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建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实践证明,真正的国际竞争,往往都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任何一个强盛的国家,无不都是有着强大的文化底蘊,或是正一步步蕴育着的独有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大汉天下,盛唐天下,灿烂文明,威震四夷。
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一国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兴衰,都是以文化的兴衰为前提。
文化繁荣,国富民强,文化贫穷,终究是缺乏信仰,纵然一时强盛,终将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世族之林五千林,纵然一时兴衰,但强大的民族文化,依然永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纵然经历无数曲折,今天,中华民族依然在创造着一个个奇迹,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这一切都是缘于我们对文化的重视,对文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创造。
然而,这远远不够。
经过列强入侵的屈辱,闭关锁国的封闭,上百年战争的蹂躏,虽然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奇迹,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二,可是,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上都还很落后,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以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文明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文化是一种繁盛的精神文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要想更快、更好,更和谐,必须依赖于文化的强盛。
只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超强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的公民基本素质,丰富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即文化强国全面实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姓名:杨泓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发酵工程年级:级研究生联系方式: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社会各界人士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不同的看法: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林代表说:“如果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的旗帜与方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国的目标,那么公民道德素质就是文化强国的外在体现形式与根本的落脚点。
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要建设文化强国,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智力和精神力量。
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
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
首先,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空前高涨。
其次,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到文化建设系统、全面的战略构想,反映了发展从关注物质福利的进步。
再次,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证。
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社会和谐不可能来自单一的市场逻辑,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宗旨、追求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等,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天然一体的联系。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公民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下面就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道德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指导。
一个道德规范健全的社会,能够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的关系,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如果公民普遍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社会上的道德规范就能够得到充分遵守,人们相互尊重、关心、帮助,社会秩序就会更加良好,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
其次,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转也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能够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充满活力,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而如果公民道德水平普遍较低,道德风气不正,那么就会产生各种不良现象,如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
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规范了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具备良好道德的人不仅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够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更加顺利。
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修养,行为不当,将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和信誉,使自己处于孤立和困境之中。
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幸福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全体公民都能够以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始终以爱国、守法、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从文化自身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本质所决定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流动的血脉、民族的基因;文化是温馨的家园、精神的寓所。
从国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的: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说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内它包括文化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它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历史和未来则表现为文化的辐射力和生命力。
我们来看一个悬殊的对比:全世界100本图书,85本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是第一文化大国,文化产业规模在GDP中占比排第二,美国电影占全球电影10%,却占有全球50%的观影时间;日本仅次于美国,文化产业规模比电子、汽车业还要大,其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63%,游戏领域占世界市场1/3;而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不足4%。
美国有一个关于国力的L.S克莱因评价方程:即 P=国力=硬实力软实力其中C 资本 S 目的 E 经济 M 军事 W--意志在一个国家硬实力一定的条件下,软实力越强,综合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从国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决定的: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所谓引领风尚,是指文化的引领导向功能;教育人民,是指文化的教化育人功能;服务社会,是文化服务社会各方面功能;推动发展,是文化推动科学发展的功能。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姓名:杨泓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发酵工程年级:级研究生
联系方式: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社会各界人士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不同的看法: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林代表说:“如果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的旗帜与方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国的目标,那么公民道德素质就是文化强国的外在体现形式与根本的落脚点。
”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代表则表示: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的不是锦上添花,不是唱唱跳跳、莺歌燕舞,说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提高道德素质。
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代表则为记者勾勒出了他心中的“最美”图画:“我们身边到处充满着爱,每当坐车时,看到年轻人给抱着孩子的妇女、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年人让座,我都被温暖着、感动着。
”
我认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特别是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诚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离不开广大群众的道德自觉,也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六、要构筑诚信,遏制道德失范。
与年前相比,整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
但同时,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毒奶粉”、“地沟油”,到“小悦悦遭碾压,无人施救”、“老人摔倒,没人敢扶”以及“傅瑾事件”,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亟待正视的地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