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 能源与战略】7.30中国电力与能源
- 格式:pptx
- 大小:14.56 MB
- 文档页数:120
浅谈大能源对电网发展的影响4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所著《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在北京首发,该书首次提出“大能源观”概念,阐释了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中心地位。
刘振亚在书中提出:“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电力在其中居于中心地位。
制定实施能源战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
”这一说法引来各界专家的热议。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书中提到‘要鼓励电力消费’,因为我们电力在一次能源使用效率上是高的,多用电等于减少排放”。
一、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提出,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
将电力摆在能源战略的中心地位,客观上是由电力特性、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规律决定的。
电力是化石燃料清洁利用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最清洁、高效、安全、优质的能源,电力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不断孕育发展,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客观而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是煤炭的高效利用、缓解我国石油供应压力,还是清洁能源的开发,都要更多地转化为电力使用。
抓住电力发展,无疑为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全新视角。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电力安全关系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生活,比其他能源行业安全的影响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确保电力安全,对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近年来,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内煤、电、油、气、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生态环保形势日趋严峻,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不断孕育发展,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
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
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
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
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
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
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
一、单项选择题XDD0001AOO7Y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
(A)“一强三优”现代公司(B)“一流四大”科技型企业(C)“一特四大”国际电网(D)“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网答案:AXDD0001AOO8Y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是指建设()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A)“三纵三横”(B)特高压电网(C)超高压电网(D)智能电网答案:BXDD0001AOO9Y 国网公司科学发展的战略保障是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
(A)党风廉政建设(B)员工素质建设(C)队伍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答案:CXDD0001AO10Y 国网公司科学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是()、抓管理、抓队伍和创一流。
(A)抓发展(B)抓稳定(C)抓经营(D)抓创新答案:AXDD0001A011Y 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
(A) 60% (B) 70% (C) 88% (D) 100%答案:CXDD0001A012N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包括西宁—格尔木750kV交流输电工程、()±400kV直流输电工程和藏中电网升级三个部分。
(A)四川—拉萨(B)格尔木—拉萨(C)西宁—拉萨(D)新疆—拉萨答案:BXDD0001A013Y 2011年12月25日,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竣工投产,是国家“金太阳”工程重点项目。
(A)电力天路(B)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C)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D)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扩建工程答案:BXDD0001A014Y 未来我国煤炭开发重心将进一步西移和北移,()、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自治区)将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
(A)西藏(B)青海(C)四川(D)山西答案:DXDD0001A015Y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适用的经济输电容量是()万千瓦。
浅析2022国家电网考试《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知识点奕诚教育官方网站:/国家电网考试内容大致分为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
综合能力中,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是较为专业化的考查知识点。
专家针对此部分分模块进行知识梳理和讲解,以下是2022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能源与电力战略专业知识,奕诚教育开设有相对应的【智能电网】一、智能电网的理念和驱动力(1)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知;②可控制——可对观测对象进行有效控制;③实时分析和决策——实现从数据、信息到智能化决策的提升;④自适应和自愈——实现自动优化调整和故障自我恢复。
奕诚教育官方网站:/(3)智能电网的特征:坚强、自愈、兼容、集成和优化等。
①坚强。
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
②自愈。
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的能力。
③兼容。
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微电网的接入,④经济。
实现资源的⑤集成。
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③提高电力供应的经济型,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接入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⑤提高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电力和增值服务;奕诚教育官方网站:/⑥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益,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二、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好互动的电网。
强大的电力输送;清洁环保是指提高清洁电;透明开放是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友好互动是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技术特征: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途径,体现为对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挖掘利用能力;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依奕诚教育官方网站:/靠高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和集成应用,实现电网自动运行控制欲管理水平提升;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通过信息的实时沟通与分析,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协调,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电能的安全、高效、环保应用。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一、判断题1、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充足。
()2、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3、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
()4、从交流输电看,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1~2倍。
()5、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
