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电气维修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1
CDJWG/JS102-2015韶山3型电力机车车上检修工艺成都机务段(二〇一五年)目录1.一、电器、电子、仪表部分 (4)2.TSG1、TSG3、TSGC型受电弓车上工艺 (4)3.TSGD300型受电弓车上工艺 (8)4.XD 200/DSA200型受电弓车上工艺 (11)5.LV-2600受电弓车上工艺 (15)6.ADD自动降弓系统车上工艺 (19)7.主断路器车上工艺 (20)8.司机控制器车上工艺 (23)9.高压电器柜车上工艺 (27)10.低压电器柜车上工艺 (32)11.司机室部分电器车上工艺 (42)12.轴温报警装置车上工艺 (46)13.走行部状态监测装置车上工艺 (47)14.变压器室部分电器车上工艺 (49)15.镍镉电池车上工艺 (52)16.铅酸蓄电池车上工艺 (54)17.硅整流装置车上工艺 (55)18.KTGZ硅整流装置车上工艺(大功率) (60)19.控制电源柜车上工艺 (64)20.电子控制柜车上工艺 (66)21.电子控制柜低压试验车上工艺 (68)22.辅机保护装置车上工艺 (72)23.DKL制动逻辑控制装置车上工艺 (73)24.HB-1型、HB-2型轮轨润滑控制装置车上工艺 (74)25.机车空调装置车上工艺 (75)26.重联电器装置车上工艺 (78)27.前照灯装置及其它照明灯车上工艺 (79)28.前照灯装置金卤灯车上工艺 (80)29.光电速度传感器车上工艺 (81)30.制动电阻柜车上工艺 (82)31.风压继电器车上工艺 (83)32.平波电抗器车上工艺 (84)33.主变压器车上工艺 (85)34.电表车上工艺 (88)35.风表车上工艺 (89)36.测速发电机车上工艺 (89)37.制动电器板车上工艺 (90)38.插头座、端子排、线束、铜排母线车上工艺 (91)39.弓网故障快速自动降弓装置车上工艺 (93)40.车顶大盖、瓷瓶及导电杆车上工艺 (94)41.GYBJ-(Ⅰ)机车车顶高压报警器车上工艺 (95)42.LCU逻辑控制装置车上工艺 (97)44.HDJ-1智能耗电记录仪车上工艺 (100)45.电子点牌器车上工艺 (101)46.CHT-2000安全辅助装置车上工艺 (102)47.行车视频监控系统车上工艺 (103)48.机车鸣笛记录装置车上工艺 (104)49.多功能电加热器车上工艺 (105)50.车顶绝缘检测装置车上工艺 (106)51.高压互感器车上工艺 (108)52.紧急停车按钮车上工艺 (109)53.DZK-1型防撞系统车上工艺 (109)54.列车运行安全警示装置车上工艺 (110)55.绑扎带车上工艺 (113)56.机车示警系统车上工艺 (113)57.机车走行公里装置车上工艺 (115)58.紧急制动中间继电器车上工艺 (115)59.自动过分相装置车上工艺 (116)60.车载餐饮设备车上工艺 (118)61.防火监视装置车上检修工艺 (118)62.二、牵引电机、辅助电机部分 (119)63.ZQ800-1型牵引电动机车上工艺 (119)64.劈相机车上工艺 (124)65.主压缩机电机车上工艺 (126)66.通风机车上工艺 (127)67.潜油泵车上工艺 (129)68.辅助压缩机电机车上工艺 (130)69.冷风扇车上工艺 (131)70.直流无刷转页扇车上工艺 (131)71.三、转向架、车体部分 (132)72.轮对车上工艺 (132)73.构架裂纹焊修工艺 (134)74.机车牵引梁裂纹焊修工艺 (137)75.构架附属装置焊修工艺 (138)76.机车通用焊修工艺 (143)77.轴箱车上工艺 (145)78.齿轮箱车上工艺 (147)79.抱轴承车上工艺 (149)80.“178×2.85、178×3.5、203×3.5、203×2.85”型单缸制动器车上工艺 (150)81.转向架附属装置车上工艺 (151)82.油压减振器、侧向摩擦器车上工艺 (153)83.牵引电机悬挂装置车上工艺 (154)84.车钩装置车上工艺 (155)85.MT-3型缓冲器车上工艺 (157)86.低牵引拉杆装置车上工艺 (158)88.轮轨润滑装置车上工艺 (163)89.四、空气管路系统部分 (164)90.电空控制器车上工艺 (164)91.空气制动阀车上工艺 (165)92.电空控制屏车上工艺 (166)93.NPT5型压缩机车上工艺 (169)94.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车上工艺 (171)95.辅助压缩机车上工艺 (172)96.中继阀、分配阀、紧急阀、重联阀车上工艺 (173)97.YWK-50-C型压力控制器车上工艺 (174)98.制动软管车上工艺 (175)99.DJKG—A型空气干燥器车上工艺 (176)100.风管路、塞门、逆止阀车上工艺 (177)101.五、其它部分 (180)102.架落车作业规则 (180)103.镟轮作业规则 (182)104.SS3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及要求 (184)105.DK-1型电空制动机“八步闸”检查操纵方法 (198)106.DK-1型电空制动机”五步闸”检查操纵方法 (200)107.机车试运转 (201)108.电力机车车上检修作业部件清洁度标准 (206)109.电力机车车上清扫工艺 (207)110.成都机务段电力机车出库文明化状态检查标准 (208)六、低压电器部分TSG1、TSG3、TSGC型受电弓车上工艺序号工步重点作业方法重点质量标准备注1 蓄电池检修1.外观检查框架各部分。
