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西城区初三二模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7
100mL 溶液含10 g 葡萄糖 250mL 溶液n 分类汇编----综合计算东二[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共1小题,共4分)37.(4分)因病不能进食者,可以通过点滴葡萄糖、脂肪乳等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
(1)如图是250 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某同学认为10%是指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
(2)1 g 葡萄糖能提供约4 千卡的能量,这袋葡萄糖注射液能为人体提供的能量约是______千卡。
体重50 kg 的成人每天需要的能量约2000千卡,若50%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则需要输该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的袋数是______。
(3)这袋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g 。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葡萄糖(C 6H 12O 6)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结果精确到0.1][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共1小题,共4分) 37.(4分)(1)不正确(2)100 10(3)36.7 西二〖实际应用定量分析〗38.(4分)工业上常用NaOH 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 3+2NaOH=2NaAlO 2+H 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若用160 kg NaOH 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 kg 铝土矿,最终得到1004 kg NaAlO 2 溶液。
计算:(1)该铝土矿中A12O 3的质量分数。
(2)加入的NaOH 溶液中水的质量。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38.(4分) [解] (1)设铝土矿中的Al 2O 3的质量为x 。
Al 2O 3 + 2NaOH 2NaAlO 2 + H 2O 102 80 x 160 kgx =204 kg铝土矿中Al 2O3的质量分数= ×100% = 60% (2)加入的NaOH 溶液中水的质量= 1004 kg – 204kg – 160kg = 640 kg 答:铝土矿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为60%,加入的NaOH 溶液中水的质量为640 kg 。
2019年北京西城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A.钙B.铁C.锌D.碘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2.A. B. C. D.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3.A.香蕉腐烂B.铁丝生锈C.蜡烛燃烧D.冰块融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4.A.氧化镁B.硫酸铝C.硝酸银D.氯化钠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5.下列做法,节约用水的是( )不利于A.用淘米水浇花B.将雨水收集再利用C.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D.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6. A.雪碧B.牛奶C.果粒橙D.豆浆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7.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C.浓硫酸用作干燥剂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的是( )不.正.确.8. A.氯化钠 B.火碱 C.浓盐酸 D.生石灰下列物质密封保存的是( )不.需.9. A.B.C.D.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电10.A.B.C.D.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
以下说法的是( )①中现象是木炭红热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底部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不.正.确.11. 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 水中,充分溶解,烧杯底部有固体。
升温至 ,充分溶解后仍有少量固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时糖水中的微粒不再运动 时加入蔗糖的质量可能为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若使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12.A.AB.BC.CD.D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 中的 点燃B 检验 是否全部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C 证明 和 发生反应将通入水中D 鉴别、、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二、非选择题共33分13.科学家用氮 研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九上·秦都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A . 氢气用来做高能燃料B . 铜用来制导线C . 氩气用作焊接的保护气D . 镁用来作照明弹2. (2分)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 . 白磷始终不燃烧B . 小气球变瘪C . 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 .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3. (2分)(2017·兴庆模拟)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A .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 . 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C . CuO粉末中混有Cu,加入炽热的碳粉D . CO2中混有CO,通过炽热足量的氧化铜4. (2分) (2019九上·安化期末) 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的是()A . NeB . O2C . CO2D . Ba2+5. (2分) (2016九下·牟定期中) 某同学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物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A .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B .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C . 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酸D . 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6. (2分) (2015九上·平邑期末)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 . 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7. (2分) (2019八上·鸡东期末) 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 . 分子间间隔改变D . 分子体积变大8. (2分) (2015九上·贵溪期中)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 烧杯B . 试管C . 集气瓶D . 量筒9. (2分)(2016·兰州模拟) 最新信息显示,今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B . 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促进农业发展C . 地球上天然气储量相当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 . 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因此应禁止使用核能10. (2分)(2019·金山模拟) 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电灯通电发光B . 轮胎爆裂C . 天然气燃烧D . 水果榨汁11. (2分) (2019·新泰模拟)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一图二A . 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 . 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 . 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 . 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12. (2分) (2018九上·厦门期末)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 生成O2的质量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 (共9题;共45分)13. (4分) (2018·大兴模拟) 铁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金属材料。
