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初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0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第2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1.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2. 下列安全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3. 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COB.C.D.4. 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 ZnB. FeC. CuD. Ag5. 下列消夏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榨果汁B. 放焰火C. 堆沙堡D. 玩冲浪6.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水B. 高锰酸钾C. 氧气D. 二氧化碳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1个氯离子”的是( )A. ClB.C.D.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盐酸用于除铁锈C.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9. 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锑原子中含有51个质子和70个中子,它的核外电子数是( )A. 51B. 70C. 121D. 1910. 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把纳米铜颗粒转化为锑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11. 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单质B. 石墨烯和石墨双炔性质完全相同C.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完全燃烧都生成 D. 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可作电极材料12. 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石墨双炔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原理图如下。
下列分离方法与其原理类似的是( )A. 过滤B. 吸附C. 蒸馏D. 结晶13.以胡萝卜素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可降解塑料。
2024北京西城初三二模化 学2024.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9页,共两部分,共38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i 28 Cl 35.5 Br 80 Ag 108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3.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 B.O2C.2O D.2O24.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A.Mg B.Zn C.Fe D.Ag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氦(He) B.铜(CU)C.硫(S)D.钡(Ba)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8.下列安全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9.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减少的是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烧碱D .石灰石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 .铜用于制做导线C .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P + 5O 2==== P 2O 5B .2H 2O==== 2H 2↑+ O 2↑C .2Fe + 6HCl ==== 2FeCl 3 + 3H 2↑D .3CO + Fe 2O 3==== 2Fe + 3CO 212.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电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024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90周年。
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初三二模试卷化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第一部份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 2.以下进程中发生化学转变的是A .铁矿石炼铁B .干冰制冷C . 海水晒盐D .风能发电 3.以下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SO 2 C .KCl D .KOH 4.以下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 .供给呼吸 B .用作气体肥料 C .生产碳酸饮料 D .用于灭火 5.以下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A .HB .H +C .H 2D .2H6.公开场合的环境要靠咱们一路来保护。
以下图标中表示“禁止抽烟”的是7.尿素【CO(NH 2) 2】是一种高效化肥,尿素属于A .磷肥B .氮肥C .钾肥D .复合肥 8.以下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豆浆 B .冰块 C .硫酸铜 D .蔗糖 9.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氧化镁MgO 2B .氯化铁FeCl 2C .硝酸银 AgNO 3D .氢氧化铜CuOH 10.以下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刻后,质量增大的是 A .碳酸钙 B .氯化钠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 11.用右图净水器处置浑浊的河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能消灭水中的细菌 B .能取得纯净物 C .能减少河水的异味 D .能除去钙镁化合物 12.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 .氢氧化钠用于中和酸性土壤C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 .燃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13.以下物品所利用的要紧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塑料玩具B .棉线帽子C .陶瓷碗D .尼龙提包A B CD14.以下操作能辨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看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5.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要紧成份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2.(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空气C.稀盐酸D.铁矿石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氢气C.一氧化碳D.红磷4.(1分)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5.(1分)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A.氯化钠B.烧碱C.浓硫酸D.浓盐酸6.(1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碳酸氢钠用于烘焙蛋糕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D.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7.(1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计算、溶解、称量、量取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8.(1分)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硫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6B.元素符号为SC.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D.一个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9.(1分)下列实验的设计不正确的是()A B C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研究水的组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检验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A.A B.B C.C D.D10.(1分)甲烷可制备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B.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3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11.(1分)“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
“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樟脑的酒精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B.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C.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含义是指每100g的溶剂中,溶质是24gD.“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12.(1分)如表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碳粉中的铁粉磁铁吸引B除去CO中的少量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足量的水,过滤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Na2CO3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33分)13.(1分)塑料是生产医用口罩的一种原材料。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氧B.硅C.铝D.铁4.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CO(NH2)2B.KClC.NH3•H2OD.Ca3(PO4)25.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锌B.钙C.碘D.铁6.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Cl2B.2Cl—C.2ClD.2Cl27.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镁B.银C.铁D.铜8.氮元素与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9.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 B. C. D.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