DF4D小修机车电机检修工艺1 技术要求1.1 电机内部清洁,铭牌清晰、齐全,引出线标记准确。
1.2 机体及端盖无裂纹与缺陷,各部件完整牢固,不得松动。
1.3 碳刷接触面积不小于碳刷面积的75%。
1.4 同一台电机须使用同一牌号同一生产厂家的碳刷,碳刷在刷盒内能上下自由移动,间隙须符合限度表要求,同台电机弹簧压力差大于20%,刷盒与换向器应平行,其不平行度不大于1mm,碳刷应全部位于换向器工作面上,接触面积不少于碳刷截面积的75%,刷盒与换向器工作面的间隙为2-5mm,刷盒距升高片的距离应大于3mm。
2.主要工具500V及1000V兆欧表、万用表、接触电阻测试仪、TY直流泄漏机、线灯、试灯、手电筒、小毛刷、白布带、稠布、白布、酒精、电机清洗液及常用工具。
3 检修工序3.1 牵引发电机检修3.1.1滑环的检修3.1.1.1 滑环连接线应无破损。
3.1.1.2 滑环表面应无拉伤、烧伤和发黑,有轻微者可用砂布打磨。
3.1.2 定子、转子、刷架的检修3.1.2.1 绝缘无破损老化。
3.1.2.2 刷架须紧固,酚醛绝缘子表面光滑、整洁、无裂纹。
3.1.2.3 刷盒无烧损及变形。
3.1.2.4 刷架连线绝缘无破损、老化、过热现象,坚固牢靠。
3.1.2.5 碳刷高度应大于31mm,碳刷接触面应大于75%。
碳刷与滑环表面的间隙为2-5mm,碳刷压力为20-25N。
3.1.2.6 电刷放人刷盒后,轴向间隙应小0.65mm,径向间隙应小于0.50mm。
3.1.2.7 定、转子相互间绝缘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大于5Mn。
3.1.2.8 转子可见部分各部绝缘不许有破损、烧伤和老化。
3.1.2.9 检查网齐全,无破损,通风网罩应良好。
3.1.2.10 清除轴承压盖油污,检查压盖无过热变色现象。
3.1.2.11 叶片不能与挡风扳接磨。
3.2 牵引电机检修3.2.1 检查转子3 .2.1.1 转子可见部分各部绝缘不许有破损、烧伤和老化。
HXD1C型电力机车是一种重要的铁路牵引机车,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日常检修。
以下是针对HXD1C型电力机车的日常检修工艺设计:一、机车外观检查:1. 检查机车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2. 检查车体上的标识、警示灯等是否正常。
3. 检查车窗、门锁、扶手等是否完好。
二、机车内部检查:1. 检查司机室内的仪表盘、信号灯、按钮等是否正常。
2. 检查驾驶室座椅、安全带、脚踏板等是否安装牢固。
3. 检查空调、暖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三、机车电气系统检查:1. 检查电池组的电量是否充足,维护电池终端的清洁。
2. 检查主控制器、电机风扇、转向架电机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3.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或腐蚀。
四、机车机械系统检查:1. 检查主变压器、牵引变压器、辅助电源装置等设备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2. 检查转向架、传动装置、制动系统等机械部件是否有异常声音或磨损。
3. 检查车轮踏面磨耗情况,测量轮对间距和轨距。
五、机车润滑系统检查:1. 检查机车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并及时更换污秽的润滑油。
2. 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管路是否通畅,润滑脂是否干燥。
六、机车制动系统检查:1. 检查制动管路、制动软管、制动鞋等制动系统组件是否完好。
2. 检查制动缸、制动机构是否灵活可靠,各制动阀门操作是否正常。
七、机车通风散热系统检查:1. 检查机车通风口、散热器、风扇等是否清洁,通风效果是否良好。
2. 检查冷却水泵、水管等是否正常运行。
八、机车车轴检查:1. 检查车轴是否有裂纹、断裂等损伤。
2. 检查车轮是否磨损不均匀,测量车轮直径差异。