2019年北京西城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A.钙B.铁C.锌D.碘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2.A. B. C. D.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3.A.香蕉腐烂B.铁丝生锈C.蜡烛燃烧D.冰块融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4.A.氧化镁B.硫酸铝C.硝酸银D.氯化钠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5.下列做法,节约用水的是( )不利于A.用淘米水浇花B.将雨水收集再利用C.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D.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6. A.雪碧B.牛奶C.果粒橙D.豆浆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7.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C.浓硫酸用作干燥剂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的是( )不.正.确.8. A.氯化钠 B.火碱 C.浓盐酸 D.生石灰下列物质密封保存的是( )不.需.9. A.B.C.D.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电10.A.B.C.D.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
以下说法的是( )①中现象是木炭红热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底部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不.正.确.11. 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 水中,充分溶解,烧杯底部有固体。
升温至 ,充分溶解后仍有少量固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时糖水中的微粒不再运动 时加入蔗糖的质量可能为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若使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12.A.AB.BC.CD.D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 中的 点燃B 检验 是否全部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C 证明 和 发生反应将通入水中D 鉴别、、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二、非选择题共33分13.科学家用氮 研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模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玻璃粉碎B. 牛奶变酸C. 蔬菜腐烂D. 高粱酿酒2. 医生建议小莉多吃水果和蔬菜,医生让她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A. 蛋白质B. 油脂C. 糖类D. 维生素3. 用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A. 吸附作用B. 乳化作用C. 催化作用D. 溶解作用4.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分子由原子构成5. 雅安地震后紧急调运了含氯消毒剂等防疫药品。
含氯消毒剂中的“氯”是指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离子6.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7. 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A. 氢元素B. 氢原子C. 氢分子D. 氢离子8. 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47B. 57C. 118D. 1759.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 MgB. CuC. FeD. Na10. 与氯化钙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镁11. 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 高温Si+2CO↑,该反应属于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化合反应1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A. 生石灰B. 浓硫酸C. 食盐D. 烧碱13. 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不对应...的是A. 汽车轮胎——橡胶B. 纯棉毛巾——合成纤维C. 食品保鲜膜——塑料D. 不锈钢餐具——铁合金14.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 闻气体的气味B. 伸入燃着的木条C. 观察气体的颜色D. 倒入澄清石灰水15. 关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质量比为3︰2︰1B.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C. 反应物都是单质D.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7. 北京奥运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
2019 届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选择题按体积计算 ) ,其中“ c ”代表的是B .氮气D .稀有气体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矿石粉碎B .纸张燃烧.冰雪融化 D .香水挥发3.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A .锌B .钙C .铁D .碘4.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潜水 B .急救.灭火 D .气焊5. 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K 2 CO 3 草木灰属于A .钾肥B .磷肥.氮肥 D .复合肥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木炭B.铁丝C.蜡烛 D .红磷1.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A .氧气C.二氧化碳1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使用节水龙头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12.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石灰石B .硝酸铵C .烧碱D .食盐13.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室内着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用明火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D. 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 .氮气用作保护气B .白磷用于制作烟幕弹C .盐酸用于除铁锈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牛奶B .食盐C.面粉D植物油8. 公共场所的环境要靠我们一起来维护。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9. 氮元素与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BC .中子数不同D.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10.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 2 B CO 2 C MnO 215. 下列实验操作 不正确 的是16.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 .闻气味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 .观察颜色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 不正确 的是B .分子发生了改变C .原子没有发生改变D .催化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1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分类汇编------ 生产实际分析东二[ 生产实际分析](共1 小题,共 5 分)30. (5 分)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图是炼铁工业流程示意图。
磁铁矿石粉碎①原料空气、高温②炉渣铁水水泥生铁钢焦炭炉气(1)上述物质中属于铁合金的是______。
(2)过程②在炼铁炉中进行。
首先焦炭(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的产物再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继续与磁铁矿(Fe3O4 )反应得到金属铁。
分别写出生成一氧化碳、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___ ___ 。
(3)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防止大气污染,可将炉气(含有大量的碳氧化物、氮气和烟尘等)通过分离得到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 ____ ,(4)冶炼29 t 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t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生产实际分析](共1 小题,共 5 分)高温高温30.(5 分)(1)生铁和钢(2)C+CO2 2CO 4CO+Fe3O43Fe+4CO2 (3)CO (4)17.1 C O2烧瓶溶液 AKNaOH 溶液NaOH 溶液西二图1 图2〖生产实际分析〗北京市从2019 年开始试点实施垃圾分类,依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回答30 题和31 题。
30. (3 分)【资料】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含有害的气体,如H Cl、SO2 等(1)可利用厨余垃圾得到。
(2)1 t 塑料瓶可回炼600 kg 的无铅汽油和柴油。
塑料瓶属于垃圾分类中的类。
(3)石灰浆的作用是吸收C O2 和。
31.(3 分)【资料】①②绿矾(FeSO4·7H2O)是一种浅绿色晶体,加热至70℃以上易分解(1)I 中主要发生 3 个反应,其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降温结晶、(填操作名称),得到(2)II 中向FeSO4 溶液里加入铁屑,依次经过:加热浓缩、过滤绿矾。