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7、电能的特点是可以大规模储存,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在同一瞬间完成。
()8、电网包括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用于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
()9、电压等级为交流8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5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10、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构建特高压交流电网,形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可确保特高压直流系统可靠输电。
()二、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_____能源,()A、风能B、电能C、煤炭D、石油2、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B、石油C、煤炭D、天然气3、大量使用下列能源能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是:()A、化石能源B、太阳能C、风能D、核能4、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是:()A、水能B、太阳能C、风能D、核能5、我国是世界第______大石油生产国。
()A、2B、3C、4D、56、电气化水平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____消费的比重。
A、标准能源B、石化能源C、终端能源D、再生能源7、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能源开发、输送、____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A、消费B、结算C、利用D、转化8、我国制定的能源战略以______为中心。
基于国家电网就业需求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2T06:56:50.558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2期作者:田树耀王宏宇[导读] 针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的就业方向对专业课程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于一些重要课程和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对于一些与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田树耀王宏宇(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摘要:针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的就业方向对专业课程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于一些重要课程和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对于一些与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电网;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1、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其对口单位为国家电网的相关职位。
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为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工厂供电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全球能源概况1、全球能源态势:(1)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2)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3)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4)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5)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
2、全球能源特征:(1)能源结构多元化(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2)能源开发清洁化(包括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和化石能源的洁净化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3)能源配置远程化(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分布使得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配置成为必然);(4)能源消费电气化(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优势。
所有的一次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电能可以较为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
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5)能源系统智能化(是指将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与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结合,实现各能源品种协调互补、能源流和信息流高度一体化融合。
发达国家着力推进以智能电网为主要内容的能源系统智能化建设);(6)能源资源金融化(是指基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逐渐脱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的现象,其中以石油价格最为典型。
具体体现:一是能源资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能源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二是能源期货价格已经成为能源资源市场定价的主要依据;三是能源体系与金融体系的相互渗透和一体化趋势明显)。
中国能源概况一、能源禀赋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
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二、能源生产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2023年-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领导力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情,提高整个团队的办事效率。
A.单县长上任后非常努力,他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年之后,县里的治安有了很大的好转,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他也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B.办公室的小吴是个热心肠,听说同事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很快就能召集一大群人去帮忙。
同事有什么困难,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小吴”C.吴经理制定好工作目标后,让下属放手去做,自己只定期了解工作进度,适时做一些调整。
一年下来,吴经理日子过得非常悠闲,任务也超额完成了D.产品部主任老杨发现策划部效率低下,于是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策划部采纳这些建议之后,果然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答案】 C2、发明家()发明了交流电技术。
A.尼古拉·特斯拉B.爱迪生C.牛顿D.爱因斯坦【答案】 A3、()已成为丹麦和西班牙发电比重最大的清洁能源。
A.核电B.风电C.太阳能发电D.水电【答案】 B4、未来我国能源总体流向呈现出“()”的格局,对能源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B.西煤东送、北气南下、西油东送、南电北上C.北煤南运、西油东送、海气上岸、西电东送D.西煤东送、北气南下、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答案】 A5、向家坝-上海±80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东段局部地区采用了()的悬挂方式,以解决线路走廊紧张的问题。
A.单回路Ⅰ型B.单回路Ⅴ型串C.F型杆塔Ⅰ型串D.F型杆塔Ⅴ型串【答案】 D6、战国时期的风谲云诡之中,士争雄、国争霸的社会场景在历史上留下的画卷之繁复、之错综、之精彩、之生动,的确是罕见的。
而提及战国,自然要提及名噪一时的乱世枭雄--“四君子”:齐之孟尝、赵之平原、魏之信陵、楚之春申。
他们广养门客,苦心经营,倡合纵,拒强秦,确是做了不少事情,或亦不愧“君子”之称。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电力和能源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包括:
1. 提高电力供应能力:通过扩大电力产能、加强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式,提升电力供应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调整。
3.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强能源技术改造、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损失。
4. 推动能源转型与革新: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型,推动能源革命的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电力和能源领
域的合作,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这些战略和措施,中国力争在电力和能源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