九、机车车体涂装检查:1. 检查机车车体表面的涂装是否有脱落、划伤等情况。
2. 检查机车车体是否需要重新喷涂或修复。
十、机车记录和报告:1. 记录机车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和结果。
2. 编写机车日常检修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
以上是针对HXD1C型电力机车的日常检修工艺设计,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行,提高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
HXD1C型电力机车日常检修工艺的设计引言HXD1C型电力机车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牵引机车,用于牵引货车、客车等。
为了保证机车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定期进行日常检修工作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HXD1C型电力机车的日常检修工艺进行设计,包括检修流程、工具材料、注意事项等。
检修流程日常检修工艺的设计应包含以下主要步骤:1.检查机车外观–检查机车车体表面是否有明显损伤或腐蚀。
–检查车窗、门、通风口等是否完好。
–检查轮对、车轴是否有异常。
2.检查电气系统–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松动或磨损。
–检查电池电量是否正常。
–检查车内照明、制动灯等电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机车机械系统–检查机车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转。
–检查机车轴承和支撑装置是否有异常。
–检查机车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4.检查润滑系统–检查机车润滑油是否充足。
–检查机车润滑系统的管道和阀门是否有泄漏。
5.清洁保养–清洗机车外观,去除污垢和尘土。
–对机车内部的灰尘进行清除。
–对机车润滑系统进行补充和更换。
6.记录检修情况–记录每次检修的日期和工作内容。
–记录机车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修建议。
工具材料在进行HXD1C型电力机车的日常检修工艺时,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扳手•螺丝刀•润滑油•清洁剂•压力表•电池测试仪器•记录表格注意事项在进行HXD1C型电力机车的日常检修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穿戴好防护装备。
2.检修过程中的顺序不能颠倒:必须按照设定的步骤进行检修,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全面检查。
3.检修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观察和记录机车各部位的异常情况,如噪音、震动等。
4.工具使用正确: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材料,避免损坏机车。
5.检修记录和汇报:及时记录检修情况,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的维修工作。
结论HXD1C型电力机车日常检修工艺的设计包括检修流程、工具材料、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遵循设计的工艺流程,合理使用工具和材料,并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机车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检修工艺标准TCK7F、7G,TCK1—500型电空接触器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电空接触(TCK7F、7G,TCK1—500型)的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段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定及验收的标准。
2 引用标准《韶山4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4 工艺流程图5 工艺过程5.1 解体清洗5.1.1 TCK7F、7G型电空接触器的解体清洗a 拆除电空阀接线及阀座螺栓,取下电空阀按相关工艺检修。