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锌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0B.属于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为ZnD.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g11.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95B.65C.35D.30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 3B .O 2C .H 2O 2D .MnO 213.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 .水B .黄曲霉毒素C .甲醛D .一氧化碳14.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称量NaOH 固体C .检查气密性D .点燃酒精灯15.下列硫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难溶于水B .熔点低C .黄色固体D .能燃烧16.能闻到水果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小B .分子不断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的体积小我国大力推广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
回答17~18题。
2010-2023历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铁(FeSO4)B.氢氧化铜(CU(OH)2)C.硝酸钠(NaNO3)D.氧化汞(AgO)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B.少量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3.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灰水和酚酞溶液6种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Na2CO3和CaCl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若两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其中一种溶液一定是。
(2)若两溶液混合,有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上述⑴和⑵的混合溶液再次混合,有白色固体生成,则最终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4)若两溶液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第三种溶液,有白色固体生成,则两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A、B、C、D和E分别是上述6种溶液中的一种。
B是A、C反应的产物,E是D、C反应的产物。
B、C、E溶液中溶质可能是。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6.将下列厨房里常用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食用油C.白醋D.蔗糖7.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8.物质甲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B.甲变质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C.甲变质后质量一定会减小D.甲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9.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2.(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空气C.稀盐酸D.铁矿石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氢气C.一氧化碳D.红磷4.(1分)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5.(1分)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A.氯化钠B.烧碱C.浓硫酸D.浓盐酸6.(1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碳酸氢钠用于烘焙蛋糕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D.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7.(1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计算、溶解、称量、量取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8.(1分)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硫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6B.元素符号为SC.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D.一个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9.(1分)下列实验的设计不正确的是()A B C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研究水的组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检验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A.A B.B C.C D.D10.(1分)甲烷可制备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B.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3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11.(1分)“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
“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樟脑的酒精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B.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C.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含义是指每100g的溶剂中,溶质是24gD.“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12.(1分)如表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碳粉中的铁粉磁铁吸引B除去CO中的少量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足量的水,过滤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Na2CO3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33分)13.(1分)塑料是生产医用口罩的一种原材料。
2010-2023历年北京市西城区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区别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进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水B.稀盐酸和食盐水——无色酚酞溶液C.浓盐酸和水——闻气味D.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观察颜色3.下列关于醋酸(C2H4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8个原子构成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4.(6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向外拉注射器1气球1微微鼓起,注射器1中溶液变浑浊②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瓶中气球1继续微微鼓起,……③打开K,将气球2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倒入瓶中后,关闭K气球1继续变大,……(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补全步骤②中的现象:。
(3)补全步骤③中的现象:,其中“气球1继续变大”的原因是。
(4)通过本实验能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5.(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
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
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6.(6分)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化 学 2015.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铁矿石炼铁B .干冰制冷C . 海水晒盐D .风能发电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SO 2 C .KCl D .KOH 4.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 .供给呼吸 B .用作气体肥料 C .生产碳酸饮料 D .用于灭火 5.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A .HB .H +C .H 2D .2H6.公共场所的环境要靠我们一起来维护。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7.尿素【CO(NH 2) 2】是一种高效化肥,尿素属于A .磷肥B .氮肥C .钾肥D .复合肥 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豆浆 B .冰块 C .硫酸铜 D .蔗糖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镁MgO 2B .氯化铁FeCl 2C .硝酸银 AgNO 3D .氢氧化铜CuOH 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的是 A .碳酸钙 B .氯化钠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 11.用右图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消灭水中的细菌 B .能得到纯净物 C .能减少河水的异味 D .能除去钙镁化合物 1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 .氢氧化钠用于中和酸性土壤C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 .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1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塑料玩具B .棉线帽子C .陶瓷碗D .尼龙提包A B CD14.下列操作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5.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
