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天气观察降雨量风向风速气温云量1
- 格式:ppt
- 大小:999.00 KB
- 文档页数:9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填空题1.风向指南风是由向吹来的风。
2.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8℃,这个气温应该出现在明天的时左右,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左右。
3.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气温的高低来表示,需要用来测量。
4.人们通常把风力划分为个等级。
5.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
二、判断题6.南风就是从北向南刮的风。
()7.数值天气预报是完美的。
()8.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物体判断是否有风存在。
()9.测量气温时,我们要把气温计插在泥土中。
()10.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11.我们可以通过观测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来推测未来一年的天气。
()12.云的种类很多,变化莫测,所以观测云没有什么意义。
()13.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14.天气预根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15.世界各地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三、单选题16.气象学家所说的日降水量是指这一天()小时的降水总量。
A.6B.12C.2417.下列词语中,描述某地气候的是()。
A.艳阳高照B.四季如春C.狂风暴雨18.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
A.猜测与记录B.想象与绘画C.观察与记录19.同学们升旗时看到红旗向东飘,判断风向是()。
A.北风B.西风C.东风20.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B.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21.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主要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数值天气预报②天气会商③气象员做出预报④数据收集⑤发布天气预报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①⑤②④③22.我们可以用()方位来描述风向。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首先,我们观察天气的方法主要包括目视观察和利用气象仪器观测。
目视观察
是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风向风力、气温和湿度等指标来判断天气情况。
而利用气象仪器观测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气象数据,包括气压、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指标,从而更加科学地分析天气情况。
在观察天气的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气温变化、降水情况、
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
气温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衣和生活方式。
降水情况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我们需要关注降水量和降水频率。
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为我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提供参考。
通过对以上观察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
通过气温的变化来判断季节的变化,通过降水情况来预测干旱或者水灾的可能性,通过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这些结论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天气观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
变化和天气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和便利。
通过对天气观察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重视天气观察,从中受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5、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箭头指向西南,就是风。
4.12 月的海南天气一般还很。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中的。
6.天气总是在不断地,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内。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8. 常见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力分为()个等级。
A.12B.13C.89. 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降水量是24 小时降雨的总深度B.降水量是24 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C.降水量是24 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10.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刮的是( )。
A. 东风B. 西风C. 南风11.降水不包括( )。
A. 露水B. 降雪C. 冰雹12.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 浙江省四季分明B. 成都市明天有大雾C. 昆明市四季如春1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14. 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A. 雨层云B. 积云C. 卷云15. 天气会商的结果由()签发。
A. 气象员 B. 预报员C. 首席气象预报员 16. 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风速 B. 风量C. 风向17.-20 ℃的正确读法是( )。
A. 零下20 度B. 零下摄氏20 度C. 零下20 摄氏度三、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18. 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
( ) 19. 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20. 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及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天气》1、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使用气温计应放在阳光照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读数时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一天内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有雨、雪、冰雹等。
收集测量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雨量器是直筒透明的。
计量雨水的单位是毫米。
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也要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测量风向的工具是风向标。
用风旗确定风速简化划分为三个等级:0级无风、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飘动)。
7、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天空中的云,形状不同,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
8、根据天上云量的多少分为晴天(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多云(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看见太阳)、阴天(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4分)1、()、()、()、()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风向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风。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测试卷一、选择题1.符号表示()。
A.晴B.多云C.阴2.下列不是表示天气信息的是()。
A.多云B.南风C.大雁南飞3.阴雨天的时候,晴雨花的颜色会有什么变化?()A.颜色变深B.颜色变浅C.颜色不变4.下列现象中,()与秋天没有关系。
A.天气凉快了B.雨水少了C.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D.荷花开了5.下面()项活动是人们在春天做的。
A.游泳B.植树C.割稻子D.堆雪人6.()在冬天开放。
A.桃花B.荷花C.梅花D.菊花7.()不是利用太阳的事例。
A.晒衣服B.太阳能热水器C.在树荫下乘凉8.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是()。
A.从东往西B.从西往东C.位置不变二、填空题9.光和热是______送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
10.早上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11.像( )、( )、( )、( )等这样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恶劣天气。
12.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晴天时,松果会( );下雨前,蜻蜓( );下雨后,蚯蚓( )。
13.四季的天气:( )温暖、夏天( )、( )凉爽、冬天( )。
14.四季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有春天( ),( )知了鸣叫、蚊虫叮咬,秋天( ),( )动物冬眠;植物的活动有春天( ),夏天( ),( )菊花开放,( )腊梅开放;人类的活动有( )植树播种,( )游泳吹空调,( )果实收获摘果子,冬天( )。
15.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有时地面会出现( );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时,盐常常会变( );当天气晴朗,地面就不会( )了。
16.天气会影响( )、( )、( )。
17.晴天晴雨花的颜色( )一些,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 )一些。
三、判断题18.天气变化对动植物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 )19.预报天气是气象工作者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 )20.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21.人们在房子上安装窗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自然观察天气变化天气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通过自然观察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预防灾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观察工具、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进行自然观察天气变化。
一、观察工具观察天气变化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用的观察工具。
首先是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的变化。
其次是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
还有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湿度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准备风向标和风力计来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的趋势。
二、观察方法观察天气变化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地点,最好是室外环境开阔的地方,以便观察到更多的天气变化。
然后,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下当天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向和风力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可以观察云的形状、颜色和运动等特征,以及降水情况和日照时间等。
记录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对天气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三、观察结果通过自然观察天气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观察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天气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在四季交替的过程中,气温、湿度和降水量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到天气的突发性变化。
例如,在季节交替期间,冷暖气团相互作用会引起天气的骤变,例如出现强降雨、大风或雷电活动等。
另外,通过观察云的形态和运动,我们还可以判断气压的高低以及天气的变化趋势。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我们预防自然灾害、安排活动和选择穿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自然观察天气变化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通过观察工具和观察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天气的变化。
观察结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预防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对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自然观察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自然观察,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对措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共设计了8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这是单元起始课,目的是明确学习的主题,在研讨中测查学生的前概念。
第2~6课为第二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对某一项天气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并能用较为准确的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描述天气。
本阶段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
第7~8课为第三阶段,是对记录了一个月左右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使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并了解天气预报的实际制作过程。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是有生活经验的,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上。
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能对天气现象的研究产生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使用科学工具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以天气日历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3年级学生对户外的教学和观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长时间的记录任务存在畏难情绪,难以坚持,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
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隐藏在每天的天气里,需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和认真总结。
本册教科书“科学家这样做”栏目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故事,期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
当然,也要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的变化。
教师可以在每日广播出操等户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在使用观察工具上可以对材料进行改进,以方便携带,如“观测风”一课可以用纸巾代替小风旗。