b 拆卸灭弧罩。
提开灭弧罩挂钩,取下灭弧罩并清扫。
c 拆下主动、静触头及灭弧角,用200~300KPa压缩空气吹扫各部尘垢,并用汽油清洗各部,用白布擦净。
拆下软连线。
d 拆下辅助联锁、联锁支架及联锁板,用汽油清洗联锁支架及联锁板。
e 解体气缸(传动风缸)。
拆除气缸活塞与绝缘杆连接穿销及气缸下盖,取出皮碗。
用汽油清洗并用白布擦净各部,用压缩空气吹净风缸内腔污垢,保证畅通。
5.1.2 TCKl-500型电空接触器的解体清洗a 拆下低压联锁盒。
b 用10mm扳手拆除气缸盖,取出皮碗,用专用工具取下活塞鞲鞴杆及反力弹簧,取下触头绝缘杆及联锁托板,清洗擦净,用压缩空气吹净气缸内腔污垢,保证清洁畅通。
c 拆下主动、静触头、压片,用汽油清洗各部,用白布擦净。
拆下压力弹簧。
5.2 检修5.2.1 TCK7F、7G型电空接触器的检修a 灭弧罩用砂布打磨电弧烧痕,锉修导弧角上烧痕,破损处用环氧树脂粘补。
有裂纹及严重缺损的或壁板厚小于原形1/2的灭弧罩应更新。
b 吹弧线圈及弧角检查铁芯外套绝缘管不许有过热、老化、破损等不良现象,否则应更新。
吹弧线圈安装应牢固,不得有变形、短路、断路及裂损,外刷绝缘脱落时应用绝缘漆涂刷。
灭弧角应清洁,不得有裂损、变形。
测量吹弧线圈匝间距离不小于0.5mm。
c 锉修并打磨主触头,使其保持原有(R300mm)的接触面弧度,主触头(触片)厚度不小于1.5m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17期·119·文章编号:2095-6835(2019)17-0119-02HXD3B 型电力机车C6修主电路布线工艺优化张文燕,何晓晨,刘献(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2)摘要:HXD3B 型电力机车是用于干线牵引的货运电力机车。
在HXD3B 型电力机车C6验证修过程中,主电路布线是机车布线过程一项重要工序。
总结了HXD3B 型电力机车C6修主电路布线工艺的优化和提升细节,主要包括工艺流程优化和布线工艺提升。
通过此次工艺优化,达到了规范线缆布线路径、提升布线质量的目的,为HXD3B 型电力机车C6批量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HXD3B 机车;主电路布线;布线工艺;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U264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9.17.055和谐型电力机车C6修修程周期为200×(1±10%)万千米,不超过12年的标准,至今首台HXD3B 型电力机车已达到C6修修程。
因此,对首台返厂的HXD3B 机车进行了C6验证修,并针对C6修机车主电路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工艺流程、线束走向等问题,结合HXD3B 型电力机车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主电路布线工艺的优化[1]与提升。
1优化工艺流程HXD3B 型电力机车的车体配管分上、中、下三层,主电路线缆铺设在中、上层,最下层为管路铺设。
本次HXD3B 型电力机车C6验证修主电路布线将滤波柜(AFC )—配电柜(ADC )、变流器(CON1、2、3)—滤波柜(AFC )、以及轴头回流线缆等小线,铺设在车体配管中层;将牵引电机M1~M6,以及变压器-变流器的大线铺设在车体配管的上层的布线安排。
据此布线方案,HXD3B 型电力机车C6验证修主电路布线优化工艺流程调整结果如图1所示。
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详细介绍了hxd1电力机车的检修技术规程。
hxd1电力机车作为一种重要的铁路机车车型,其性能和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
为了确保hxd1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对其进行定期的检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拟定了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的各项要点,供相关人员参考和执行。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对文章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简单介绍。
其次,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的两个要点。