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荷脑是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C.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C.检验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17.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10 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丁溶液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D.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18.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C.若32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18 g丁D.丁中氧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B 检验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钙C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锌加入过量的锌,过滤D 证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少量的稀盐酸20.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甲乙丙丁海水分离膜淡水A .向盐酸中加入水B .10 mL 5%的H 2O 2溶液分解C .将饱和石灰水升温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生活现象解释〗21.(2分)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铁强化酱油”中的铁元素可预防 (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2)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填序号)。
A. 霉变的大米、花生 B. 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 C. 牛奶经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22.(2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1)铜丝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3分)下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
依据图示回答: (1)柠檬汁呈 性。
(2)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
(3)蚊虫叮咬后,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 可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是 (答1种即可)。
24. (2分)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2)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右图所示), 通过膜的主要微粒是 。
25.(2分)日常生活中,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
(1)山梨酸钾是常用的防腐剂,它可由山梨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制得。
山梨酸钾属于 (填“酸”、“碱”或“盐”)。
(2)生活中常用隔绝空气的方法防腐,例如 (举1例即可)。
26.(3分)“××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右表所示。
请根据该表回答: (1)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 。
(2)表中未列出的一类营养素是 。
(3)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
27.(3分)钠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 。
(2)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固体叠氮化钠(NaN 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撞击后30毫秒内,NaN 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营养素 每100 g 含有 蛋白质 4.8 g糖 类 40 g ××糕点油 脂 20 g 碳酸钙 400 mg维生素 1.8 mg28.(3分)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清洗剂。
名称84消毒液洁厕灵污渍爆炸盐产品示例有效成分次氯酸钠盐酸过碳酸钠(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洁厕灵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与洁厕灵混合时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科普阅读理解〗【资料1】融雪剂按组成分为有机融雪剂和无机融雪剂。
有机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钾,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
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主要成分,其融雪原理与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的凝固点有关(见下表)。
溶剂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溶质质量(g)0 3.6 7.5 11.1 29.9凝固点(℃) 0 -2.3 -4.2 -6.3 -21【资料2】钛(Ti)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酸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它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
在稀有气体和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备金属钛。
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 g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答出2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产实际分析〗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试点实施垃圾分类,依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回答30题和31题。
30.(3分)【资料】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含有害的气体,如HCl、SO2等(1)可利用厨余垃圾得到。
(2)1 t塑料瓶可回炼600 kg的无铅汽油和柴油。
塑料瓶属于垃圾分类中的类。
(3)石灰浆的作用是吸收CO2和。
31.(3分)【资料】①②绿矾(FeSO4·7H2O)是一种浅绿色晶体,加热至70℃以上易分解(1)I中主要发生3个反应,其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2)II中向FeSO4溶液里加入铁屑,依次经过:加热浓缩、过滤、降温结晶、(填操作名称),得到绿矾。
其中铁屑的作用是。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32.(5分)A~F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气体A、B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可以相互转化。
A常用于冶炼金属,它的化学式为。
若B在高温条件下转化成A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C和固体D含相同金属元素。
用它们的混合物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
已知: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回答下列问题:① E的化学式是。
②加入F的溶液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基本实验〗33.(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34.(2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A .溶解B .蒸发C .过滤(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操作B 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35.(3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A B C(1)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B 中水面下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C 中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若该气体为纯净物,其可能是 。
〖实验原理分析〗36.(5分)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1)若甲中放入块状大理石,乙中放入澄清石灰水,打开b ,将分液漏斗中过量的盐酸注入,关闭a ,此时乙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段时间后,关闭b ,观察到 乙中液体变澄清,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若甲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乙中放入水,关闭b ,将分液 漏斗中的盐酸注入,关闭a 。
观察到甲中导管内液面上升至 一定高度,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且最终高于烧瓶中的液面。
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同学们解释“甲中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 等。
〖科学探究〗37.(5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模拟实验。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理:NaCl (饱和溶液)+ NH 3 + CO 2 + H 2O = NaHCO 3(固体)↓+ NH 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③氨气(NH 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1)依据资料①可知相同条件下,NaHCO 3的溶解度 NH 4Cl 的溶解度(填“>”或“<”)。
铜片 80℃a分液漏斗b甲 乙(2)NaHCO 3受热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