其中铁屑的作用是。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0页)北 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模 拟 测 试化学试卷 2019.5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 1. 为防止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必需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H 2OC .Cu(OH)2D .KClO 3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香蕉腐烂B .铁丝生锈C .蜡烛燃烧D .冰块融化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5.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用淘米水浇花 B .将雨水收集再利用 C .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D.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6.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 .雪碧B .牛奶C .果粒橙D .豆浆AB C D硝酸银AgNO硫酸铝AlSO氧化镁 MgO 氯化钠NaCl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0页)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液氮用作制冷剂 B .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C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D .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8.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 .氯化钠B .火碱C .浓盐酸D .生石灰9.下列关于N 2 + O 2 === 2N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 .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C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10.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现象是木炭红热B .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底部C .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 .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11.4 ℃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溶解,烧杯底部有固体。
升温至25 ℃,充分溶解 后仍有少量固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 ℃时糖水中的微粒不再运动 B .4 ℃时加入蔗糖的质量可能为210 gC .25 ℃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 量比为210∶100D .若使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放电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3页(共10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1分)科学家用氮-15研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1页(共9页)北 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模 拟 测 试化学试卷 2019.5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 1. 为防止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必需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H 2OC .Cu(OH)2D .KClO 3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香蕉腐烂B .铁丝生锈C .蜡烛燃烧D .冰块融化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5.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用淘米水浇花 B .将雨水收集再利用 C .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 D .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6.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 .雪碧B .牛奶C .果粒橙D .豆浆ABCD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2页(共9页)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液氮用作制冷剂 B .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C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D .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8.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 .氯化钠B .火碱C .浓盐酸D .生石灰9.下列关于N 2 + O 2 === 2N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 .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C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10.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现象是木炭红热B .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底部C .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 .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11.4 ℃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溶解,烧杯底部有固体。
升温至25 ℃,充分溶解 后仍有少量固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 ℃时糖水中的微粒不再运动 B .4 ℃时加入蔗糖的质量可能为210 gC .25 ℃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 量比为210∶100D .若使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放电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3页(共9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1分)科学家用氮-15研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
北京市2019届初三专题复习—2019年各城区二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生产实际分析北京市2019届初三专题复习—2019年各城区二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生产实际分析(海淀二模)17.(2分)碳酸钡(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光学玻璃、颜料、陶瓷、油漆等。
其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1)分离装置中所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
(2)反应装置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加入的物质X为_________。
18. (3分)为减少燃煤电厂烟气中CO2的排放,可采用喷氨法,同时产出NH4HCO3肥料。
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氨水箱和烟气吸收塔中发生的总反应为NH3 + H2O + CO2NH4HCO3,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2)用该方法吸收22 t CO2后,理论上最多能产出NH4HCO3_________t。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B. 净化气中CO2的含量低于烟气C. 经分离器得到的NH4HCO3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朝阳二模)17.(2分)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右图的物质中,有_______种单质。
(2)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8.(3分)采用海水脱硫技术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其主要设备及流程如下:(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 。
A .海水泵B .吸收塔C .曝气池①D .曝气池②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主要有两个化合反应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曝气池②排出的海水中不含H 2SO 4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东城二模)17.(2分)我国科研团队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1页(共7页)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模 拟 测 试
化学试卷 2019.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 1. 为防止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必需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H 2O
C .Cu(OH)2
D .KClO 3
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香蕉腐烂
B .铁丝生锈
C .蜡烛燃烧
D .冰块融化
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5.下列做法,不利于...