最后,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hxd1电力机车的检修技术规程,掌握其关键要点,并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和维护工作。
希望本文对相关从业人员在hxd1电力机车的检修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安排。
本文的结构共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旨在向读者介绍文章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首先对hxd1电力机车的检修技术规程进行简要概述,包括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然后,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章节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正文部分是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的要点和关键内容。
具体而言,第2.1节将重点讲解检修技术要点一,涵盖该机车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
第2.2节则将着重介绍检修技术要点二,包括机车部件更换、故障排除等相关技术要求。
通过对这两个要点的详细解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要领。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在第3.1节中,我们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强调hxd1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将在第3.2节展望该技术规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挑战和改进空间等,为读者提供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更换熔断器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卡丝钳、12mm活扳手、砂纸、熔断片。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检查要更换的熔断片,要求牌号相同。
3.2松开熔断器两端压盖,卸下止动圈。
3.3用活扳手和螺丝刀将烧断的熔断片取下。
3.4对烧蚀及氧化的熔断片压接平面用砂纸进行打磨,要求光洁平整。
3.5用活扳手和螺丝刀将同容量的熔断片换上。
3.6螺栓与螺母两侧加弹簧垫圈、平垫圈,并加以紧固。
3.7装上止动圈和两端压盖。
3.8 通电试验4 维修人员:1人5 维修时间:0.2小时更换机车头灯灯泡及调整焦距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卡丝钳、12mm活扳手、头灯灯泡。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XK。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开启灯罩,戴上手套(以防灯泡烫手),卸下坏的灯泡并妥善放臵在适当位臵。
3.2准确迅速地更换上新灯泡,紧固住灯泡两端的螺丝。
3.3用棉丝对灯泡进行擦拭,注意:要求灯泡干净没有手纹及油污,防止灯泡通电炸裂。
3.4试验。
3.5需要调整头灯焦距时,具体步骤如下:3.5.1先调整头灯灯座的支架,使灯泡处于反光镜的焦点上,使射出的光线集中。
3.5.2再调反光镜的角度,即调整头灯光柱的远近。
3.6 关闭灯罩。
4 维修人员:1人5 维修时间:0.1小时更换无级调速驱动器的备用装臵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螺丝刀。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在插接电源前必须确认机车110V电源接线无误。
3.2严禁带电情况下拔插头或插插头。
3.3断开电子箱板上的开关。
3.4将插头拔下。
3.5将插头插在另一套装臵的插座上并确认可靠插接。
3.6闭合该装臵的开关。
4 维修人员:1人5 维修时间:0.1小时接触器触头打磨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锉刀、螺丝刀、00号砂纸、酒精。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断XK挂禁动牌。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拆开灭弧罩。
