可);课程内容分类较为全面;课程设置体现了实用性;重视经学;对学生有条件限制(排斥女性入学;录取时有保人限制等). (每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2)都重视古典精神的学习(或都重视传统文化的开设;都重视本国文化课程的开设); (3分)都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3分)(3)教育变革应与时俱进,努力追赶时代步伐;应弘扬民族文化,担当起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应注重公民素养的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26.(12分) 论题3分,阐述(需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史实)8分,结论1分,共12分.【示例一】论题:杰出历史人物对文明演进的贡献(3分)阐述: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深刻影响,也被近代启蒙思想家所运用,并影响到世界.(4分)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4分) 总之,孔子、爱因斯坦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1分)【示例二】论题:文明的交流与发展(3分)阐述:指南针是在战国时期司南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而发明的,并在13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为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促进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4分)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娱乐形式,广为流行.电影以其独特的方式沟通世界,推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4分) 总之,以指南针、电影等为代表的文明成果的发明和传播不断影响世界的发展,促进各文明之间的交流.(1分)27.(15分) (1)倡导社会平等,缩小贫富差距;为政者要善政,以养民为功;工商农皆本;强调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背景)这种思想产生于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代表了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代表的民众的要求.(4分) (内容或实质)其思想充分体现了富民是根本、养民为补充的民本思想.(2分) (影响)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知识分子,对后世改良和革命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缺乏实施社会环境,无法实现.(积极影响2分,消极影响1分)。
张家口市2017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球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何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八).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毎小題2分■共48分。
在毎小18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从《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中整理出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址的统计.这一统计反映了当时分奧It量分矣敛量事亨/海事37工豪31农业12医学12化学10F业10敛学77科学6历史6图畠6口际法5电气5地朋3地理33商业33物理2夭丈2A.国人仍坚持天朝上国观R洋务派“体用观”的局限C.政府更视培养全面人才D.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2.康有为说:“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其他人民,国势之悬智.强弱、盛衰,皆视其人民平等、不平等之多少分数为Z・”这体现出康有为A.将人权平等与救亡图存相结合U提個建立美式的民主政体C.主张给予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权D.认为人权与国权相互对立3.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胡适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意在A.鼓励青年投身于革命a强调提高国民自觉意识C.呼唤建立平等的社会D.号召普通民众推翻帝制4.“那些接絶了社会主义思潮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正如邓中夏所说,“'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青年学生已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R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巩固联盟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5.1924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称:“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姜•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奚之上•”由此可知,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张家口市2017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总离二历史第1页(共6页)】A.与西方的自由民主完全不同 K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借鉴并发展了西方民权思想D.解决了中国社会的弊端6・下面为毛泽东某一时期某篇文章节选的内容。
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含第I卷答案表和第Ⅱ卷答题框]两大部分。
考生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的矩形框内。
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嬴政“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2.观察以下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D )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D.太尉掌管军事3.《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
"由此可见秦朝A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D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泉州口岸的开放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对外交流的繁荣5.《台湾府志》记载:"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以上材料说明 D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我们认可康熙帝的自我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主要是因为 C A.他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7.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12⽉合格性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12⽉合格性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选择题:本⼤题共 38 ⼩题,每⼩题 2 分,共计 76 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要求。
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为了巩固统治,确⽴的⽤⾎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D 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汉中央官制,A项错误;郡县制是秦汉时期的地⽅管理制度,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C项不符合题意。
2.下图所⽰的分封形势出现于A. 商朝B. 西周C. 西汉D. 东汉【答案】B【解析】根据“周”“镐京”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形势图,故B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关键信息“周”“镐京”,根据所学西周的政治分析即可。
3.“它是世界⽂化遗产,是⾃然与⽂化、⼈类与环境、⽔利⼯程与⼭⽔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直发挥着巨⼤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运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和再认再现能⼒。
根据2000多年这⼀时间可以排除隋朝时期⼤运河与赵州桥。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利⼯程是都江堰,A 项符合题意,排除位于关中地区的郑国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利的兴修4.孟⼦继承和发展了孔⼦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 “天⾏有常”B. “有教⽆类”C. “独尊儒术”D. “民贵君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贵君轻”是孟⼦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D 项正确;“天⾏有常”是荀⼦的思想,A 项错误;“有教⽆类”是孔⼦在教育⽅⾯的主张,B 项错误;“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对汉武帝提出的建议,C 项不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①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2、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这集中体现在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结社、迁移等自由C.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D.国民享有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C.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5、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生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 民族主义思想D.6、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发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7、“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
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二年级历史12月份摸底考试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试题答案书写,根据书写的工整程度,分为1分、2分、3分,并计入总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到18世纪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据此回答1-5题。
1. 下列关于希腊先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希腊最早的哲学只对自然界本身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无关②智者学派强调知识的重要,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③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客观的存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3.以下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4.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①但丁②马丁•路德③米开朗琪罗④达•芬奇⑤伏尔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⑤5.关于漫画《德国是教皇的奶牛》理解正确的是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是教皇牛奶的供应地 B.教皇在德国的领地养了很多奶牛C.罗马教会过度剥削压榨德国 D.表达了罗马教皇对德国的一种偏爱6.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的“革命性”表现在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否定教会权威②提倡用理性指导行动③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④他们的思想主张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战斗号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的相似点是:①都主张“因信称义”②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③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④改革都在德国进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9.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0.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11.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
这种思想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12.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13.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14. 牛顿力学在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是:A.它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B.海、冥二星的发现证明其预见性、科学性C.伽利略的成就为其创立奠定基础D.为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6.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文字、音符、色彩和光与影,表达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据此回答8—10题17.“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18.仔细观察右侧的作品,判断它属于哪个美术流派A .后印象派B .印象派C .新印象派D .现代派19.“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 .雪莱B .毕加索C .贝多芬D .巴尔扎克20.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A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B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 .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 . 对人性解放的歌颂2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B .印象派音乐的产生影响了印象派绘画的兴起C .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D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22.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月8日晚8点在华丽的鸟巢体育场拉开大幕,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画卷、卷轴,震撼人心的29个焰火大脚印,壮观的击缶倒计时,浪漫而富有创意的点火等等不但让中国人自豪,也感染了外国观众。
剧官方统计,有8亿4千万中国电视观众收看了当晚的开幕式。
这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A .资讯传播B .新闻报道C .大众娱乐D .艺术鉴赏2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杂剧俑 京剧脸谱A .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B .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 .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D .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24.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
下列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相关的对联是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25.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B.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C. “存天理,灭人欲”D.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26.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其主张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27.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28.“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诗句体现的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9. 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最能体现19世纪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的作品是A B C D30.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专家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浪漫主义的文艺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31.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32.历史学家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
”下列主张体现“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动摇了“循环论的思想”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D.“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33.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充分掌握史实 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 D.与时代同行34.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
”对此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C.社会地位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D.流行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3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等的资料。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6题14分,第37题17分,第38题16分,共计48分)3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