节约用水的是 A .用淘米水浇花 B .将雨水收集再利用 C .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
D
.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
6.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 .雪碧
B .牛奶
C .果粒橙
D .豆浆
A
B C D
硝酸银
AgNO
硫酸铝
AlSO
氧化镁 MgO 氯化钠
NaCl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2页(共7页)
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液氮用作制冷剂 B .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C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D .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8.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 .氯化钠
B .火碱
C .浓盐酸
D .生石灰
9.下列关于N 2 + O 2 === 2N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 .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
C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10.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①中现象是木炭红热
B .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底部
C .③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11.4 ℃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100 g 水中,充分
溶解,烧杯底部有固体。
升温至25 ℃,充分溶解 后仍有少量固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 ℃时糖水中的微粒不再运动 B .4 ℃时加入蔗糖的质量可能为210 g
C .25 ℃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 量比为210∶100
D .若使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放电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3页(共7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科学家用氮-15研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
氮-15是一种质子数为7、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为 。
14.(2分)下图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硬币,主要材料含有铁、铝、铜等。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 2O 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 .金属的硬度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耐腐蚀性
15.(2分)工业上利用天然气“捕获”二氧化碳,以减少碳排放。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在图中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依据生活经验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
〖科普阅读理解〗
16.(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
电动汽车
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
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
氢内燃车
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
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原理如
1角硬币
5角硬币
1元硬币
图1 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4页(共7页)
图2)等多种方式获得。
据测算,1 kg 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4 kJ 的热量,1 kg 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 kJ 的热量。
乙醇汽车
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为能源。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依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3)1 kg 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kg 。
(4)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依据图1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 .图2中, A 口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C .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生产实际分析〗
17.(2分)亚氯酸钠(NaClO 2)是常用的高效漂白剂,可用氯酸钠(NaClO 3)制取,主要
流程如下:
(1)NaClO 3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 。
(2)②中,为防止H 2O 2分解过快,温度应控制在35 ℃以下。
H 2O 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 。
18.(3分)硝酸锂(LiNO 3)用于制造荧光体。
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图2 电解水原理示意图
溶液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5页(共7页)
(1)反应釜1中逸出的气体X 是 。
(2)反应釜2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蒸发结晶设备流出的LiNO 3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2分)实验室用右图制取O 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O 2已收集满的操作是 。
20.(2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溶解和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 .蒸发过程中,待溶液全部蒸干停止加热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物
21.(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A B C D
(1)可观察到燃烧现象的实验是 (填序号)。
(2)设计B 、D 的目的是 。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6页(共7页)
22.(2分)用下列实验研究酸与碱的反应。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2)实验二在滴加盐酸过程中,多次测量溶液的pH 。
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
23.(3分)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3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
稀盐酸,4~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硫酸铜溶液。
(1)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
孔穴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孔穴是 (填序号,下同)。
(3)比较Ni 、Cu 、Ag 3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孔穴有 (写1组
即可)。
〖科学探究〗
24.(6分)酱油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颜色会变深,逐渐降低品质。
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研究温
度、氧气、光照3个因素对酱油颜色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 通过色差仪检测L*值可监控酱油颜色变化,酱油颜色越深,L*值越小。
② 保鲜瓶具有的特点是挤出盛放的物质后,空气不会进入。
【实验准备】
将等量样品(同品牌、同批次、初始L*值为43.82的酱油)分装到500 mL 的不同容器中,密封。
【进行实验】
实验1:将装有样品的多个透明玻璃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取出未
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九年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第7页(共7页)
实验2:将装有样品的两个容器置于28 ℃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倒出100 mL 酱油,
剩余样品放回恒温箱。
用色差仪检测倒出样品的L*值,结果如下。
实验3:将装有样品的多个容器置于28 ℃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
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2的目的是 。
(3)实验3欲研究光照对酱油颜色的影响,应选用的容器是 。
(4)家庭常使用透明玻璃瓶盛放酱油。
解释“在相同时间内,使用过的酱油比未开封的
酱油颜色深”可依据的实验是 (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5)结合本实验,你对使用或储藏酱油的建议是 。
(6)酱油在酿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过量的铵盐(如NH 4Cl )影响酱油的口感。
可用碳
酸钠除去铵盐,原理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2CO 3 + 2NH 4Cl === 2NaCl + 2NH 3↑ + 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