3.2电空接触器、电磁接触器的主触头有轻微烧伤时,可用00号砂纸打磨,消除伤痕。
烧伤严重时,可用细锉刀将其锉平(注意弧度),再用00号砂纸打磨后,用酒精擦拭干净。
3.3装上灭弧罩。
3.4司机控制器触指、继电器联锁触头因烧伤发黑氧化时,可用酒精擦拭消除伤痕,特别严重时可用00号砂纸轻轻打磨,然后用酒精擦拭干净。
3.5整修后,取下禁动牌,合上XK,进行动作试验。
4 维修人员:1人5 维修时间:0.2小时检查、清扫电机内部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风管、活扳手、棉丝、螺丝刀。
2 安全事项:2.1机车两端设臵防护牌,单阀制动,挂禁动牌,打止轮器,断XK。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接好风管,调整风压不得超过350kpa。
3.2打开电机检查孔盖,徐徐打开风管塞门,吹扫换向器表面及内部。
3.3接机车制动风管风压吹扫时,必须将制动管压力调整为300kpa。
3.4吹扫完后,用棉丝对瓷瓶、汇流排及内部连接大线上的积尘、油污进行擦拭干净。
3.5仔细检查电机换向器表面情况,正常的换向器表面应该是在电刷滑过的轨迹上呈现均匀的、有光泽的薄膜,薄膜的颜色可以是浅色的,略深色的,甚至是深色的,但不能有不均匀的磨损或局部发黑和严重发黑的现象。
3.6检查换向器片间云母下刻情况,沟槽内干净无积碳粉。
3.7仔细检查电刷的状况,电刷不应有磨耗到限或产生崩裂、刷辫松动、变色等缺陷。
3.8仔细检查电机内部各联线,要求规则牢固,不许有碰磨、裂纹、开焊松脱、断裂现象,引出线标记清晰正确,端子面接触面平整光滑,搪锡完好、均匀,连接时相互接触良好,密贴。
线圈的绝缘不应有破损、烧伤或过热变色的现象。
3.9盖好电机检查孔盖。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1小时更换电机不良电刷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10mm、12mm、14mm开口扳手、螺丝刀、0号砂纸、酒精、同牌号碳刷。
2 安全事项:2.1机车两端设臵防护牌,单阀制动,挂禁动牌,打止轮器,断XK。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卸下电机整流子检查孔盖,并放臵安全位臵。
3.2拔开碳刷上面的压指。
3.3拆下旧碳刷辫的安装螺栓,卸下旧碳刷。
注意螺栓、垫圈不能掉入电机内部。
3.4以同一牌号的碳刷装入刷握,并上下活动,检查是否灵活,间隙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如过紧则用0号砂纸打磨碳刷。
3.5碳刷与整流子接触面应不少于80%,否则电刷应予研磨。
研磨时最好采用专用研磨工具,如采用玻璃砂纸手工研磨时,应注意将砂纸紧贴换向器表面。
3.6将刷辫的接线端子用螺栓拧紧,刷辫接线端子的安装位臵应保证刷辫有一定的长度,否则,当碳刷未磨到限时,就会因刷辫的长度不够而造成碳刷与整流子脱离接触。
3.7注意事项:电机碳刷更换时原则上应当整机、整批次更换。
3.8装好整流子检查孔盖。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0.5小时机车电机换向器维修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卡丝钳、套筒扳手、尖锥、00号砂纸、细锉刀。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机车电机经定期检查后,如发现换向器有问题应立即进行维修处理。
3.2使用克丝钳打开电机的观察孔盖。
3.3如换向器片间云母下刻沟槽内有积碳粉,应当使用尖锥对沟槽碳粉进行清理。
3.4如换向器表面有油污或轻度的烘黑痕迹,可用干净白布蘸酒精擦拭干净。
3.5如换向器表面有较明显的烧伤痕迹,而且用布擦抹无效时,可用00号玻璃砂布紧贴换向器表面进行打磨(严禁使用金刚砂布打磨),时间不宜太长。
打磨后须用高压风吹净。
3.6如换向器表面磨损太多或损伤严重以至影响电机正常工作时,应将电机解体精光换向器表面。
3.7盖好电机检查孔盖。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1小时利用试灯查找接地故障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机车电路图、螺丝刀、手电筒、绝缘垫片。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打止轮器,断XK。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将两试灯插入接地插座,闭合蓄电池闸刀,检查两灯的亮度。
如其中一亮一灭或亮度不一样,则说明控制回路、辅助回路或照明回路(包括蓄电池)中有接地处所。
3.2若正灯亮负灯不亮,则为负极端接地。
反之则是正端接地。
3.3试灯灯泡一明一暗则表明有轻微接地或蓄电池漏电。
使用临时试灯可将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在有电源的正、负接线柱上进行试验。
3.4作全部电器试验(包括照明开关等),观察试灯变化情况,大概判断出是哪一部分接地,然后进行甩线查找。
3.5在无摇表的情况下,利用试灯找主回路接地故障时,应先断开DK,将其臵于中立位,然后用正灯接触主电路(送电),用负灯接地,若两灯亮,则说明该段电路有接地。
3.6查找作业完毕,取下禁动牌、拆除止轮器。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1.5小时清扫差示压力计、补充溶液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24mm开口扳手、螺丝刀、红色食盐溶液。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用24mm开口扳手松开差示压力计管接头螺母。
3.2松开触针螺母,取出导线及触针擦净,检查是否锈蚀。
3.3用螺丝刀松开差示压力计体上的螺钉,取下压力表体,将旧溶液倒出,清除水锈。
3.4将差示压力计体装上,把红色食盐溶液注入,臵于“0”刻线处。
3.5将触针擦净组装(触针距“0”刻线20mm),然后紧好管接头螺母和触针螺母。
4 维修人员:1人5 维修时间:0.5小时调整无级调速机车的柴油机转速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8mm、12mm开口扳手、螺丝刀。
2 安全事项:2.1单阀制动,挂禁动牌,断机控。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柴油机空载运转。
3.2松开无级调速装臵电子箱面板上转速调节锁闭螺母。
3.3司机控制器主手柄臵于零位、1位时,柴油机转速为430±10r/min。
3.4将主手柄臵于升位,步进电机正转,调节升速调整电位器W2(顺时针为升高速度加快,逆时针为升速减慢),使柴油机从最低转速升高到最高转速的时间为18-20秒钟。
3.5调整好后,将电位器W2锁闭。
3.6将主手柄臵于保位,步进电机锁定,柴油机在某一转速稳定工作。
3.7 将主手柄臵于降位,步进电机反转,调节降速调整电位器W1(顺时针为下降速度加快,逆时针为下降速度减慢),使柴油机从最高转速降到最低转速的时间为15-18秒钟。
3.8 调整好后,将电位器W1锁闭。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1小时更换主接触器软连线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16mm、10mm套筒扳手、螺丝刀、软连线。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取下灭弧罩,用16mm套筒扳手松开主接触器上端紧固螺母,将卸下的螺母放好。
3.2用16mm套筒扳手松开主接触器后端连接大线螺丝,卸下连接大线。
3.3用10mm套筒扳手松开主接触器侧面安装螺栓,(每个位臵的侧面安装螺栓长度不一致,卸下时记好每个螺栓的位臵),把主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架用螺丝刀松开,将主接触器的动触点部分连带外壳一同卸下,放好。
3.4将主接触器静触点部分上的需更换软连线用16mm套筒扳手卸下。
3.5把新的软连线用16mm的套筒扳手紧固在主接触器的动触点支架上。
3.6 注意事项:软连线在动触点支架上要摆放整齐连接紧固牢靠。
3.7 将主接触器的动触点部分连带外壳放到静触点部分上端对接好螺丝孔,用10mm套筒扳手按照拆卸顺序及位臵关系依次紧固好。
3.8用16mm套筒扳手紧固好主接触器上端紧固螺母,然后将主接触器后端的连接大线按照原来的位臵紧固牢靠。
3.9 检查安装螺母的紧固程度(弹性垫圈的开口平齐即可),安装灭弧罩。
3.10启机打风,通电试验主接触器是否动作正常。
4 维修人员:2人5 维修时间:2小时更换接触器、继电器工艺1 工具设备使用:准备卡丝钳、12mm活扳手、螺丝刀、机车电气图纸、纸笔。
2 安全事项:2.1机车单阀制动,挂禁动牌及断电。
2.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2.3作业完毕没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具。
3 维修工艺:3.1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故障或动作机构犯卡时需要对其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